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0浅论莆田崇巫尚卜传统及其民俗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50KB
约8页
文档ID:209672805
00浅论莆田崇巫尚卜传统及其民俗_第1页
1/8

浅论莆田崇巫尚卜传统及其民俗谢如明巫术是源于某种神秘信仰的一套实用行为,是为达到特定目的所 施行的手段巫术既与宗教相勾连(相信超自然力的存在),又与宗教 相区别宗教以信仰为目的,巫术却是对不可知力量进行积极的预知 与控制利用莆田乃至整个福建素有崇巫尚卜的传统,这种传统形成 于闽越国时期当时闽越国是一个巫风盛行的国度,“信巫鬼、重淫祀” 成为整个福建人的文化特征之一这种巫鬼信仰在莆田乃至整个福建 千百年来铸成了难以移易的文化传统,至今在民间的巫鬼信仰依然浓 烈—、巫术影响广泛在莆田人思想观念中,巫术是万能的久旱不雨或雨水过多影响 作物生长,是巫术在起作用;狩猎打不到猎物,捕鱼鱼情不好,家畜 病死,瘟疫流行,是巫术在起作用;疾病、死亡、失败、厄运,也归 咎于巫术作用总之,自然界或社会中发生的一切吉利或不幸,都可 用巫术的观念去解释莆田巫术不仅带有集体性特点,而且也对个人实行巫术仪式;不 仅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节日活动更是巫风浓厚节日是凸现在民间日常生活之上的特定时间标记,它具有调剂民 众生活的功能节日集中展示着民俗文化的各种特性,人们通过周而 复始的岁时节日,不断地复现与传承着民间的文化传统。

在巫风弥漫的莆田,节日自然也就成为了民众展示巫鬼信仰的有效机会,成为节 日的重要内容他们利用着各种巫术手段来满足自己驱邪祈福的意愿, 在节日饮食、服饰、行为、礼仪、信仰诸方面,大都有体现,比如元 宵节的篝火、摆棕轿、行傩、装阁,端午节的虎符、划龙船等等这 里必须强调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凸现巫鬼信仰的节日活动内容已 经很难与原始神秘巫术联系起来,如春联与桃符的关系、划龙船与驱 疫的关系、吃芋头与祈子的关系等等二、巫术表现形式莆田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巫术形式驱邪巫术 驱邪巫术是一种以巫术手段禳除鬼魅邪气,佑护人生 的巫术,在巫术中有着重要位置在莆田传统的民俗观念中,人与神 灵鬼怪有截然的空间分隔,但人会时常感受到鬼魅邪神的威胁,特别 是在时令变化时期于是采用种种巫术手段、或巫术形式下的实用手 段,以禳除可能发生的侵害女口,元日(即大年初一,俗称"初一早”),是古今社会的盛大节 日,它处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阳气虽已上升,但阴气依然有 相当影响,在阴阳交感中,人易于感受风邪,“岁有恶气中人”人们 为了对抗与驱除“邪气”,运用了多种巫术手段从有关文献记载中, 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关古代莆田岁时节日中巫术活跃的珍贵资料。

先 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然后煮线面吃,以“厌伏邪气”;为了 防止邪气鬼魅侵入宅内,在门户上钉桃板,贴春联,于是“百鬼畏之” 近代以来,由于人们生存状况的改善,莆田元日驱邪巫术明显减少, 但依然有禁止说不吉利话、禁挑水扫地、屋檐插榕柏、门户贴春联、 向吉方出行等巫术项目端午节是莆田典型节日,时间长,内容多五月的木兰溪流域, 潮湿闷热,易生瘟病,这对于医疗条件缺乏的人们来说,构成很大威 胁因此,自古以来莆田人即称五月为“恶月”围绕着端午节展开的 民俗活动,主要是驱邪护生巫术:用青、赤、黄、白、黑五色彩丝绞 成的细索系在手臂上或编织成网袋给孩子装蛋、采集艾草悬之门户上 “以禳毒气”、乡邻亲朋间互赠粽子、送虎蛋虎符、饮雄黄酒、儿童佩 艾草、脸与手上涂雄黄以辟邪毒、妇女或取蒲根簪髻或摘艾叶煎汤澡 浴等,就是水乡“爬龙船”也是古时先民戏蛟习俗的遗存驱邪巫术在其他民俗节日中也有所体现,如元宵节燃篝火、行傩 等,均显示出驱邪巫术在岁时节俗中的广泛运用特别是七月初七吃 炒豆习俗是远古时期中原旧俗《杂五行书》载“七月七,男吞赤小 豆七颗,女吞十四枚,经无病,令疫病不相染再如《岁时杂记》云: “共工氏有不才子,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豆,故是日作豆粥厌之。

