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白矾的基原考证及药理作用医学论文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KB
约6页
文档ID:314309011
白矾的基原考证及药理作用医学论文_第1页
1/6

白矾的基原考证及药理作用_医学论文 作者:尤淑霞,吴德康,刘圣金,刘训红,林瑞超【关键词】 矿物药;白矾;基原考证;药理;综述  白矾(Alumen)主要含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产于浙江、安徽、甘肃、湖北、山西等地药材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白色、淡黄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细密纵棱,有玻璃样光泽,质硬而脆气微,味酸、微甘而极涩[1]硬度2.0~2.5,相对密度为1.757,以无色透明、不夹石块者为佳[2]性寒,味酸涩,归肺、脾、肝、大肠经,具有祛痰、燥湿、止血、止泻功效[3]为澄清矿物药白矾的品种,减少临床用药的安全隐患,笔者通过查阅古今医药典籍并结合 现代 研究对白矾的基原进行了考证,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阐述   1 本草记载   1.1 来源    白矾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矾石”矾石,白色透明,须经煎炼燔制,故称白矾,一名明矾矾,即指燔石,也就是焙烧矿石,谓此矿石采得后,须经煎炼燔制,因作矾宋代苏颂谓:“初生乃石也,采之碎之煎炼乃成李时珍认为:“矾者,燔也燔石而成也因谓之矾[4]陶弘景曰:“色青白,生者名马齿矾,已炼成绝白,蜀人又以当硝石,名白矾”[5]。

  1.2 品种    李时珍谓:“矾石析而辨之,不止于五种也白矾,方士谓之白君洁白者为雪矾;光明者为明矾,亦名云母矾;文如束针,状如粉扑者,为波斯白矾,并入药为良黑矾,铅矾也,出晋地,其状如黑泥者,为昆仑矾;其状如赤石脂有金星者,为铁矾;其状如紫石英,火引之成金线,画刀上即紫赤色者,为波斯紫矾,并不入服饵药,惟丹灶及疮家用之绿矾、绛矾、黄矾俱见本条其杂色者,则有鸡屎矾、鸭屎矾、鸡毛矾、粥矾,皆下品,亦入外丹家用上述考证说明矾石有多种色泽品类,但主要是白矾或明矾[1]这表明,古代医家对矾种类辨别很清楚,有的根据颜色,因颜色常可反映其成分;有的是根据其化学性质,如绛矾;有的根据其形状,如矾精、矾蝴蝶、鹅毛矾等;更有烧干的叫“枯矾”,没有烧的叫“生矾”等名称    《新修本草》云:“矾石有五种,青矾、白矾、黄矾、黑矾、绛矾然白矾多入药用,青、黑二矾疗疳及诸疮,黄矾亦疗疮生肉,兼染皮用之,其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出瓜州”[6]    宋代苏颂说:“又有矾精、矾蝴蝶、巴石、柳絮矾,皆是白矾也炼白矾时,候其极沸盘心有溅溢,如物飞出,以铁匕接之,作蟲形者,矾蝴蝶也”[7]。

    王氏[8]通过考察历代本草矾石名实变迁,发现《神农本草经》中矾石专指绿矾;《名医别录》中专指胆矾;《本草经集注》指多种矾的总称,但提出明矾多入药用;《新修本草》、《本草图经》包括明矾、胆矾、绿矾及含锰的矾、含铅的矾等;《本草衍义》、《日华子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则专指明矾   2 药理作用   2.1 古 文献 记载    白矾的药理作用古代文献记载甚少,《本草经典补遗》记载:“(白矾)皆不可多服,损心肺、却水故也[9]《大观本草》有:“歧伯云:久服伤人骨,能使铁为铜”[10]  2.2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白矾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阴道滴虫、抗癌、止血、利胆等;临床用于 治疗 高血压、高血脂、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及直肠炎、腮腺炎、中耳炎、口疮、子宫颈炎、带状疱疹、腰椎骨质增生等[11]  2.2.1 收敛消炎  白矾可从细胞中吸收水分,使细胞发生脱水收缩,减少腺体分泌,减少炎症渗出物;又可与血清蛋白结合成难溶于水的蛋白化合物而沉淀,使组织或创面呈现干燥,因而有收敛燥湿的作用,并有助于消炎[12]  2.2.2 止泻  白矾可抑制小肠黏膜分泌而起止泻作用[12]。

  2.2.3 止血  白矾可使局部小血管收缩,并可使血液凝固,因而有局部止血的作用[12]  2.2.4 涌吐祛痰  白矾内服后能刺激胃黏膜,发生反射性呕吐,促进痰液排出[12]  2.2.5 抑制癌细胞  体外实验显示,对子宫颈癌(JTC-26)的抑制率为90%以上[13];以白矾为主,配伍五倍子等中药组方提取有效成分为FA867,将FA867在人体直肠癌的组织周围注射,0.5~1个月后手术切除肿块病理切片发现,本药可促使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并分割包围癌组织,使其周围组织纤维化,血管壁增厚,内膜增生,血栓形成,并可产生明显的无菌性炎症,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聚集,癌组织呈灶状、片状坏死,从而起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抗癌活性可达70%~90%[14]  2.2.6 抑菌  1%白矾及枯矾溶液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甲副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15];另有报道,白矾有抗阴道滴虫作用[16];复方明矾散对多种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念珠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特别适合于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17];用明矾液(10%的明矾水溶液)作需氧菌与厌氧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对口腔需氧菌及厌氧菌都高度敏感,对组织的固定及防腐作用与福尔马林相似[18]。

