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拌合站建设实用标准化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2MB
约31页
文档ID:463089335
拌合站建设实用标准化_第1页
1/31

word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标准化拌和站应满足集中拌和与运输的相关要求,进展合理设计,主要应考虑是否满足顶峰期生产进度的要求与节能减排要求1.1 统筹规划,总体布局合理、节约用地、满足施工生产要求1.2环境整洁卫生、标识标牌齐全、材料堆放整齐、设备机具停放有序,符合环保要求1.3 拌和站产能适当,以满足施工顶峰期生产进度的最大需求为原如此1.4 砂石料等材料的储藏能力应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料场供给能力、运输条件、季节影响、本钱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应不低于15天的需要量〔受场地条件限制的,可以酌情减少〕2. 一般规定2.1 一个标段原如此上可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地形、施工便道与混凝土运输距离可设一个或多个大〔中〕型拌和站,必须保证在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到达并完成浇筑,且符合混凝土浇筑的相关规定2.2 混凝土生产应采用集中拌和方式拌和站设置要有规划,有设计,有图纸,拌和站设置应遵循节约和实用的原如此2.3 拌和站设置尽量靠近主体工程施工部位,减少拌和料的运输距离,做到运输便利、经济合理;尽量远离生活区、居民区、学校等敏感地带,减少对周边的干扰,尽量设在生活区、居民区、学校的下风向2.4 施工单位应在限期内完成拌和站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围墙、排水系统、水、电、场区内道路、场地、功能分区与拌和楼等。

2.5 拌和设备拌和能力必须满足施工需要,保证在施工顶峰期拌和料不连续供给同时,配备足够的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车等机械设备2.6 每个标段所有用于桥涵、隧道等工程的混凝土必须采用具有自动计量功能的拌和设备集中拌和严禁使用小型拌和设备生产混凝土2.7 拌和站由项目部直接收理,不得分包、转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2.8 使用商品混凝土必须经监理单位审查、项目建设单位批准,并明确项目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商品混凝土的具体管理、监理措施和相关责任人2.9 拌和站所有的安装设备应设置不低于C30水泥混凝土的基座,保证安装设备稳定、结实;必要时,采取桩根底或扩大根底基座,以与设风缆拉绳等防倾覆措施2.10 对于个别隧道洞口因地形条件限制,无法设置大型拌和站的工点,其设置的拌和设备必须配置自动计量系统,并按要求由项目部统一直接收理3. 拌和站的选址拌和站的选址应综合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1)根据各工区混凝土供给数量,拌和站尽量选在接近最优经济合理运距的位置2)拌和站选址应便于材料进场,靠近公路或码头3)水、电接入方便,通信畅通4)土地使用本钱相对较低5)确保安全① 不受洪水和泥石流威胁,避开坍方、落石、滑坡、危岩等地段。

② 避开居民集中的地区③ 避开高压线路与高大树木与通讯线路、光缆保持一定的距离④ 避开集中爆破区〔离集中爆破区500m以外〕⑤ 施工干扰小,利于环保与污染处理4. 拌和站的临时设施4.1 拌和站临时设施一般包含原材料存放区,砂、石筛分和清洗区〔视要求〕,混凝土搅拌区,设备停放区,办公生活区,以与供电系统〔变压器、发电机房,配电室〕,供水系统〔蓄水池,水井、泵房或输水管线〕,场内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场内道路等如有冬季施工要求,还包含锅炉房,原材料保温和加热系统等如果环境多雨,或业主有明确要求,集料存放应设置必要的防雨设施4.2 拌和站场地应进展合理的硬化和绿化,道路与场地硬化要有设计,并进展经济比拟,确定其结构形式、面积5. 场地建设 拌和站场地规划混凝土拌和站在施工前必须认真编制《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为满足拌和站生产需要,拌和站内部需要设置三个区: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生产区主要包括储料区、拌和站作业区、排水系统、地磅、车辆停放区和辅助设施;办公区主要包括办公室、工地试验室、值班室和治安巡逻保卫室;生活区主要包括职工食堂、宿舍 、浴室等具体按以下要求划分和配置:〔1〕生产区拌和站所有场地应进展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

