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业文明_工业文明_生态文明(初稿)【江涌起】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73MB
约32页
文档ID:47460614
农业文明_工业文明_生态文明(初稿)【江涌起】_第1页
1/32

1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变迁第一章农业文明的兴起与衰落文明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个多义词,可能有100 多种解释文明既可以指良好的文化教养,也可以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文明,一方面可以说是文化的成就;另一个意义,就是社会发展程度从文明探源的角度看,文明的形成,就是人类社会进入了国家形态在历史学领域,“文明”一词是一个综合的指标,系指相对于原始社会或史前社会的一个很大的历史阶段,意味着人类的某种社会进步如果从生产的基本方式和财富的基本来源角度讲,可以依次划分出农耕文明或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两大文明类型;如果从社会制度角度分析,又有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等循序渐进或者并列的文明根据目前所知的有关材料,可以确认文明的起点在于工具革命,也就是新石器革命工具革命带来了农业革命以及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后果,引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关于文明的标准首先是由西方学术界提出的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了文明的10 个标准,比如一定规模的遗址,人口要达到5000以上,有权力机构,有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它标志着建筑技术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动员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等等判断一个地区是否进入文明社会可用如下基本标志:1.是否有了比石器效率更高的金属器工具。

2.社会分化是否为具有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的阶级和等级3.是否产生了由专门的公职人员、政府机关、军队、法庭、监狱等成分构成的多层公共权力机关——国家,并因此产生了法律、法规和税赋等国家权力的派生物4.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防御中心的城市或居民是否集中地出现,并成为一定地域上的国家与国民的权力中心5.是否发明了文字和发生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从而形成了专门化的文学艺术与科学知识部门这一切文明的标识虽然不是在时间的某一点上同时出现的,但毕竟构成了区分文明到来的基本参数简言之,就是农耕与畜牧业、金属器(青铜器)、私有财产、城市、阶级等级分化、国家、文字、法律规范的出现文明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表现为互为因果的交互作用关系,进步的特点是加速度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用去了近200 万年,新石器时代到金属器时代用去了1 万年,金属器时代到大机器时代用去了5000 年,现在工具进步的速度可谓日新月异一、农业文明的概念农业文明是指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而逐步形成的人类文明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和文明社会的进步与生产力的进步大体上是同步的对此,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2 由于人类在文明社会的早期阶段生产力十分低下,所能达到的最优质的工具是铁制手工劳动工具,最经常、最可靠的能源是畜力和人力,因此社会实际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生产过剩,只有普遍贫困下的相对过剩普通劳动者能够用来交换的剩余产品数量很少,所以,整个社会的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相比始终是很少数 再加上古代手工业生产的产品种类简单,多数工艺并不复杂,比如居民普遍需要的陶器与纺织品,农民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制作;许多产品经久耐用,可以世代相传, 比如金属工具、 瓷器和武器等大宗产品,这些因素大大限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最主要的劳动对象是土地,最好的财产来源是土地种植,因此他们最愿意拥有的财产是土地,最权威的统治者就是大土地所有者,工商业和工商业者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有鉴于此,整个古代文明都被定名为农业或游牧文明,以便区别于后来的工业文明二、农业文明的兴起、发展与衰落1、世界农业的起源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原始人类在求得生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然和自身,也进化着自己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采集野果到种植庄稼,从穴居山洞到建造房屋,从与野兽相争到驯养家畜,从结绳记事到刻画文字符号,从实用器到礼仪用具,从氏族到城邦,迈进文明的门槛。

然而,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却大致不超过一万年在二三百万年前,人类进入旧石器时代,那时人们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以粗制的、没有磨削的、用石块敲打出来的打制石器为工具,学会了使用棍棒、长矛从事狩猎业,并利用篝火烤熟猎物,以维持生存由于那时地广人稀,猎物丰富,凭借简便的获猎手段,加上从大自然采集极为丰富的果实,以及块根、块茎等植物资源,原如人类足可维持自己简单的生活他们以血缘族群为单位,游荡于无边无际的森林、草原之中和大河、大湖沿岸,随处猎取生活资料,这种极其原始的生活方式,至今在东南亚、非洲及拉美一些国家仍可以见到随着冰后期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某些动物的绝灭,加之世界人口的逐渐增加,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数量相对减少,人类依靠原始的工具和传统的方法难以取得维持其生存所需要的最低数量的食物,于是出现了谋生方法的革命性变革,原始人类由于经过旧石器时代长期的采集、渔猎生活,逐步熟悉了野生植物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即约在公元前8000 年左右开始驯养繁殖动物和种植谷物,原始人类延续了大约200 万年之久的采集渔猎生活也从此逐步过渡到原始农业阶段这种原始农业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使用工具的进步,如发明了弓箭、磨削的石器、木制工具、骨器,并将磨削石器缚于棍棒上作为武器等。

由于原始种植行为的出现,形成了农田的雏形原始农业的最主要特征是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因而只能靠自然力去恢复地力表现在耕作制度上,有轮垦制、烧垦制前者是开掘一块土地后,撒播种子,不进行田间管理,在连续种植几年后弃耕,待地力恢复后再种,有几块土地轮换种植后者即为“刀耕火种”,先用刀斧砍倒树木,晒干焚烧后做肥料,然后开穴下种,种2~3 年农作物,需休闲 10~ 20 年才能恢复地力这类轮歇丢荒的耕作制度是极其粗放地利用土地,不仅生产力很低下而且破坏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但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少地多的情况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大量的考古发掘表明,世界原始农业起源于北纬40o~南纬10o之间在地理和气候上大体相似的几个地区,如西亚从伊朗的德黑兰平原以西的山前地带,经伊拉克北部、土耳其东南部到叙利亚以及约旦的北3 部和西部呈“新月形”地区,这里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 000 米,早在公元前8000~6000 年,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人们在这里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在中美洲墨西哥的坦马利帕斯地区,以及瓦哈卡河谷和特瓦坎谷地(海拔900~1 900 米)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7000 年已开始种植玉米,并驯养羊驼;公元前7500~5000 年,中国的黄河及长江流域已开始种植小麦、谷子和水稻,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

