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应用双空心杆循环加热工艺有效解决稠油举升难题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61KB
约3页
文档ID:271549131
应用双空心杆循环加热工艺有效解决稠油举升难题_第1页
1/3

    应用双空心杆循环加热工艺,有效解决稠油举升难题    摘要:随着纯梁厂稠油井开采比例的逐渐增大,稠油开采成为产量的主要接替力量纯梁厂稠油主要分布在金北与高北管理区所管辖的G424、G43、G423、G62、G10、J31-05、J2、G42等8个区块,平均日开井数116口,日产稠油量283吨但是随着稠油的不断开发,因其粘度高造成举升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需要通过降低井筒原油粘度,增强原油的流动性,从而实现举升的目的经过探索研究,拓展了双空心杆循环加热工艺,有效解决了稠油举升难题关键词:稠油;举升难;流动性;双空心杆1、双空心杆闭式循环加热工艺的原理及应用情况1.1工艺原理管中管密闭式热循环降粘工艺采用双管内循环热传导加热方式,有内外两个相互密封循环的独立通道,利用地面热交换器把热载体(水、油等)加热,再经循环泵加压后(2MPa左右),经过缓冲罐缓冲和分离气体后,通过特制四通接头,注入双空心抽油杆的内空心通道,热载体在循环泵的高压驱动下,克服管壁摩阻,高速流至双空心杆的加热尾端,然后通过内外壁环空返至地面加热炉内进行再次加热双空心杆内循环是闭式循环系统,热载体不与原油和空气接触,杜绝了热载体的消耗和泄漏。

1.2应用情况纯梁采油厂应用双空心杆闭式循环加热工艺的主要是2008年以后新投稠油井,目前共在72口井中配套了该工艺,其中有3口井目前因停井而停用(金2-3井含水高停井,金31更斜403井含水高停井,通38平1井待作业),其它装置均正常使用平均单井应用空心杆702米,循环水进口温度82度,返水温度68度2.工艺优点(1)节能、运行成本低在高北、高青应用该工艺的11口井中,有9口井燃烧本井伴生气就能够满足循环水温度的需要与电加热降粘工艺相比,该工艺耗电少,单井平均每天节约电720kw?h另有39口井需要燃烧煤来加热循环水,单井只需平均每天消耗0.1吨煤,每吨煤约1120元,单井单日运行成本为0.1吨×1120元/吨=112元2)热损失小,效率高,温度可以随井况调整双空心杆循环是闭式循环系统,热载体不与原油和空气接触,杜绝了热载体的消耗和泄漏,提高井筒温度,降低原油粘度,温度可随井况调整,热效率高,加热效果好,有效的解决了稠油井井筒升温难题,减少注汽井热损失,提高热利用率,延长注汽周期经过近期进出口水的温度统计,平均进口温度80℃,出口温度约65℃,能够保证稠油举升所需要的温度3、存在的问题(1)一次性投入费用高目前使用该工艺的稠油井油51口,共用空心杆36760米,平均单井720.8米,按平均每米158元,而Φ25mm实心抽油杆是32元/米,差价136元/米,平均每套地面配置13.3万元。

单井投入增加投入费用=136元/米×720.8米+13.3万元=23.1万元2)正常运行时人工投入成本高目前部分稠油井套管气无法满足循环水的加热,全部采用烧煤块来加热循环水每天必须有专人给加热装置加煤,保证热水温度,平均每隔2-3小时加一次煤,因此相比其它降粘工艺,人工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较高;对于只燃烧天然气的9口稠油井,偶而会出现熄火的情况,需要定期巡井检查,随时准备点燃加热炉熄火时天然气阀门会自动关闭,能够消除安全隐患4、结论及认识双空心杆循环加热工艺因其节能、环保、效果佳的优势已经在采油厂大规模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下步应加强加热循环装置的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减少投资费用;针对以烧煤为主的稠油井,建议采用应用生物燃料,减小工人劳动强度;不断改进、完善,从而推进加热降粘工艺的发展参考文献:[1]万仁溥,等.采油技术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2]李国栋,刘树林,王剑飞,等.一种空心抽油杆:中国,200820106412.3[P].2009-07-22.[3]王君等,范毅.稠油油藏的开采技术和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06(7):84-85.[4]张锐.稠油热采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