原来,赤豆是“疫鬼”最害怕的东西祈求巫术 祈求自然力或神灵的保护,获得丰收和人生安全,是 巫术的本来目的这种巫术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也是普遍 实行的仪式之一祈求巫术是人们以巫术手段为自己求取福吉的巫术它与驱邪巫 术都是主动运用巫术的力量为自己服务,所不同的是一个在于禳除外 来的侵害,一个期望得到未来的报偿从情感状态看,实施驱邪巫术 时,情感紧张,手段有时难免怪异,特别是他们认为邪气旺盛的时节; 祈求巫术的实施都是发生在感情平和之时,因此,巫术形式活泼多样 祈求巫术也同样贯穿在时令节日之中,它具体表现在祈年(求农业丰 产)、祈子(祈求子孙繁衍)与祈寿福等方面,体现了民众对生存状态 的关注首先是祈年农业是莆田民众的生产主业,农业收成好坏直接关 系到人们的生计,以巫术手段促成农业丰收,表达了人们的一种心理 需求祈年巫术主要集中在年节阶段,因为“年”的本义是五谷丰熟, 庆祝丰收活动的本身便表达了人们对未来丰收的期盼在生产条件相 对落后,人们对自然环境有强烈依赖的时代,人们无法确知自己的劳 动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人们创造了种种具有祈请丰收性质的巫 术形式有关祈年巫术在年节习俗中的表现,我们从地方志及民俗调 查资料中可以得到大量的证明。

比如,尾牙有社鼓催春之俗,意在乞 求“春来早”,因为春种时节的早日降临,意味着将有一个好的年成 腊月底的祭灶,亦充满巫术色彩,用灶公灶妈、灶糖等多种巫术手段, 让灶神上天祈福,不缺衣食大年三十是祈年巫术较丰富的一天,如 留“隔岁饭”,表示年有余粮;在牛栏猪圈等处贴上春联,以期“六畜 兴旺”;除夕之夜不熄灯,象征红红火火等正月十五是年节的终点, 也是祈求巫术最集中的时间莆田广大农村自古就有大祭社公及元宵 夜迎紫姑“以卜来年丰收”的巫术莆田的元宵节,内容同外地大相 径庭,外地以观灯为主,故也叫“灯节”而莆田的元宵节则是以跳棕 轿、弄九鲤、游灯等为主,而且每家每户都要燃起一堆篝火,主题活 动都围绕这堆篝火展开入夜,光焰腾天,鞭炮四起,遍地通明,正 说明元宵的巫术意义年节外,其他节日的祈求巫术也或多或少地存 在,如中秋节吃米粉、芋头等其次是祈子俗语云:多子多福莆田人很重视祈子巫术祈子 巫术集中在几个时段一是婚嫁时,彩礼中必有一盆芋仔(芋头多子, 繁殖快);新娘刚入门,要吃枣子桂圆汤(寓意早生贵子);婚礼中必 有“送孩儿”与“抱出灯”两个游戏(“灯”的莆田话与“丁”同音, 同样是祈盼媳妇生育)二是已婚未育的女人,其娘家年底前必送一盏 灯;三是元宵时,期盼生孩子的人们都会争先恐后去剪龙须带回家、 给妈祖换花等;四是中秋节“送秋”,中秋送芋头是莆田一大民俗。

