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的“成名作”

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47KB
约5页
文档ID:261511422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的“成名作”_第1页
1/5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的“成名作” 1891年12月25日,圣诞节,德国 一名女孩在柏林大学附属诊疗所的儿科病房里,奄奄一息,她看上去将不久于人世女孩的家人们脸上写满了无奈与苦痛,围坐在病床旁边在这个纪念基督诞生的日子里,这里没有圣诞树,没有快乐,没有救世主,有的只是即将成功的死神 随着一名护士急匆忙地走进病房,这种凝固的空气被扰动了她向女孩的父母轻声耳语了几句,女孩的父母站起身来,随着她走出了病房 此时,在走廊上正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他一脸络腮胡子,衣着齐整灰心的父母在得知访客的来意之后,回望了一眼病床上的女儿,没有迟疑,承受了这位来访者的建议——为女孩注射一种新的并且未经应用于人体的药物 这一确定,揭开了人类对抗疾病的新篇章! 那位站在走廊、三十多岁的男子就是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德国的免疫学家、细菌学家,也是后来获得19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人 而病床上的女孩罹患的就是当时最为猛烈的传染病——白喉 与白喉的抗争 贝林诞生在当时普鲁士王国西普鲁士罗森堡县中的一个小村汉斯朵夫〔今属波兰〕。

他共有12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五他的父亲是一位贫困的乡村老师贝林由于天资聪颖,得以通过多项奖学金坚持读到了中学由于他无法接着获得奖学金来读他始终憧憬的医学,因此他确定参军,做一名军医如此,既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又可以在服役期间完成相关医学课程 1889年,服役期满的贝林受罗伯特·科赫邀请进入柏林传染病探究所担当科赫的助手罗伯特·科赫是世界著名的病原生物学家,享有极高的声誉科赫的试验室更是全球出色科学家的摇篮,贝林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19世纪,白喉是威逼儿童安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大多发至1岁到5岁的儿童,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四周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紧要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麻痹,全身中毒病症明显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们几乎是谈白喉而色变20世纪20年头,仅美国每年就有10万到20万人发病,年死亡人数为15000人左右,其中主要为儿童欧洲的状况更为紧要,每年大约有5万人死于该病…… 在起初探究白喉的时候,贝林认为,可以运用氩和汞消毒来防止人体感染,但都失败了恰巧在这时,他相识了同他一道在科赫探究所工作的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

北里柴三郎博士对中医很有探究,贝林得知古代中医典籍上有一条医理,叫做以毒攻毒而这条医理之所以能沿用至今,必定有其科学性由此贝林认为,病毒菌能产生毒素,毒害人和动物,那么就必须会有一种攻毒的抗毒素,即“抗毒素免疫”这一西医中没有的概念 贝林与北里柴三郎在试验中,将患过白喉的老鼠血清注射入新患白喉的老鼠体内后,新感染白喉的老鼠奇迹般地痊愈了,这说明感染过白喉的老鼠体内有某种对抗白喉杆菌毒素的物质他们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白喉抗毒素血清”1890年,贝林与北里柴三郎共同发表了他们的成果,并指出可以通过注射抗毒素血清来治疗患者,这一理论已经被动物试验证明,但尚未有应用于人体的先例 圣诞节的重生 1891年12月25日,那名圣诞节女孩,就是“白喉抗毒素血清”应用于人体的第一人在贝林采纳免疫羊血清进展注射后,小女孩的病情快速好转,没过几天就康复出院了圣诞节加上难以置信的良好效果,使得此事产生了相当大的轰动,有人甚至以“圣诞节大挽救”来命名此次治疗不过随着时间的消逝,也有不少人对故事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如此戏剧化的情节是否真的曾经发生过,此时此刻仍有争议人们普遍认为,通过全身应用抗毒素来治疗疾病不应早于1892年。

故事的真实性虽仍存疑,但是贝林在这一领域的出色奉献却没有争议白喉抗毒素血清挽救了成千上万的儿童,人们自此再也不用谈白喉而色变了,贝林也因此被誉为“儿童的救星” 如今人们已经知道,所谓抗毒素实际是一类具有中和作用的抗体通过打算免疫注射百白破疫苗,白喉在现代社会已经特别罕见当前美国每年白喉的发病人数已降至个位数;在中国,白喉也只是有时零散发病,某些省份甚至已经连续十几年没有发觉一例白喉卫生防疫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首先应当归功于贝林 1901年,为了表彰贝林的突出成就,诺贝尔奖评委会将第一届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贝林: “在血清疗法方面的工作,特殊是应用于白喉方面,他以这一项工作开拓了医学科学领域中的一条新路,从而给医生们一种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的成功武器 贝林在医学上首先研制胜利破伤风及白喉抗毒血清,创立了预防破伤风病症发作和治疗白喉有效的血清疗法,为人类战胜这两种疾病取得了丰功伟绩,成为人类医学史上血清疗法的创始人 在利用血清疗法治疗白喉取得良好效果后,贝林并未因此止步除了白喉抗毒血清之外,贝林还开发了其他的抗毒血清,其中的破伤风抗毒血清更是在此后的一战期间挽救了大批受伤士兵。

贝林又因此被人们誉为“士兵的救星” 晚年的贝林将主要精力放在探究结核病的治疗方面,然而很缺憾,这次他没有胜利;最终也正是结核病夺去了他63岁的生命 他曾将自己的全部财产,包括历年来各国授予他的奖金以及首次获得的诺贝尔奖的奖金,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建立结核病探究所 我将我为此项工程付出的努力视为我一生中最大的华蜜和胜利——贝林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