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细耕M、多频协同、提升感知”专项优化工作案例

q****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0MB
约28页
文档ID:270810885
“细耕M、多频协同、提升感知”专项优化工作案例_第1页
1/28

细耕800M、多频协同、提升感知”专项优化工作案例(第一双周)北京电信无线网络优化维护中心完成日期2017年6月30日版本1 L网负荷均衡优化案例 4 华为区域PRB利用率高小区负荷均衡优化 4 问题描述 4 问题分析 4 问题解决 5 处理效果 6 前台测试对比: 6 后台指标对比: 7 总结 8 中兴区域负荷均衡优化案例 9 问题描述 9 相关用户数统计: 10 相关覆盖小区的下行PRB利用率: 11 相关覆盖小区的下行流量: 11 新功能应用 11 问题分析 12 无线业务配置 - 负荷管理: 12 优先级策论: 12 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选择: 13 获取用于负荷均衡UE的列表: 13 A4策论事件下发: 13 测量事件上报后的处理: 14 同站FDD/TDD宏蜂窝RF优化方案: 14 问题解决 14 切换类型数量统计: 14 主要指标对比: 15 总结 162 X2链路自更新关闭导致速率掉零案例 16 概述 16 问题描述 16 问题分析 17 问题解决 19 总结 203 4G下载速率低优化处理案例 20 概述 20 问题描述 20 问题分析 21 现场情况介绍 21 测试问题 22 测试问题分析 23 问题解决 23 处理方法 23 问题复测 23 总结 244 C网掉话问题点优化案例 24 概述 24 问题描述 24 问题点位置 25 覆盖情况 25 问题分析 26 复测结果 28 调整后覆盖情况 28 调整前后切换带对比情况 29 总结 301 L网负荷均衡优化案例随着LTE用户数的增加,现网负荷持续增长,下行空口带宽资源(PRB)利用率越来越高,热点区域小区更是逐渐趋于饱和,此时再容纳更多的用户会导致PRB资源受限,从而导致下行用户感知速率的下降。

目前北京电信现网分为FDD(L800M、与)与TDD共4层网络,每层网络的用户占用情况均不同,从而导致了各层网络之间负荷差异为解决部分小区PRB资源受限问题,对负荷高小区向同站异频负荷低小区进行负荷均衡(MLB)处理,从而更大限度的利用现网资源,提升用户感知速率1.1 华为区域PRB利用率高小区负荷均衡优化1.1.1 问题描述在日常拉网测试过程中,发现朱房附近路段下载速率较低,平均速率仅有6Mpbs左右 1.1.2 问题分析对该路段覆盖情况进行查看,发现该路段主要占用朱房搬迁_3小区信号,该路段RSRP覆盖良好(平均在-73dbm左右),SINR值同样良好(平均在16db左右),基站运行良好无告警对后台KPI指标进行提取发现改小区用户数较多,下行PRB利用率较高达到95%,从而导致该路段下载速率较低下载数据业务路测图:后台KPI指标:小区名称本地小区标识下行频点小区内的平均用户数小区内的最大用户数下行PRB平均利用率(%)每用户下行承载感知速率(协议方式)(千比特/秒)朱房搬迁_3318251691.1.3 问题解决对朱房搬迁_3小区进行查看,发现该基站已经开通扩容,相对应朱房搬迁_6小区平均用户数53个左右,下行PRB平均利用率为20%,远远低于3小区负荷。

故对3小区进行基于小区用户数与PRB利用率的负荷均衡策略,使朱房搬迁_3小区用户部分迁移到6小区,从而实现两小区之间下行PRB平均利用率的均衡,提升3小区覆盖范围内用户感知速率小区名称本地小区标识下行频点小区内的平均用户数小区内的最大用户数下行PRB平均利用率(%)每用户下行承载感知速率(协议方式)(千比特/秒)朱房搬迁_331825169朱房搬迁_6310086 1.1.4 处理效果1.1.4.1 前台测试对比:调整前测试图调整后测试图速率提升对比图调整前后进行DT下载对比,下载速率由之前6Mbps提升至左右,提升145%,调整效果显著1.1.4.2 后台指标对比:对调整前后各3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小区名称小区内的平均用户数下行PRB平均利用率(%)每用户下行承载感知速率(协议方式)(千比特/秒)6月12日宝星国际二期_36月13日宝星国际二期_36月14日宝星国际二期_36月15日宝星国际二期_36月16日宝星国际二期_36月17日宝星国际二期_3(1)用户数与PRB利用率对比调整完成后,用户数及PRB利用率均处于下降趋势:平均用户数从125左右降至91左右;PRB平均利用率从94%左右降至64%左右,调整效果明显。

2)下行感知速率对比对下行速率进行对比,调整前后下行速率呈徒增趋势:由调整前平均s左右增至s左右,增幅231%,调整效果明显1.1.5 总结指标项调整前调整后路测下载速率(Mbps)6小区内平均用户数12591下行PRB平均利用率(%)9464下行感知速率(Mbps)通过对比调整前后前台与后台指标情况,发现PRB负荷过高对用户速率感知影响极大,通过负荷均衡(MLB)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之后需对现网PRB利用率较高小区进行密切监控,对符合均衡条件小区进行处理,最大限度的利用现网资源,提升用户感知1.2 中兴区域负荷均衡优化案例1.2.1 问题描述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成立于2005年7月,现有在校生5600余人,占地面积500亩,校区教学楼和宿舍楼均为6层至8层的板楼主要覆盖小区为:TDD共计三个扇区,FDD共计六个扇区,四个覆盖宿舍楼的RRU(室分+房顶探灯)全向天线覆盖① ZWF_SY耿丹学院1号宿舍楼:共计4个小区,均为RRU+多个全向楼顶天线覆盖多个宿舍楼② ZHT_SY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为TDD小区,共计3个扇区,主要覆盖区域为教学楼、校区花园、甬道、以及宿舍楼周边。

