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陈会昌:认知发展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4KB
约32页
文档ID:40916795
陈会昌:认知发展_第1页
1/32

陈会昌:认知发展陈会昌:认知发展皮亚杰、维果茨基和信息加工理论陈会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一、皮亚杰及其理论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生于瑞士纳沙特尔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位心理学家”之一皮亚杰早年学习生物学,1915 年和 1918 年分别在瑞士纳沙特尔大学或生物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其毕生的工作就是试图用生物学观点来解释认识论问题一、皮亚杰及其理论1 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临床访谈2 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1) 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平衡过程2) 图式是思维的基本单元,是个体对世界所做的成套的操作3) 人类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形式运算阶段(11 岁以后)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1 运用反射(0~1 个月)觅食反射 当新生儿的面颊触到妈妈的乳房或其其他部位时,就会把头转向刺激物的方向搜寻,一直到嘴接触到可吸吮的东西为止用手指抚摸孩子面颊时,他也会把头转向手指的方向,手指移到哪儿,头就转向哪儿这种反射从出生半个小时就可发现,持续时间为 3 周,此后逐渐变为由神经控制的动作。

其机能是帮助婴儿寻找奶头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吸吮反射 用乳头或手指轻轻碰新生儿的口唇时,他会出现口唇及舌的吸吮动作这种反射发生在刚刚出生的婴儿,持续到终生吸吮反射是新生儿反射中最强、最重要的一种当婴儿做吸吮动作时,他的其他一切活动都会终止吸吮反射使婴儿的吃奶成为自动化的动作,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游泳反射 把新生儿以俯卧的姿势轻轻放进水里,他的双手双脚会扑扑腾腾地做出非常协调的游泳动作这种反射出生即有,4~6个月逐渐消失,其机能是在婴儿意外落入水里时保护其生命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眨眼反射 在新生儿醒着的时候,突然有强光照射,他会迅速地闭眼;当孩子睡觉时,如有强光照射,他会把眼闭得更紧这样的表现出生即有到孩子长到 6-9 周时,把一个东西迅速移到他眼前,他也会眨眼这种反射将持续终生其作用是保护婴儿免受强光刺激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收缩反射 用带尖的东西轻刺新生儿的脚掌,他的脚会迅速收缩,膝盖弯曲,臀部轻抬这种反射出生即有,10 天后减弱它可以使婴儿免受不良触觉刺激的伤害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巴宾斯基反射 用手指沿着新生儿的脚底外缘从脚趾向脚后根划动,他的拇指会慢慢橇起,其余脚趾呈扇形张开。

这种反射从初生持续到 8-12 个月其生理机能至今无定论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摩罗氏拥抱反射 以水平姿势抱住婴儿,如果将其头的一端向下移动,或朝着婴儿大喊一声,他的双臂会先向两边伸展,然后向胸前合拢,做出拥抱姿势此种反射从出生持续到 6 个月左右这种反射是在人类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其机能是可以使婴儿抱住母亲的身体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抓握反射 把手指放在婴儿手掌上并轻轻压动,婴儿会抓住成人的手指,抓握的力量之大,足以承受婴儿的体重其出现时间是从出生到 3、4 个月,它是婴儿以后有意识地抓握物品的基础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强直性颈部反射 在婴儿仰卧时,如果把他的头转向一侧,他这一侧的手臂和腿就会伸直,另一侧的手臂和腿弯曲起来,呈“击剑姿势” 这种反射在出生 28 天时出现,持续到 4 个月左右其机能可能是为婴儿将来有意识的接触物体动作作准备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身体直向反射 转动婴儿的肩或腰部,婴儿身体的其余部分会朝相同方向转动在初生到 12 个月的婴儿身上可见到这种反射,其机能是帮助婴儿控制身体姿势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迈步反射(行走反射) 。

