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鉴别、诊断和教育目前,国内外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鉴别、诊断和教育的方法主要有:l.学业成绩鉴别(1)学科学习成绩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若有部分或大部不及格或仅勉强及格,是评定学习困难的一项重要标准2)学业成就测验学业成就测验直接测量学生各门学科知识的掌握与技能发展情况目前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学业成就测验,主要用于对已学知识与技能的总体评价,对学生目前状况或水平的总体估计它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的内容,如数学、语言、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同时也测量了一些基本学习技能,如听、说、算、拼、阅读等具有代表性的测验有加利福尼亚成就测验、斯坦福成就测验、依阿华基本技能测验另一种学业成绩测验主要用于对学习困难的详细诊断这种测验所测量的内容主要是某一学科或基本技能方面的,如阅读测验,测量儿童口头阅读技能、理解技能、词的获取技能、阅读率等;数学能力测验,主要测量儿童数的概念与知识、运算技能、数学应用能力等 具有代表性的测验有加利福尼亚阅读测验、Durell阅读困难分析量表、 Gilmore 口头阅读测验、 斯坦福数学诊断测验及小学数学能力测验(张天孝教授主编) 2.智力测验智力测验是对儿童的智力进行的一种总体的、全面的评价。
在学习困难儿童的诊断中,它主要用于鉴别和筛查常用的智力测验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图片词汇测验等3.各项认知能力的诊断测验学习困难儿童往往有某种或某些认知能力的失调,如语言能力、感知一动作能力、知觉一运动能力等这方面的测验主要有:(1)CRT瑞文测验测验共分五个水平,要求对图形的缺少部分进行填空该测验主要测量视觉辨别、观察、思维推理等方面的能力2) Woodcock—Johnson 心理教育测验主要内容包括推理、记忆、视觉运动技能、理解力以及亲社会能力等3)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1--3 年级)(浙江大学心理系吕静教授等编)主要内容包括观察、记忆和思维推理能力4) Bender —Gestalt测验( 5 岁~成人)要求被试在一定时间内复制九种几何图形,以评价视觉运动能力、测量心理协调能力5)视知觉发展测验(Frostig等)测量手一眼协调、图形一背景知觉、形状稳定性、空间位置、空间关系等五方面的能力6)语言测验主要由口头语言测验与一般语言能力测验两大部分组成口头语言测验主要评价儿童早期语言发展情况, 如检测字、词、句的发育水平, 对句法结构的理解, 听与说的水平等 这类测验有Templin—Darley 发音筛查与诊断测验、图片词汇测验(测量对词的理解)、西北句法筛选测验以及语言的听觉理解测验等。
一般语言测验除了测量上述一些内容外,还涉及与语言发展和语言能力有关的一些心理能力最著名的测验是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验(简称ITPA,1968)此测验的年龄范围为2~10 岁,测量儿童对言语和非言语(如手势语)语言的理解、加工、产生能力另外还有一些有关书面表达语言能力的测验,如图片故事语言测验,通过向儿童呈现图片,要求儿童把图片中的内容写成故事4.神经——生理检查这方面的检查主要是感觉筛查测验感觉困难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一个原因感觉困难可能会造成接受信息上的错误或不正确,直接影响学习的有效性感觉困难大多表现在听觉与视觉方面,如弱视、弱听、色盲等这主要是医学方面的检查,在此不作详细讨论5.人格测验学习困难儿童除了有学业问题外,还可能有一些行为或人格问题,如冲动、退缩、干扰他人、低自尊、自信心差等所以,在对其进行智力、能力、学业等方面评价的同时,还应对他们的行为与人格做出评定,以便同时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教育或矫治常用的行为与人格量表有影响学生学习因素诊断问卷(辽宁省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室编)、儿童14 种人格因素问卷(华东师范大学视蓓里教授等编)、卡特尔16 种个性因素问卷等还有一些社会适应性测验,如 Vineland社会成熟量表、美国心理缺陷协会的适应性行为量表等,用来测量儿童自我服务、身体发展、自我定向、社会交往、社会化、多动行为、攻击行为、责任感、不诚实行为、自主活动等方面能力的发展水平。
6.教师或家长使用的简易评定量表教师和家长也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儿童的情况,来判别其是否属于学习困难下面是一份非标准化的评定量表,通过5 级计分进行判定量表上的1、2、3、4、5 分别表示不同的评定等级,5 表示最好,4 表示较好, 3 表示中等, 2 表示较差. 1 表示最差 此量表的最高分是120 分,正常儿童的平均分为90分,而学习困难儿童的平均分为61 分一、学习困难学生的概述(一)学习困难学生的定义和界说学习不良学生——学习质量差的学生——双差生——“大脑损伤”——知觉运动障碍——差生特征——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发展缓慢——慢智思维型——“难教儿童”——学习失能儿童(二)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1.按学习困难程度分类严重学习困难学生——中度学习困难学生——轻度学习困难学生2.按心理特征分类慢智型——懒惰型——自卑型——逆后型——模糊型——迟钝型3.按学习动机分类被动型——随波型——混日型——虚荣型4.学习困难学生综合分类智力型差生、非智力型差生——智力迟钝型、学习缓慢型、学习不得法型、外因致差型、缺少内驱力型、贪图玩乐型——好高骛远型、贪玩懒惰型、重理轻文型、死记硬背型、缓慢艰苦型(三)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1.学习困难学生特点概述心理特征——学习心理倾向性特征——共同心理特点——主要心理障碍——差生心理发生变态——差生的学习特点——自卑、自专、自尊——观察力差——差生心理性行为——差生心理——在课堂集体学习中的心理特点——差生学习、认识活动的特点——学习迟钝的特征——后进生的注意品质——后进生的兴趣品质特征——后进生的情感品质特征——后进生和意志品质特征2.