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的压控策略作者:陈红灯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年第9期摘要:应收账款和存货(以下简称“两金”)的压降控制工作,是企业挖掘潜力、提质增 效、瘦身健体、控制风险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分析“两金”压控工作的必要性,阐述了“两 金”管理现状,提出了“两金”压控工作的对策关键词:应收账款;存货管理;压控策略一、“两金”压控工作的必要性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受市场回落等因素影响,国资委2015-2016年下发通知,要求 央企“大力压减应收账款,加快无效库存清理”企业能否对“两金”进行有效管理,直接影 响到企业的资金运作和占用水平资金犹如企业的“血液”,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企业要筑牢“现金为王”的管理理念,减少“两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才能使企 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应收账款管理现状(一)未严格执行应收账款内控制度部分企业因对应收账款的认识不够,并未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没有形成有效的内控管理 造成应收账款不断的增加,欠款长时间无法收回,甚至形成大量坏账即便企业制定了相关制 度,但执行不到位,也影响应收账款的压控管理如某企业成立了应收账款责任部门,并明确 了职能分工,同时制定了信用政策审批、对账、催收或核销等制度,可以看出制度较为健全和 完善。
但从应收账款压控的实际效果来看,还存在关键节点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执行不到位的 要强化执行监督二)未能对应收账款实行全程管控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应实行全过程监控,并做好时时预警但也有企业存在监管不利的问 题,例如:为维系客户关系不严格执行信用政策审批、应收账款额度未设置预警阈值、没有合 理的清欠计划等,这都加大了应收账款形成坏账的风险销售和风控部门是应收账款管理第一 责任人,要落实“谁放款,谁清欠”的责任机制,严把赊销和收账关三、存货管理现状(一)存货管理意识淡薄,供求信息不准确大部分企业对于存货管理都能足够重视,并实行需求计划提报制度,但采购管理意识不强 供求信息不准确,而且不能及时做出计划修正,造成采购处于被动状态,存货无法准确控制 企业提报的需求计划常常出现提报不合理、不及时、随意变更等现象,加之各部门沟通不及时 待需求计划确定时,造成剩余的采购运作时间不充足,物料存货管理得不到有效控制二)存货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存货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的不健全,使存货管理不合理,造成存货周转率低下,积压 现象严重,仓储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都会大幅增加存货管理不仅要考虑库存的周转,还要考 虑备品备件的使用年限、技术改造以及设计变更等因素。
如某企业对采购、生产、销售存货部 门职能分工,同时健全生产采购制度、存货移动管理、存货盘点、处置及核销、考核以及账外 物资管理等相关制度,即便制度健全,仍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考核问责机制还需加强三)存货管理方法简单,监管不到位企业的存货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管理方法简单且缺乏监管,会造成存货库存不合 理,周转率低下等问题未严格执行存货采购、生产,在途物资管理,存货出入库、仓储保管 移库管理、盘点、账外物资、减值测试等关键点控制,造成存货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出入库 业务、财务不同步或已出库未实际使用,形成虚高库存、账外料、账实不符四、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的对策(一)建立“两金”压控工作体系领导重视是前提企业要建立“两金”压控工作体系,成立压控工作组,确定该项工作为 “一把手”工程,以便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工作组要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 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及时对“两金”深入分析,研讨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应对措施,明确责任 指标分解、细化措施、严格考核制定目标是抓手两金压降目标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下达明 确的压降指标,必须量化,不能定性如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由主要负责人亲抓亲管,分 管业务、财务的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建立完善以供、产、销、风控等业务部门为主导,财务、 考核等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强化精益管理,全面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强化制度建设和 执行。
二)建立应收账款控制监督体系企业要建立应收账款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催收全过程监控的管理体系事前预防就 是制定客户信用政策,包括清晰的信用政策、审批权限、评估方法和信用期等事中控制就是 既要强化日常管理,建立信用数据库,实行客户动态信用管理,又要强化合同管理,明确和规 范各项合同要素,降低法律风险事后催收就是要做到业财融合,协同清理,构建闭环管理机 制,进行“梳理-反馈-跟踪-反馈”三)建立应收账款评价考核体系考核兑现是手段企业要建立应收账款指标执行反馈机制,用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建立 考核评价机制,用于指标分解、执行落实、绩效奖惩,并形成长效有序的管理体系如有些企 业已将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结果纳入领导班子任期考核指标体系,对压控工作取得成绩的,给予 适当奖励;对未完成压控目标的,给予考核扣分,并将奖惩情况予以通报,让各级管理人员红 红脸、出出汗,使其能够真正下功夫抓好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五、存货管理压控工作的对策(一)提高需求计划准确率,提升需求计划管理水平首先,加强与各单位的工作对接,及时掌握投资计划,提前介入采购方案,指导编制合理 需求计划其次,强化需求计划执行考核力度,完善月度分析机制,保证计划的及时上报和准 确率。
再次,建立计划会审制度,实行分层、逐级的节点控制最后,对需求和领耗进行比较 分析,开展消耗跟踪和效果评价,掌握消耗规律和特点,提升存货管理水平二)完善物资储备管理机制首先,健全物质储备指标体系,实行月分析、季通报、年总结等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其 次,完善管理体系,制定流程标准积极探索代储库模式,降低仓储和管理费用,转移存货风 险,实现仓储变相扩容最后,完善管理机制,利用 ERP 系统实行实物库存动态管理,提高物 资储备管理工作效率如某企业将生产和采购部门作为存货管理第一责任人,坚持“以销定产 以产定采”原则,持续优化生产和采购安排,在确保正常经营的同时努力减少存货规模三)建立动态电子台账,界定主体责任企业为实现物尽其用,将积压库存建立动态电子台账,划清责任主体首先,建立动态电 子台账,及时准确记录积压存货各类信息,纳入常态化管理其次,界定积压存货责任主体, 将压控指标纳入考核,督促各单位有效处置积压存货再次,建立分析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 追责制度,保证采购均衡,耗用即结最后,统筹管理各级库存资源,信息互通、调剂有无, 提高库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实现物尽其用综上所述,企业需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创新手段,从源头上抓起,建立“两金”的 压降控制目标,努力提高经营活动收现能力,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周转与存货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