双手抱住婴儿,使其两脚着地,他会做出走路似的迈步动作持续时间是从初生到 2 个月其机能是为将来学习走路作准备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2 初级循环反应(1~4 个月)开始出现了顺应,如当婴儿的手偶然碰到自己的嘴时,就可能吸吮自己的手,一旦有了这种经验,婴儿就可能重复这个动作(似乎以一种循环方式) ,并从中获得满足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3 次级循环反应(4~8 个月)婴儿以外界物体为对象的动作如婴儿用手挥舞摇棒,使其发出声响这是一种最早的有目的的活动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4 次级图式协调(8~11 个月)动作和客体开始分离,婴儿可以把两个不同的图式加以协调配合,完成一个动作如拿开布,找到布下面的娃娃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5 三级循环反应(12~18 个月)婴儿对自己的动作进行探索性的实验如成人把娃娃从布 A 下转移到布 B 下之后,能正确地到布 B 下面去找娃娃二、感觉-运动阶段的六个亚阶段6 通过心理组合发现新方法(18 个月以上)婴儿可以通过大脑的思维来解决问题:成人在婴儿看不见的情况下把娃娃从布 A 移到布 B 下,婴儿仍能找到婴儿已能对自己动作的可能效果进行心理预期。

象征性功能开始出现三、前运算阶段1 前运算阶段的关键特征形成和运用象征,建立各种符号系统2 象征功能发展的四个领域(1) 延迟模仿:动作发生一段时间后被重复(2) 言语回忆:动作发生一段时间后用言语重复(3) 假扮游戏:在游戏中扮演周围世界中成人的角色(4) 绘画:“画出来的表象”三、前运算阶段3 前运算阶段的两个亚阶段(1) 前概念阶段(2~4 岁) 儿童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例如,儿童用“甜甜”来表示所有的糖果和小点心,用“可乐”表示所有的饮料2) 直觉阶段(4~7 岁) 儿童会进行分类、排序、确定数量等,但不知道这样做根据什么原则四、具体运算阶段1 类包含2 序列和传递推理序列:把很多根小棍按长度排序传递推理:小明比小强高,小亮比小强矮,小明比小亮高3 守恒:4 自我中心(self-centration)和去自我中心(decentration)自我中心:一个现象只能由一个维度决定去自我中心:一个现象的两个维度可以同时改变,它们的相互作用决定这一现象的第三个、更高一级属性四、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守恒当物体外部特征发生改变时,能透过其外部特征发现物体本质的不变性把莉琪堆在桌上的 10 便士硬币扔到地上,她弯腰去找,并自言自语道“我知道它们一定是 10 便士,因为那是我昨天堆在桌上的那些。

四、具体运算阶段去中心化能综合问题的很多重要特点,而不是仅局限于感性认识莉琪从厨房拿来 2 杯柠檬茶,一杯给弟弟,一杯给自己,她说:“别生气,我和你一样多,我的杯子更高但更窄,你的杯子更矮但更宽 ”四、具体运算阶段可逆性能思考问题的全过程,再进行逆向的思考莉琪知道加和减是可逆的运算,如果 7 加 8 得 15,15 减 8 就得 7按层次分类能变通和重组事物,使之呈有层次的类别莉琪和她的朋友玛丽娜讨论如何摆他们收集的石头,玛丽娜建议:“你可以把他们按大小归类,然后再按颜色分,或是同时按颜色,形状分 ”四、具体运算阶段序列给物体排序时,能有计划地进行莉琪想根据大小给她的石头分类,她迅速把 20 块石头排成一排,选择其中最小的,然后选第二小的,依次类推,完成整个工作传递推理能根据归类和顺序关系对事物进行综合在比较 A 和 B,B 和 C 后,能得出 A 和 C 的关系一天玛丽娜和莉琪一块吃三明治,玛丽娜说:“我看见蒂娜的新饭盒了,比我的大 ”莉琪说:“那一定也比我的大,因为我的没你的大 ”四、具体运算阶段空间运算具有空间知觉的恒常性,能明白时空、速度间的关系,并建构出与周围环境相类似的认知地图。

