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润结构看不同类型工业企业利润稳定性的差异是否能获取稳定、可持续的利润,是评价企业利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利用 2010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统计数据,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利润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利润稳定性的界定方法和标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利润稳定性存在差异,而行业特征和产权结构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从长期看,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增强,我国工业企业利润稳定性正在逐步提高一、企业利润构成及其对利润稳定性的影响(一)企业利润构成呈多样性利润总额,在我国会计核算中是按总括利润观确定的总括利润观认为,利润是企业在报告期内净权益的变动,逻辑上用期末与期初净资产的差额来确定(盖地,2007)据此,企业的利润来源应该是多样的,不仅源于企业经营活动,即经营收入与经营支出相抵后的结果,也来源于非经营活动,如补贴收入或其他营业外净收入①,经营活动带来的利润又有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之分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规定,利润总额不但包括由企业主要经营活动带来的利润,也包括由企业其他经营活动带来的利润,如投资收益;还包括非经营活动带来的利益流入,即营业外收净入,其中包括补贴收入。
二)利润结构决定利润的稳定性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其主营业务的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只有这种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在相对长的时期保持竞争优势而其他利润来源,如投资收益、补贴收入以及其他营业外净收入,相对来说都是暂时的、不稳定和不可持续的,长期内不能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一般认为,企业利润按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高低可分为持续性利润和暂时性利润持续性利润通常指企业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由制造、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获得的利润,它属于企业的核心利润,也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最主要、最稳定的利润来源,通常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越高,企业获利越稳定、越能持续而暂时性利润通常指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不稳定性企业赖以持续经营的前提就是拥有稳定的营业利润,所以,营业利润所占比重越大的企业,利润质量越高;反之,利润质量越低(李寿喜和湛瑜,2005)二、利润稳定性界定标准的提出通过利用 2010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统计数据,对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企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工业企业利润结构中,营业利润大于利润总额,因此用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的大小衡量利润稳定性的高低有失准确原因如下: 一是利润总额的各个构成项不一定总是正数。
从抽象意义上讲,利润是一个企业利益的流入扣减利益的流出所得到的利益流入的净额,即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的差企业生产经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需求、价格等因素的变动,当原材料成本价格高于产品销售价格时,成本就可能会大于收入,企业因主要生产经营活动而引起的利益流入净额就会出现负数;当企业投资活动出现损失时,企业的投资净收益也会出现负数;此外,营业外支出大于营业外收入时,企业的营业外净收入也是负值可以说,构成企业利润总额的各个部分均有可能出现负数,有的是暂时的,有的则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二是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将投资收益纳入到营业利润中,而投资收益相对来讲是不稳定的利益来源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发现,主营业务利润和利润总额是正数的情况多,而营业外净收入是负数的情况多,投资收益则有正有负故笔者认为:首先,用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作为反映利润的稳定性的指标比较合理其次,用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是否趋于 100%,来衡量利润稳定性的高低比较合理具体来说,当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 100%时,利润的稳定性最强;当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与 100%之差的绝对值大于 0 时,利润稳定性就差一些,数值越大,利润稳定性就越差。
实际上,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等于 100%的情况比较少见,因此本文提出利润稳定性界定标准如下:令 r 为利润稳定系数,计算方法为,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减去 100%,再取绝对值,则 r 计算公式表示为:再根据数据测算结果,把利润稳定性进行如下分类:(见表 1)表 1 利润稳定性分类标准利润稳定系数(r 值) 利润稳定性r≤1 好1<r≤3 较好3<r≤10 一般r>10 差三、2010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稳定性的实证分析 (一)2010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稳定性较好按照 2006 年会计准则,利润总额由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和营业外净收入构成,其中,其他业务利润包括投资收益,营业外净收入包括补贴收入2010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53049.7 亿元其中,主营业务利润 52379.9 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 98.7%;其他业务利润 2249.3 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 4.2%;营业外净收入-1579.6 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3%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中,主营业务利润是主体,只有一小部分利润来源于其他业务,其中,投资收益为负,抵减其他利润 206.2 亿元;营业外收入总额低于营业外支出总额。
根据公式 1 计算,2010 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利润稳定系数为 1.3,说明目前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稳定性总体上处于较好水平二)竞争性行业利润稳定性好于资本密集型和公益性行业分行业看,利润稳定性最好的行业包括:橡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塑料制品业等 9 个大类行业,这些行业的利润稳定系数均小于 1多数是劳动密集型轻纺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经营业务相对较为单纯,非主营业务所占比重较小经加权平均计算,这些行业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 99.7%,远高于全部工业平均水平;其他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 3.4%,低于平均水平;营业外净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3%,与平均水平相当利润稳定性较好的行业有:通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 13 个行业,这些行业的利润稳定系数处于 1 和 3 之间。
