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学 号专 业 化学(师范)年级、班级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项目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类型:口验证口设计口综合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实验指导老师蔡跃鹏 实验评分【实验目的】1 、明确溶液凝固点的定义及获得凝固点的正确方法2 、确定环己烷的凝固点降低值,计算蔡的相对分子质量3、掌握凝固点将定分子量的原理,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理解4、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实验原理】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了解物质的一个最基本且重要的物理化学数据,其测定方法有许多种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简单又比较准确的方法,在溶液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 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一种依数性,这里的凝固点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溶液中纯溶剂开始析出.. .. . ・ 、 一 一一一 , •一、 一 .一 * ..一的温度由于溶质的加入,使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析出的温度 Tf比纯溶剂的凝固点 不下降,其降低值△不=Tf-Tf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即△ Tf=Km (3-1)式中,4Tf为凝固点降低值;m为溶液质量摩尔浓度; K为凝固点降低常数,它与溶剂的特性有关。
表3-1给出了部分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值表3-1几种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值水醋酸笨环己烷环己醇蔡三澳甲烷一 *Tf /K273.15289.75278.65279.65297.05383.5280.95K/(K • kg/mol)1.863.905.122039.36.914.4若称取一定量的溶质 W(g)和溶剂W(g),配成稀溶液,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口为m= Wb X 10 mol/kg (3-2)MbWa式中,M为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将式 (3-2)代入式(3-1),整理得M= Kf Wb x 103 mol/kg (3-3)△ Tf Wa若已知某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 Kf值,通过实验测定此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Tf,即可计算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M通常测定凝固点的方法有平衡法和贝克曼法 (或步冷曲线法)本实验采用后者其基本原理是(温度-时间曲线),用外将纯溶剂或溶液缓慢匀速冷却,记录体系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出步冷曲线 推法求得纯溶剂或稀溶液中溶剂的凝固点首先,将纯溶剂逐步冷却时,体系温度随时间均匀下降,到某一温度时有固体析出,由于结晶 放出的凝固热抵消了体系将温室传递给环境的热量,因而保持固液两相平衡,当放热与散热达到平 衡时,温度不再改变。
在步冷曲线上呈现出一个平台;当全部凝固后,温度又开始下降从理论上 来讲,对于纯溶剂,只要固液两相平衡共存,同时体系温度均匀,那么每次测定的凝固点只应该不 变但实际上由于过冷现象存在,往往每次测定值会有起伏当过冷现象存在时,纯溶剂的不冷曲 线如图3-1(a)所示即先过冷后足够量的晶体产生时,大量的凝固热使体系温度回升,回升后在某 一温度维持不变,此不变的温度作为纯溶剂的凝固点稀溶液的凝固点测定也存在上述类似现象, 如图3-1(b)所示没有过冷现象存在时,溶液首先均匀降温,当某一温度有溶剂开始析出时,凝固热抵消了部分体系向环境的放热,因此降温变缓慢, 在步冷曲线上表现为一个转折点,此温度即为该平衡浓度稀溶液的凝固点,随着溶剂析出,溶液浓 度增加,凝固点逐渐降低但溶液的过冷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当某一浓度的溶液逐渐冷却成过冷 溶液(冷却到凝固点,并不析出晶体 ),通过搅拌或加入晶种促使溶剂结晶,凝固热抵消了体系降温 时传递给环境的热量,使体系温度回升,当凝固放热与体系散热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再回升此固 液两相共存的平衡温度即为溶液的凝固点后又随着溶剂析出,凝固点逐渐降低但过冷太厉害或 寒剂温度过低,则凝固热抵偿不了散热,此时温度不能回升到凝固点,在温度低于凝固点时完全凝 固,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点。
