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带答案)班级: 姓名: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1、蜗牛的头上有_________对触角,它是用_________爬行的2、空气被压缩后,体积会__________,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__________,例如气球、轮胎、篮球、游泳圈等3、__________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4、坐在向东行驶的列车上的乘客,以列车为参照物时,看窗外的树木是向__________运动的,乘客自己是__________的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词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是运动的6、晾衣服的过程中,________变成了水蒸气7、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物体选定的_______有关8、为了便于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先在物体上贴上_____9、空气和水都是_______、无味、透明的、________10、生活中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_________受热_________会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瓶盖上设计花纹是为了( )A.增大摩擦力 B.减小摩擦力 C.美观2、水的三态变化由( )决定A.形状 B.体积 C.温度3、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一段时间后蒸发皿上出现了白色颗粒这种白色颗粒是( )A.食盐 B.水变成的冰 C.不同于食盐和水的新物质4、下面工具不能用来制造风的是( )A.吹风机 B.安全剪刀 C.芭蕉扇5、下列固体,经过处理之后,不是固体的是( )A.剪碎的纸 B.切碎的蜡 C.融化的冰6、下列过程中,没有利用压缩空气的是( )A.篮球充气 B.喷水壶喷水 C.热气球升空7、下面事例中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摩擦力的是( )A.冰刀在冰面上滑行 B.鞋底上刻花纹 C.冬天雪后往雪上撒沙子8、下列食用的部分不属于根的是( )A.萝卜 B.红薯 C.莲藕9、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白酒和白醋,其实它们的颜色是( )A.白色的 B.无色的 C.淡蓝色的10、如图所示为一天的气温折线图,最高气温出现在( )A.12时 B.16时 C.14时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世界上有些物质是一成不变的。
2、三次测试数据不同,应选择的数据为中位数3、在相同条件下,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4、在热水中把扁的乒乓球放进去,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5、在斜坡上滑落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来看属于曲线运动 (____)6、物体运动的快慢只与运动的时间有关7、水、水蒸气和冰不是同一种物质8、蜗牛没有牙齿9、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10、磁铁只要隔着一些物体就不能吸引铁了四、连线题共10分)1、把动物各部分名称与图中所指位置连上线重复的,画出一条即可)躯干 尾 鳍 鳃 触角 眼睛 头 壳 腹 尾五、图形题共12分)1、请在横线上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昆虫的特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组装轨道的时候,怎样做能使我们的轨道更稳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沙质土和黏质土的方法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20分)1、两 腹足2、缩小 弹性 3、雨量器4、西 静止5、竹排 青山6、水7、参照物8、圆点9、无色 有一定的质量10、空气 膨胀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2、C3、A4、B5、C6、C7、A8、C9、B10、C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 四、连线题共10分)1、五、图形题共12分)1、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着三对足(有的还长有两对翅膀)的动物,归为一类,称作昆虫2、在轨道衔接处用积木固定,增加支柱数量3、①用放大镜看:沙质土的颗粒大,黏质土的颜色深;②用手捻一捻:沙质土颗粒硬,黏质土细腻;③和点水握一握:黏质土能握成团,沙质土握不成团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