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数字媒体艺术史数字媒体艺术刘伯轩201405138第一章 媒体发展史与数字媒体基础q 虽然人类传播历史悠久,传播学却是20世纪30年代才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美国传播学家、传播学的创始人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了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并提出了著名的传播构成的“5W模式”,即传播构成必须包括:信息的“传播主体”说话者(Who)、“传播内容”(What)和“传播对象”(Whom)Which Channel 是传播渠道、管道和方式经由一定传播媒介把信息送达传播对象之后引起的某种效应就是“传播效果”q 对于数字媒体的研究,也就是对于信息传播渠道进行的媒介分析,而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研究,则应该涵盖“说什么”(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分析)和“对谁说”(受众分析)的内容拉斯韦尔模式将信息传播过程看成一种单项非循环的过程,忽略了信息反馈的要素q 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贝尔实验室的数学家香农与韦弗提出了传 q 播的数学模式香农认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包括6个必要的q 组成部分:信息来源、 编码器、信息、通道、解码器、接收器q香农-韦弗模式属于传播学的技术控制论学派。
维纳发表了控制论或动物和机器的控制与通信和人有人的用处奠定了控制论的理论基础1949年,香农的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被视为信息论的奠基之作他从通信的角度定义传播,定义了“信息”的概念: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或减少不确定的东西他为此提出一个机器对机器或人-机-人通信的传播模式,从信源到信宿的“5W+噪音传播模式”将拉斯韦尔传播模式推进了一步但该模式仍然是一个基于无线电通信研究的技术信息传播模式,忽视了信息内容、传播效果、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忽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q 施拉姆被称为“现代大众传媒学之父”在媒介理论方面,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他认为媒介就是大众传播流程的渠道和工具,它起着承载、传递信息给受众的作用他提出了传播学的循环模式q 所谓编码,就是讲 意义或信息转化为符号的过程,这是传播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所谓编码,就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与编码过程相对应该模式的中心是媒介组织,他也集编码者,译码者和解码者于一身q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标志着传播模式研究从一般传播过程模式走向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标志着大众传播看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趋向。
q1.2.3英尼斯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q 从传播媒介技术形态的角度研究传播现象它的第一位专题研究者是加拿大学者英尼斯,他出版了两本著作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论证了一个基本观点:一种新的媒介(包括广义的语言、文字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他还把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媒介技术作为划分文明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抨击知识的机械倾向改变了传播学中以信息内容研究为中心的传统,开拓了没媒介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关系研究的新领域q 加拿大的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他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信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q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而媒介传递的是什么特定内容,反倒无关紧要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认为,新的电子媒介延伸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打破了旧的时空概念,整个世界似乎浓缩成了“地球村”q 麦克卢汉将人类传播历史中的环境特征、主要媒介、文化特征等集合起来得到一个历史演变的三大阶段“部落化-脱部落化-再度部落化”这样三个阶段。
q麦克卢汉对现代传播媒介的分析深刻的改变了人类对20世纪生活的观念,他对传播科技方面的发明或进步便是变革的动力和补考修正和完善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影响了当代人的追求此外,它重新认识了媒介的性质,强调了媒介自身作用,对媒介的内容和媒介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综合的考察这个理论的贡献主要是使人们能共充分认识到媒介的性质和特点,媒介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认识到媒介是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促进社会的进步的这种超越传统的对媒介的理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启发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q麦克卢汉也被称为数字媒介理论的先行者和鼻祖而在信息时代,梅罗维茨和利文森成为当代研究媒介形态代表人物q 美国学者梅罗维茨在其1985年的著作消失的地狱: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提出了,通过研究电视这种媒介形态,论证了媒介本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q 梅罗维茨认为电子媒介最根本的不是通过内容来影响我们,而是通过改变社会生活的“场景地理”来产生影响q 它的主要观点是: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电子媒介促成了许多旧情境的合并q 梅罗维茨最后得出结论说,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也在发生变化,遗忘界限分明的社会角色现在都变得模糊了。
q保罗利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中回顾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他认为,在新一轮信息时代来临时,权力结构将面临巨变,数字时代打破了中央集权形态,个人角色变得更加重要了在利文森出版的另一本书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中提出的所谓的“软媒介决定论他认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的中心论相提并论,除非他是对语言烦人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行的代替但是,这些技术还是在有限的层次上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q1.3尼葛洛庞帝、马诺维奇论数字媒体q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认为媒介不再是信息而是比特列夫马诺维奇在新媒体的语言一书中提出了”软件媒介“的理论软件媒介的特征就是可计算、可编程他认为在计算机时代里,电影以及其他已经成熟的文化形式,已经真切的改变了程序代码他还总结了新媒介的5条基本原则:媒介可以改变可编程的数字媒介;新媒介在表现层和编程层具有模块性,因此,新媒介都是一些元素的结合;数字编码和模块化允许自动化的制作、操作和访问媒介;4旧媒介的重造依赖于原始的物体,而新媒介具有可变性,也就是说他允许读者可以选择性的组合要观看的内容;5文化的电脑化逐渐对不同的文化类别进行了转换和融合。