  2.2.7 毒副作用  伍氏等[19-20]用白矾的人用量的25~40倍,给药60 d后,除白矾小剂量组外,小鼠均出现学习、记忆障碍,停药2周后,记忆障碍有恢复的趋势对血、脑铝含量的测定发现,大剂量组均有脑铝含量升高,说明白矾中的铝可在达到一定血铝浓度后进入小鼠脑中;停药2周后,血铝水平恢复另外,大剂量、长期给药均可使小鼠肝、肾功能受到影响,血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水平升高,停药后,ALT可恢复正常白矾小剂量组(人用量的25倍)给药后,对小鼠的学习、记忆及其他指标影响不大,说明目前白矾的人用剂量范围还是较安全的;长期口服白矾后,大白鼠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可导致海马区细胞的病理改变和CA1区锥体细胞损伤白矾中的铝在腹腔注射大剂量(1 g/kg)时可进入小鼠脑中,由戊四氮引起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对铝进入脑中有促进作用[21];对明矾中铝在兔体内的代谢研究表明,肾脏排铝能力有限,长期大剂量摄入会导致机体铝蓄积,骨、脑、肝、肾等器官铝蓄积明显[22]    大剂量明矾刺激性大,可引起口腔、喉头烧伤,呕吐,腹泻,虚脱,甚至死亡[16]    长期服用白矾的小鼠肠道内菌群发生紊乱,特别是肠道内双歧杆菌明显减少,这种肠道菌群的失调只是一种暂时的菌量变化,消除作用因素后,经停药恢复5周,紊乱的菌群状态和细菌对小鼠肠道的粘附率均可自行恢复至正常[23-24]。

  2.2.8 其他  李氏等[25]报道,明矾对植物根尖具有明显的诱变效应;60 mg/mL浓度明矾所诱发的微核率明显低于6 mg/mL环磷酰胺的微核率(P<0.01)[26];明矾对生殖有一定的影响[27];明矾溶液可促使髓核产生以注射点为中心的凝固作用,其可能与明矾溶液刺激髓核继发产生的胶原增多及纤维化有关[28]   3 讨论  目前临床所用白矾为天然产之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后的产物,而据上述 文献 ,表明白矾的来源古代与 现代 基本相同,均为明矾石蒸发浓缩后所得的结晶体根据古代本草记载,矾有黄、白、绿、墨、绛等之分,唯白矾与今日药用白矾相同可见,古文献所谓矾石者乃各种原料矿石的总称,而所谓矾,即矿石加工提炼而后的成品,白矾仅为其中一种[29]上述考证说明矾石有多种色泽品类,但主要是白矾或明矾  药理作用方面,白矾有收敛消炎、止泻止血、涌吐祛痰、抑制癌细胞、抑菌等作用,但同时也有毒性作用实验研究表明,白矾中所含的铝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均有影响,长期大剂量摄入会导致机体铝蓄积,骨、脑、肝、肾等器官铝蓄积明显另外,明矾对人体可能也具有致突性,且对生殖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 文献】   [1] 沈连生.神农本草经中药彩色图谱[M].北京: 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 1996.198-199.  [2] 张贵君.中药材及饮片原色图鉴[M].哈尔滨:黑龙江 科学 技术出版社, 1995.182.  [3] 毕焕春.矿物中药与临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107.  [4] 赵存义,赵春塘.本草名考[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346-347.   [5]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382-1383.  [6] 唐·苏敬.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2.  [7] 王嘉荫.本草纲目的矿物史料[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54.  [8] 王家葵.矾石名实考[J].中药材,1990,13(3):39-41.  [9] 叶显纯,戴龙瑞,薛品贤,等.本草经典补遗(卷之四)[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7.20.  [10] 唐慎微.大观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7.  [11] 韩进庭.白矾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 2006,22(24):3763-3764.  [12] 崔树德.中药大全[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726.  [13] 夏光成,李德华.抗癌动、植、矿物彩色图鉴及其应用[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0.246.  [14] 严梅桢.白矾对小鼠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19(9):54.  [15] 乌恩,杨丽敏,白文明.白矾及其炮制品枯矾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7,29(4):259-260.  [16] 侯士良.中药八百种详解[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53.  [17] 朱家馨,麦海燕,黄静,等.复方明矾散对妇科阴道炎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4):272-273.  [18] 杨光中,朱如荣,唐海源,等.中药干髓剂的研究及临床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2,8(1):49-50.  [19] 伍迎红,周钟鸣,熊玉兰,等.白矾、氢氧化铝和氯化铝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肝肾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1):971-973.  [20] 伍迎红,周钟鸣,熊玉兰,等.白矾中的铝在正常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小鼠血、脑内的分布[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4):234-235.  [21] 和喜梅,陈小让,何 欣.白矾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1(6):1075-1078.  [22] 张万起,黄国伟,徐格晟,等.明矾中铝在兔体内的代谢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32(2):122-123.  [23] 严梅桢,宋红月,张粒民,等.白矾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2):743-745.  [24] 严梅桢,叶文华,宋红月,等.白矾对小鼠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9):541-543.  [25] 李建华,祝庆蕃.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Ⅳ)[J].遗传,1989,11(l):8-9.  [26] 钱晓薇,许秀珍.明矾对小白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效应[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 科学版),1997,18(6):79-80.  [27] 李淑莲,赵瑛,苏云明,等.明矾抗早孕药理实验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