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材解读:《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童话课文讲的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的故事层次清晰,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字里行间表达着伙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本文词句学习的内容比较丰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是学习的重点了解“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能使句子更生动形象;另外“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也是积累的内容,“吃得很欢”的“欢”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了解意思本文是学习朗读对话的好材料,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主要集中在第3自然段,这段文字内容简单、清晰,一读明了,口语化强,情境完整,适合低年级学生进行对话朗读练习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读文识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学习目标:1.认识“块、捉”等13个生字和提土旁1个偏旁;会写“他、河”等7个字2.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4.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学习重点:看图认识事物,理解字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认识能力教学预习:学生预习生字,在家长的指导下查找和小鸡、小鸭子生活习性有关的资料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以前学过的课文里,我们学过小鸡、小猫、小狗和小牛请小山羊吃东西的一篇课文,知道了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活习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讲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新课文板书课题)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我们应该懂得朋友有了困难后要怎样做,了解它们各有什么本领二、解题请同学们读题从题目上看,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事呢?(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事)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看这5幅图,把5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引导学生概括了解图意,说图意)三、初读课文,识生字字音,标明自然段1.自由练读,要求:对照拼音读准字音,把田字格中的生字在课文中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字音2.朗读课文3.认读生字卡片,检查字音识记情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个接一个地认读生字,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准,哪个小组就获胜。
4.找5个学生每人朗读一个自然段,把自然段在书上标明5.说说本文主要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什么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捉虫吃,小鸭子帮小公鸡捉鱼把小公鸡从水里救出来的事)使学生从整体上粗知课文大意设计意图:采取多种方式读带有生字的词句和句子,一方面是对学生初读自学的检测,另一方面也是生字的复现,目的在于巩固生字的识记第二课时一、复习1.认读生字卡片2.朗读课文 二、一段一段学习课文,结合看图,理解课文内容1.读第一段1)小公鸡和小鸭子去做什么?“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小公鸡怎样对待小鸭子,小鸭子又怎样对待小公鸡2)观察第一幅图,注意他们走在什么地方?身边有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朗读第一段通过读第一段和看图,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十分愉快的心情) 2.读第二段 (1)他们来到什么地方?(草堆旁)(在图上指出草堆,认识草堆它们在草堆里干什么?(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捉虫吃) (2)引导学生用笔画出小公鸡帮助小鸭子的句子 (3)小公鸡是“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小公鸡看见什么就捉虫给小鸭子吃呢?引导学生联系前一句“小鸭子急得直叫唤”思考。
先理解“直叫唤”的意思(是一个劲地叫唤的意思),再分析小鸭子当时的心情怎样?(非常着急)(5)小公鸡为什么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呢?(要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小鸭子的嘴和爪子与小公鸡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与捉虫有什么关系?使学生懂得小鸭子扁扁的嘴,带有蹼的脚很不容易捉到虫再联系小鸭子十分着急直叫唤的样子分析思考,理解小公鸡看到小鸭子干着急捉不到虫子,就想到要帮助小鸭子解决困难,所以才那样做从而认识小公鸡的好品德)3.读第三段1)他们来到小河边做什么?(小鸭子要给小公鸡捉鱼吃小公鸡偷偷地下了水)(2)画出小鸭子帮助小公鸡的句子3)朗读小鸭子说的话先说说小鸭子为什么一连说了两个“不行”?(他知道小公鸡不会游泳,看到小公鸡要下水,怕他淹着非常着急,所以才说了两个不行)应该怎样朗读小鸭子的话呢?指导朗读小公鸡听了小鸭子的话以后怎样做的?(偷偷地下了水)什么是“偷偷地下水”呢?(没有让小鸭子知道就下水了)你们想一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呢?(会被淹着、出危险1)为什么小公鸡捉到很多虫子?(2)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 4.读第四段1)观察第四幅图,注意图上小鸭子和小公鸡各在做什么?(小鸭子正在捉鱼,小公鸡在水中扑腾着在呼救)画出讲小鸭子动作的词语。
2)小鸭子正在水中捉鱼听到了什么?(听到小公鸡喊“救命”)小鸭子是怎样做的?(3)“飞快地游”是怎样游?(游水的动作特别快)谁能做个动作表演一下?小鸭子为什么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爬到自己的背上呢?指导学生结合看图,联系前一句话,弄清小公鸡不会游泳,正在水中挣扎,情况十分危急,为了救小公鸡,小鸭子才这样做的,从中认识小鸭子抢救小伙伴的可贵精神请同学们体会一下当时的情况,读一读,指导朗读5.读第五段1)故事的结果怎样?(小公鸡得救了,他感谢小鸭子)(2)小公鸡对小鸭子说了什么?(读课文中的句子)他是怎样说的?(指导学生体会小公鸡的心情,读出感谢和不好意思的语气)小公鸡为什么这样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五幅图小公鸡浑身是水,低下头的表情,联系前文偷偷下水的做法,体会其后悔的心情三、朗读全文,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喜欢小公鸡还是小鸭子?说说理由?(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认识小公鸡和小鸭子互相帮助的品质,谈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想象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心情,读好这几句话,同时积累词语第三课时一、 识记字形,组词,练习书写 虫:“中”下面加一提一点组词:虫子、飞虫、小虫等。
河:左右结构左边之所以是三点水,是因为河与水有关组词:小河、河水、河边、河岸等面:笔顺:横、撇、竖、横折钩、竖、竖、横、横、横组词:后面、前面、右面、左面等理解学义: 对:左右结构左边的“又”是新部首,要指导学生掌握对,在本课当作“跟”、“与”讲,可以采取换词的方法理解词义,两个字写端正把左右结构的字全部放在一起来讲,归类整理,让学生更容易识记二、指导书写河 说 听 哥1.课件出示生字或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2.教师示范,学生书写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学生书写,点评教学反思: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既有故事性,又蕴含生活道理的课文,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色彩丰富的图片与课文的文字内容相结合,全面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全文一共4个自然段,教师可以进行逐段分析其间应多与学生互动,多提问题,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最后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知生活道理,教育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和其他同学互相帮助6、树和喜鹊教材解读:《树和喜鹊》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又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
随着画面的不断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由孤单变得快乐,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全文共6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调理清晰,语言简洁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课文的第2、4、6自然段都是用一句话构成一段,句式相同,每句话都带有“也”,这三段话还构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脉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课文在词语的运用上采用了反复的手法,第1自然段中连续用3个“只有”,第5自然段中先后用了2个“叽叽喳喳”;句子整齐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在第2自然段“孤单”的下面加了一个小泡泡“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这是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感受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由孤单变得快乐的生活经历学习目标:1、认识“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6个字2、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里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又朋友就有快乐。
学习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学预习:学生预习生字,在家长的指导下查找和孤单有关的故事资料此处应该查找和朋友有关的故事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播放课文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并记忆:听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能跟大家讲讲吗?指名讲故事,全班评价教师对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应特别关注,搞清楚表达困难的原因,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特别指导这部分学生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听故事的形式引入,不仅满足了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还训练了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他们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指导读好长句子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只种乐 (4)认识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意图: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一环节就是通过学会提问,来培养低年级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