莉琪发现,卡车阻塞人行道没有改变她回家的距离,而且,如果她在相同的时间内比玛丽娜跑得快,她将跑得更远些她能画出一幅从她家到玛丽娜家的地图,包括一路上的主要路标水平翼差按一定顺序渐次地掌握逻辑概念莉琪先掌握数量和液体守恒,后掌握面积和重量守恒五、形式运算阶段假设-演绎推理 青少年在面对难题时,首先考虑所有可能的因素,根据这些假设进行推理;而后他们用系统的方法验证哪些因素真正起决定作用这种问题解决的过程,开始于可能的假设,进而回到现实相比之下,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于现实事件最明显的可能结果当这些没有确定时,他们不能思考其他可能因素,而导致错误地解决问题五、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在处理皮亚杰著名的“绳摆问题“时的表现,证明了假设演绎推理的存在假设有一些不同长度的绳子,栓上不同重量的物体,都悬在一根木棍上让一些学龄前儿童和青年分别指出什么将影响绳摆通过拱弧的速度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提出了 4 种假设:1 绳的长度;2 悬物的重量;3 悬摆的高度;4 对悬物的推力然后只变化其中一种因素,观察其他要素的变化情况,他们会尝试各种可能,最终发现,只有绳长导致速度差别五、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假设-演绎推理当面对难题时,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会考虑可能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甚至在外部特征上没有明显显现的因素。

然而,他们会极尽思考,逐步找到真正起作用的因素在生物课上,路易斯必须选择两种肥料中的哪种最适合种植非洲紫罗兰他想,紫罗兰的品种可能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肥料的化学含量和施肥次数也会起作用所以他决定在几种不同的剂量和施肥时间下试验一下他精心设计了实验,发现了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不同影响五、形式运算阶段命题思维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能通过思考命题本身而对命题的逻辑性作出评价他们不需要结合着现实世界的环境来思考这些命题给路易斯以下命题,要他作出肯定、否定或不确定的回答前提 1:所有动物都是紫色的前提 2:frobe 是紫色的结论:frobe 是动物路易斯的结论是:不能确定 frobe 是否为动物 “frobe 可能是一种动物,也可能是一种紫色的东西而非动物 ”七、皮亚杰理论对教育的影响过去 30 年中,皮亚杰的理论对教育、特别是对学前和小学教育有深远影响1 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皮亚杰主义者鼓励儿童通过与环境的自发的相互作用来发现自我老师不是口头上教给孩子一些现成的知识,而是给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自由选择,促进发现和探索的能力七、皮亚杰理论对教育的影响2 重视儿童的学习意愿皮亚杰主义者不试图加快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学习经验是建立在儿童现有的思维水平之上的老师只是听学生介绍他们实践新计划的经历,这些新计划对那些错误地看待世界的想法提出挑战新技能的学习不是强制性的,而是由儿童的兴趣和意愿决定的虽然这导致他们对现成公式只做出肤浅的而非深刻的理解(Johnson G. Mugny 等人2)主要观点:成人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他社会因素对儿童的智力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皮亚杰的发展观是个体建构主义观点:儿童一步一步地建构认知图式,他们的智力发展是他们在和外界相互作用时动作和行为的内化结果而多伊斯等人站在社会建构主义立场,认为儿童建立图式和认知结构的过程首先是社会性的,是对别人行动和判断的反应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认知能力发展具有建构性,一个人的认知工具(图式、结构)首先是在和他人的动作或观点的协调中发展起来然后才内化的4 发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3)主要研究发现1)动作和观点的社会性协调(Social coordination)滑轮实验证明:儿童发展中存在一个社会性相互依附阶段,此前是获得先决认知条件时期,此后进入独立自主时期2)社会认知冲突(Social cognitive conflict)儿童在相互作用时由于动作或观点不同而争论,造成认知上的冲突,冲突的解决过程就是导致智力结构改变的过程。

例如,两个孩子共同参加守恒训练4 发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3)认知的社会印记(Social marking)儿童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对一些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有了一定的意识,形成了社会表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