场地硬化必须满足排水要求,不留积水〔可选择中间高,四周低〕的要求,面层排水坡度不小于1.5%,场地四周设置砖砌排水沟,排水沟底面采用M7.5水泥砂浆抹面① 储料区:料场划分为3个碎石堆放区和1个中粗砂堆放区,每个碎石堆放区可堆放450m³以上的材料另外,可根据需要考虑设置1个筛砂区和洗石区② 混凝土拌和区:为确保施工质量,加强过程控制,进一步规X拌和站的建设,防止拌制过程中误操作影响配合比数据,实现已存数据不可更改,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实现混凝土质量的可追溯性,依据对搅拌机硬件与软件系统和两界面与两级加密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混凝土拌和机,拌和站设计生产能力必须满足施工现场生产能力要求,同时也要满足“实施性施组〞的要求,每个站至少配备2台拌和机,8个100t储料罐〔其中包括4个水泥罐,2个粉煤灰罐,2个矿粉罐〕〔每台拌和机至少有3个水泥罐、4个集料仓〕③ 场内排水系统场地硬化应按照分区设置排水横坡,场地做成四周低,中间高,混凝土主干道路面两侧设置排水边沟,场地内合理设置矩形盖板排水沟〔30cm×40cm〕,沟底用砂浆抹面, 并设不小于1.5%的排水纵坡,场外排水沿围墙四周设置和既有水沟相连,确保场内排水系统完善、通畅。

站区内要做到雨天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④ 地磅:满足地材运输车辆最大自重和载重的能力要求⑤ 运输车辆停放区:指定区域,画线分区域编号停车存放拌和站内的混凝土运输车等运输车辆,每天作业完毕后,与时将其清洁后停放在固定停车位内在车门与车体上喷涂中交标识〔例如“〞 〕,并统一编号⑥ 三级沉淀池:将三级沉淀池纳入场区规划,与拌和站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严禁将场内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三级沉淀池由三个5m×3m×2m方形水池连环组合而成,水池的开口由高至低递减,依次递减0.3m,即为“三级沉淀〞设置的沉淀池,四周用防护栏围护防护栏应由上、中、下三道横杆和栏杆立柱组成,上横杆离地面高度为1.2m,下横杆离地面高度为0.3m,横杆每隔2m加设到地面的栏杆立柱1根,2米之间X围内每隔20cm加设一道连接上下横杆的短立杆所有横杆与栏杆立柱均采用Φ48 mm×〔2.75~3.5〕mm的钢管,以钢管扣件固定;以其他型钢〔角钢、槽钢等〕作防护栏杆杆件时,应选用强度相当的规格,以电焊固定钢管外表涂刷红白相间的反光漆或黏贴红白相间的反光膜,红白色间隔尺寸为20~30cm并挂设明示-11、警告-12标志三级沉淀池临边防护示意图:⑦ 辅助设施:包括电力供给、便道、拌和站用水、大门等。

〔2〕 办公区① 站长室② 工地试验室③ 物资设备室④ 机械调度室:统一调配协调拌和站机械的使用,合理配置机械,有效管理机械设备⑤ 治安保卫巡逻室:供保卫人员办公,轮岗休息使用〔3〕生活区配置相应的后勤保障措施:职工食堂、宿舍 、浴室等相关生活方面的保障后盾 5.2 封闭管理拌和站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集中布置,须采用封闭式管理,四周设置围墙根据整体规划绘制详细的现场布置图,并将各划分区域标识清楚出入口设置结实美观、开启方便的大门,并在大门一侧设置场地铭牌,在大门处设置门卫值班室拌和站四周要设置砖砌〔或彩钢板〕封闭式围墙等,应设置10m宽铁艺或自动伸缩大门围墙高度为1.85m,砖砌根底高30cm,墩垛采用砖砌,截面24×24cm,墩垛高2.0m,墩垛每5米一道拌和站大门力求简洁大方,采用自动伸缩门,门口设置警卫室与专职门卫,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下图为围墙和大门的大样图围墙与伸缩大门示意图5.3 场地硬化(1)拌和站场地用不小于10cm厚的级配碎石〔或天然砂砾、山皮土等〕基层,不小于10cm厚的C20水泥混凝土硬化处理根据场区地质条件,可适当调整基层厚度;对于在沿海或软基地区等地质条件差的拌和站场区,应加强地基处理,确保不沉陷。

