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管的电极是负极,b 管的电极是正极B.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C.a 管的气体能被点燃,b 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D.反应一段时间后,a、b 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 2: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B.塞紧胶塞C.倾倒液体D.氧气验满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阳离子带正电,所以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5.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B.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D.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光,生成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7.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2:1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C.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8.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铕属于金属元素B.铕原子核内中子数为63C.铕的原子序数是63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9.一篇爆文: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提出用异烟肼毒狗从而“倒逼中国养狗文明进步”,遭到众多人士著文反击一种以往不为人所熟知的化学物质——异烟肼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下列有关异烟肼(C6H7N3O)说法正确的是A.从质量上看:异烟肼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从宏观上看:异烟肼是由17种元素组成的物质C.从微观上看:异烟肼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从类别上看:异烟肼属于化合物10.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表示“4○”的图示是( )A. B. C. D.11.下列事实与氧气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D.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2.关于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并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或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某同学在观察到装置B内有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
其原因是________.(4)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________.(填序号)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她选择上述发生装置中是__ (填装置序号).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发现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 (答出一点) (6)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方法:________.(7)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a)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 (填装置编号);(b)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________ (填装置编号);14.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填写下列空格:(1)A图所示装置浄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2)B图所示实验,木炭在图①中燃烧与木炭在图②燃烧剧烈程度______(选填“不同”或“相同”)图③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根据上述木炭燃烧的实验,你能归纳出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有关。
与燃烧一样,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因此,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使之满足人们的需要请举一个生活中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具体实例_______3)实验C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4)用图D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__________15.如图所示是铁丝(图1)和硫(图2)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的一端要系一根火柴的原因是_____,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2)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_____火焰;图1和图2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_____(“相同”或“不相同”)1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或____检验一个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操作是____3)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则其发生装置选用____(填序号,下同)为了探究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同学们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具有碱性的物质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然后依次做了以下实验。
由以上实验,推断出氨气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 、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硝酸铵化学式为NH4NO3,根据化学式完成下列问题:(1)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2)磷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列式计算)(3)20g的硝酸铵含氧元素质量是多少_________?(列式计算)18.核糖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机物,它的化学式是C5H10O5计算:(1)核糖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2)核糖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3)核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4)150克核糖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掌握化学语言的含义才能更好的运用化学语言,请完成的含义:(1)质的含义:氢气和氧气_____2)量的含义:①_____②_____③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根据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生成为氧气,负极生成为氢气,且体积比为1:2进行解答。
详解】A、由图可知道a 管气体体积是b管中气体体积的2倍,故a管生成的为氢气,相连的电极是负极,b管中生成的为氧气,相连的电极为正极,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后会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增强导电性,故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因为a管中为氢气,b管中为氧气,故a 管的气体能被点燃,b 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反应一段时间后,a、b 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8,体积比才应该2:1,故D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点睛】本题易错点在于易把电解水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质量比1:8弄混淆2、A【解析】A、当玻璃管插入橡胶管:管口平圆,沾水润湿,原图正确,故符合题意;B、塞紧胶塞时,试管不能挤压桌面,避免用力塞胶塞时,将试管挤压碎,原图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倾倒液体时,试管口要紧挨试剂瓶口,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原图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氧气验满时,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原图错误,故不符合题意3、D【解析】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但发生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含氧化合物也可以,选项错误;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也可由离子构成,选项错误;C、阳离子带正电,但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如质子,选项错误;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选项正确。
故选D4、C【解析】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所以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故A错;B、元素的种类决定于质子数,故B错;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C对;D、分子和原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故D错.5、A【解析】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但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故A错误;B、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故B正确;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C正确;D、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中的藻类物质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故D正确;故选A6、B【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白雾,故选项错误;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C、木炭在空气中红热,不会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7、D【解析】A、通过题目中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看到反应中各物质分子个数比应为1:2:1:2,而不是1:1:1:2,故A错误;B、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变化前后都含三种原子、原子个数均为9个原子,因此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故B错误;C、由反应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第一种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故C错误;D、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但却可看出原子结合方式发生改变,可判断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