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4.0分)1. 同学们学习物理知识以后,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了估测,以下的估测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 )A. 学校的课桌高度约为0.8m B. 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75℃C. 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为40kg D. 某同学跑100m成绩约为14s2. 疫情期间,村书记杨百顺每天都通过大喇叭向村民通报疫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声B. 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大喇叭振动产生的C. 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D. 村民根据音调,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3. 早晨,我们常看到花草上有露水,这一物态变化是( )A. 凝固 B. 液化 C. 凝华 D. 熔化4. 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文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A.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闻声不见人”是由于声速比光速快C.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未改的是“音调”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大5. 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 0.25 m/s B. 0.2 m/s C. 0.17 m/s D. 无法确定6. 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同一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甲乙两图成像都是因为光的折射B. 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C. 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大D. 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7. 医院的氧气瓶容积为0.1m3,瓶中有2.0kg氧气,用去一半后,氧气瓶中剩余的氧气质量和密度分别是( )A. 1.0kg;20kg/m3 B. 1.0kg;10kg/m3C. 2.0kg;20kg/m3 D. 2.0kg;10kg/m38. 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A. 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B. 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C. 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D. 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9. 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A. 镜中花 B. 水中桥C. 林中影 D. 缸中鱼10.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在 60cm 刻线处,凸透镜所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B. 图乙中烛焰成的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 凸透镜的焦距是 30.0cm11. 小明去超市买醋和酱油,店主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如图所示,但量取相同质量的醋和酱油所用的容器是不一样的,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乙系列是量取醋的容器系列B. 质量相同的醋的体积大于酱油的体积C. 醋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D. 醋的密度大于酱油的密度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2. 下列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A. 把铁块压成铁片,它的密度变小了B. 把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是为了保持温度C. 隆冬时节,大凌河河底流动的河水,水温约为4摄氏度D. 影视镜头中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重物”是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成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3.0分)13. 如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
由图可知,物体在DF段的路程为______cm;若认为刻度尺是运动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______14. 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以窗外的农田为参照物,硬币是______的,以列车内的座椅为参照物,硬币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15. 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_,玻璃在______侧16. 我国篮球巨星姚明身高2.26米,他站在平面镜前2米处,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米,像离姚明______米,若他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运动,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 有些宾馆、饭店的洗手间里装有感应式热风干手器,洗手后把手放在它的下方,热烘烘的气体就会吹出来,一会儿手就烘干了.它能很快把手烘干的理由是:热风提高手上水分的______ ,并加速水分表面的空气______ ,促进水分的______ .18. 图为某段声音的波形,______(A/B)位置响度大,______(A/B)位置音调高,A、B位置的声音在空气中的声速______(相同/不同)。
19. 每年的6月16日为全国“爱眼日”. 图中表示甲、乙两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需配戴______ 镜,乙需配戴______ 镜.(选填“老花”或“近视”).20. 有一个质量为0.25kg的空瓶子,盛满水后称得它的质量为1.5kg,那么这个瓶子的容积是______mL,若用该瓶子盛满某种液体后,盛满后称得它的质量为1.75kg,则此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21. 某品牌盒装牛奶的体积是,若测得该牛奶的质量是0.3 kg,则该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_ 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2. 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恰好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根据给出的光线作出进入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从水面出来的折射光线23. 按要求作图 (1) 如图甲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作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2) 如图乙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4)如图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5)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作一条入射光线,使其通过点A,并使其反射光线通过B点.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0分)24. 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明按图8完成了如下实验1)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数据记录及处理提醒: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表格中,已经给出了单位,注意相应位置应该要填数据)路段距离(c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cm/s)AB40.0220BC50AC90.03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______填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慢)(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3)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______25.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1)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______;(2)在烧杯上放置一个纸板,其目的是______;(3)乙图中a图象是实验小组根据记录绘制的水沸腾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当地大气压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标准大气压;(4)如果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水沸腾时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__(填“b”、“c”或“d”)。
26. 物体能在平面镜中成像小明说:“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你能用实验证明上述说法是正确的吗?请简述你的实验过程2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1)此时光屏上形成的是蜡烛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小”)的像;(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本实验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在______cm的范围之间;(3)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个凸透镜,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该操作可以用来模拟_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4)如果从蜡烛的一侧观察凸透镜的表面,也会看到一个蜡烛的像,这个像是由于光的______(填“折射”或“反射”)形成的28.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移动选填“左”或“右”)(2)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04g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六、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9. 某同学分别测出一组铜块的质量和体积,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请你根据所得的数据在图中作出铜块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象(要在横坐标和纵坐标的不同位置上标出对应的数值),并求出铜块的密度是______ ,根据图象可以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______ 的关系. m/gV/cm3铜块117.82铜块235.64铜块353.46铜块471.28七、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30. 如图所示,物块M在光滑斜面上从A匀速滑到C,速度v=2m/s,其中AB=6m,AC=10m,物块M重GM=100N,物块m重Gm=40N (不计滑轮重,绳重,绳与滑轮间摩擦)求:(1)物块m上升的高度为多少米2)动滑轮对m所做的功W13)M重力做功W24)重力对M做功的功率P31. 如图甲所示,装有部分水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170g向杯子中放入一个金属球后,水刚好将杯子装满,杯子、水和金属球的总质量为248g,如图乙所示,然后取出金属球,向杯子中加满水,此时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200g,如图丙所示,求:(1)金属球的体积;(2)金属球的密度;(3)若该金属球是空心的,且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0cm3,则制造该金属球所用金属的密度。
答案和解析1.【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