裙结构设计原理及应用人体WL线以下穿着的服装统称为下装下装可分为裙装和裤装裙装是围在人本下半身的服饰,无裆缝,裙装的结构设计是将人体的下肢看作一个整体来考虑,裙装的款式丰富多样,造型美观,能充分反应出女性的优美体态因此,一直深受广大女性的欢迎第一节 裙子的分类一、长度分类号型:160/66A X=6~8cm1、超短裙(四分裙) 0.2号+X=40~42 2、短裙(五分裙) 0.3号+X=54~563、齐膝裙(六分裙) 0.4号-X=58~604、中庸裙(七分裙) 0.4号+X=70~725、长裙(八分裙) 0.5号=806、曳地裙 0.6号=96~100 二、腰部分类按裙腰位置分类:有束腰裙、无腰裙、连腰裙、低腰裙、高腰裙之分其中束腰裙腰头宽2~3cm,无腰裙在腰线上方0~1cm,连腰裙腰头宽3~4cm,低腰裙在腰线下方3~4cm,高腰裙在腰线上加7~8cm低腰裙把美的部位显示出来了,但体型一定要美1、束腰裙我们一般定为基型裙2、低腰裙把美的部位显示出来了,但体型一定要美。
3、高腰为高腰+连腰结构我们在观察裙流行趋势时,要看裙长度和腰部的变化三、外形轮廓分类按廓形分类,可分为方形(如直筒裙)、三角形(如A字裙和喇叭裙)、倒三角形(如碎褶鼓裙)等除此之外还有以裙片片数分类,裙的褶裥形式分类穿着用途分类等四、裙摆的大小分类五、筒裙的线条名称第二节 基型裙制图一、款式特征筒裙又称为直裙裙身平直,它的外形特征是在腰部收省,使腰部紧窄贴身,臀部微松,裙摆与臀围之间成直线,外形线条优美流畅二、选择号型中间体:160/66A(20~30岁) 160/68A 160/70A(35~50岁)每个公司选择的型号不同三、裙腰围、臀围的放松量裙腰、臀围松量一般取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作幅度实验证明,当席地而坐作90度前屈时,腰围平均增加量为2.9cm,这是最大的变形量,同时考虑到腰围松量过大会影响束腰后腰围部位的外观美观性,因此一般裙装腰围松量取2cm不装腰,低腰裙可不加放松量在席地而坐作90度前屈时,臀围平均增加量为4cm,即下装臀部的舒适量最少需要4cm,再考虑因舒适性所必需的空隙,因此一般舒适量要大于5cm至于因款式造型需要增加的装饰性舒适量则无限定因此一般裙装臀围松量最少取4cm。
筒裙偏紧身型,松量一般在4~6 cm四、规格设计:⑴裙长SKL:0.4号-X=58或0.36号(齐膝裙)=58⑵腰围W:W﹡+(0~2)=68 W﹡=66⑶臀围H:H﹡+(4~6)=94 H﹡=88~90⑷臀高线:0.1号+2=18 人体臀高线与人体体型存在一定有关系,它与人体身高关系最密切五、结构制图 (单位:cm) 前片(先长度、后肥度)⑴上平线⑵裙长线(下平线) SKL-腰宽(3)=55⑶前中心线 与上下平线垂直⑷臀高(臀围线) 18⑸前臀围 1/4H=23或1/4H+0.5=23.5就下装而言,裤子的臀围可H/4分配,也可因侧缝袋插手方便而将侧缝线前移,即前裤片为H/4-1,后裤片为H/4+1裙子一般不采用侧缝袋,为了正面的美观起见,侧缝不应靠前而应借后因此在裙子的制图中,臀围分配宜采用H/4分配法或可前裙片为1/4H+0.5,后裙片为1/4H-0.5⑹前腰围大 1/4W=17或1/4W+0.5=17.5⑺腰口劈势(前腰臀斜线) 为臀围与腰围差的1/3⑻翘势 1cm(劈势达到3cm时)0.7cm(2~2.5cm左右没达到3cm时)⑼前省 腰围1/3、2/3处为省中线,省长9cm,省大为臀腰围差的1/3因腹部和臀部都是球面体,所以可凹进去0.1做凹省。
如果是凹面体,就要相反做凸省(衣腰省)⑽画顺腰口线⑾下摆大(与臀围大同)后片⑴翘势、腰围线、臀围线、下摆线在前片基础上引出⑵后腰围大 1/4W=17或1/4W-0.5=16.5⑶后臀围大 1/4H-0.5=22.5⑷后腰中心低落1cm,画顺腰围线这是由女性体形所引起的,侧观人体,可见腹部前凸,而臀部略有下垂,由于人体的腰臀体型并非一个标准的圆台,前、后侧呈不均等的斜曲面,而且东南亚地区人的人体体轴向后倾,因此形成裙装的腰口线不能与臀围线成水平状,从人体测量和实践中得出,在后中腰口低落1cm,就能使裙腰处于良好状态⑸后省 腰围1/3、2/3处为省中线,省长分别为10、9cm,省大为臀腰围差的1/3⑹侧缝处的裙腰缝为何要起翘人体臀腰差的存在,使裙侧缝线在腰口处出现劈势因劈势的存在,使起翘成为必然,因为侧缝有劈势,使得前、后裙身拼接后,在腰缝处产生了凹角,劈势越大,凹角也越大,而起翘的作用就在于能将凹角得到填补裙腰口省数量的分布,位置、省量、长短a、腰口省数量的分布可采用收2个和4个省的方法一般来说腰臀差≤25cm,可取前后腰口各收2个省的方法。
