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PPT课件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91KB
约19页
文档ID:584137546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PPT课件_第1页
1/19

会诊会诊—联络精神病学联络精神病学 一、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定义v会诊会诊—联络精神病学(联络精神病学(consultation-liaison psychiatry,CLP):):v 是以精神病学精神病学(为基础),研究躯体疾病患者(对象)的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与精神障碍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v 会诊精神病学、联络精神病学 v 属于综合医院精神病学的范围 一、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定义v会诊精神病学会诊精神病学:精神科医生应其他科医生的邀精神科医生应其他科医生的邀请,对该科患者提出精神病学诊断、治疗和请,对该科患者提出精神病学诊断、治疗和处理提出建议,提供咨询服务对某一人)处理提出建议,提供咨询服务对某一人)v联络精神病学: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进联络精神病学: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进行联合,共同协作研究和处理躯体疾病行联合,共同协作研究和处理躯体疾病对某一病)(对某一病) 二、综合医院的心理问题v门诊统计:躯体疾病精神心理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的躯体疾病张明园.应重视综合性医院就诊者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1999,79(5):325 二、综合医院的心理问题v住院会诊的统计:v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57.6%))v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26.2%))v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11.0%)) (其中:器质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41.0%41.0%)、神经症()、神经症(21.4%21.4%)、躯体疾病)、躯体疾病伴发的心理反应(伴发的心理反应(13.0%13.0%)、情感性障碍()、情感性障碍(3.8%3.8%)、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8.6%8.6%)。

) )于德华,吴文源.我国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现状与对策[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13(1):52 三、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意义v1、传播新医学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方法,使新、传播新医学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方法,使新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思想落到实处的思想落到实处v 要落实医学模式的转变,就必须有精神科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参与,通过不断培训,使综合性医院的医务人员真正树立现代医学模式观念在医疗诊治工作中运用适当的心理咨询、行为治疗技巧和整体医疗护理方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减少医疗医疗资、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减少医疗医疗资源浪费 研究发现,与单纯的躯体病患者相比:(1)住在非精神科的抑郁患者消耗医疗资源多2倍,曾被送往急诊科的次数高出7倍2)有惊恐发作症状的患者,在急诊看病的次数是单纯的躯体病患者的10倍,其中70%的患者在确诊前曾看过10个以上医生3)伴焦虑症状的哮喘患者,短期住院的次数比无焦虑者高3倍(4)酒精滥用或信赖者的总体医疗费用比单纯单纯的躯体病患者高2倍,但1/4—1/2的患者收治在急诊内科或外科时未被识别。

3、预防、杜绝事故的纠纷隐患,及时转诊和处理有、预防、杜绝事故的纠纷隐患,及时转诊和处理有关患者1)预防、杜绝如自杀、外逃、伤人和医患冲突等(2)解决患者求医无门,诊治无方的痛苦,减轻临床各科困难 v4 4、提高精神科医生对躯体疾病性问题的处理、提高精神科医生对躯体疾病性问题的处理水平 四、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任务v1、对相关医务人员的精神科知识和技能的再培训,包括精神科和非精神科的医生、护理人员v2、开展患者精神卫生中相关知识的教育v3、躯体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或精神障碍的识别和治疗v4、对社会、心理因素及精神症状在躯体疾病发生、临床表现、疗效、依从性预后等因素影响的研究 五、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服务模式v1、以非精神科医生为主的服务模式v2、综合医院精神科为主的服务模式v3、专科精神病院为主的服务模式v4、会诊-联络中心v 的服务模式 六、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工作类型v1、以患者为中心的会诊v2、以邀诊医生为中心的会诊v3、以整个医疗小组为中心的会诊 七、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的主要内容v临床各科需要与精神科共同处理的情况: 1.躯体疾病患者患病后出现的心理行为反应。

如术后) 2.躯体疾病或治疗过程(如药物)导致的精神症状 3.患者的躯体障碍或不适是精神障碍的表现如癔症) 4.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的共病状态,即患者既有躯体疾病又有精神疾病 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的主要内容v综合医院中常见精神卫生问题具体内容 1.一般心理问题 2.诊治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3.心身障碍和心身疾病 4.神经症性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 5.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所致精神障碍 6.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 7.脑和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八、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服务职能v精神科医生精神科医生:常见精神症状识别和治疗的培训,会诊联络提出诊断和治疗v非精神卫生专业医生非精神卫生专业医生 初步评估识别患者的精神症状或精神卫生问题、分诊、申请会诊或及时转诊v心理工作者心理工作者 参与对患者精神状态的评估、心理干预和心理保健 九、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服务场所v病房v急诊室、ICUv门诊、联合门诊 十、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的基本技能v病例筛查:病史询问、结构式访谈、自评测查v诊断与鉴别:精神症状发现与判断、精神症状鉴别与诊断、躯体检查与特殊检查、多维诊断。

v临床多维诊断:生物-心理-社会-文化、人际系统v诊断步骤:收集资料、分析资料、随访患者、观察治疗反应,进一步确定诊断或否定诊断 十一、联络-会诊的临床特殊问题v脑器质性综合征v抑郁症与躯体形式障碍v外科手术前后的心理问题v监护室综合征v人工透析及脏器移植v恶性肿瘤患者v疼痛、物质滥用和相关法律问题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