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端脑脑又又称称大大脑脑( (cerebrum)cerebrum),,是是脑脑的的最最高高级级部部位位,,两两侧侧大大脑脑半半球球借借胼胼胝胝体体连连接接而而成成,,是是人人类类机机体体各各种种生生命命活活动动的的最最高调节器高调节器 一、外形一、外形 两两侧侧半半球球间间有有大大脑脑纵纵裂裂,,其其底底有有胼胼胝胝体体大大脑脑、、小小脑脑之之间间有有大大脑脑横横裂裂每每侧侧半半球球均均有有许许多多沟沟、、回回以以3 3条条较较恒恒定定的的沟沟( (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 ) ,可将每侧半球分为,可将每侧半球分为5 5叶:额叶额叶 顶叶顶叶 颞叶颞叶 枕叶枕叶 岛叶岛叶( (一一) )外侧面:外侧面: 中央前沟及中央前回;额上、下沟及额上、中、下回;中央前沟及中央前回;额上、下沟及额上、中、下回;顶内沟及顶上、下小叶,后者又含缘上回及角回;颞上、顶内沟及顶上、下小叶,后者又含缘上回及角回;颞上、下沟及颞上、中、下回,前者中部有颞横回下沟及颞上、中、下回,前者中部有颞横回 ( (二二) )内侧面:内侧面: 中中央央旁旁小小叶叶;;距距状状沟沟及及顶顶枕枕沟沟,,其其上上、、下下有有楔楔叶叶及及舌舌回回;;胼胝体沟、海马沟、扣带沟及缘支、扣带回。
胼胝体沟、海马沟、扣带沟及缘支、扣带回( (三三) )底面:底面: 嗅嗅球球、、嗅嗅束束、、嗅嗅三三角角及及内内外外侧侧嗅嗅纹纹,,嗅嗅三三角角后后为为前前穿穿质质;;枕枕颞颞沟沟、、侧侧副副沟沟,,后后者者内内侧侧为为海海马马旁旁回回及及钩钩,,再再内内侧为海马沟侧为海马沟二二、、内内构构::包包括括灰灰质质、、白白质质及及侧侧脑脑室腔室腔 ( (一一) )侧脑室侧脑室 位置:位于两侧大脑半球内位置:位于两侧大脑半球内 分分部部::中中央央部部( (体体) )、、前前角角、、后后角角及及下下角角,,下下角角底底为为海海马马,,下下内内侧侧为为齿状回交通:借室间孔通第交通:借室间孔通第3 3脑室( (二二) )基底:位于脑底部白质内,故名基底:位于脑底部白质内,故名组成:组成:1. 1. 豆状核豆状核苍白球苍白球( (内内) )旧纹状体旧纹状体壳壳新纹状体新纹状体2. 2. 尾状核尾状核( (头、体、尾头、体、尾) )3. 3. 杏仁体:杏仁体: 属边缘系统属边缘系统4. 4. 屏状核:屏状核: 功能不详功能不详锥外系重锥外系重要组成部要组成部分分( (三三) )大脑皮质大脑皮质: :按种系发生按种系发生异生皮质异生皮质同生皮质同生皮质: :新皮质,占大脑皮质表面新皮质,占大脑皮质表面90%90%以上以上原皮质原皮质( (海马、齿状回海马、齿状回) 3) 3层层旧皮质旧皮质( (嗅脑嗅脑) )ⅠⅡ ⅢⅣⅤⅥ1. 大脑皮质的细胞分层大脑皮质的细胞分层 (1)分子层:含来自深层的纤维、末梢、最外层,占分子层:含来自深层的纤维、末梢、最外层,占10%厚%厚 (2)外粒层:含大量星状细胞,小锥体细胞,占外粒层:含大量星状细胞,小锥体细胞,占9%;%;(3) 外外锥锥体体层层::含含中中、、大型锥体细胞,占大型锥体细胞,占1/3;;(4) 内内粒粒层层::含含大大量量星星状细胞,占状细胞,占10%;;(5) 内内锥锥体体层层(节节细细胞胞层层),,中中、、大大型型锥锥体体细细胞胞,,超超巨巨锥锥体体细细胞胞(中中央央前前回回),占,占20%;%;(6) 多多形形层层::含含梭梭形形细细胞胞,,Martinotti细细胞胞,,星星状状细细胞胞,,占占20%%2. 2. 皮质神经元间的相互联系皮质神经元间的相互联系粒上层粒上层(Ⅱ(Ⅱ--ⅢⅢ层层) === ) === 联络纤维、皮质内联系联络纤维、皮质内联系内粒层内粒层←←丘脑的特异性传入投射纤维丘脑的特异性传入投射纤维粒下层粒下层(Ⅴ(Ⅴ--Ⅵ)→Ⅵ)→皮质下结构,控制运动皮质下结构,控制运动作用方式:作用方式:(1)(1)反馈:反馈:MartinottiMartinotti-C←-C←锥体细胞锥体细胞(2)(2)同步:水平细胞同步:水平细胞( (I I层层)→)→轴突轴突 锥体细胞锥体细胞→→树突树突( (I I层层) ) (3) (3) 汇聚:粒细胞可接受多种纤维侧支,进行整合汇聚:粒细胞可接受多种纤维侧支,进行整合 (4) (4) 扩散:可纵向及横向扩散扩散:可纵向及横向扩散 (5) (5) 局部回路:锥体细胞局部回路:锥体细胞→→M-C→M-C→水平细胞水平细胞突触,同步效应突触,同步效应3. 