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杜英科Elaeocarpaceae,常绿或半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或对生;有托叶或无花两性或杂性,成总状或圆锥花序,萼片4~5,花瓣4~5或无,顶端常撕裂状或有齿裂;雄蕊多数,分离,生于花盘上或花盘外,花药线形,顶孔开裂;子房上位,2至多室,每室2至多数胚珠,蒴果或核果;种子椭圆形,具丰富胚乳约12属350种,我国2属50余种,引入栽培1属1种1.杜英,学名Elaeocarpus decipiens Hemsl. 产地及分布 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和云南,生长于海拔400~700m,云南上升到2200m的林中,日本也有分布识别要点,高达15~30m,嫩枝及顶芽初时被微毛,不久脱落 叶薄革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渐尖,尖头钝,基部渐窄且下延,叶缘有小钝齿 花序长5~10cm,花序轴纤细,有微毛,花梗长4~5cm;花盘5裂,有毛 核果椭圆形,长2~3cm,熟时淡褐色,内果皮骨质,具沟纹;种子1,长1.5cm 花期3月,果熟7~8月生态习性,阳性树种,稍耐荫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适生于酸性之黄壤和红黄山区,对有害气体SO2有一定的抗性强繁殖方法,播种或扦插繁殖。
观赏与应用,本种枝叶茂密,树冠圆整,霜后部分叶变红色,红绿相间,颇为美丽 宜于草坪、坡地、林缘、庭前、路口丛植,也可栽作其他花木的背景树,或列植成绿墙起隐蔽遮挡及隔声作用 因对SO2有抗性,可选作工矿区绿化树种2.秃瓣杜英,学名 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 Merr. 产地及分布 长江以南各省分布海拔5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识别要点,常绿乔木,嫩枝有棱,红褐色,无毛 叶片纸质,倒披针形,有锯齿,干后黄绿色,叶柄短,顶端不膨大 花瓣先端撕裂至中部呈流苏状;雄蕊20~25枚,花药顶端有毛丛 核果椭圆形生态习性,喜光、温暖湿润气候,耐寒不强生长中速繁殖方法,播种繁殖为主,也可扦插观赏与应用,绿化树种3.山杜英,学名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Poir. 产地及分布 我国南部各省分布海拔300~20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识别要点,与秃瓣杜英的区别是叶片倒卵形,干后暗褐色,侧脉5~6对;雄蕊15枚,花药顶端无毛喜光、温暖湿润气候,耐寒不强 生长中速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播种和扦插繁殖绿化树种观赏与应用,4.水石榕,学名Elaeocarpus hainanensis Oliv. 产地及分布 产海南、广西南部及云南东南部,越南、泰国也有分布。
识别要点,常绿小乔木,高达5~6m,树冠圆锥形,分枝假轮生 叶聚生枝顶端,叶革质,狭披针形或倒披针形,边缘密生浅小牙齿 总状花序腋生,比叶短;苞片大,宿存,宽卵形;花大,白色;萼片披针形;花瓣倒卵形,顶端细裂,裂片丝状;雄蕊多数,顶孔开裂,顶端有芒状突起;子房无毛 核果纺锤形,绿色,无毛 花期6~7月, 果期10~11月同属树种,尖叶杜英 Elaeocarpus apiculatus Mast. 株高可达26 m,叶革质,倒卵形,锯齿缘总状花序生于枝顶叶腋,花瓣白色,倒披针形,先端7~8裂;核果近圆球形,绿色被白色果粉,成熟转黄黑色4~5月开花,10~11月果熟生态习性,中性树种,喜半荫,喜高温多湿环境,喜湿但不耐积水,也不耐干旱,喜湿润而排水良好、肥沃和丰富有机质的土壤,深根性,抗风力强繁殖方法,播种或扦插繁殖观赏与应用,分枝多而密,花期长,花冠洁白淡雅,为常见的木本花卉,适作庭园风景树,宜于草坪、坡地、林缘、庭前、路口丛植,也可栽作其他花木的背景树5.猴欢喜,学名 Sloanea sinensis (Hance)Hemsl. 产地及分布 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垂直分布海拔500~1200m的常绿阔叶林中。
识别要点,常绿乔木,小枝褐色,无毛 叶薄革质,聚生小枝的上部,叶长椭圆形,渐尖,边缘中部以上有少数小齿或全缘 花数朵生于小枝顶端或上部叶腋,花瓣白色,全缘或有齿裂 蒴果卵球形,刺毛密生态习性,喜光、温暖湿润气候,较耐荫 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繁殖方法,播种繁殖绿化观赏,丛植或列植观赏与应用,思考练习,杜英科树种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山杜英与秃瓣杜英的区别是什么?两者在园林上有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