2)场地内行车道路宽不小于6m,用不小于20cm厚的C20水泥混凝土硬化处理,根底不好的道路应增设碎石掺石屑垫层进出拌和站50米X围内的施工便道用不小于20cm厚的C20水泥混凝土硬化处理;进站口处配备轮胎冲洗设备与冲洗平台某某省高速标准化5.4场地面积一般应满足: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不小于10000m2;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场地面积不小于30000m2;路面用基层、底基层等混合料拌和站场地不小于35000m2某某省高速标准化拌和站建设规模可根据承揽的工程量适当调整山区内拌和站场地面积可适当调整拌和站建设标准交通部标准拌和站类型场地面积〔㎡〕每个拌和站搅拌机组配置水泥混凝土拌和站50002台拌和机〔每台至少有3个水泥罐、4个集料仓〕沥青混合料拌和站350001台拌和机〔每台至少有3个沥青罐、2个矿粉罐、冷热集料仓各5个〕水稳拌和站150001台拌和机〔每台至少有3个水泥罐、4个集料仓〕(1)混凝土拌和应采用强制式拌合机,单机生产能力不宜低于90m3/h拌和设备采用质量法自动计量,水、外掺剂计量必须采用全自动电子称量法计量,禁止采用流量或人工计量方式,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自动性拌和设备具有电脑控制、自动记录和打印功能。

减水剂罐体须加设循环搅拌水泵2)拌和站计量设备应通过当地有权部门标定,并经项目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过程中应不定期进展复检,确保计量准确3)拌和设备控制室应安装1台分体式空调,以保证各部电气元件正常工作4)拌和设备料斗数量要满足混凝土配合比用料数量;料斗顶要安装防止超大粒径材料进入的钢筋网盖;料斗三面与顶部要搭设防雨雪轻型钢结构棚;上料铲车铲斗宽度和料斗宽度应匹配;料斗间应焊接高度不低于80cm的钢板,防止串料5) 拌和站各罐体须连接成整体,安装缆风绳〔每根缆风绳夹角大致在120°〕和避雷设施,每个罐体应喷涂成统一颜色,并绘制高速公路项目名称和施工单位简称,两者竖向平行绘制,颜色〔采用白底蓝字〕、字体醒目搅拌主机立柱应涂刷或粘贴10cm长红白相间反光漆警示标线6)拌和站应采取封闭防尘措施7)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储料罐原如此上不使用袋装水泥8)拌和站设置拌和数据传输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监控拌和情况9)料斗内未用完的原材料应与时排放处理10) 拌和机、水泥罐根底以桩基根底或扩大根底为宜,确保安全、稳固,并设专用接地网与楼体、粉料仓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应设独立的接地网。

11)拌和站与办公区与生活区或周围其他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单个水泥罐的高度,且不小于20m5.7设置信号管理系统,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系统与控制室联系通畅5.8配备发电机组备用电源,确保拌和站有可靠的电源使用1)各种材料要合理分区,隔离墙隔离存放,并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存放场留有足够宽度的通道,便于装运2)所有进场材料存放区搭设三面与顶部封闭的轻型钢结构顶棚,顶棚高度应满足机械设备操作空间〔一般不小于7米〕,并满足受力、防风、防雨、防雪等要求3)各种材料的堆放做到一头齐,一条线,砂石成堆,材料标识牌规X齐全4)所有材料分批验收,验收合格的材料方可进场5) C40〔含C40〕以上标号的混凝土,以与预制梁板所用砂、粗集料全部采用机械水洗,并二次过筛,严禁冲水与水池投洗要单独设置排水良好的水洗区与污水处理池、沉淀池,洗料后废水至少沉淀三次达到使用标准后可重复使用水洗后的砂、石料,按不同种类、规格存入料仓1)场地硬化用不小于20cm厚的级配碎石〔或天然砂砾、山皮土等〕基层,不小于10cm厚的C20水泥混凝土全部硬化处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