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纳溪县棺材制作技艺调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50KB
约3页
文档ID:43327267
纳溪县棺材制作技艺调查_第1页
1/3

第 1 页// 共 3 页纳溪县棺材制作技艺调查纳溪县棺材制作技艺调查 ————07 会展旅游会展旅游 周太全周太全 (学号:(学号:07))纳溪历史悠久地处四川盆地南部,长江之南,永宁河下游两岸 地理坐 标东 105°09′—105°37′,北纬 28°02′14″—28°26′53″春秋战国时,属巴国巴郡 地汉、晋、南北朝为江阳、汉安、绵水等县地隋分属泸州、江安、汉安等 县地,唐属江安、泾南县地,北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 年)在今永宁河入长江 的河口置纳溪寨据《永乐大典·泸州志》:“纳溪,古寨名……昔诸葛武侯 平云南,于溪右立寨(招)降……纳溪县,县名古之有溪,上控永宁界首, 下注泸江,昔诸葛武侯平定云南,蛮夷(少数民族)纳贡而出此溪,因名纳溪,又曰云溪“①纳溪县的棺材又叫“寿木”、“木匣子”、“方子”等棺材的制作技艺 在纳溪县流传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尤其是在丘陵山地人烟比较稀少的地方, 实行土葬的方式还比较普遍,这就免不得必须要有盛装尸体的木匣子,这样, 棺材制作匠人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时,棺材制作技艺就显得不可或 缺由此这一技艺得以在纳溪县地区流传下来实行土葬意味着人们的乡土意识观念还比较浓厚,体现着一种“入土为安” 的观念。

棺材这一器具载体得以让制作棺材的技艺流传延续上千年而不被中断, 至今依稀还有一些手艺匠人能制作棺材棺材在纳溪县地区的人们眼里还是一 种阴曹地府离世的人的一个栖息地,一般来讲,人离世之后必须装棺入土,以 了遗愿它对人们对离世的人的一种哀思的寄托,反映人们还有对亡魂的祭奠 至少让人们在心中有一种慰藉感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棺材制作技艺”的调查中,根据“(1)具有地方 特色与民族特色者优先;(2)属独门绝技者优先;(3)身处濒危状态者优先” 的原则,依据工艺美术类遗产的普查要点(1)第一时间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承人;(2)重点发掘工艺美术技艺中的独门绝技;(3)重点普查各种行会制 度知识于经验;(4)重点普查各种有益的行业信仰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文学艺 术样式”的理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调查一、第一时间发现一、第一时间发现““棺材制作技艺棺材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的传承人周国云,1949 年出生,现年 61 岁从 18 岁拜师学艺,跟随师傅苦学四年 后学成出师现今已有 40 余年的制作棺材的经验与历练,做了有好几百口棺材, 可以说在棺材制作工艺上已经达到娴熟的境界他的传承师傅张连诚已于 5 年 前离世。

周氏现今收有一个徒弟夏氏,跟从他学习制作棺材的技艺二.棺材制作工艺二.棺材制作工艺第 2 页// 共 3 页(一)制作棺材须要用到的工具主要有大刀,用来采伐圆木、劈棺材毛胚;锯子,用来裁切圆木,使其符 合棺材制作的规格;墨斗,用来弹墨垂线;弯尺,用来量长短和正直角;手工 钻子,用来钻钉子缝孔;落底刨和绞刨,用来打接口的公隼和母隼;砂布,用 来抛光木板表平面;漆刷子,用来涂棺材表面的黑漆二)棺材制作过程第一步:选良木在当地人的眼里,制作棺材的唯一正宗木材是杉木,因 为杉木结构均匀,不翘不裂,材质轻韧,强度适中,质量系数高防水性好,可 塑性好;杉木不但没有怪味,而且杉木中还具有香味,材中含有“杉脑”,能抗虫 耐腐,加工容易第二步:裁切圆木将选好的杉木裁切成双数的截数(如四、八、十二、 十六等),具体就要视杉木的直径大小而定用大刀把圆木的边皮疙瘩等边角 料等劈掉,直到将圆木砍到四面略呈扁平状为止然后将劈好的圆木放在背阴 处风干,这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第三步;装配棺材将风干的圆木毛胚进一步进行深加工棺材盖子长七 尺,棺材底板长六尺二寸,棺材侧部樯子长六尺七寸,把它们弄平整若要使 用钉子缝的棺材,就用手工钻子在整理好的板材中打孔,木板两侧各打五个, 最后用楠竹钉将木板镶好;若要做撞槽棺材,则需使用落底刨和绞刨,把木板 两侧一边打公隼和另一边打母隼,公隼长一公分,母隼深一公分,最后把做好 的有公母隼的木板用力相撞,使公母隼能很好的撞紧。

