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污水处理厂计算说明书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98.50KB
约21页
文档ID:488467503
城市污水处理厂计算说明书_第1页
1/21

城市污水处理厂计算说明书一、 城市水质水量的确定1、 污水设计流量的水量的确定城镇污水量包括生活水量和工业生产废水量,地下水水位较低的地区还应考虑底下水渗入量污水设计流量和城市规划年限、发展规模有关,是城镇污水管道系统和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基本参数1)生活污水量 Q1=78000m3/d(2)工业生产废水量 Q2=64000m3/d(3)地下水渗入量 地下水渗入量可按生活污水量的10%~20%计算,根据实际情况取地下水渗入量按生活污水量的15%Q3=0.15Q1=78000×0.15=11700 m3/d污水设计流量为:Q=Q1+Q2+Q3=153700 m3/d设计流量取155000 m3/d2、污水水量变化系数的确定总变化系数KZ与平均流量之间的关系式为:3、污水设计最大流量 Qmax=(Q1+Q2)×KZ+Q3=(78000+64000)×1.19+78000×0.15=180680 m3/d4、污水进水水质的确定(1) 生活污水水质BOD5=250mg/l ; CODcr=350 mg/lSS=200 mg/l ;TN=50 mg/lTP=8 mg/l(2) 工业废水水质其中食品加工类废水水质占总的工业废水40%,水质为:推荐精选BOD5=600mg/l ; CODcr=800mg/lSS=350mg/l ;TN=50 mg/lTP=8 mg/l电子加工类废水水质占总工业废水的60%,水质为:BOD5=150mg/l ; CODcr=300 mg/lSS=180 mg/l ;TN=20 mg/lTP=4 mg/l加权平均得污水厂的进水水质为:BOD5浓度 CODcr浓度 SS浓度 TN浓度 TP浓度 5、出水水质的确定 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的一级标准B类和《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的一级标准。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的一级标准B类:BOD5=20mg/l ; CODcr=80mg/lSS=20mg/l ; TN=20mg/l氨氮=8mg/l ;TP=1.5 mg/l《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的一级标准:推荐精选BOD5=20mg/l ; CODcr=60mg/lSS=20mg/l ;氨氮=15mg/l TP=0.5mg/l 加权平均后得出水水质排放得:BOD5=20mg/l ; CODcr=71mg/lSS=20mg/l ; TN=20mg/l氨氮=11mg/l ;TP=1.0 mg/l二、城市污水处理厂各个水处理构筑物的计算1、 粗格栅最大设计流量 ;总变化系数(1) 栅条的间隙数(n) 设栅前水深,过栅流速,栅条间隙宽度,格栅倾角 取96个(2)栅槽宽度 设栅条宽度 采用GLGS1700型机械格栅5台用一台备用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设进水渠道宽,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的长度(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 推荐精选(6)栅后槽总高度 设栅前超高h2为0.3m(7)栅槽总长度(8)每日栅渣量 在60mm的情况下,设栅渣量为每1000m3污水产0.01m3每日栅渣量 采用机械清渣2、细格栅最大设计流量 ;总变化系数(1)条的间隙数(n)设栅前水深,过栅流速,栅条间隙宽度,格栅倾角 个(2)栅槽宽度 设栅条宽度 采用GLGS1460型机械格栅4台用一台备用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设进水渠道宽,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的长度(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 推荐精选(6)栅后槽总高度 设栅前超高h2为0.3m(7)栅槽总长度(8)每日栅渣量 在20mm的情况下,设栅渣量为每1000m3污水产0.04m3每日栅渣量 采用机械清渣3、曝气沉砂池的计算(1)池子总有效容积(V) 设最大设计流量时流行时间t=2min,则 (2)水流断面面积(A) 设最大设计流量时水平流速 , 则(3)池总宽度(B) 设设计有效水深 ,则(4)每格池子宽度(b) 沉砂池设3格宽深比 符合要求(5)池长(L)(6)每小时所需空气量 设 每m3污水的空气量推荐精选(7)沉砂槽几何尺寸确定设沉砂槽底宽0.5m,沉砂槽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沉砂槽高度 ,沉砂槽槽口宽为:沉砂槽容积为:(8)沉砂槽所需容积 设贮砂时间T=2d,沉砂槽所需容积为:每个沉砂槽所需容积(9)池子总高设池底坡度为0.06,坡向沉砂槽,池底斜坡部分的高度为:设超高池子总高 (10)排砂方法 采用吸砂机排砂。

