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含高大模板)及其支撑工程安全监理细则 1、模板及其支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核 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及特别构造模板工程均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对于高大模板工程、水平混凝土的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0m的,以及施工荷载大于10kN/㎡,或集中荷载大于15kN/㎡的模板支撑系统尚须经专家组予以论证施工单位应依据专家论证意见完善施工方案在向监理提交施工方案时,应将专家论证意见附于其后 方案中的设计计算及安全技术措施必需符合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并应满意安全生产的需要对缺少安全技术措施或不符合强制性条文要求的应提出监理审核意见,要求重新编制或补充完善 方案设计应包括的内容 1) 绘制配板设计图、连接件和支撑系统布置图、细部构造和异型模板及特别部位详图; 2) 依据构造构造型式和施工条件确定模板载荷,对模板和支撑系统做力学验算; 3) 编制钢模板与配件的规格、品种与数量明细表; 4) 制定技术及安全措施,包括:模板构造安装及拆卸的程序,特别部位、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处理方法,必要的加热、保温或隔热措施、安全措施等; 5) 制定钢模板及配件的周转使用方式与打算; 6) 编写模板工程施工说明书。
方案设计的有关规定 根据《组合钢模板技术标准》的要求,模板设计施工方案中应满意以下要求: 部 件 名 称 容许挠度 钢模板的面积 1.5 单块钢模板 1.5 钢愣 L/500 柱箍 b/500 桁架 L/1000 支撑系统累计 4.0 1) 组成模板构造的钢模板、钢愣和支柱应采纳组合荷载验算其刚度,其容许挠度应符合右下表的规定: 2) 组成钢模板全部材料的强度设计值,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有关规定取用并应依据组合钢模板的新旧程度、荷载性质和构造不同部位,乘以系数1.0-1.18 3) 当验算模板及支撑系统在自重与风荷载作用下抗倾覆的稳定性时,抗倾覆系数不应小于1.15 4) 支撑系统应经过设计计算,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当支柱或其节间的长细比大于110时,应按临界荷载进展核算,安全系数可取3-3.5。
支撑系统中,对连续形式和排架型式的支柱应适当配置水平撑与剪刀撑,保证其稳定性 5) 简洁的模板工程可按预先编制的模板荷载等级和部件规格间距选用图表,绘制模板排列图及连接件与支持件布置图,并对关键的部位做力学验算 2、模板及其支撑工程搭、拆安全检查内容 1) 构造简单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根据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进展,严禁任意变动 2) 操作前应对作业人员进展安全训练和安全操作技术交底 3) 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展,应边安装边支撑固定特殊是在安装预组装成片模板时,应边就位、边校正和安设连接件,并加设临时支撑稳固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展下一道工序,以防倾覆 4) 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持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 5) 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 6) 对于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件的通道口,在其受影响的范围内,必需搭设顶部能防止穿透的双层防护廊 7) 模板的支柱、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等均应按设计的规定布置。
当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支柱的纵横间距不宜大于1.5m;纵横向水平杆的上下步距不宜大于1.4m,纵横向的垂直剪刀撑间距不宜大于6m当支柱高度小于4m时,应设上下两道水平撑和垂直剪刀撑以后支柱每增高2m再增加一道水平撑,水平撑之间还需增加剪刀撑一道当楼层高度超过10m时,模板的支柱应选用长料,同一支柱的连接头不宜超过2个 8) 模板支柱底部应夯实,设置木垫板,增加立柱的承压面积及稳固性,不得随便用砖头等作为垫板使用 9) 现浇整体式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构造的强度应到达能承受上层模板、支撑系统和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时,方可进展否则下层楼板构造的支撑系统不得撤除,且同一部位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10) 安装及撤除模板时,高度超过3.5m时,必需搭设脚手架及工作平台不准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更不允许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11) 登高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连接件必需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扳手等各类工具必需系挂在身上或置放于工具袋内,不得掉落 12) 模板的预留孔洞、电梯井口等处,应加盖或设置防护栏,必要时应在洞口处设置安全网。
13) 组合钢模板安装及撤除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钢模板应随装拆随转运,不得堆放在脚手板上已拆活动的模板,必需一次性连续撤除完毕方可停留,严禁留下担心全隐患 14) 安装及撤除过程中,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简单构造模板的撤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15) 拆模时,混凝土必需满意所需强度的要求,经确认已达拆模强度时,方可撤除 16) 拆模时应按后支先拆、先撑后拆的原则进展,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 17) 严禁将支柱全部撤除后,一次性成片拉拽撬落模板严禁用吊车直接吊除没有撬松动的模板 18) 混凝土板拆模后形成的临边或孔洞,应进展防护高处拆模作业时,应配置登用具或搭设支架 19) 钢模板部件撤除后,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沿不应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20) 预组装模板撤除时,垂直吊运应实行两个以上的吊点,水平吊运应实行四个吊点,吊点应合理布置并作受力计算 21) 预组装模板撤除时,宜整体撤除,并应先挂好吊索,然后撤除支撑及拼接两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离开构造外表后再起吊,吊钩不得脱钩。
22) 在组合钢模板上加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开工具,应采纳36V的安全电压或实行其他有效的防触电安全措施 施工设施和人员与架空线路最小安全距离 外电显露电压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 lkV以下 4 1-l0kV 6 35-110kV 8 154-220kV 10 330-500kV 15 23) 钢模板用于高耸建筑施工时,应有防雷击措施 24) 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安装和撤除模板时,起重机吊臂、吊物、钢丝绳、外脚手架和操作人员等与架空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如不符合时,应停电作业;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 25) 遇六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有雨、霜时应先清扫施工现场,不滑时再进展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