上述也可从相律分析,溶剂与溶液的冷却曲线形状不同对纯溶剂两 相共存时,自由度f*=1-2+1=0,冷却曲线出现水平线段,其形状如图 3-1(a)所示对溶液两相共存 时,自由度f*=2-2+1=1 ,温度仍可下降,但由于溶剂凝固时放出凝固热,使温度回升,但回升到最 高点又开始下降,所以冷却曲线不出现水平线段,如图 3-1(b)所示由于溶剂析出后,剩余溶液浓 度变大,显然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浓度溶液的凝固点,严格的做法应作冷却曲线,并按图 3-1(b)中所示方法加以校正但由于冷却曲线不易测出,而真正的平衡浓度又难于直接测定,实验总是用 稀溶液,并控制条件使其晶体析出量很少,所以用起始浓度代替平衡浓度,对测定结果不会产生显 著影响图3-1 溶剂与溶液的冷却曲线(a)纯溶剂;(b)稀溶液本实验测纯溶剂与溶液凝固点之差,由于差值较小,所以测温需用较精密仪器,本实验使用贝 克曼温度计仪器和试剂】凝固点测定仪(1套),贝克曼温度计(1支),普通温度计(0〜50 C, 1支),移液管(50mL, 1支), 烧杯(2个),环己烷(AR),蔡(AR ,冰实验步骤】1、贝克曼温度计的调整2、调节寒剂(冷却剂)的温度取适量冰水,使测量环己烷溶剂凝固点时寒剂温度为 4c左右,测量溶液凝固点时寒剂温度为2c左右,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使寒剂保持该温度。
3、溶剂凝固点的测定仪器装置如图3-2所示用移液管向清洁、干燥的凝固点管内加入 20mL纯环己烷,并记下环己烷的温度,插入贝克曼温度计,不要碰壁与触底先将盛环己烷的凝固点管直接插入寒剂中, 均匀搅拌,使环己烷的温度逐渐降低,当冷到6.8 C以后,要快速搅拌(要求搅拌棒下端擦管底),幅度要尽可能的小,待温度回升后,恢复原来的搅拌 速度,同时观察贝克曼温度计读数,直到温度回升稳定为止,此温度即为环己烷的近似凝固点取出凝固点管,用手捂住管壁片刻,同时不断搅拌,使管中固体全部融化,再将盛环己烷的凝 固点管直接插入寒剂中,均匀搅拌,使环己烷的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比环己烷的近似凝固点高 0.5 C时,将凝固点管放在空气套管中,快速搅拌,待温度回升后,再改为缓慢搅拌直到温度回升到稳 定为止,记下稳定的温度值,重复测定两次次,每次之差不超过 0.006 C ,两次平均值作为纯环己烷的凝固点4、溶液凝固点的测定取出凝固点管,如前将管中环己烷融化,用分析天平精确称量秦的质量,加入到凝固点管中, 待全部溶解后,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测定方法与纯环己烷的相同,先测近似的凝固点,再精确测定, 但溶液凝固点是取回升后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重复两次,取平均值数据处理】1、由环己烷的密度,计算所取环己烷的重量 W所取环己烷的体积为20.00mL根据附表H -15有机化合物的密度计算,知环己烷密度为:pt= P0+10 a(t — 10) -|- 10 B(t — 10) +10 丫(t — 10)=0.79707 + 10-3 X (-0.8879) X22. 0 + 10-6 X (-0.972 ) X 22. 02 + 10-9 X 1.55 X 22. 033= 0.77708g/cm3所以,所取环己烷的重量为:W= 20.00 X0.77708= 15.5416g2、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再根据式 (3-3),由所得数据计算蔡的分子量,并计算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仪器型号:SWC-LO固点实验装置室温: 22.0 C湿度:80.4%大气压:1014.0 HPa根据数据作环己烷纯溶剂冷却曲线:图1环己烷纯溶剂冷却曲线 1表1环己烷纯溶剂凝固点第一次测量数据记录表时间/s153045607590105120135温差/ C7.2357.0796.9886.9436.9016.8546.8106.7706.739时间/s150165180195210225240255270温差/ C6.7276.7216.7176.7136.7146.7186.7226.7266.727时间/s285300315330345360375390405温差/ C6.7306.7336.7396.7486.7646.7746.7766.7766.776时间/s420435450465480495温差/ C6.7766.7686.7626.7566.7506.744由图可知,纯环己烷溶剂的凝固点 1为:的时间/s图2环己烷纯溶剂冷却曲线 2表2环己烷纯溶剂凝固点第二次测量数据记录表时间/s153045607590105120135150温差/ C7.2237.0516.9986.9606.9216.8846.8456.8036.7656.737时间/s165180195210225240255270285300温差/ C6.7276.7216.7186.7156.7166.7206.7256.7286.7366.755时间/s315330345360375390405420435450温差/ C6.7656.7766.7776.7786.7776.7796.7796.7796.7806.781时间/s465480495510525540555570585温差/ C6.7816.7816.7796.7796.7766.7776.7716.7616.745根据数据作环己烷纯溶剂冷却曲线:7.300 温度/ ℃7.2007.1007.000 的6.9006.8006.7006.600由图可知,纯环己烷溶剂的凝固点 2为:表3环己烷纯溶剂凝固点第三次测量数据记录表时间/s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温差/ C7.2377.0837.0016.9656.9296.8936.8616.8296.7916.7616.726时间/s180195210225240255270285300315温差/ C6.7156.7186.7236.7286.7316.7356.7426.7506.7666.778时间/s330345360375390405420435450465480温差/ C6.7856.7836.7816.7866.7826.7826.7836.7816.7846.7856.785时间/s49551052554055557058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