3. 分区及分型分区及分型较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较常用的方法是采用BrodmannBrodmann的分区的分区(52(52个区个区) ) 5. 5. 皮质的机能定位皮质的机能定位 (1) (1) 第第I I躯体运动区:躯体运动区: 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 特点:特点:①①上下倒置;上下倒置; ② ②左右交叉;左右交叉; ③ ③比例不称。
比例不称 纤维:纤维: 接受:中央后回,背丘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后外侧核接受:中央后回,背丘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后外侧核 发出:脑干运动核,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发出:脑干运动核,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第第IIII躯体运动区:躯体运动区: 中央前后回下面的岛盖部皮质,管理上、下肢运动中央前后回下面的岛盖部皮质,管理上、下肢运动 补充运动区补充运动区:半球内侧面中央旁小叶的前方:半球内侧面中央旁小叶的前方( (额上回的额上回的 内侧面内侧面) ) (2) (2) 第第I I躯体感觉区: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特点:同运动区特点:同运动区纤维:纤维:接受:背丘腹后核;接受:背丘腹后核;发出:中央前回发出:中央前回第第IIII躯体感觉区:躯体感觉区:中央前回,后回下面的岛盖部皮质,与双侧感觉有关中央前回,后回下面的岛盖部皮质,与双侧感觉有关 (3)(3)视区:距状沟两侧皮质视区:距状沟两侧皮质 (4)(4)听区:颞横回接受内侧膝状听区:颞横回接受内侧膝状体来的两耳听觉冲动体来的两耳听觉冲动5)(5)平衡觉区:中央后回下端头面平衡觉区:中央后回下端头面部代表区附近。
部代表区附近 (6)(6)味觉区:可能在中央后回下方味觉区:可能在中央后回下方的岛盖部的岛盖部 (7)(7)嗅觉区:海马旁回的钩附近嗅觉区:海马旁回的钩附近 (8)(8)语言中枢:主要位于左半球语言中枢:主要位于左半球 ①①说话中枢:额下回后部,受损致失说话中枢:额下回后部,受损致失语症语症; ②②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受损致失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受损致失写症写症; ③③听话中枢:颞上回后部,受损致失听话中枢:颞上回后部,受损致失听症;听症; ④④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受损致失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受损致失读症;读症; ( (四四) )大脑半球的髓质大脑半球的髓质1.1.连合纤维连合纤维( (commissural fiber)commissural fiber)(1) (1) 胼胝体胼胝体 (2) (2)前连合前连合 (3) (3)穹窿连合穹窿连合2.2.联络纤维联络纤维( (association fiber)association fiber)联络同侧半球各部皮质联络同侧半球各部皮质3.3.投射纤维投射纤维( (projection fiber)projection fiber)内囊:内囊: 位置:尾状核、豆状核、背丘之间。