新石器时代后期,陶器的应用和青铜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化史上蒙昧时代的结束和野蛮时代的开始农业( Agriculture)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生产的形成和发展在世界各地经历了不同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是由几个农业起源中心,通过引种和农耕方法的传播,沿不同的路线向世界各地扩散,并与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面貌和农业类型这些中心主要分布在西亚、中美洲的墨西哥和中国此外,尚有亚洲东南部、非洲西部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但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原始农业出现的早晚很不一致,有的地区根本没有经过这一阶段(如非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欧洲的中部和西部,当时由于被茂密的森林所阻挡,直到铁器时代才得以开发主要农作物的起源地区俄国著名的植物地理学家N.I. 瓦维洛夫认为, 世界植物驯化和早期传播的中心是那些发现驯化植物栽培种类最多的地区根据有关农作物的考古资料,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起源地区:①小麦小麦最早起源于西亚和中国。

至今在云南、西藏一带仍可常见中国特有的野生小麦②玉米玉米种植起源于中美洲③谷子谷子最早是在中国驯化种植的,其野生型是狗尾草,又称莠绿、毛莠、狐尾草等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最早从种植粟开始发展起来的农业国,然后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地④水稻水稻起源于西起印度的阿萨姆邦,东迄于中国云南省的一个椭圆形丘陵地带⑤大豆大豆起源于中国,大约在公元前2000 年以前,后经中国华北引至朝鲜、日本⑥棉花棉花原产于印度的印度河河谷主要畜禽的起源地区现在畜禽的野生祖先主要分布于西亚、中亚、印度和中国等地①据有关资料, 伊朗在 11000 多年前,就对狗进行驯化, 美洲约在14000~9000 年,英国约克夏在7500年前,丹麦在6800 年前,中国在6000 年前进行狗的驯化②家猪是由生活在山林草莽和沼泽地带的野猪驯化而来的猪的驯化以中国最早,其次是西亚地区 (距今年 6 000 年)4 ③羊包括山羊和绵羊两种羊的驯化以西亚地区最早,巴勒斯坦的杰里科地区,早在公元前8500 年就已驯养山羊;伊朗北部的里海没岸地区,在公元前6000 年也已开始驯养羊其中绵羊的驯化可能较山羊稍晚,最早亦出现在西亚地区④牛是由野生的乌鲁斯牛驯化而成的。

大约在距今5 000~6 000 年,在西南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开始驯养而水牛则是在印度或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南部被驯化的⑤在家畜中,一般认为马的驯化在时间上要较其它畜稍晚据考证,公元前3000 年在中亚草原地区已驯养马并用作运输工具希腊在公元前2000 年就用马挽车,埃及在公元前1600 年就有有关马的最早驯养记录⑥驴来源于非洲野驴,其分布区大体是从索马里的经努比亚和撒哈拉高地延伸到阿特拉斯山地⑦家鸡是由野生的原鸡驯化而来的鸡的驯化以亚洲最早中国早在公元前1400 年就将野鸡驯化为家鸡,印度在公元前1200 年也已驯养家鸡⑧家鹅是在公元前2300 年由埃及人将栖息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雁驯化而成接着,到公元前2000 年末期,灰鹅和中国鹅也相继被驯化⑨火鸡学名吐绶鸡,是公元前5000 年在墨西哥的瓦哈卡谷地首先被驯化成家禽的⑩家鸽最早可能是在阿拉伯地区驯化的早在公元前3100 年,在近东地区就出现了鸽子的雕像埃及大约是在公元前2600 年开始养鸽的2、农业的传播路线由于资料缺乏,农业的传播路线目前知道得较少其中从西亚到欧洲的传播路线有三条:一是往北,穿过土耳其到达乌克兰平原,然后再横过东欧,经波罗的海到达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二是向西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到达巴尔干半岛,再向北经多瑙河流域到达欧洲中部,并由此传播到大西洋西岸地区;三是向西穿过爱琴海到达希腊,经意大利、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另一支往北到达英国和爱尔兰。

由西亚往东的传播路线有两条:一是经伊朗高原,到达印度河流域;二是向东北,沿里海沿岸到达中亚地区中美洲以墨西哥和安第斯山区为主体的原始农业中心,分别向南、北扩展到南美洲和北美洲中国原始农业从华北、华南、西南的山区向周围平原地区扩散,特别是黄河流域成为中国最早的农业区域之一原始农业在地域上传播的结果,最后形成了三大谷物产区,即:水稻产区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玉米分布于美洲;小麦分布在欧洲、中东、北非、中亚、南亚印度河及东亚黄河流域农业传播不仅是多种作物的传播,而且包括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栽培技术以及生活方式的传播随着动植物驯化的发展,在不同地区逐步形成了两个相应的农业类型,即:森林地区的 “刀耕火种” 农业和半干旱草原区的游牧业3、古代农业文明国家在新石器时代与金属器时代之交,即铜石并用或金石并用时代,世界上产生了五个独立的文明:公元前 4000 年代末出现的西亚两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000 年代末出现的东亚两河(黄河与长江)流域、南亚两河(印度河与恒河)流域文明(如图1) ,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出现的中美与南美文明,他们都是农业文明的形态,即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而逐步形5 成的人类文明。

最早的农业文明集中在旧大陆的大河流域,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