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四大高频考点例析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考点四考点四[ [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 1.结合成渝经济区规划建设等相关的热点区域,考查地结合成渝经济区规划建设等相关的热点区域,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理环境的差异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联系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建设,西部大开联系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建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长效考点,考查区域不同发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长效考点,考查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3.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的自然或人文要素的差异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的自然或人文要素的差异 4.以图表材料呈现信息,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以图表材料呈现信息,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 ] 1.区域分析的一般思路区域分析的一般思路 ((1)如何全面认识一个区域:)如何全面认识一个区域: ① ①弄清划分类型,即看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弄清划分类型,即看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② ②掌握区域特征,包括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特征、掌握区域特征,包括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③ ③区内共同性区内共同性——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④ ④区间差异性区间差异性——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不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不同; ⑤ ⑤边界形状边界形状——记忆该区域的轮廓特征,以便迅速准记忆该区域的轮廓特征,以便迅速准确地确认。
确地确认 ((2)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关系:)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关系: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从两个方面进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横向即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行:横向和纵向横向即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如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个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如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个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 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分析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分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从动态的角度进行,思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从动态的角度进行,思维模式如下:维模式如下: ((3)分析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分析某个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往往从以下分析某个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往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两个方面入手: ① 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土地及矿产资源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形、气候特点、土地及矿产资源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影响 ② ②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区域的人口、工业、农业、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区域的人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交通运输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2.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 分析和比较不同区域的特征,明确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分析和比较不同区域的特征,明确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可遵循以下三种方法:可遵循以下三种方法: ((1)定性的方法:指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定性的方法:指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该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该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内地理事物的概况和基本特点等例如: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内地理事物的概况和基本特点等例如:区域的位置、范围、形状,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特区域的位置、范围、形状,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特点等 ((2)定量的方法:指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借助于)定量的方法:指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定量分析的实质是按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
定量分析的实质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对地理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明确地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对地理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明确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可以对区域内气温、降水量和河流的流量等进行定量我们可以对区域内气温、降水量和河流的流量等进行定量分析,了解河流流量与气温、降水量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解河流流量与气温、降水量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河流流量的变化情况并预测河流流量的变化情况 ((3)综合的方法: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综合的方法: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在河流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既要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在河流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既要考虑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和该工程对区域社会考虑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和该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也要考虑其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也要考虑其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对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侵蚀等生态环境及对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侵蚀等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要考虑国防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的影响,甚至要考虑国防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考题印证考题印证] ] ((20112011··四川文综)四川文综)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 是是 ( )( )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解析:解析:第第1题,考查地理空间位置的定位。
