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壤学试题题库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8.12KB
约17页
文档ID:404356150
土壤学试题题库_第1页
1/17

第一章 绪 论一、名词解释 土壤 : 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 植物的未固结层土壤肥力 : 是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土 壤 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 : 是指生态上不同的植物,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也是不同的,某种肥 沃 的土壤或不肥沃的土壤只是针对某种植物而言的,而不是针对任何植物二、单项选择题1、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 可再 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这里是指土壤资源(A)A 相对不可再生性 B 数量的有限性 C 质量的可变性 D 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2、 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相对固定,加之土壤形成的时间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及 退化 日趋严重的特点表明了土壤资源的(B)A 相对不可再生性 B 数量的有限性 C 质量的可变性 D 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3、 土壤肥力可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 但高强度、 无休止的向土壤索取, 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的特点是指土壤资源(C)A 相对不可再生性 B 数量的有限性 C 质量的可变性 D 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4、 覆盖在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地面空间位置上有相对的固定性,在不同生物 气候 带内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的特点是指土壤资源(D)。

A 相对不可再生性 B 数量的有限性 C 质量的可变性 D 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5、 通常把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作为构成自然地理环 境的 五大要素其中(D)是它们连接的纽带,构成了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一即生命和非生 命联系的 中心环境A 大气圈 B 生物圈 C 岩石圈 D 土壤圈五、简答题 ( 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 )1、 土壤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答案要点 :土壤是人类食物、居住、活动、生产等的基础土壤具有保持生物活性,多 样 性和生产性; 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调节作用; 对有机、 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 缓冲、 降解、 固定和解毒作用;及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的养分和其它元素的功能2、 土壤资源的特点答案要点: 土壤资源的相对不可再生性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 可 再生资源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相对固定,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形成的时间 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土地退化日趋严重;人口剧增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 土壤肥力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 高强度、 无休 止的向土壤索取,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

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覆盖在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 在地面空间位置上有 相 对的固定性, 在不同生物气候带内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 土壤资源的空间分布还受区 域性 地质地形、母质、水文等条件的影响人类的耕作活动也改变了土壤的性状,从而影响 土壤的空 间分布第二章 地学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矿物 : 是天然存在于 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 岩石 : 是一种或几种矿物 的集合体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原生矿物 : 是由地壳深处熔融状态的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矿物称原生矿物, 如石英、 长石、 云母、辉石、角闪石等次生矿物 : 是原生矿物经物理、化学风化作用,组成和性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的新矿物称 次 生矿物,如方解石、高岭石等岩浆岩 : 是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分布很广的有花岗岩和玄武 沉 积岩 : 是由地壳表面早期形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压实、胶结硬化而形成的岩石 变 质岩 : 是原来存在的岩石在新的地壳变动或岩浆活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下,使岩石的矿物 重新 结晶,重新排列,改变其结构、构造和化学成分,而形成的新岩石。

地质内力作用 :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的升降运动,地壳的褶皱和断裂运动,火山的喷发 和 地震等地质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总的趋势是要削平大山和高原,并且将破坏它们所产生的物质, 搬 到低的地方堆积起来, 以消弥地球表面高低崎岖的地形 外力作用主要是通过流水、 冰 川、风和海流等作用进行的单项选择题1、下列矿物中属于次生矿物的 (B)是 白云母 D 斜长石A角闪石B高岭石C (d)2、 下列矿物中属于原生矿物的 D 正长石3、 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岩石是(A)A 花岗岩 B 砾岩 C 石英岩 D 片麻岩4、 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岩石是(B)A 花岗岩 B 砾岩 C 石英岩 D 片麻岩5、 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是(D)A 花岗岩 B 砾岩 C 砂岩 D 片麻岩 五、简答题 ( 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 )1、简述地质内外力对改变地貌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答案要点 :地质作用根据地质营力的来源不同,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类,或称内、 外 营力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的升降运动, 地壳的褶皱和断裂运动, 火山的喷发和地震 等 地质的外力作用是向着与内力作用相反的方向进行, 各种外营力均在雕刻着地表, 侵蚀 着和破坏着地势高低的基本形态和地壳构造。

外力作用的总的趋势是要削平大山和高原, 并 且 将破坏它们所产生的物质, 搬到低的地方堆积起来, 以消弥地球表面高低崎岖的地形 外 力 作用主要是通过流水、冰川、风和海流等作用进行的第三章 岩石的风化和风化产物一、名词解释:风化作用 : 是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圈各种营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变 化 物理风化 : 岩石发生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只造成岩石结构、构造的改变,一般不引 起 化学成分的变化的过程称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 : 岩石和矿物在大气,水及生物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变化, 称 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 岩石和矿物在生物影响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称生物风化同晶代换 : 当硅氧四面体和铝水八面体中央的硅离子或铝离子被其它离子取代后, 其结晶构 造就不稳定而易破坏这种阳离子的取代作用称为同晶代换成土母质 : 指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通过成土过程可发育为土壤可分为残积母质 和 运积母质残积母质 : 是指岩石风化后,基本上未经动力搬运而残留在原地的风化物 运积母质 : 是指 在水、风、冰川和地心引力等作用下迁移到其他地区的母质,如坡积物、洪 积物、冲积物、湖积 物、浅海沉积物、风积物、黄土及冰川沉积物等。