这些行业分布较广,但从规模较大的行业来看,集中于石油开采、建材、通用设备、交通设备和电气机械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平均为 98.6%,其他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 3.4%,营业外净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2.0%利润稳定性一般的行业主要有: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造纸及纸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 12个行业这些行业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平均为 97.3%,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其他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 6.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营业外净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3.4%这些行业利润稳定性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其他业务利润比重相对较大利润稳定性较差的行业主要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燃气生产供应业、其他采矿业和水的生产供应业等行业这些行业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平均为 103.8%,其他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 7.5%,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营业外净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11.3% 。
主要特征是营业外支出较高,拉低了利润总额此外,燃气生产供应业、水的生产供应业等公益性行业的企业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并不完全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主营业务带来的收益占比不高,有时还是亏损的例如,2010 年水的生产供应主营业务亏损 10.2 亿元,而补贴收入却达 28.7 亿元表 2 2010 年各工业行业利润结构及稳定系数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其他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营业外净收入占利润总额比重利润稳定系数(r值)行 业% % %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98.7 4.2 -3.0 1.3橡胶制品业 100.1 3.2 -3.3 0.1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00.2 1.5 -1.7 0.2食品制造业 99.7 3.4 -3.1 0.3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00.3 1.4 -1.7 0.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00.3 2.9 -3.2 0.3家具制造业 99.5 2.1 -1.6 0.5金属制品业 99.2 4.3 -3.5 0.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99.2 4.4 -3.5 0.8塑料制品业 99.1 3.1 -2.2 0.9通用设备制造业 98.9 3.8 -2.8 1.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98.6 1.5 -0.1 1.4农副食品加工业 101.8 2.9 -4.6 1.8纺织业 98.1 3.7 -1.8 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98.0 2.0 0.0 2.0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02.0 1.3 -3.3 2.0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97.7 3.6 -1.3 2.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2.4 1.8 -4.2 2.4化学纤维制造业 97.5 4.0 -1.5 2.5医药制造业 97.5 3.4 -0.9 2.5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02.6 2.7 -5.3 2.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97.4 4.9 -2.3 2.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97.1 5.1 -2.2 2.9专用设备制造业 96.7 4.7 -1.4 3.3非金属矿采选业 103.3 2.1 -5.4 3.3饮料制造业 96.1 4.2 -0.2 3.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04.3 10.0 -14.4 4.3烟草制品业 95.5 5.3 -0.8 4.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04.9 3.0 -7.9 4.9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05.2 3.4 -8.7 5.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94.6 7.4 -2.0 5.4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94.2 4.9 0.9 5.8造纸及纸制品业 94.1 6.2 -0.3 5.9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93.4 4.4 2.2 6.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92.0 5.6 2.4 8.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10.9 5.5 -16.3 10.9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112.0 1.9 -13.9 12.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83.8 12.8 3.4 16.2其他采矿业 120.1 0.4 -20.4 20.1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7.0 49.7 67.3 117.0(三)私营企业利润稳定性较好计算结果显示,2010 年,在各经济类型企业中,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利润稳定性处于较好水平,利润稳定系数均为 2.5。
私营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 102.5%,其他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 2.4%,营业外净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4.9%;外商投资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 97.5%,其他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 5.5%,营业外净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3% 私营企业其他业务利润的比重低于外商投资企业,但营业外支出负担高于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稳定性一般其中,集体企业利润稳定系数为 3.3,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和营业外净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 96.7%、5.5%和-2.2%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稳定系数为 3.7,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 96.3%,其他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 5.4%,营业外净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1.6%;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稳定性在所有类型企业中最低,利润稳定系数为 3.8,主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