图中起点为加勒比题,考查地理空间位置的定位图中起点为加勒比海,终点为里约热内卢,把二者连成一条线,可知该剖面线海,终点为里约热内卢,把二者连成一条线,可知该剖面线为西北为西北—东南走向,故选东南走向,故选C第2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甲地海域有暖流经过,起到了增盐作用,甲的同纬度影响甲地海域有暖流经过,起到了增盐作用,甲的同纬度对岸有寒流经过,起到减盐作用,所以,甲地海水盐度比对对岸有寒流经过,起到减盐作用,所以,甲地海水盐度比对岸的高,正确答案为岸的高,正确答案为A答案:答案:1.C 2.A3.3.((20112011··北京高考)北京高考)右图为某年右图为某年 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 多的多的6 6个省级行政区该年发生个省级行政区该年发生 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 可能是可能是 ( )( )A.横断山和秦岭 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祁连山和唐古拉山解析:解析:考查学生中国地质地貌位置的知识。
横断山位于青考查学生中国地质地貌位置的知识横断山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之间,秦岭经过陕西省,从图中可以看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之间,秦岭经过陕西省,从图中可以看出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省为云南、贵州、陕西省,所以答出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省为云南、贵州、陕西省,所以答案为案为A A答案:答案:A A4.((20102010··天津高考)天津高考)下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下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 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 )( )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考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身边地理事物的能力人们建寺庙、港口、海滨浴生分析身边地理事物的能力人们建寺庙、港口、海滨浴场都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人类活动场都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人类活动答案:答案:C ((20092009··宁夏高考)宁夏高考)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5~~7题5.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 )( ) 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 配均匀 配均匀 ②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 降水季节差异大 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 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 异大异大 A.①③①③ B.①④①④ C.②③②③ D.②④②④6.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 ① ①热量丰富 热量丰富 ②②光照充足 光照充足 ③③地形平坦 地形平坦 ④④水源丰富水源丰富 A.①②①② B.①④①④ C.②③②③ D.③④③④7.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 势条件是势条件是 ( )(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解析:解析:第第5 5题,甲国为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沿海,为温带海题,甲国为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乙国为肯尼亚,位于非洲东海岸,虽然位于赤道洋性气候乙国为肯尼亚,位于非洲东海岸,虽然位于赤道沿线,但因其高原地形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因此选项沿线,但因其高原地形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因此选项B B为正确答案第为正确答案第6 6题,本题考查两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区位题,本题考查两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区位条件,意在考查考生对世界主要地区自然环境的分析能力条件,意在考查考生对世界主要地区自然环境的分析能力甲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纬度较高,乙国纬度较低,热甲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纬度较高,乙国纬度较低,热量充足,且为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两季之分,量充足,且为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两季之分,干季降水较干季降水较少,但光照充足,为发展鲜切花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少,但光照充足,为发展鲜切花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第7 7题,甲国为发达国家,种植鲜切花的历史悠久,经题,甲国为发达国家,种植鲜切花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先进,品质优良,因此选项验丰富,技术先进,品质优良,因此选项D D为正确答案为正确答案答案:答案:5.B5.B 6.A6.A 7.D7.D8.((20112011··天津高考)天津高考)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甲省甲省乙省乙省人口自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长率((‰‰))2003年年2009年年2003年年2009年年5.644.998.357.262011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2011年该省部分地区年该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在我国“十二五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如图所示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如图所示3)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盾: ;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 解析:解析:综合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人口增长的相关因素,综合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人口增长的相关因素,及人口、交通、旅游等多项人文知识点。
第(及人口、交通、旅游等多项人文知识点第(1)题,考)题,考查学生对于航运条件的掌握情况,题干中只要求据图中信查学生对于航运条件的掌握情况,题干中只要求据图中信息说出两条自然的原因第(息说出两条自然的原因第(2)题,考查人口增长,包)题,考查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两种形式第(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两种形式第(3))题,珠三角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快,人口数量大,非题,珠三角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快,人口数量大,非农业用地增加产生上述问题农业用地增加产生上述问题答案:答案:((1)甲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流速较快))甲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流速较快);甲省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甲省河流水量;甲省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甲省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季节变化大)2)近年来,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甲省高;甲省的)近年来,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甲省高;甲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出为主,乙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人口流动以迁出为主,乙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3)矛盾:城镇用地(非农业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矛盾:城镇用地(非农业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
