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案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单元: 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的大数改写成以万 为单位的小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比较小数的大小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按要求正确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策略: 1、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 ,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 2、教学小数的性质,突出对性质的体验首先体验性质的合理,然后体验性质的应用 3、比较小数的大小,淡化统一的法则,鼓励个性化思考 教具学具准备: 课时安排:8 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教学内容: P28-29 页例 1 和例 2 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的 1-5 题 教材简析: 教材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
例 1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学生体会两位小数的意义不是很轻松的而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又是他们初学时感到不习惯的从有利于教学出发,例题先讲两位小数的读法,再让学生感受到两位小数的含义例 2 通过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与态度: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 角=元 2 角=元 1 分=元 1 分米=米 1 厘米=米 1 毫米=米 二、教学例 1: 1、出示例 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指名回答问题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橡皮的单价 0.3元是 3角;信封的单价 0.05元是 5分,练习簿的单价 0.48元是 4角8分或 48分 2、教学小数的读法: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0.05 读作: 零点零五 0.48 读作:零点四八 引导学生总结读整数部分为 0的小数的方法: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0.3元是 1元的几分之几?0.05 元是 1元的几分之几?0.48 元呢?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0.3元是 1元的十分之三 0.05 元是 1元的百分之五提问:为什么? 思路: 1元=100 分,1元平均分成 100 份,1份是 1分,1分就是 1元的百分之一 ;0.05元是5分,是 5个百分之一 ,也就是 1元的百分之五 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 0.48 元是 1 元的百分之四十八 学生回答:1 元=100 分,1 元平均分成 100 份,1 份是 1分,1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一 ;0.48元是 48分,是 48个百分之一 ,也就是 1元的百分之四十八 观察板书: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到 0.05 和 0.48 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4、"试一试" A、理解:1 厘米是= 米, 米可以写成 0.01 米 指名理解 1 厘米为什么是 米 B、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 4 厘米与 9 厘米。
学生回答并说名理由 C、观察板书: 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 这三个小数呢? 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 三、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1、出示例 2: 把什么看作"1"? 看着图形将 和 写成小数学生自主填空后回答 提问:0.1 表示什么?0.01 又表示什么? 2、试一试: 在下面每个正方形中涂上颜色,分别表示 、 和 ,并把它们写成小数,填在括号里 学生自主练习,进一步体验小数的意义 3、思考: 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 结论:分母是 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4、想一想: 写成小数是多少 呢?你能写一写、读一读吗? A、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你是怎样思考的? B、 进一步体会读法: 0.001 读作 :零点零零一 0.029 读作 :零点零二九 强调:小数部分的零要一个一个的读,不能只读一个零 C、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那么你知道四位小数表示什么吗? 学生回答。
5、练一练: 学生自主填空,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五的 1-5 题 练习时让学生自主练习,指名回答时要培养学生完整回答并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阐明观点的习惯与能力 注意:练习的第 3 题,出现了整数部分不是 0 的小数,读写应该不会有困难,但是在用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时,对于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造成困难,虽然题目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意义说明,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有初步的渗透 家庭作业: 1、 自己写几个小数,读出来,并说说它们各表示什么 2、 回顾学习过的十进制计数法,预习 P32 页例 3 第二课时: 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教学内容: P30 页例 3 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 6-10 题 教材简析: 整数和小数都使用十进制计数法学生在四年级已经知道整数是十进制计数法,例 3 使学生知道小数也使用十进制计数法,明确十进制计数法的本质特征:"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10",然后学习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情感与态度: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 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及之间关系 教学难点: 计数单位的理解 学具:卡片 0、0、1、2 和小数点 o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提问:小数分为哪几部分?整数部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计数单位是什么? 二、出示例 3:你能举例说说 1 和 0.1 的关系吗? 1、引导学生把 1 和 0.1 都看成相同单位的数量 如:1 米和 0.1 米,0.1 米是 1 分米,1 米=10 分米,也就是 1 米是10个 0.1 米,或者说 10 个 0.1 米是 1 米 1 元和 0.1 元、1 分米和 0.1 分米等 可不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探索 1 和 0.1 的关系? 学生自主画图探索 结论:1 里面有 10 个 0.1 2、你能用类似的方法探索 0.1 和 0.01 有什么关系?0.01 和 0.001 呢? 学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3、小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整数部分的 1 和小数部分的 0.1 之间的进率也是 10,同整数一样,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位。
4、教学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教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 5、提问: 小数部分有一个数位,叫几位小数? 小数部分有 4 个数位,叫几位小数? 小结: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叫做几位小数 提问:0.7 表示什么?0.26 表示什么?0.008 表示什么? 反复口答练习,增强识记 结论:一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一位,这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十分之一,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两位,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6、把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 填完后,交流提问: 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各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 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右边第一位呢? 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 1 个千是几个百?10 个 10 是几个百? 0.1 是几个 0.01?10 个 0.001 是几个 0.01? 1 里面有几个 0.1,10 个 0.1 是多少? 类似的问题多提问,加强学生对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以及计数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
三、试一试和练一练 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于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的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所以这两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 6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2、练习五第 7 题 独立完成,订正时注意十二秒九一,联系上下文应该写作 12.91 秒,不要忘记写单位名称 3、练习五第 9 题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时,板演的同学阐明观点 4、练习五第 10 题 学生拿出准备的卡片,老师读要求,同学们在课桌上拼摆 让摆的又快又对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小窍门 五、家庭作业: 1、 练习五第 8 题 2、 预习小数的性质 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内容: P34-35 页例 4 和例 5 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 1---5 题 教材简析: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小数的性质,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又为教学小数四则计算作必要的知识准备教材分两段教学小数的性质,第一段是理解性质的内容,第二段是应用性质改写小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准备题 1 元 =角=分 在下面里填适当的小数 3 角 =元 30 分=元 100 毫米=米 0.4 里面有个 0.1 0.40 里面有个 0.01 2、引入:今天继续研究小数 二、体验发现,理解性质 1、课件出示例 4: 读题 分组准备,讨论 说出结果 0.3 元 = 0.30 元 为什么?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 元和 0.30 元都是 3 角,所以 0.3 元 = 0.30 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 是 3 个 0.1,也就是 30 个 0.01,0.30 也是 30 个 0.01,所以 0.3=0.30 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 0 添上或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