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三中药材灰分、水分、浸出物测定及杂质检查法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1.50KB
约5页
文档ID:438154486
实验三中药材灰分、水分、浸出物测定及杂质检查法_第1页
1/5

实验三 中药材灰分、水分、浸出物测定及杂质检查法【目的要求】1. 掌握中药水分测定法2. 掌握中药灰分测定法3. 熟悉中药浸出物测定方法4. 熟悉中药挥发油测定方法【仪器、试剂、材料】1. 仪器 水分测定仪,坩埚、马福炉、挥发油测定仪,粉碎机,电热套、玻璃冷凝器、 硬质圆底烧瓶、干燥器、电子天平、扁型称量瓶、二号筛、锥形瓶、沸石或玻璃珠等2. 试剂 甲苯、蒸馏水、乙醇、五氧化二磷干燥剂、稀盐酸、乙醚3. 药材样品 牛膝、薄荷、石斛、4. 药材粉末 大黄、肉桂、山药、黄芪、金银花、红花、洋金花、半夏、桔梗、木香、 穿心莲【实验内容】一、中药品质常规检测技术介绍1 •水分测定法测定用的供试品,一般先破碎成直径不超过 3mm的颗粒或碎片;直径和长度在3mm以下 的可不破碎;减压干燥法需通过二号筛第一法(烘干法)本法适用干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测定法 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 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 ,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 100〜105C干燥5h,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 中,冷却30min,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 1h.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

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第二法(甲苯法)本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仪器装置,如图A为500ml的短颈圆底烧瓶;B为水分测定管;C为直形冷凝管,外 管长40cm使用前,全部仪器应清洁并置烘箱中烘干测定法 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水量I〜4ml},精密称定,置A瓶中,加甲苯约200ml, 必要时加入干燥、洁净的沸石或玻璃珠数粒将仪器各部分连接,自冷凝管顶端加人甲苯, 至充满B管的狭细部分将A瓶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 待甲苯开始沸腾时,调节温度 使每秒钟馏出 2 滴待水分完全馏出, 即测定管刻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 将 冷凝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 再用饱蘸甲苯的长刷或其他适宜的方法, 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推 下,继续蒸馏5分钟,放冷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黏附在 B管的管壁上,可用蘸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完全分离〔可加亚甲蓝粉末少量,使水染成蓝色以便分离 观察〕检读水量,并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 [附注] 用化学纯甲苯直接测定, 必要时甲苯可先加水少量、 充分振摇后放置 将水层 分离弃去,经蒸馏后使用第三法(减压干燥法) 本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减压干燥器 取直径 12cm 左右的培养皿,加人五氧化二磷干燥剂适量,使铺成 0.5 〜Icm的厚度,放人直径 30cm的减压干燥器中测定法 取供试品2〜4g,混合均匀,分取约 0.5〜1g,置已在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燥 并称重的称量瓶中, 精密称定, 打开瓶盖, 放入上述减压干燥器中, 减压至 2.67kPa(20mmHg) 以下持续半小时, 室温放置 24 小时 在减压干燥器出口连接无水氧化钙干燥管, 打开活塞, 待内外压一致,关闭活塞,打开干燥器,盖上瓶盖,取出称量瓶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供 试品中的含水量 (%) 五氧化二磷和无水氧化钙为干燥剂,干燥剂应保持有效状态第四法(气相色潜法) 详见《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区Ho2. 灰分测定(1) 总灰分测定法 测定用的供试品须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取供试品2〜3g(如须测定酸不溶性灰分, 可取供试品3〜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 称定重量( 准确至 0.01g) ,缓缓炽热, 注意避免燃烧, 至完全炭化时, 逐渐升高温度至 500〜 600'C' , 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

如供试品不易灰化,可将坩埚放冷,加热水或 10%硝酸铵溶液 2ml,使残渣湿润、然后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照前法炽灼,至坩埚内容物完全灰化 2)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取上项所得的灰分,在坩埚中小心加人稀盐酸约 l0ml ,用 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 10min,表面皿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 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 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 滤渣连同滤 纸移置同一坩埚中、 干燥, 炽灼至恒重 根据残渣重量, 计算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 (%)3. 浸出物含量测定( 1)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测定用的供试品需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并混合均匀冷浸法 取供试品约4g,精密称定,置 250〜300m]的锥形瓶中,精密加水 100ml,密 塞,冷浸,前 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 18 小时,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 20ml ,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 105 C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 30 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 量(%)热浸法 取供试品约2〜4g,精密称定,置100〜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水50〜100ml, 密塞,称定重量,静置 1 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

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 1 小时放冷 后,取下锥形瓶,密塞,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 量取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 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C干燥3小时,置干 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 出物的含量(%)2)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 除另有规定外以各品种项下规定浓度的乙醇代替水为溶剂3) 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取供试品(过四号筛)2〜5g,精密称定,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12小时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除另有规定外,加热回流 8小时,取乙醚液,置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放置,挥去乙醚,残渣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 18小时,精密称定,缓缓加热至姆 105C,并于105 C干燥至恒熏其减失重量即为挥发性醚浸出物的重量4. 挥发油测定测定用的供试品除另有规定外,须粉碎使能通过二号至三号筛,井混合均匀仪器装置 如图A为1000ml(或500m1,2000ml)的硬质圆底烧瓶上接挥发油测定器 B, B的上端连接回流冷凝管 C,以上各部均用玻璃磨口连接,测定器 B应具有0.1ml的刻度。

全部仪器应充分洗净,并检查接合部分是否严密、以防挥发油逸出注:装置中挥发油测定器的支管分岔处应与基准线平行测定法 甲法适用于测定相时密度在 1.0以下的挥发油取供试品适量 (约相当于含挥发油0.5〜1.0ml),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置烧瓶中,加水 300-500ml(或适量)与玻璃 珠数粒,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 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人烧瓶时为止 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 并保持微沸约5小时,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 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 0线上面5mm处为止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 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 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乙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 1以上的挥发油,取水约300ml与玻璃珠数粒,置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 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 再用移液管加人二甲苯1ml,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将烧瓶内容物加热至沸腾,并继续蒸馏,其速度以保持 冷凝管的中部呈冷却状态为度 3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 15分钟以上,读取二甲苯的容 积。

然后照甲法自“取供试品适量”起,依法测定,自油层量中减去二甲苯量,即为挥发油 量,再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 二、丁香水分测定1. 选择哪种水分测定法适宜丁香的水分测定2. 设计实验流程与步骤3. 准备实验仪器,安装水分测试装置4. 称量丁香样品30g,按实验步骤进行水分测定5. 计算丁香样品含水量,判断含水量是否合格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区H第二法)测定,不得过 12.0%)6.写出实验报告三、 大黄灰分测定1. 选择哪种灰分测定法适宜大黄的灰分测定,是否要测定酸不溶性灰分2. 设计实验流程与步骤3. 准备实验仪器,安装灰分测试装置4. 称量大黄样品5g,按实验步骤进行灰分测定5. 计算大黄样品的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判断灰分含量是否合格 (总灰分不得过 l0.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 0.8%)6. 写出实验报告四、 大黄水溶性浸出物测定1. 为什么要选择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大黄的浸出物2.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流程与步骤3. 准备实验仪器,安装浸出物测试装置4. 取大黄样品4g,精密称定,按实验步骤进行浸出物测定5. 计算大黄样品的浸出物含量,判断是否合格。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 25.0%)6. 写出实验报告作 业】1. 写出丁香水分测定的实验报告2. 写出大黄灰分测定的实验报告3. 写出大黄浸出物测定的实验报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