盾依据: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耕依据: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有限;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地有限;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 [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 1.以我国重大工程建设为背景,考查大型资源跨区域调以我国重大工程建设为背景,考查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措施及影响配的原因、措施及影响 2.以产业转移的相关时事为切入点,考查产业转移的原以产业转移的相关时事为切入点,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命题多以综合题形式出现,综合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命题多以综合题形式出现,综合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 ] 1.产业转移的分析方法产业转移的分析方法 ((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一般规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一般规律: ① ①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某一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以某一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以下规律:下规律: ② ②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区)。
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区) ((2)主要考虑因素:)主要考虑因素: 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把握影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把握影响工业部门选择区位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响工业部门选择区位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3)实例分析:)实例分析: ① ①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区位存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区位存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发展变化例如钢铁工业一开始是接近煤炭产区的,即接近发展变化例如钢铁工业一开始是接近煤炭产区的,即接近能源产地随着技术的发展,能耗的下降,其主导因素由原能源产地随着技术的发展,能耗的下降,其主导因素由原来的能源为主变为原料为主,工业区位倾向于铁矿石产地。
来的能源为主变为原料为主,工业区位倾向于铁矿石产地二战后,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力加二战后,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力加强,工业区位又倾向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沿海地区,如强,工业区位又倾向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沿海地区,如日本的钢铁工业、我国的宝山钢铁总厂总体上讲,钢铁工日本的钢铁工业、我国的宝山钢铁总厂总体上讲,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原料原料→交通、市场的变化,导致交通、市场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钢铁工业的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 ②②又如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又如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工人的工资高低对这类企业的区位影响较大,其转移因此工人的工资高低对这类企业的区位影响较大,其转移的共同规律是转向劳动力工资水平低、数量较多的地区的共同规律是转向劳动力工资水平低、数量较多的地区当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工资水平提高,生产成本当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工资水平提高,生产成本变高,利润减少时再次进行转移而原来劳动力导向型企变高,利润减少时再次进行转移。
而原来劳动力导向型企业所在地区则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侧重发展知识导向型业所在地区则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侧重发展知识导向型企业或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工业转入地所生产的产品多企业或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工业转入地所生产的产品多向工业转出地销售向工业转出地销售2.资源跨区域调配资源跨区域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分析: 资源调配工程的实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资源调配工程的实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以下两方面分析:生态效益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① ①对于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对于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了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② ②对于资源调出地区而言,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工程的对于资源调出地区而言,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工程的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 3)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考题印证考题印证] ] ((20112011··安徽文综)安徽文综)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重心变化轨迹完成完成1~~2题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对 应图中的应图中的 ( )( ) A.a、、b、、c B.c、、b、、a C.c、、a、、b D.b、、c、、a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 ) A.西电东送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东海油气资源开发解析:解析:第第1题,从能源生产总量来看,题,从能源生产总量来看,1978年能源的生产重年能源的生产重心在华北地区,故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对应心在华北地区,故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对应c曲线。
