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礼仪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马保奉 v 讲课题纲v 一、我国外交礼宾基本规模v 二、周旋于大国之间的中国礼宾:中苏、中美、中英、五常v 三、礼仪文明和文明礼仪v 四、中西礼仪的不同v 五、学习国际礼仪v 六、外宾接待工作:迎送、生活接待、会见、会谈、签字仪 式、宴请v 七、西餐宴会礼节v 八、服饰礼仪v 九、交际礼节v 十、多边活动的礼宾工作v 十一、国旗礼仪v 十二、礼品v 十三、出国注意事项v 十四、对外文书v 十五、外交特权与豁免v 十六、夫人工作v 十七、中国古代外交礼仪v 十八、外交部的工作与外交干部 第一节 会见、会谈 一 会见座位安排 会见通常安排在会客室或办公室,宾主各坐一边。
某些国家元首会见还有其独特礼仪程序,如双方简短致辞、赠礼、合影等我国习惯在会客室会见,客人坐在主人的右边,其他客人按礼宾顺序在主宾一侧就座主方陪见人在主人一侧就座,座位不够可在后排加座 二 会谈座位安排 双边会谈 通常用长方形或椭圆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门为准,主人坐背门一侧,客人面向正门,主谈人居中我国习惯把我方译员安排在主人右侧,客方如有译员则安排在主宾左侧,其他人按礼宾顺序左右排列记录可安排在后排就座有的国家亦让译员坐在主谈人身后,一般应努力争取按我习惯做法安排 主 译宾 员 6 4 2 1 3 5 7 7 5 3 1 2 4 6 主 译人 员 正 门 如会谈桌一端向正门,则以入门的方向为准,左为主方,右为客方,如图: 正 门 客 主 主 方 方 方 多边会谈座位可摆成等边多边形、圆形或方形。
小范围会谈如领导人无特别要求,可不用长桌,只设沙发,座位安排同会见 三 会见、会谈中的几项具体工作 准确掌握会见、会谈的时间、地点和双方参加人员的名单,主人应早于客人到达如双方人数较多,厅室面积较大,应安装扩音设备会谈如用长桌,应事先排好座位图,现场放置中外文座位卡客人到达时,主人可视情在大楼正门、会客厅或会客厅门口迎候如主人在会客厅门口或会客厅内迎候,则应安排工作人员在大楼门口迎接,并引领客人至会客厅如有合影,宜安排在宾主握手之后,会见之前,合影后再入座合影图需事先排好,人数多时应准备合影架一般主人居中,按礼宾次序,以主人右手为上,主客双方间隔排列第一排人员既要考虑人员身份,也要考虑场地大小,即能否都摄入镜头一般情况下,两端均由主方人员把边会见结束时,主人在会客厅内与客人握手道别,也可视情送客人至会客厅门口或至其座车前握手道别领导人之间的会见、会谈,如允许记者采访,也只是在活动开始后的前几分钟,之后除陪见人员和必要的译员、记录外,其他工作人员均应退出谈话过程中,无关人员不要随意进出会见、会谈时招待用的饮料,各国不一我国内一般只备茶水,夏天加冷饮如活动时间较长,可视情上咖啡、点心 第二节签字仪式 国家间通过谈判,就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领域的相互关系达成协议,缔结条约、协定或公约时,一般都举行签字仪式。
签署人视文件的性质由缔约各方确定,有由国家领导人签署的,也有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签署的,但双方签署人的身份应大体相当安排签字仪式,首先应做好文本的准备工作,有关单位应及早做好文本的定稿、翻译、校对、印刷、装订、盖火漆印等项工作,与对方商定助签人员,并安排双方助签人员洽谈有关细节签字仪式上,签署人在本国保存的文本上签字后,由助签人员互相传递文本,在对方保存的文本上签字后,签署人互相交换文本之后,由服务人员送上香槟酒(如来宾不饮酒则改用果汁),共同举杯庆贺两个以上国家缔结条约,其签字仪式大体如上所述,只是相应增加签署人座椅、签字文具和国旗等国际上签订多边公约时,通常仅设一个座位,由公约保存国代表先签字,然后由各国代表依次轮流在公约上签字 第三节 交际礼节 人与人相互接触交往,要想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应当在两个方面下功夫:外在形象气质和内在综合素养此外,还要懂得社交方面的一些技巧外在形象气质就是指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风度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具有亲和力、可信度高,就能多交、广交朋友,了解更多信息,对业务展开会有很大帮助参加社交活动前,往往会想到,穿什么衣服,怎样打扮自己。
服饰打扮不仅关系个人体面,也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作为外交人员,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和言谈举止的规范、庄重,服饰打扮宁可传统保守一些,不要标新立异、过分超前仪表仪容好,并不是要求人一定长相漂亮长相好固然很好,更容易引起人的好感,而长相一般,甚至不好看,但是内在综合素质高,更为重要我国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外交家晏婴,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学识渊博,同楚王辩论,言谈得体,有理有节,恰倒好处,化解了楚王的种种刁难,为齐国争得了荣誉仪表仪容毕竟是表面的东西,而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个人内在素养,却会给人留下持久的印象内在素养包含着思想、道德、文化等各方面丰富的内容,需要艰苦磨练和积累与外国人交往,还要讲究一些基本技巧,例如问候人我们有的人不会问候人,不熟悉礼貌语言,常常得罪人、把事情办糟见到外国人,问人家“吃饭没有?”“到哪里去?”人家会莫名其妙,他会觉得你要请他吃饭了,或者认为你神经有毛病,要打探人家的隐私所以说,熟练运用各种礼貌语言和尊称,掌握并会操作涉外基本礼仪礼节,是做好交际工作的必备修养我们有些人对西方人“谢谢”不离口,不以为然,特别是他们夫妻之间,与子女之间,也常说“谢”,有点假这是由于我们不了解西方人的习惯和心理所致。