学习困难学生特点的实证研究学习成绩优差生心理特征比较研究——学习困难学生认识特点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焦虑心理研究——学习困难学生思维特点研究——初中学习困难学生和优生记忆活动比较实验——学习困难学生注意稳定性品质研究——学习困难学生注意警觉性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研究——优差生课堂表现差异研究——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对不同成绩影响的实验报告——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实验——后进生同辈关系研究二、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原因(一)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综合原因巴班斯基对学业不良原因的分类——对学业不良的典型原因的分析——盖里蒙特的分类——波里索夫的图式——翟特林的分类——何家铿的差生成因分析——万智儒的差生个案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因分析——陈仙梅的结论——金星明、郭迪的调查——科尔曼报告——王敬国分层抽样调查(二)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自身原因学习困难的心理分析——怕失败心理——缺乏注意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情感问题——吴锦骠对留级生调查——形成粗心的原因——不愉快的人际关系(三)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学校原因高考指挥棒——学校机制的形变——脑体倒挂——思想政治工作、教师职业道德——压抑有余理解不足——保姆式教育——无政府状态、早恋——指导与教育方法失误——教育本身存在的弊端——精神生活不丰富——学校教育与环境——学校教育工作的失误——“流生”产生的原因——留级问题调查——课堂教学中的失误——智力基础、非智力因素之间的矛盾——期望与低期望——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教学系统动态平稳的破坏(四)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家庭、社会原因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不同社会文化区域——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原因——家庭文化背景——早期社会性学习存在缺陷——不当激励、过分期望三、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及对策(一)我国“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理论及对策1.“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综合对策研究新的学生观——了解学和的认识状况——补缺补漏、矫正差错——尊重与鼓励——充分发挥教学功能、综合治理——转化差生“五结合”——教学反馈调节2.“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具体对策研究加强困难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在教学中重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矫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转化学习困难学生——家庭教育中重视学习困难学生的“矫治”3.我国“矫治”学习困难学生27种方法简介单项突破法——骑虎法——强刺激法——目标转移法——榜样法——同伴相助法——情感自控法——个性诱导法——环境教育法——意志强化法——心理互换法——暗示法——自我平衡法——五步教育法——鼓励追求法——团体发展法——强化矫正法——行为矫正法——观察学习法——学生不良作业心理纠正法——“小助手”法——低速高频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层次教学法——教育会诊法——角色矫治法——个别教育法(二)苏联“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理论及对策1.苏霍姆林斯基“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和实践怎样对待学习困难的儿童——教给儿童观察和发现世界——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要课堂上的学习要求同时使用记忆和思考——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对智力落后学生如何实施教育2.赞科夫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上下功夫——热爱“后进生”——赞科夫关于“后进生”的研究——赞拉夫五条教学原则3.巴班斯基关于克服学生学业不良的理论和和实践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和社会团体一起帮助“后进生”——克服学生思维发展中的缺陷——克服学生基本学习技能中的缺陷——克服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克服学生知识上的缺陷4.“合作教育”关于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不给学生打坏分数——确立学习动机——热爱学生——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相信儿童——差生的超前教育假说——在儿童可能跌跤的那儿辅一层“稻草”——教学面向谁?5.苏联其他学派对学习困难学生“矫治”的理论和实践“补齐班”——如何教育好“难弄”的学生——对心理发展缓慢儿童的教育工作(三)西方“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理论和对策1.自我归因理论中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论述归因理论——“控制点”2.角色理论中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论述角色理论——成就动机模型——行为动力系统3.罗森塔尔效应中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论述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评价三因素4.掌握学习理论中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论述掌握学习——乐观主义的教学论——教学的针对性原则——反馈——均等的学习机会——布卢姆要求家长和教师注意6 点——五步骤——三大变量5.西方其他理论中关于“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论述美国对学习失能儿童的教学挽救模式——教师行为的改变——快速教学方案——三个适应——情绪异常——美国对学习迟钝者的教学——英国“特殊教育”——“扶持课程”——“按能力编班”——两种分班形式和四种区别对待——“个别学习”——加拿大三项措施——“特别班”——伊里茵教学过程的形态——激发学习动机的做法——肯定的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