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一、引言消费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凯恩斯的消费理论阐述了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经济增长通过居民消费品购买力的增长和消费倾向的变化两个中介因素对消费需求发生影响,经济增长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通过改变生产结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供给能力,增加适销对路产品,或增加人们的消费欲望,改变人们的消费倾向,达到增加市场需求的作用;另一方面,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也不断上升在1990-2008年这19年间,我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9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稳步提高,从1990年的833元提高到2008年的8183元,增长了9.82倍为揭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支出间的联系,本文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方法对此进行了分析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一)变量与数据本文经济增长指标选取我国人均生产总值,作为解释变量,居民消费支出为人均居民消费支出。
样本数据表1选取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1990-2008年上述两项的年度数据为了消除异方差性的影响,我们分别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支出取对数,得到经济增长的对数LnAVGDP和居民消费支出的对数LnAVC二)单位根检验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数据中,大多数经济变量有可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而直接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回归会出现伪回归现象,导致检验无效因此,在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前,必须对时间序列的单位根进行检验,考虑序列是否平稳,只有变量在d阶平稳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协整分析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所选取的变量LnAVC、LnAVCDP进行单位根检验,考虑是否是平稳序列如果这两个变量不是平稳序列,则需要进行差分,对差分后序列进行检验是否是平稳序列本文采用eviews3.0软件来实现下面分析过程ADF检验结果如表2由表2可知,LnAVC和LnAVGDP的ADF检验值均不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可见,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的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LnAVC和LnAVGDP的一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接受有单位根的假设,所以也是非平稳的因此,LnAVC和LnAVCDP时间序列都是二阶单位根,即LnAVC~I(2)、LnAVGDP—I(2),均是二阶单整平稳序列,可进一步进行协整分析。
三)协整检验本文采用E-G两步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首先,通过最小二乘估计建立居民消费支出对GDP增长影响程度的回归模型(1),再通过ADF检验来判断残差序列et的平稳性,从而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LnAVC=0.24661+0.879038LnAVGDP(1)t=(1.847054) (58.31119)R=0.995025 R2=0.994733 F=3400.195 D.W=0.202168残差的计算公式为:er LnAVC - 0.24661 - 0.879038LnAVGDP,由上述模型计算残差序列并对其进行ADF检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et的统计检验量为-3.531535,小于显著性水平为1%的临界值,由此可见,残差是平稳的,这也就说明变量LnAVC和LnAVGDP之间是存在协整关系的,人均居民消费支出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四)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通过前面的分析,LnAVC和LnAVCDP之间是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我们可以进一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下式为误差修正模型LnAVCt_019045+1.024190LnAVCI_l-0.243385 LnAVCt_2+0.5 48913LnAVGDPtt =(1.712006) (4.803326) (-1.061584) (4.264824)0.284958LnAVGDPt_1-0.086088LnAVGDPt-2+ e1(2)(-0.849240) (-0.312761)R=0.999550 R2=0.999346 F=4888.835 D.W=1.627628由于在该方程中,有一些统计量未能通过检验,因此利用迭代法将其分别剔除,再次进行回归,结果为:LnAVCt=1.053867LnAVCl_l+0.983895LnAVGDPt 一1.034684LnAVGDP1-1+et(3)t= (8.482309) (11.82358) (-6.089220)R=0.998855 R2=0.998702 F=6539.949 D.W=1.205381可以看出以上方程(3)中,各个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效果良好。
经过适当的变形,可得误差修正模型:dLnAVCl=0.983895dLnAVGDPI - 0.053867 (0.9428593LnAVGDP1-1 - LnAVC1-1)+et(4)上式中的-0.053867(0.9428593 LnAVGDP1-1 - LnAVCt-1)为误差修正项ecmt-1,我国人均居民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为LnAVC=0.24661+0.879038LnAVGDP模型(4)式反映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居民消费支出的短期波动偏离它们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在误差修正模型中,各个差分项反映了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被解释变量的波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短期波动,一部分是长期均衡根据模型(4)的参数估计量,短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将引起居民消费的相同方向的变化,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变化1%,引起居民消费变化0.98%;而上期居民消费的变化,也引起居民消费的相同方向的变化,弹性为0.05389,反映消费呈现惯性延续,我国居民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即消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着动态均衡机制,误差修正模型比普通的单方程模型更全面地反映了消费模型中的短期和长期的关系。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协整检验,表明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是,这种长期的均衡关系究竟是居民消费引起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的结果,还是国内生产总值引起居民消费的结果?居民消费和GDP在波动中哪个是因,哪个是果,还是互为因果?这需要对LnAVGDP和LnAVC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我们分别取滞后期为l,滞后期为2和滞后期为3,对LnAVGDP和LnAVC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在选择滞后期为1和2时,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呈现一种双向因果关系,即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当滞后期选择到3时,“LnAVC不是LnAVGDP的原因”的概率中,P值为0.05616,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这表明伴随着滞后期的延长,消费水平的上升并不一定引起经济的增长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直接导致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但是,居民消费的增长在长期内并不必然引起经济的增长三、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这表明在短期内尽管两者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还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发现,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在短期内当居民消费偏离均衡状态时,误差修正项将拉动居民消费向长期均衡状态收敛其次,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看,经济增长是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GDP的增长直接导致居民消费的增长,但随着滞后期的延长,居民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因此,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能够拉动消费的增长,而居民消费的增长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限由以上的结论,针对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限,居民消费潜力还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调节收入差距消费的增长是以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为前提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要注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提高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使得工资的增长水平能与经济发展同步对于调节收入差距,可以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税率,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财政收入,实现收入再分配,还可以达到缩小城镇收入水平差距,从而增加有效需求第二,转变消费习惯,理顺消费与储蓄投资的关系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在前文已阐述过,即GDP每增长l%,居民消费在前期消费的基础上增加0.98%,居民收入大部分主要流向银行和房地产市场,造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此外,近年来,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带动的,投资率偏高因此,要改变消费习惯,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第三,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避免出现产品趋同、无效供给的现象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生产出新产品,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就促进了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增强消费这个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