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为指导一一兼评科斯的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为指导一一兼评科斯的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如何进行, 理论界、经济界乃至社会各界存在严重分歧虽然在所谓“不争论”的原则 之下,争论未公开,但实际上,近儿年来辩论从未停息过当前辩论的焦 点之一,是国有企业改革坚持以什么理论为指导:是以新自由主义者科斯 的产权理论为指导呢,还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为指导?一、科斯的产权理论是私有产权理论什么是科斯的产权理论呢?科斯是美国新自由主义大本营芝加哥大学的 教授,是所谓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科斯的成名,主要得益于 他的两篇论文:一是《企业性质》(1937年),二是《社会成本问题》(I960 年)这两篇论文的基木观点是:①市场交易是有成木的,即所谓交易成木 或交易费用,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②在交易费用为零时, 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谈判交易,就可以实现资源的 有效配置;③什么叫“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呢?就是界定到自然人,也就是 “私有”;④“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 会对经济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私有经济交易成本低于公有经济,私有制 的效率比公有制高。
科斯从交易成木入手,得出了公有制经济的效率不如 私有制高的结论他的这一套,对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来说,并没有什 么独特的贡献因为西方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从来都是建立在私有制的 基础之上或以私有制为前提的0私有制对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来说, 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长期以来,科斯及其产权理论在西方学界默默无闻, 无人问津只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际垄断资木为了在全球推进私有化浪潮、 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需要,便寻找理论武器这时, 他们从故纸堆中发现了科斯的那一套,于是,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对科斯 理论进行包装并大肆炒作,将我们在上面对科斯的理论所归纳的第②点包 装为“科斯第一定理”,将第③④两点包装为“科斯第二定理”国际垄断资 产阶级在对科斯那一套“理论”进行包装时不惜使用耸人听闻的“第一定 理”、“第二定理”这样的大字眼,这木身倒是非同寻常的不仅如此,1991 年,科斯的“产权理论”甚至被授予诺贝尔奖!由此也可见,诺贝尔奖带有 多么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科斯的理论,包括目前被某些人奉为金科玉律的所谓“科斯第一定理”、 “科斯第二定理”稍做分析,就可以发现它存在两个非常明显的漏洞:其一 是,认定私有制经济的交易成木比公有制经济低,并没有实证依据,是先 入为主的武断结论。
事实上,商品交易过程,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谈判过程 和有着诸多中间环节的履约过程,其成本不仅取决于市场的规范程度,而 且取决于交易主体的谈判能力、履约能力,交易过程纷繁复杂,没有大量 的实证资料,凭什么断定公有制经济的交易成本大于私有制经济?其二, 能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不仅仅取决于单个企业交易成木的高低,还 要取决于其他多种因素比如,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木矛盾是生 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每一 个企业内部的有计划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计划并存,由此导致周期性经济 危机每一次经济危机,均是生产力的巨大破坏,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谈何“资源的有效配置”? 2001年暴发的世界性资木主义经济大危机表明, 这一规律没有改变相反,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经济持续以近 10%的增幅高速增长,创造了人间奇迹这说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 效率完全可以高于资木主义私有制经济可见,所谓“科斯定理”不过是伪 科学而已然而,就是科斯的这一套庸俗得无可再庸俗的私有产权理论,近几年来, 某些人竟视之为圣经,企图千方百计地将其输入到国内,用以“指导”我国 的改革事业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前儿年在国内持续升温的“张充常热”。
“张五常热”升温,就是科斯的私有产权理论在国内升温张五常木人多次 声称:是科斯派他到香港大学任职的,责任是就近向中国人传授经济体制 运行的知识,“向外行介绍产权经济学”,目的是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走全面私有化的道路,在中国重建私有制张五常著:《经济解释》,商务 印书馆2000年版,第490页)还必须指出,由于科斯是从交易费用入手得出公有制不如私有制效率高的 结论的,因此学界有人不仅对所谓“科斯定理”大肆炒作,而且还吹嘘什么 科斯“第一次”将交易费用概念引入经济分析,建立了 “著名的交易费用理 论”,这也是科斯对西方现代经济学的一个主要贡献其实,凡多少了解经 济学说史的人都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6章和第三卷第17章 中,早就提出了“流通费用”这一概念,并对流通费用的类别、补偿以及如 何节省流通费用等进行了精辟的分析马克思提出流通费用概念和理论体 系的时间比科斯要早至少半个多世纪!二、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为指导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不能动摇以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木经济制度,否则,就会偏离社 会主义的方向因此,我们绝对不能用科斯的一套私有产权理论指导中国 的国有企业改革。
有的人可能会说,“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产权理论不能指导中 国国有企业改革,到底什么理论才能指导国有企业改革呢? ”答案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马克思主义有产权理论吗? ”答案是肯定的近几年来,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吴易风、李炳炎等一批学者和 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论著中蕴藏丰富的产权理论进行了艰苦的发掘、研 究,并紧紧围绕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探索进行理论抽象和理论思 维,为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卓有成效的理 论探索当代化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正在形成,其基木点是:1.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现实的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其内容由经济关系 所决定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02页)2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财产权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参见《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608页;第13卷,第8-9页)3. 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组权利,除了所有权外,还包括占有 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索取权、继承权和不可侵犯权等等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440页;第25卷,第674页)4. 财产权的各种权利,可以是统一的(统一于一个主体),也可以是分离 的,而且分离的形式有多种。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440 页;第25卷,第674页)5.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必将取 代资木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木 矛盾必将随之消失,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手段(计划等) 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资本主义固有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因此而消失,避免 了因经济危机而造成的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比资本主义 私有制具有更高效率,能够更好地在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6.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必须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以解决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企业在实际运作中出现的所有权同经营权 之间的矛盾(既存在所有权干预经营权的问题,又存在经营权侵蚀所有权 的现象)这里的“产权清晰”,并不是清晰到自然人,而是财产权的各种权 利归属于谁要清晰;而这里的谁”,可以是法人代表的全民(国家),可以 是法人代表的某一集体或群体,也可以是出资的自然人7. 根据财产权的各种权利可以分离的理论,借鉴现代资木主义经济的运 作经验,国有企业改革应实行财产所有权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经营权是 一种企业财产权,这种企业财产权和法人制度相结合,便构成企业法人财 产权。
同时,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出资人到位,以改变所有 权主体虚置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公司制,实行法人治理8. 国有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社会主义国家,不是绝对分 离,而是相对分离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必须对企业的经营方向、 企业领导人的任免等,保留某些决定权和监督权9. 所有制属于基木经济制度,而股份制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和资木组织 形式,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私有制经济可以运用股份制这种组织形 式,公有制经济也可以运用股份制因此,股份制不等于公有制股份制 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通过股份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本篇文章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