西方人强调个人价值和对个人的尊重,凡是做了对别人有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事,都希望有回报道一声“谢”,心理上就会感到平衡和满足而我们中国人,有时就不太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从事外事的同志,打交道的对象是外国人,多了解外国习俗禁忌,对做好交际工作很有好处例如,西方很注意讲究女士优先,在交际场合男士要处处关照女士;而伊斯兰国家,穆斯林妇女不同男人握手;在马来西亚,如见到男士就称先生,很可能会引起不满,因为他们更希望别人称他的爵位如此等等,各国都有一些特殊的礼节,我们都应该了解和会运用为了使交际更有意义,收到更好效果,我们要细心观察、揣摩,不断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不断改善自己对外交往形象,为我们的外交事业作出贡献 一 服饰打扮 礼服及民族服装 外交活动的请柬上往往注明对服饰的要求,常见的有“正式(Formal)”、“非正式(Informal)”、“小礼服(Black Tie)”、“随意(Casual)”等四类在西方,特别是在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男士外交官的礼服大约分四种:常礼服(Morning Coat)白天,特别是户外举行迎送贵宾仪式或典礼时的服装。
在隆重的场合,上装为黑色燕尾服,黒马甲,黑色丝织高顶帽;一般典礼,如婚礼,则灰马甲、灰高顶帽上述两种场合均配白衬衫,黑色带条纹长裤,浆硬下翻领,灰领带,黑皮鞋无需佩戴勋章或绶带,但在军事或休战纪念日,可于左胸前佩戴勋章 黑礼服(Short Black Jacket)白天的正式服装,特别是在晋见国家元首或会见其它贵宾时穿戴上装为黑色,单排钮扣,黑色马甲,黑色条纹裤,白衬衫,浆硬下翻领,灰色或深色领带,黑皮鞋一般可佩戴勋章大礼服,也称燕尾服(Tail Coat)或晚礼服通常专用于正式宴会或招待会等晚间活动,有时也用于白天室内的典礼活动,如向英国女王递交国书所谓燕尾服,上装为黑色,前摆齐腰剪平,后摆较长,成燕尾状燕尾服配白色马甲,浆硬白衬衫、白领结,镶有两道丝带的黒裤,黒丝帽,黒条纹皮带,佩戴各种勋章和奖章小礼服,也称晚餐礼服(Dinner Jacket)用于非正式的晚间活动,如晚上六点以后举行的宴会、音乐会、其它演出活动上装为黑色翻领,领上镶有黑色缎面,黒马甲,白衬衫,软领,不浆有时可佩戴勋章西方女士礼服分为三种:(一)常礼服用于与男性常礼服相同的场合是质料、颜色相同的上衣与裙子,可戴帽子和手套。
二)小礼服长至脚背,不拖地,露肩,单色连衣裙或套装用于与男性小礼服相同的场合三)大礼服袒胸露背,拖地或不拖地的单色连衣裙,用于与男性大礼服相同的场合对于外交官来说,正式场合要穿礼服所谓正式场合,是指国家庆典、国宴、国王登基、国家元首就职、递交国书、国家领导人正式接见、迎送贵宾、授勋、团拜等活动近年来,我国驻西方一些国家使节,经常穿晚餐礼服参加晚间的对外活动,效果是不错的亚州、非洲、拉丁美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人员不习惯穿着西方那些大礼服,但各自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也被视为是礼服,可以在任何正式场合穿着在我国虽然至今未规定礼服,但民族服装-中山装和旗袍,常被视为我国男女外交官的礼服中山装塑造了近代中国形象,身着中山装的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事实上,近年来我驻外人员已很少穿中山装,只有高级外交官员,在一些特定场合,如我国国庆招待会,才可能穿用而旗袍,在我国女外交官和外交官夫人中却比较流行,不仅如此,很多著名外国女士也在中国定做旗袍 二 你会穿西服吗 目前,我国外交人员中男同志基本上全穿西服西服中也有不少学问,例如,西服纽扣怎么扣?哪个扣?哪个不扣?西服、衬衫、领带、皮鞋的颜色怎么配搭等等,甚至一些工作多年的外交人员,也似是而非。
对外交人员来说,服饰打扮决非是一件生活琐事,它关系着你的人格,关系着你是否能交上朋友,业务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展开你的服饰打扮,首先要让人感到,你这人诚实可信,愿意同你接触为此,你的服饰打扮要力求稳重、成熟,宁可保守、传统些,避免标新立异,过分前卫西服质量以高档毛料为贵,颜色应庄重、正统,如黑色、藏青(蓝)、灰色等如果你穿一件闪闪发亮的化纤西服,你个人的品位就会大打折扣黑色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