位置:尾状核、豆状核、背丘之间分部:分部:前肢:丘脑前辐射,额桥束前肢:丘脑前辐射,额桥束后肢:皮脊束,皮红束,后肢:皮脊束,皮红束,丘脑中央丘脑中央 辐射,顶枕桥束,辐射,顶枕桥束,视、听辐射视、听辐射膝:皮质核束膝:皮质核束扣带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旁回海马海马齿状回齿状回灰被灰被下托下托海马结构海马结构胼胝体下区胼胝体下区终板旁回终板旁回前梨状区前梨状区梨状叶梨状叶隔区隔区边缘叶皮质边缘叶皮质( (五五) )边缘系统边缘系统1.1.组成组成杏仁周区杏仁周区额叶眶回后部额叶眶回后部岛叶前部岛叶前部边缘前脑边缘前脑边缘中脑边缘中脑内嗅区内嗅区其他皮质其他皮质边边缘缘系系统统皮质下结构皮质下结构颞极颞极隔核隔核杏仁体杏仁体下丘脑下丘脑上丘脑上丘脑丘脑前核丘脑前核中脑旁正中被盖区中脑旁正中被盖区导水管周围灰质导水管周围灰质 简简言言之之,,边边缘缘系系统统是是指指端端脑脑、、间间脑脑和和中中脑脑的的一一些些区区域域和和结结构构,,在在纤纤维维联联系系和和功功能能上上密密切切联联系系相相关关的的系系统统发发生生上上古古老老而而原原始始,,形形态态上上较较恒恒定定,,功功能能上上主主要要与与嗅嗅觉觉、、内内脏脏活活动动、、情情绪绪行行为为、、记记忆有关。
故也称内脏脑故也称内脏脑 边边缘缘系系的的功功能能::①①与与嗅嗅觉觉有有关关::梨梨状状区区大大小小与与嗅嗅觉觉敏敏锐锐程程度度有有密密切切关关系系②②与与内内脏脏活活动动有有关关::刺刺激激杏杏仁仁体体、、眶眶回回等等→→内内脏脏活活动动↑③↑③与与情情绪绪行行为为有有关关::刺刺激激海海马马、、扣扣带带回回→→愉愉快快感感、、性性欲欲↑④↑④与记忆有关:海马损伤与记忆有关:海马损伤→→近期记忆障碍近期记忆障碍2. 隔区和隔核隔区和隔核隔区:胼胝体下区隔区:胼胝体下区(旁嗅区旁嗅区)、终板旁回、终板旁回隔核:位于隔区深方隔核:位于隔区深方 外侧隔核:接受纤维;内侧隔核:发出纤维外侧隔核:接受纤维;内侧隔核:发出纤维纤维联系:纤维联系:1)传传入入纤纤维维::①①边边缘缘系系其其他他部部分分(海海马马、、下下丘丘脑脑、、杏杏仁仁核核、、扣扣带带回回、、中中脑脑水水管管、、周周围围灰灰质质、、中中脑脑腹腹侧侧被被盖盖);;②②脑脑干干网构:蓝斑、中缝核网构:蓝斑、中缝核2)传传出出纤纤维维::①①内内侧侧隔隔核核→穹穹隆隆→海海马马;;②②内内侧侧隔隔核核→下下丘丘脑脑、、丘丘脑脑前前核核、、乳乳头头核核、、杏仁核、扣带回、僵核。
杏仁核、扣带回、僵核功功能能::可可能能与与内内脏脏活活动动、、情情绪行为及性行为有关绪行为及性行为有关3. 3. 海马结构海马结构组成:海马、齿状回、灰被组成:海马、齿状回、灰被( (胼胝体上回胼胝体上回) )、下托、下托海马分层:由海马沟海马分层:由海马沟→→脑室面:分子层、锥体层、多形层脑室面:分子层、锥体层、多形层纤维联系:纤维联系:(1)(1)传传入入纤纤维维::内内嗅嗅区区→→海海马马;;前前梨梨状状区区、、杏杏仁仁体体→→海海马马结结构构;;扣带回扣带回→→海马海马(2) (2) 传出纤维:传出纤维:功功能能::目目前前尚尚未未彻彻底底阐阐明明,,在在不不同同程程度上与某些机能有关度上与某些机能有关①①调节内脏活动;调节内脏活动;②②调节内分泌活动;调节内分泌活动;③③与近期记忆有关;与近期记忆有关;④④与情绪、行为有关与情绪、行为有关乳头体乳头体海马海马下托下托扣带回、隔核、视前区、丘脑前核、对侧海马扣带回、隔核、视前区、丘脑前核、对侧海马穹隆穹隆4. 4. 杏仁核:杏仁核:组成:皮质内侧核、基底外侧核组成:皮质内侧核、基底外侧核位置:位于海马旁回钩,杏仁周区及环周回的深部。
位置:位于海马旁回钩,杏仁周区及环周回的深部功功能能::由由于于其其与与下下丘丘脑脑、、背背侧侧丘丘脑脑及及边边缘缘系系统统有有广广泛泛纤纤维维联联系系,,故故其其功功能能与与边边缘缘系系统统有有密密切切关关系系如如调调节节内内脏脏活活动动、、躯体运动、情绪活动及内分泌等方面躯体运动、情绪活动及内分泌等方面5. 5. 扣带回:扣带回:位置: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胼胝体上方位置: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胼胝体上方功能:功能:①①与情绪活动有关:与情绪活动有关: → →乳头体乳头体→→丘脑前核丘脑前核→→PapezPapez回路,情感行为的形态基础回路,情感行为的形态基础②②与内脏活动有关:刺激扣带回与内脏活动有关:刺激扣带回→→内脏活动内脏活动↑↑扣带回扣带回海马海马下次内容下次内容: 传导径路传导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