曲线GDP重心重心2005年应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故年应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故GDP重心变重心变化轨迹对应化轨迹对应a曲线,故应选曲线,故应选B第2题,目前,我国东部地区题,目前,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的需求量大,但其生产量较小,而西部地区则与之相反能源的需求量大,但其生产量较小,而西部地区则与之相反东海油气资源开发将能源生产重心向东转移,故应选东海油气资源开发将能源生产重心向东转移,故应选D答案:答案:1.B 2.D ((20102010··福建高考)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企业的分布完成3~~4题3.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A.①① B.②② C.③③ D.④④4.④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 A.石油开采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核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港口建设解析:解析:第第3题,石化基地题,石化基地①①石油资源丰富,但没有市场优石油资源丰富,但没有市场优势;石化基地势;石化基地②②位于环渤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位于环渤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石化基地达,市场需求量大;石化基地③④③④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但石油资源贫乏。
第大,但石油资源贫乏第4题,题,④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该区域的港口建设,因为大中型石化产业移,将首先促进该区域的港口建设,因为大中型石化产业落户该区域,需要从境外大量进口石油落户该区域,需要从境外大量进口石油答案:答案:3.B 4.D ((20102010·江苏高考)江苏高考)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双选)题双选)5.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 的是的是( )( ) A.①①为资金为资金 B.②②为技术为技术 C.③③为劳动力为劳动力 D.④④为原料为原料6.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 区域发展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 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 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 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解析:解析:第第5题,由图中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特点可知,题,由图中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特点可知,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而欠发达地区则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而欠发达地区则为发达地区提供劳动力和原料。
第为发达地区提供劳动力和原料第6题,欠发达地区全面承题,欠发达地区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做法太绝对,不符合经济发展特点;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做法太绝对,不符合经济发展特点;高技术产业应布局在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高技术产业应布局在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B错误;发达错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两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两区域经济发展答案:答案:5.AC 6.CD[ [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 1.关注不同地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破坏等关注不同地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破坏等环境问题,以及其治理措施环境问题,以及其治理措施 2.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考考查永恒的主题,落实农业发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考考查永恒的主题,落实农业发展条件、布局与发展方向;掌握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展条件、布局与发展方向;掌握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在考查形式上,选择题、综合题都有呈现,信息呈在考查形式上,选择题、综合题都有呈现,信息呈现方式通常以区域图、文字表格为主从能力要求上看现方式通常以区域图、文字表格为主。
从能力要求上看侧重考查阅读图表、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地理侧重考查阅读图表、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地理现象成因的分析、论证能力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现象成因的分析、论证能力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 ] 1.区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的答题思路如下:湿地的开发)的答题思路如下: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而找出该区域的生态问题,了解该环境问题理背景,从而找出该区域的生态问题,了解该环境问题的分布与危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治理的分布与危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治理措施2.区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区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的一般步骤:)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的一般步骤:((2)区域开发与综合整治的解题思路:)区域开发与综合整治的解题思路: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域的优势条件进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域的优势条件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治理3.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1)区域农业发展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分析:农业区开发问题(如东北农业区开发)的分析思路:农业区开发问题(如东北农业区开发)的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对优势条件进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对优势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在开发和改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在开发和改造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造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2)如何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如何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 区域发展的条件,一般主要分析其自然条件和社会区域发展的条件,一般主要分析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这两个大的方面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从自然经济条件这两个大的方面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从自然条件看,珠三角地区平原广阔,降水丰沛;南部地带面条件看,珠三角地区平原广阔,降水丰沛;南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的范围比较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的范围比较广,如区域的经济基础、区域的经济地理位置、国内外广,如区域的经济基础、区域的经济地理位置、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国家的政策等如珠三角地区城市密集,的经济环境、国家的政策等如珠三角地区城市密集,是我国经济、文化都很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比是我国经济、文化都很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较开放,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国际经济环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有国际经济环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政策、区位(良好的区位条件)、侨乡(全国对外开放政策、区位(良好的区位条件)、侨乡(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等最大的侨乡之一)等 [ [考题印证考题印证] ] ((20112011·重庆高考)重庆高考)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回答均用地状况读图回答1~~2题1.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 )( ) A.居住用地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绿地用地2.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 施是施是( )( ) A.改善居住条件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发展高技术工业 C.加强交通建设加强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美化城市环境解析:解析:第第1题,由图可知人均居住用地和人均工业用地均超过题,由图可知人均居住用地和人均工业用地均超过了国家标准最大值,人均道路用地小于最小值,只有绿地用了国家标准最大值,人均道路用地小于最小值,只有绿地用地符合国家标准。