③ ZHF_SY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为FDD小区,共计6个扇区,包括3个和3个,主要覆盖区域为教学楼、舍楼、操场及其周边教学楼宿舍楼1,2,3,4区个别时间段个别小区(一般为晚忙时、周六日)下行流量激增从统计上看怀疑用户行为主要以看电影和下载为主,后期计划通过优化手段将话务均衡到周边有重叠覆盖区域的异频小区去,以达到均衡话务和用户数(激活)的目的,目前该区域主要覆盖小区指标如下:1.2.1.1 相关用户数统计:该指标也是基于用户数占比负荷均衡的分子.结论一:① 同覆盖小区激活用户基本相同(指和),因为负荷均衡备选的UE都是PRB评估值 > UE PRB使用率才上报门限,该UE执行负荷均衡切换,所以也需要关注激活用户数!② 同覆盖的TDD小区用户数较之FDD小区多,后续RF解决1.2.1.2 相关覆盖小区的下行PRB利用率:结论二:覆盖校区各个小区间的下行PRB利用率差距较大1.2.1.3 相关覆盖小区的下行流量:结论三:覆盖校区各个小区间的下行PRB利用率差距较大1.2.1.4 新功能应用版本之前的负荷均衡基本上是基于用户数的;而升级到版本以后,网管新增了基于PRB利用率和用户数占比的负荷均衡参数(即:连接态用户数占比比例因子(%),PRB利用率比例因子(%)),本案例场景就是基于同覆盖区域站点连接态用户数差不多,但下行PRB利用率和流量存在较大差异,后续通过负荷均衡&RF优化,以达到均衡用户数&下行PRB利用率&下行流量的目的,提升无线资源利用率改善用户感知度。

1.2.2 问题分析1.2.2.1 无线业务配置 - 负荷管理:⑴ 连接态用户数占比比例因子(%) – 0,PRB利用率比例因子(%) – 100, NGBR业务PRB比例因子 - 修改为无限制:【参数设置目的】:由于同覆盖和激活用户数基本相同,所以本次负荷均衡的评估方式采用的是以PRB利用率为主,来均衡周边高话务的小区PRB利用率】:由CMAX每秒统计一次,基于的是单一用户计算结果,单个用户PRB利用率折算后的PRB数为:用户占用的PRB数(RB数) * Min(用户实际的吞吐量(K),折算因子*用户的默认承载PBR (K) )/ 用户实际的吞吐量(K);版本引入了NGBR业务PRB比例因子设置为无限制,即:由于现网用户数较多,后续不用再考虑NGBR业务的最低保障速率设置用户数占比的计算公式】:RRC连接建立平均用户数(C0)/ 小区RRC连接用户数门限基于以上PRB利用率和用户数占比公式的含义,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即:同覆盖和激活用户数基本相同,所以本次负荷均衡的评估方式采用的是以PRB利用率为主,来均衡到周边高话务的异频小区去⑵ 算法打开,采用基于事件测量的切换的方式:此次策论的目的是:将流量均衡到周边的异频小区(存在邻区关系 - 设置为相邻),同覆盖 和的CA小区仍然设置为同覆盖。

1.2.2.2 优先级策论:⑴ 异频载频测量配置 - Intra-LTE负荷均衡异频频点优先级设置为255,⑵ Intra-LTE负荷均衡同频频点优先级设置为0;设置的目的只触发异频负荷均衡的动作,即:优先负荷均衡到, 优先负荷均衡到,尽量避免同频间负荷均衡产生同频干扰(通过设置优先级控制)Ⅰ 所有小区的邻区关系为相邻(除了配下行CA的小区为同覆盖) 基于测量的负荷均衡对邻区关系没有特定的要求,但由于现网中“一个小区尽量只配一个异频小区作为同覆盖”,为了便于统一,设置为相邻 Ⅱ 只有存在覆盖相同区域的小区之间(必须存在)才能发生异频间的负荷均衡 1.2.2.3 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选择:⑴ 服务小区选择:站间邻区必须配置X2:参数名称参数设定备注上/下行同厂商无线负荷均衡执行门限(%)10% 设置越小,越容易触发负荷均衡允许负荷重于本小区的邻小区数目2 作为负荷均衡目标的X2邻区的负荷都必须小于服务小区(条件更加宽松) ⑵ 目标邻区选择:邻区候选条件:邻区关系关联系数>=负荷均衡邻区关系关联度门限由于本次负荷均衡是从本小区(周边出邻区较少)向周边邻小区异频均衡(存在大量重叠覆盖区域),邻区关系为相邻,为了更加容易触发,所以值不宜设置过大!1.2.2.4 获取用于负荷均衡UE的列表:ENB对生成UE列表中靠前目标用户(下发事件测量配置的用户数=10)下发事件测量配置A4测量。

1.2.2.5 A4策论事件下发:由于对候选UE列表的筛选条件较为苛刻,增加了对UE切换保护时间(2分钟)避免乒乓切换,为了使更多的UE参加负荷均衡,使负荷效果更加明显,建议采用测量配置号 = 252,A4的RSRP=-105 1.2.2.6 测量事件上报后的处理:1.2.2.7 同站FDD/TDD宏蜂窝RF优化方案:将同站FDD/TDD宏蜂窝下倾角保持一致,并打开盲负荷均衡1.2.3 问题解决1.2.3.1 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