q列夫马诺维奇认为数字媒介与传统媒介是有渊源的,但是数字媒介不再仅仅是媒介,”他可能看起来像媒介,但那只是媒介的表面具备了超出媒介本身的更多的属性和功能q1.4.1媒介、媒体和大众传媒q 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或技术手段,就是传播媒介媒体“又被称为”媒介“、”传媒”或“传播媒介”而互联网等借助新兴的电子通信技术的媒介被称为“电子媒介”,也有人认为媒介指内容信息,媒体传播媒介及其发行机构q “媒体”指的是人类制造、存储、传输和接受各类语言、符号、声音、图像和其他各类信息的物质和非物质载体的总称这一层意义上的“媒体”指向的,主要是“物”,用以承载信息的物质材料此外,“媒体”指现当代社会生活中各种面向大众的公共信息传播体系及运作机构,我们有时称之为“大众媒体”q“媒介即讯息”这个观点的核心思想,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q 国际电信联盟对媒介的定义有以下五种:感觉、表述、表现、存储、传输媒体q 感觉媒体: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引起听觉反映的声音、引起视觉反映的图像等q 表述媒介:指为传播和表达某种感觉媒体而制定的信息编码。
q 在计算机领域,媒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载体;一是指信息的表示形式多媒体计算机中所说的媒体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q 在人类社会中,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把这些表现形式成为传媒我们称通过计算及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传媒为数字媒体比特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比特易于复制,比特可以用来表现文字、图像、动画、影视数字媒体,就是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的传媒,简而言之就是以数字化形式传递信息的媒介q 数字媒体有两种重大的表现形态:一种是传统媒介数字化以后而形成的传媒形式;另一种是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数字化的,如网络媒介等q数字媒体的基本特征:q1小众化q2互动性q3主动性q4异步性和全球性q5虚拟性q6非受控性q7及时性和多样性q8多传媒性q9共享性q 人们按照传媒的不同,吧传统新闻传媒的发展划分为以纸为媒介的传统报纸、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和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他们分别被称为第一传媒、第二传媒、第三传媒和第四传=传媒-互联网从广义上来说,第四传媒通常就是指互联网;从狭义上说,第四传媒是指基于互联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络第四传媒”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传统媒介的数字化,或是向数字化网络化延伸的传媒形式;而是由于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而诞生的“新型传媒”,如新浪网。
q 传统意义上的“传统媒体”是指人们所服务的社会公共机构、用以通讯交流的媒介载体以及这些机构所产生的物质或精神产品新媒体”是按时那些现有体制中尚未明确的、具有实验性和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媒介,属于“技术型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一种新型的媒体q 新型的文本体验、对现实与世界新的呈现方式、主体于新技术之间的新型关系、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新的传承与互动以及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新的感受所获得的新的启示等新媒体的新特点,即他的数字化、交互化、超链接、虚拟现实与赛博空间化的生存模式新媒体”的概念指的是出现与现代媒体之后的数字技术媒体目前五类传媒形态通常被归入新媒介之列:1 移动数字电视 2 有线数字电视 3 IPTV 4 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 5 电视 q移动传媒出现了,称作第五传媒,也可以称之为传媒或移动网络媒介第二章 数字媒体艺术本体论q2.1数字媒体艺术=媒体+科技+艺术q 20世纪艺术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在感知方式上对由绘画、文学等传统艺术观念的持久质疑另一个典型特征是集中于对“实验性”品格的追求q 20世纪是一个艺术实验的时代,同时他也是一个多媒体融合的时代数字媒体艺术化不仅具备艺术本身的魅力,而且作为其应用技术和表现手段,数字媒体艺术也是目前艺术设计领域中最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力潜力的部分。
数字媒体艺术的突出表现是“数字CG艺术”或“电脑美术”他的应用表现形式包括借助数字技术或数字媒体来创作的其他视觉艺术或设计作品,如数字视频和数字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艺术设计等数字媒体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他的表现形式,创作过程必须部分或全部使用数字科技手段q 现在艺术作品强调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所使用的方法和过程数字媒体艺术从科学角度来看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是基于数字媒体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是视觉艺术与设计学、数字媒体的技术体系和数字媒体文化与传播相互交叉的学科,这是它的本质和内涵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核心是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学科;其表现形式为电子媒体或数字媒体,其表达内容也多是数字媒体形成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产品,其媒体传播形式主要是借助于新媒体形式或数字载体进行的q数字媒体艺术所具有的技术性、艺术性、媒体性和服务性的基本特征第二章 数字媒体艺术本体论q2.1数字媒体艺术=媒体+科技+艺术q 20世纪艺术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在感知方式上对由绘画、文学等传统艺术观念的持久质疑另一个典型特征是集中于对“实验性”品格的追求q 20世纪是一个艺术实验的时代,同时他也是一个多媒体融合的时代。
数字媒体艺术化不仅具备艺术本身的魅力,而且作为其应用技术和表现手段,数字媒体艺术也是目前艺术设计领域中最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力潜力的部分数字媒体艺术的突出表现是“数字CG艺术”或“电脑美术”他的应用表现形式包括借助数字技术或数字媒体来创作的其他视觉艺术或设计作品,如数字视频和数字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艺术设计等数字媒体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