第地符合国家标准第2题,题干中说急需打造物流基地,急需题,题干中说急需打造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应是加强交通建设采取的措施应是加强交通建设答案:答案:1.D 2.C ((20112011··浙江高考)浙江高考)十八世纪墨累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3~~4题3.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 是是 ( )( )A.①① B.②②C.③③ D.④④4.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 ) ① ①土壤盐碱化 土壤盐碱化 ②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 强 强 ③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④湿地萎缩,牧草湿地萎缩,牧草 生长不良生长不良 A.①④①④ B.②③②③ C.③④③④ D.①②①②解析:解析:第第3题,澳大利亚墨累题,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是世界典型的混合达令盆地是世界典型的混合农业分布区,且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农业商品率高,其农业分布区,且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农业商品率高,其畜产品应主要面向市场,因而可排除畜产品应主要面向市场,因而可排除C选项;而该混合农业选项;而该混合农业中粮食作物产品也是面向市场的,而中粮食作物产品也是面向市场的,而A、、B两选项所示作物两选项所示作物没有面向市场,因此排除没有面向市场,因此排除A、、B两选项;正确答案为两选项;正确答案为D选项。
选项第第4题,由材料分析可知,引用的河水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题,由材料分析可知,引用的河水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农田(小麦)的灌溉,河水流量不可能增多,河口附近侵农田(小麦)的灌溉,河水流量不可能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也不可能增强,故蚀作用也不可能增强,故②②错;河水减少,水生动植物也错;河水减少,水生动植物也不可能大量繁殖,故不可能大量繁殖,故③③错;而灌溉过程中造成土地盐碱化,错;而灌溉过程中造成土地盐碱化,故故①①对;河水引用过多,湿地必然会萎缩,牧草生长不良,对;河水引用过多,湿地必然会萎缩,牧草生长不良,故故④④对;所以正确答案为对;所以正确答案为A选项答案:答案:3.D 4.A5.((20112011·广东高考)广东高考)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 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 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 )(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 程程解析: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但岩石溶蚀与侵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但岩石溶蚀与侵蚀与这里不符,故蚀与这里不符,故A、、D错;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错;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造成石灰岩地区土地退化,植被退化或丧失,水土流失,响,造成石灰岩地区土地退化,植被退化或丧失,水土流失,并伴有流水溶蚀作用造成岩石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并伴有流水溶蚀作用造成岩石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进一步退化,而并非强烈风蚀形成,故进一步退化,而并非强烈风蚀形成,故B选项错误;正确答选项错误;正确答案为案为C选项。
选项答案:答案:C ((20112011··福建高考)福建高考)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6~~7题6.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 ) A.土层薄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植被覆盖率低7.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 ) A.调节大气温度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增加日照时数解析:解析:第第6题,增肥后效果弱,改成梯田后效果好,说明是题,增肥后效果弱,改成梯田后效果好,说明是坡度大制约增肥效果第坡度大制约增肥效果第7题,整个材料都在说增加肥力,题,整个材料都在说增加肥力,第一次第一次“直接的直接的”失败,第二次失败,第二次“间接间接”的成功,说明的成功,说明B选项正选项正确。
确答案:答案:6.C 7.B8.((20102010··新课标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 区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沙尘暴发生的原因结合地图从民本题主要考查沙尘暴发生的原因结合地图从民勤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即可作答勤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即可作答答案:答案: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源丰富)(植被少),春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源丰富)(植被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9.((20102010··浙江高考)浙江高考)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 成下列问题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图中②③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2)据报道,近年来)据报道,近年来④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湿地分布成因、生态破坏等相关本题主要考查湿地分布成因、生态破坏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提取图像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提取图像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湿地的分布主要取)题,湿地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地形、气候等第(决于当地的地形、气候等第(2)题,非法牧场扩张会)题,非法牧场扩张会造成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造成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答案:答案:((1))②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沿河多沼泽③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2)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 1.结合国土整治、资源开发、生态建设与保护以及自然结合国土整治、资源开发、生态建设与保护以及自然灾害监测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生灾害监测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各自领域中的作用活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各自领域中的作用 2.