一般而言,棺材头大尾 小,呈梯形状再把棺材的盖子做好抛光之后这样一个完整的棺材就算初步完 工了第四步;涂漆着色先用砂布将棺材表面抛光,使棺材表面变得平滑;再 用刮刀刮石膏灰;最后用野生的漆树熬制成的家漆,是纯黑色,用漆刷子蘸油 漆将棺材外表着色,再晾干,这更有利于棺材不易被水侵蚀这样一个完好的 棺材就算制作成功了三、制作棺材的宜与忌三、制作棺材的宜与忌(一)制作棺材的适宜时间一般来说,身处山区的人们年满六十岁之后,不管怎样都有想着要为自己 建造一口好的棺材,以备死后能有“安身之所”一般老年夫妇都还健在的话, 要同时为老两口都准备棺材这种老年人为自己备棺材最好是选在农历闰年时, 最好也是在闰月那个月相传这样可以为自己添寿添福,也好博得自己在后生 有个好兆头二)制作棺材的禁忌第 3 页// 共 3 页做棺材下墨线开工的时候,很忌讳别人围观,最忌讳的是有人正好挑着簸 箕或者扛着锄头从门口经过,如果那人还停下来围观,这预示着就要用锄头挖 坑埋人的意思,遇到这种情况,就要马上预备后事了,哪怕主人再健康,也不 定什么时候就死了而且,这种事情,纯粹是要看天意,不能说主动去路上挡 人,不让人过 做棺材的同时,一般还需要做支架,实际就是两条长凳,用于摆放棺材的, 因为棺材直接搁在地上,容易受潮腐烂,这又有讲究,一般来说,总希望棺材 搁的时间长点,即主人晚点死,如果刚好这时候有个不懂这些事的人,如妇女 小孩之类,说“不用做凳子了吧”之类的话,那就很是不妙了,这话的意思是什 么呢?意思就是说,不用做凳子来长期停放棺材了,换句话说,这棺材马上就 要用了,那主人必定活不长。

四、棺材制作技艺处境濒危四、棺材制作技艺处境濒危我们知道在今天这个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的时代,人口却在不断的膨胀,地 少人多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倡导火葬已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的潮流了 再加上如今的市场经济环境,有再愿意花三、四年去拜师学艺的人越来越少了, 加之先前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均已经年事已高,若再过二十年,这些手艺人多半 多会离我们而去,即使还有健在的,也都到花甲之年,再也不能亲自抄刀了 经过如上分析,保护这门棺材制作技艺也已经刻不容缓了五、对保护棺材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与思考五、对保护棺材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与思考首先,我认为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就必须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部门,应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政府得到落实,都要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与 申报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关注;并健全相关保护法规,保护好人类的文化 其次,就是要具体找到棺材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扶持, 从物质到精神可以请他们现场展示,全程记录下他们的棺材制作过程建立 一种“多收弟子多奖励”的激励机制,以便能更多的培养一些优秀的工艺制作 接班人,以免这门技艺绝种 最后,就是要全社会形成一种风气,要有一种积极的氛围,加强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热爱。

在教育上,要从娃娃抓起,给他们灌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 念,让他们从小就得到一种启蒙 我们必须铭记,真正的精品都来自传统手工技艺,千万不能因大机械化生 产的引进而葬送了真正需要保护的东西手工艺人的手和经验不能被机械所替 代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责无旁贷注:①摘自纳溪区政府公众信息网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