腰臀差>25cm时,可取前后腰口各收4个省的方法b、腰口省的位置一般的制图中因方便起见,均以腰大等分解决,即前后腰口各收2个省时,将H/4-W/4的余量平分二等分前后腰口各收4个省时,将H/4-W/4的余量平分三等分,但有的款式也不是绝对等分,而应作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式样的美观c、腰口省的省量一般在制图时,腰口省与腰口劈势的量均以腰臀的差加以等分的形式出现如省量超过3cm时,应采用前后腰口各收4个省的方法d、腰口省的长度前片腰口省要短于后片腰口省,原因是腹峰水平位偏上,臀峰水平位偏下,前W/4收二省时,一般为8.5~9cm左右,后W/4收二省时,靠近中心线的省长为10cm,近侧缝线的省为9cm,省的长度与省量有关,省大则省长,省量小则省短第三节 裙分割、施褶原理及应用腹凸的省移标准裙基本纸样有两个腹省,省尖分布在中腰线上,因此,省位可以沿中腰线(腹围线)排列,换句活说.作用腹凸的省或结构线,可以沿中腰线选择,同时选择的每一个省又可以作省移,可见腹凸的省设计范围极为广泛最常用的是把省变成横向断缝结构这就是腰腹育克的设计育克线设在中腰线以下1cm处最佳,这样设计的内在作用是使腰腹之差的两个竖省,可以通过转移并入作用于腹凸的断缝里。
表面上看像是装饰线;实际它起到了合体的作用臀凸的省移臀凸省移的应用范围和腹凸相似.因为它们的基本条件相似,都是两个省,省量相同,凸点分布相似所不同的是臀部的凸点要比腹部的凸点略低,因而决定了臀省略长于腹省因此,在同时设计前后育克时,腹部育克线比臀部育克线略高,若前后育克线对接时,应成前高后低的斜线断缝结构 无论是贴身造型,还是宽松造型;无论是带有功能性的褶,还是表现装饰性的分割,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应用着这一原理无怪乎服装设计大师们把“省”誉为“女装设计的灵魂”一、窄裙方法大致与筒裙相同,不同之处在侧缝裙下摆1、当侧下摆劈势取量为2.3cm时,叉上取18cm叉位长些)2、当侧下摆劈势小于2.3cm时,叉上取数大于18cm(叉位短些)3、开叉的,一般取2.3cm,不开叉的,小于2.3cm,视款式而定,个别款还可以取2.5cm 二、A字裙A字裙是在筒裙的基础上把裙摆略向外斜出、放大,臀围至裙摆部位呈斜线,裙片的左、右侧部位的面料呈斜丝绺A字裙前后臀围线可不加减,按H/4计算三、斜裙(四片、二片)45度、90度斜裙腰小,裙摆宽大呈喇叭形,斜裙的腰部既不收省也不打裥,利用斜丝绺裁制而成的喇叭裙。
160/66A裙长:60 腰围:68设计斜裙和圆裙结构最科学的方法是用求圆弧的半径公式即确定腰围半径,求裙腰线的弧长和弧度圆半径=周长/2∏我们把周长理解为腰围,2∏为定量(2×3.14=6.28)则求圆裙腰弧长的半径为W/6.28圆裙的直径正好是求半圆裙的半径则求半圆裙腰弧长的半径为W/∏=W/3.14 四片喇叭裙 基型裙 (变化后)四、圆裙(360°)圆半径=周长/2∏五、六片裙、八片裙、十二片裙裙的造型在纵向分割的前提下,可分为不控制臀围线(呈斜直线)与控制臀围线(呈弧线)两面种类型在弧线状态中,由于展宽点的高度不同,会引起裙的造型变化,当展宽点高度处于臀高线下一定位置时,裙的下摆展开似鱼尾,裙摆事实殿宽高度范围在臀高线以下膝围线以上 八片喇叭裙六、三节阶梯裙1、选号型:160/66A2、规格设计裙长=75cm腰围(W)=W*+2=68cm臀围(H)=H*+4=92cm制图要点图中X=裙长/5-1cm=14 (效果图)七、褶裥马面裙1、选号型:160/66A2、规格设计裙长=70腰围(W)=W*+2=68臀围(H)=H*+4=923、制图要点(1)腰省需在基本型基础上作折叠处理。
2)前后制图相同,只是后中线应下落0.8(效果图)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