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课文一篇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7.50KB
约2页
文档ID:2870371
小学语文课文一篇_第1页
1/2

小学语文课文《观潮》,作者描写观看钱塘潮的的经历 (本文来源:轩辕文献网)大部分人都是通过这篇文章第一次认识钱塘江海潮的一线潮、回头潮、交叉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观潮》课文原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壮观的一线潮关于《观潮》一文的作者语文课本上没有标注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及出处网上搜索到的结果是:观潮作者赵宗成、朱名元,文章节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江潮》,然而《喜看今日钱塘江潮》却没找到而有一篇赵宗成作的同名古文观潮(古文)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将这篇古文与小学课文《观潮》相对照,可知并非转译为白话文由此看小学课文《观潮》作者应该不是赵宗成,只因其写过同名文章,将小学课文《观潮》归入赵宗成名下,估计是张冠李戴。

最后,提一下,“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实为千年误解,其实钱塘潮每月都有,潮水最大时,也不是出现在八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