二、单项选择题1、 下列矿物中按风化难易程度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A石英 >云母〉角闪石> 辉石〉橄榄石B橄榄石〉辉石〉角闪石〉云母〉石英C 角闪石>云母> 石英> 辉石> 橄榄石D 石英 >辉石> 角闪石>云母> 橄榄石2、 下列成土母质中不属于运积母质的是(C)A 坡积物 B 洪积物 C 残积物 D 风积物3、 钙积阶段由于大部分 Cl 和 S 已淋失, Ca、Mg、K、Na 等元素大部分保留下来,所以母质 往往呈(B)A 中性反应 B 中至碱性反应 C 酸性反应 D 强酸性反应4、 铝硅阶段(硅铝化类型) 这一阶段的母质中 Ca、Mg、K、 Na 都受到淋失,同时硅酸盐和 铝硅酸盐中的硅酸也部分淋失,母质呈(C)A 中性反应 B 中至碱性反应 C 酸性反应 D 强酸性反应5、 铝阶段(富铝化类型) 这一阶段母质中的盐基和硅酸全部淋失,残留的只是硅和铝的氧 化 物,形成鲜明的红色,母质呈(E)A 中性反应 B 中至碱性反应 C 酸性反应 D 强酸性反应 五、简答题 ( 回答要点,并简 明扼要地作解释 )1、成土母质的形成大致可以经过几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案要点 :成土母质指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通过成土过程可发育为土壤。

成土 母质的形成大致经过 4 个阶段:1.碎屑阶段 这是岩石风化的最初阶段,物理风化占优势,化学风化不明显,只有氯和 硫 元素发生移动,母质中主要是碎屑物质,其成分基本上与母岩一致2.钙积阶段 这一阶段大部分氯和硫已淋失, Ca、 Mg、K、 Na 等元素大部分保留下来, 有些钙游离出来,形成碳酸钙,往往沉积在碎屑孔隙内,母质呈中至碱性反应黑钙土、栗 钙土 等土类的发育就停留在这一阶段3.酸性铝硅阶段(硅铝化类型) 这一阶段的母质中 Ca、Mg、K、Na 都受到淋失,同时 硅酸盐和铝硅酸盐中的硅酸也部分淋失, 母质呈酸性反应, 颜色以棕或红棕色为主, 黄棕壤 及部分棕色成土母质的发育至此阶段4.铝阶段(富铝化类型) 这一阶段母质中的盐基和硅酸全部淋失,残留的只是硅和铝 的 氧化物,形成鲜明的红色,母质呈酸性至强酸性我国华南的红壤、砖红壤的成土母质发 育至此 阶段第四章 土壤生物 一、名词解释:土壤微生物 :是土壤中最原始的活有机体它们的作用是:分解有机质,合成腐殖质,转化 土 壤中难溶性的矿质养分及固氮二、单项选择题1、 在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土壤生物是 ( C) A 植物根系 B 土壤动物 C 土壤微生物 D 土壤昆虫2、 下列生物中在土壤中数量最大的是(D)。

A 小动物 B 多细胞的后生动物 C 原生动物 D 微生物3、 适宜大多数细菌生长的土壤酸碱性环境是 (C) A 碱性 B 中性 C 酸性 D 强酸性五、简答题 ( 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 )1、简述土壤微生物分布特点答案要点 :土壤微生物分布特点主要是: 绝大多数微生物分布在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颗 粒的表面, 附着或缠绕在土壤颗粒上, 形成无机一有机一生物复合体或无机一有机一生物团 聚 体;根系周围的土壤(根际土壤)比根外土壤更有利于微生物的旺盛生长;表层土壤中微 生物数 量一般要比底层高;在分布上也有地域特点,即在不同气候、植被、土壤类型下,微 生物的类 群、 数量都有很大不同; 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和数量, 随土壤熟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多;2、简述土壤微生物的作用答案要点: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最原始的活有机体它们的作用是: 分解有机质, 合成 腐殖质,转化土壤中难溶性的矿质养分及固氮第五章 土壤有机质一、名词解释: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 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酶的氧化作用下,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 放 出能量和植物可以利用的矿质养分的过程有机质的腐殖质化过程 : 是指土壤中的各种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重新合成为成分 和 结构都更为复杂的稳定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

二、单项选择题1、 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结构体的形成的物质是 (A)A 胡敏酸 B 富里酸 C 有机酸 D 无机酸2、 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养分有效化的物质是(B)A 胡敏酸 B 富里酸 C 木质素 D 单宁3、 有利于腐殖质的积累,而不利于有机质的分解的土壤质地是(D )A 石砾土 B 砂质土 C 壤质土 D 粘质土五、 简答题 ( 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 )1、 简述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答案要点: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高等绿色植物的枯枝、落叶、落果、根系等其次是 土 壤中动物、微生物的遗体施用的有机肥料是苗圃、园林绿化土壤及果园、耕地有机质的 主要来 源 土壤中的有机质大致可分新鲜有机质、 有机残余物和简单有机化合物和土壤腐殖 质为两大 类2、 简述土壤有机质的肥力意义答案要点: 土 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贡献主要有: 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促进土壤养分 的有效化;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对酸、碱的缓冲性;减轻重金属和农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