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本来,孔夫子门前早已冷落,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理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他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A.dān yuán gāo qīB.tān huán gāo xīC.tān yuán hāo qīD.dān huán hāo xī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
B.(孔乙己)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藉纸张笔砚,一齐失踪C.如果青少年都戴上了眼镜,岂不令人宛惜?D.当那些乱篷篷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你只要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B.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C.小明看了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胸有成竹地说:“我肯定能全部答对’D.没有了亲友朝朝暮暮的紧密陪伴,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了任何的束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份安闲去沉思4、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四川特有剧种——“川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补写下列古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我们学习过文天祥的“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的财物④饰诈:作假骗人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东方以宁(4)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然吾使人视即墨3.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有关?请概括作答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①无边丝雨,飘飘洒洒,连绵山脉笼罩在雨雾中,那天,是我来这所偏远山区小学支教的第一天②来之前我曾想,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我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或许能激发出孩子们探索外界的信心,甚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③不过在一展抱负之前,我得先面对自己的生活问题下雨导致了停电,小学里没有现成的床,幸亏我准备了睡袋厨房里生锈的地锅满是污垢,第二天光刷锅我仿佛就刷了一个世纪更令人头疼的是没有自来水,只有一个盛水的桶,桶里的水仅够洗漱、要是想做饭、洗澡,就得去校外打井水④每天放学后,送孩子们回家的时候,我会顺便家访没想到,孩子们的上学之路道阻且艰,尽管政府已经把山路修得很平整,但很多孩子更愿意走林间小路,因为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穿行在树丛中的羊肠小路上,我明显跟不上他们的步伐⑤孩子们会时不时给我讲一些奇特的事情,比如山林的深处有野鹿、银狐,比如曾经有孩子上学途中从高高的山坡上滚下去,居然没有受伤……那些离奇的传说赋予了这片天地中的人们充满灵性和浪漫的生命元素⑥这种浪漫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只是昙花一现当我亲眼看孩子们闷着头大口吃着缺油少荤的单调午餐时,我意识到这里的孩子们过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也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孩子们对我播放的有些纪录片提不起兴致的确,面对这些小小年纪就艰辛生活着的孩子,我没有资格要求他们去关心遥不可及的远方和素不相识的人们但我能做些什么?⑦支教的最后一天,为了给我送行,孩子们早早来到学校画黑板画、贴气球、布置教室。
他们的欢笑声像高原洁净的空气一般清新怡人,节目是孩子们提前好几天排练的,每表演完一个,我都拼命鼓掌⑧欢送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孩子们悄悄出去了起初我没有在意,后来发现教室里人越来越少,门外响起呜呜哭声——整个走廊里都是蹲在地上哭的孩子我手足无措,不知道先去安慰哪一个我不忍心面对他们,转身回到教室,然而黑板上的字又一次刺痛了我,我疯狂地擦着满满一黑板孩子们写给我的话——“别走!留下来!”“留下来!别走!”任凭泪水恣意流淌我真的太为难了!⑨傍晚,坐在回程的高铁上,一位妈妈在给孩子指着远处美丽的红霞,孩子笑着;旁边坐着的是被山区孩子触动了的我,远方生活着的是通过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山区的孩子们⑩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下面对第①段环境描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点明“我”前去支教的时节是春季B.交代“我”去支教的地点是偏远山区C.为文章第③段停电情况的出现做了铺垫D.烘托了“我”对支教工作的恐惧心理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第④—⑥,完成下面的填空山区孩子的生活状态:艰辛: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漫:孩子们讲述流传在山间的奇特故事。
这种生活状态造就了孩子们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4.第⑧段中说“我真的太为难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含义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这首词中“狂”字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本词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苏轼在词中运用典故,融情于事请试举出两例并分析其作用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围所选名著的主题,拟写一个读书报告的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A.《西游记》 B.《简·爱》 C.《红岩》 D.《水浒传》七、作文(共40分)学完本文,请以“我眼中的屈原”为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