4、平流式沉淀池(1) 池子总表面积设表面水力负荷 池子总表面积为: (2) 沉淀部分的有效水深设池子沉淀时间 ,有效水深:(3)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4) 池长设最大设计流量时水平流速 ,沉淀池的长度:推荐精选长深比为 符合要求(5) 池子总宽度 (6) 池子个数(或分格数) 设14个池子,每个池子宽为:长宽比为 符合要求(7)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设T=4h(机械排泥) SS去除率为50%,污泥含水率为95% 每个池子污泥部分所需容积为:(8) 污泥斗容积污泥底斗容积采用 ,上口采用 ,污泥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污泥斗的高度:(9) 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设池底坡度为0.01,梯形部分高度污泥斗以上部分污泥容积(10) 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11)池子总高度设超高 ,缓冲层高度推荐精选(12)堰口长度计算 采用堰口负荷为 ,则堰口长度为 仅池宽 不够,增加4根宽30㎝两侧收水的集水支渠,则每根支渠长度为:5、A2/O工艺城市污水设计流量Qmax=2.1,,一级出水, ,,,,水温要求二级出水 ,,,,氨氮首先判断是否可采用A2/O法 符合条件(1) 设计参数计算① 水力停留时间 ② BOD5污泥负荷 ③ 回流污泥浓度 ④ 污泥总回流比60%,其中10%回流至厌氧池,90%回流到缺氧池 ⑤ 曝气池混合液浓度 ⑥ 内回流比 TN去除率 (2) A2/O曝气池容积推荐精选① 有效容积 ② 池有效深度 ③ 曝气池有效面积 ④ 分四组,每组有效面积 ⑤ 设6廊道曝气池,廊宽9米单组曝气池长度 ⑥ 各段停留时间 厌氧池 缺氧池 好氧池 (3) 剩余污泥量W ① 降解BOD5生成污泥量 ② 内源呼吸分解泥量 ③ 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悬浮物(NVSS),该部分占总TSS的约50% ④ 剩余污泥量 每日生成活性污泥量推荐精选⑤ 湿污泥量(剩余污泥含水率) ⑥ 泥龄 (4) ①校核氮磷负荷,好氧段总氮负荷 (符合要求)厌氧段总磷负荷 (符合要求)②碱度校核 每氧化需消耗碱度;每还原产生碱度;去除产生碱度剩余碱度=进水碱度—硝化消耗碱度+反硝化产生碱度+去除产生碱度假设生物污泥中含氮量以12.4%计,则每日用于合成的总氮即,进水总氮中有用于合成被氧化的=进水总氮—出水总氮量—用于合成的总氮量 =所需脱硝量需还原的硝酸盐氮量将各值代入:剩余碱度 可维持 推荐精选③ 取超高为,则反应池总高(5) 反应池进、出水系统计算① 进水管 单组反应池进水管设计流量 管道流速 管道过水断面积 管径 取进水管管径② 回流污泥管单组反应池回流污泥管设计流量管道流速;取回流污泥管管径;③ 进水管反应池进水孔尺寸: 进水孔过流量孔口流速孔口过水断面积孔口尺寸取为进水井平面尺寸取为④出水堰及出水井按矩形堰流量公式计算:其中b堰宽取8m推荐精选堰上水头出水孔过流量孔口过水断面积孔口尺寸取为出水井平面尺寸取为⑤出水管反应池出水管设计流量管道流速管道过水断面管径(6)曝气系统设计计算①设计需氧量AORAOR=去除BOD5 需氧量—剩余污泥中BODu氧当量+NH3-N硝化需氧量-剩余污泥中NH3-N的氧当量-反硝化脱氮产氧量碳化需氧量 硝化需氧量 反硝化脱氮产生的氧量NT的计算每氧化1mgNH3-N需消耗碱度7.14mg每还原1mgNO3-N产生碱度3.57mg去除1mgBOD5 产生的碱度0.1mg剩余碱度SALK =进水碱度-硝化消耗碱度+反硝化产生碱度+去除BOD5 产生的碱度假设生物污泥中含氮量以12.4%计,则 每日用于合成的总氮=推荐精选即进水总氮中有=用与合成被氧化的NH3-N=进水总氮-出水总氮量-用于合成的总氮量 所需脱硝量需还原的硝酸盐氮量则反硝化脱氮产生的氧量 总需氧量 最大需氧量与平均需氧量之比为1:4 则 AORmax=1.4R=去除每1kgBOD5需氧量 ②标准需氧量采用鼓风曝气,微孔曝气器敷设于池底,距池底0.5m,淹没深度4.5m,氧转移效率EA =20%,计算温度T=25%,将实际需氧量AOR换算成标准状态下需氧量SOR式中: ρ---气压调整系数=所在地区实际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 工程所在地区实际大气压为0.912×105Pa ρ=0.912×105/1.013×105 =0.909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