形式上,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联系图、实际形式上,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联系图、实际3S信息图和文字、表格等信息图和文字、表格等 3.能力上,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和阅读图表提取信息能力上,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和阅读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能力,考查了学生3S技术的推理和论证能力图文转换技术的推理和论证能力图文转换能力[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 ]1.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现代化现代化技术技术功能差功能差别别图像或数据分析图像或数据分析方法方法应用领域应用领域应用领域应用领域共同特征共同特征遥感遥感((RS))主要监主要监测地理测地理事物状事物状态、范态、范围变化围变化遥感事物的波段遥感事物的波段型图像,主要是型图像,主要是分析事物在不同分析事物在不同时期或与其他事时期或与其他事物波段差别最大物波段差别最大波段;图片型图波段;图片型图像主要是分析不像主要是分析不同时期事物变化同时期事物变化方向、面积方向、面积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状况监测、状况监测、资源勘探、资源勘探、灾害监测灾害监测等等主要应用主要应用于与地理于与地理位置有关位置有关的领域的领域现代化现代化技术技术功能差别功能差别 图像或数据分析方法图像或数据分析方法应用应用领域领域应用领域应用领域共同特征共同特征地理地理信息信息系统系统((GIS))主要是分主要是分析、设计析、设计方案方案图层型数据分析,主图层型数据分析,主要分析某一方案所需要分析某一方案所需要的不同要素;数字要的不同要素;数字型数据主要是分析数型数据主要是分析数据所占范围和变化方据所占范围和变化方向,或比较不同数据向,或比较不同数据叠加的结果叠加的结果城市规城市规划、城划、城市交通、市交通、城市环城市环境管理境管理等等主要应用主要应用于与地理于与地理位置有关位置有关的领域的领域现代化技现代化技术术功能差别功能差别图像或数据分图像或数据分析方法析方法应用领域应用领域应用领域应用领域共同特征共同特征全球全球定位定位系统系统((GPS))主要确定主要确定地理事物地理事物的经纬度的经纬度位置、海位置、海拔高度拔高度主要是分析显主要是分析显示数据,根据示数据,根据显示的经度、显示的经度、纬度、海拔确纬度、海拔确定地理单元定地理单元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测量、救测量、救援等领域援等领域主要应用主要应用于与地理于与地理位置有关位置有关的领域的领域 2.““3S””技术手段的选取技术手段的选取 做做“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题目时,首先看其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题目时,首先看其工作对象是工作对象是“点点”还是还是“面面”,是,是“点点”则选用则选用GPS,如导航、,如导航、珠峰高度测量等;如果是珠峰高度测量等;如果是“面面”则需看突出监测方面还是则需看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技术,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技术,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GIS技术。
技术 同时一项工作往往可能在某次使用的是一种技术,而另同时一项工作往往可能在某次使用的是一种技术,而另一次则使用了另一种技术,甚至是同时使用了多种技术,因一次则使用了另一种技术,甚至是同时使用了多种技术,因此,要认真审清题目,提炼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此,要认真审清题目,提炼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某山区森某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后,扑救工作动用了卫星监测定位,并运用计算林火灾发生后,扑救工作动用了卫星监测定位,并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火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报机软件对火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报”这一事件中,使用卫星这一事件中,使用卫星监测是监测是RS技术的应用,卫星定位则是技术的应用,卫星定位则是GPS技术的应用,计算技术的应用,计算机处理预报信息则是机处理预报信息则是GIS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应用[ [考题印证考题印证] ] ((20112011··北京高考)北京高考)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2.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 ))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解析:解析:第第1题,图中图像是经过加工处理的,遥感和全球定题,图中图像是经过加工处理的,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无法完成这个功能,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处理和分位系统无法完成这个功能,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
第析地理空间数据第2题,根据图中交通线的密度看,东部题,根据图中交通线的密度看,东部大于西部,可知商业网点也应该是东部大于西部大于西部,可知商业网点也应该是东部大于西部答案:答案:1.C 2.D3.((20112011··山东高考)山东高考)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 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 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解析:解析:病虫害水稻与正常水稻辐射的波长不同,可用遥感病虫害水稻与正常水稻辐射的波长不同,可用遥感技术来监测,灾害预报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监测,灾害预报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答案:答案:B4.((20102010··江苏高考)江苏高考)中国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月1 日正式开园,会期日正式开园,会期184天。
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天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 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 术是术是 (( )) A.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数字地球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意在考查本题考查了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意在考查考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特征和运用领域的理解能力全球定考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特征和运用领域的理解能力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设计合理的参观路线最宜使用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设计合理的参观路线最宜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答案:答案:A5.((20102010··福建高考)福建高考)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 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应用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应用GIS技术在图技术在图 甲基础上制作图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甲基础上制作图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C.各行政区的边界各行政区的边界D.各行政区的面积各行政区的面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不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与应用范围的掌握情况。
图中甲为同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与应用范围的掌握情况图中甲为2000年该都市圈的人口密度,要应用年该都市圈的人口密度,要应用GIS技术制作图中乙技术制作图中乙该年的人口增长率,需要该都市圈该年的人口增长率,需要该都市圈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以便计算该年的人口增长率数量,以便计算该年的人口增长率答案: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