再次是祈寿福重阳节蒸九层糕包含着福、寿层层叠叠,累累硕 果年夜饭一定有一只全蟹,祈盼五代同堂接触巫术 接触巫术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来达到巫术的目的莆田 境内许多寺庙里都设两尊金童玉女塑像,而且某个部位特别油光发亮, 这是因为众多信徒抚摸过的原因,据说抚摸的人会有好运在一些偏 远地区,小孩满月剃去的胎毛,家长要小心收起,妥善处理,目的是 为了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或凶恶的野兽等接触而带来不幸与此相反的是驱赶巫术它是将附在身上的厄运,借助巫术的力量驱 赶走比如人病了,认为是魔鬼作祟,请巫师来捉鬼,将鬼赶走还 有的人常将药渣倒在十字路口,让别人来踩,将疾病带走有的人到 屋顶上去放风筝,让风筝把病魔带走占卜巫术 占卜在巫术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吉凶祸福, 是人类最早对自然界和社会因果关系的认识但当人类对自然规律尚 未完全掌握,认识能力还十分低下时,怎样得知这种吉凶祸福呢?他 们采用了占卜方法于是,占卜成了指导他们行为的准则占卜习俗 在莆田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最悠久它往往和宗教、迷信相结合, 发展成抽签、算卦、相面、测字等等这是利用人们缺乏科学知识、 文化落后带来的愚昧无知,进行巫术活动除此,还有灵符巫术。

灵符,看上去让人似懂非懂的图画文字, 一般是由巫师代神书写的,所以人们对它十分崇拜,认为把它贴在家 中可以辟邪,带在身上可以自卫,化成灰溶入水中可治病 巫师使命既然巫术能解决自然界或社会中发生的一切,那么是谁在执行巫 术?答案是巫师莆田人认为,巫师通过念咒、跳舞、祭拜等手段,上达人的祈愿, 下达神的旨意,调动鬼神之力为人消灾致福,那些懂得巫术奥秘、行 使巫术的巫师,是人与鬼神之间的中介者,是鬼神在人间的使者因 而莆田人称巫师为“当身”当”,莆田特有方言,当作的意思当 身”能降神、驱鬼当鬼神之灵附在“当身”身上时,他就会做出许 多常人不可想象的举动来,比如赤着脚在烧红的木炭上走来走去;铁 刺球系在绳子末,不断地甩打自己后背,哪怕已经鲜血淋漓了,还继 续地甩打,丝毫不觉得痛;奋不顾身地扑向狂喷火焰的礼花,俗称“吃 花”,这是莆田特有的一种祭神方式;在几十把刃口向上的利刃组成的“天梯”上轻松地爬上爬下,胜似闲庭漫步,等等从有关文献记载中可知,莆田巫师最早最多的都是女巫就是今 天,女巫在广大农村还是很活跃的古代女巫最著名的应是妈祖,据 《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载:妈祖“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 福。

"陈靖姑也是著名女巫之一巫师施行巫术就是在完成鬼神的使命,一切举动都是神秘又神圣 的巫师的这种作用,决定了他们在民间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祭祀 这是巫师的主要职责远古时代,祭祀、祭祖、农事、畜 牧活动中凡属大的典礼,都由巫师主持随着社会的发展,巫师的许 多职责被现代宗教的和尚、法师、经师,甚至乡老、房头等所取代, 眼下只有乞雨仪式仍由巫师主持巫医 巫医用巫术方法治病,一般是请神或驱鬼,即便是请神, 也认为是有鬼作祟在民间,认为不同的神(鬼)作祟,就会有不同 的症状,所以跳神的目的就是娱神,神高兴了,病也就好了秀屿区 东庄镇大象山陈靖姑祖庙的部分信徒至今还经常借神的名义行医治 病巫医治病有用药物治病的,但主要是用巫术治病巫术本质就是 跳神跳神一般在晚间进行,事主请“当身”吃饭,然后把供桌放在 院门口,“当身”手执法器,一边念咒语,一边四处走动,伴之以击鼓、 敲锣、摇铃、舞剑等动作,据说这样的仪式举行以后,事主家里就不 再有恶精灵或邪鬼魂逗留,病人就痊愈了巫术是一种流传既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心理影响极深的一 种文化现象和民俗事象在它们产生、流传、演变中,无不打上时代 和阶级的烙印特别是当它和宗教信仰相结合时,自然融进许多封建 的和宿命论的思想。

从巫术的思想体系看,是唯心主义的,所以我们 对这种传承久远的文化现象,一定要慎重对待,划清巫术与迷信,巫 术与科学的界限作者介绍:谢如明,中共莆田市委党校副校长、莆田市行政学院副院 长、莆田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地方文化与发展史,出版 个人专著《莆田传统文化概论》、《莆田发展简史》其中《莆田传统文 化概论》荣获省闽台文化研究二等奖通讯地址:莆田市梅园西路 中共莆田市委党校邮 编:351100电 话:1386096331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