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阪战役之战略战术解析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50KB
约6页
文档ID:40868217
大阪战役之战略战术解析_第1页
1/6

大阪战役之战略战术解析大阪战役之战略战术解析【转帖】大阪战役之战略战术解析管理提醒: 本帖被 风之子 执行压帖操作(2010-07-19) (大阪战役具体过程路人皆知,略 )一、关于大坂保卫战,这次战争就战略而言几乎就是德川家康统一天下的扫尾之战,从各方面因素看大坂方面的丰臣氏是必败无疑的从战略上已经明显的显出了大坂方的颓势德川家康没有于关原之战后迅速消灭丰臣势力,而是一方面对丰臣嫡系势力以及亲丰臣的外样大名采取等待和削弱的办法,使得福岛正则,加藤清正,浅野长胜,毛利辉元等强力大名死的死,老的老,弱的弱;而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的亲信以及亲德川的谱代大名,外样大名,如松平忠吉,结城秀康,本多忠胜,井伊直政,黑田长政,伊达正宗,前田利长等,采取了扶植与拉拢的办法这样就避免了因过快攻击当时虽势弱,却甚得人心的丰臣势力,而带来的招致天下人反感,结果被群起而攻之的不利可能性最后的结果,由在关原之战中德川方与丰臣方的 7.5 万:12.8 万变成了大阪之战中的 30 万:10 万慢是慢点,不好看,但非常稳妥德川家康向来如此,其稳健的处事态度也是他最终获取天下的至宝而反观丰臣方,存在着严重的准备不足的情况。

其主要准备不足的不是军备,仅仅只拥有摄津、河内与和泉的六十五万石的封地是无法与德川这个老狐狸相抗衡的,军备不足只是客观原因,其主要准备不足的就是对于德川家康的进军大坂的心理准备不足,完全没有就整个局势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秀赖之母淀君为首的大坂高层一直对大坂城的城防报有 100%的信心,就算是冬之阵后,城防能力减半也仍然对大坂的防御能力报有过度幻想,对大坂城防的硬体信仰是致命的弱点,若是粉碎他们信仰的对象,抵抗的意志必将会消于无形一直到最后淀君以及丰臣方的谱代家臣们仍只把希望寄托在城防上而不是寄托在以真田幸村为首的浪人将领身上,在关原之战以后,西军的完败,已经使大坂成为被封入袋中的小石子遭到孤立大坂本身的防御能力自不用说,驻留于该地的丰臣氏以及政权机关业已毫无用武之地,权力完全被架空,这也是德川家康之所以为老狐狸的理由所在,他使易守难攻的大坂的存在意义被战略层面的成功所消灭大坂不过是一个大孩子的住处,而不是威胁家康自己政治生命的钉子,何时收回只是个时间问题如此一来大坂守军死守大坂,不仅是毫无必要,也是极为愚蠢的但至少要把驻留大坂的守军拿来活用在对抗德川家康的侵略上才是比较明智的丰臣方唯一能用的东西唯有当年太阁留下的影响力。

在冬之阵后,真田幸村为首的浪人将领首先觉察到了古今罕见,亘古无匹的大坂城,已经失去了心理安慰的价值,更多的成为了一个心理负担元和元年,德川家康进驻二条后,真田幸村主张出兵到京都和近江的濑田,积极迎击东军主力之后后藤基次也认为应该在小松山布防,意图击败敌军并绕到德川家康军的后面来个前后夹击,这些计划都是意图提前与德川家康进行决战,如果能一击成功,最好是在战场上能把德川家康击毙那么东军这种建立在利益分配基础上的集团将会因为德川家康的死而迅速崩坏,谱代大名和外样大名将会就利益封地的分配问题,权力的争夺而公开分裂,如果大坂方面再把太阁后人丰臣秀赖推出来做为精神领袖,金葫芦旗指所到之处,必将一一平定这也是大坂方面的唯一出路了之后真田幸村等人的战法也说明了这一点有的时候杀掉某个特定的人的确可以改变历史,当然德川家康死后,日本局势会放生什么样的动荡,我们不得而知,或许丰臣氏崛起,或许是伊达家抑或者是岛津家,谁有说得清楚呢?二、战术上来看,双方似乎都发挥失常,德川家康方面几乎是一盘散沙,而大坂的丰臣方则是无能的高层指挥,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一只羊领导着一百只狮子作战从战争一开始,德川家康就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自己以近暮年,而丰臣秀赖还是 23 岁充满活力的青年。

死神的威胁迫使德川家康在有生之年必须将丰臣家的势力扫荡干净所以就造成了家康急于求成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战术的发挥而对这次关键性的会战,德川家康也明白它的重要性就是“成王败寇” 若胜利,则幕府将稳固于天下;若败,则天下人心目中的太阁后裔将成为最可怕的精神武器,向德川政权发起强有力的挑战,天下形势极有可能为之一变于是,家康抱着决不能输的信念,在万千心怀叵测的眼睛下和丰臣势力决战因此战法上由于保守屡出败招例如:真田幸村在城南的突出位置上建真田丸,以 5000 人对德川 10 万大军可德川家康却忽视了这座大坂南面壁障,只是围而不攻,只派间谍在城内破坏,想使大坂城内不战先乱对此,真田派少数火枪队摸到真田丸和敌阵之间一座叫「斋山」的小丘上,和另一边山下的前田利长对射当敌人冲上山时,真田队已退回真田丸于是德川派忍者混入真田丸并收买叛徒,想制造混乱里应外合,不料反被真田利用,在黑夜里大败家康而且军队内部从以家康为首的主力军到各参战大名,相当一部分人都有保存实力的想法,结果造成军中人心不齐家康为了让外家大名尽力作战,而将藤堂,伊达,前田等悉数派到一线,而这些外家大名从自身考虑,不会尽全力,结果场面非常不好看,屡为大坂军所败。

反观大坂守军,背水一战,士气高昂,将士皆用死命,反而打得有声有色家康的部队战斗力大幅度下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而且这种下降不止是家康的本军,还包括各参战大名的部队关原战后到大阪之战以前的十余年间,德川军没有大的军事行动,一批优秀的一线将领如本多忠胜,井伊直政等死的死,老的老,而年轻将领又得不到锻炼,存在着严重的青黄不接这种情况在诸大名当中都存在,但德川军显得犹为突出比如一生五十余战一伤不负的猛将本多忠胜的次子本多忠朝在夏之阵的“天王寺之战”中任先锋,攻击毛利胜永军,结果在突击时阵亡再比如最后的决战中幸村率领全套赤甲的骑兵直冲德川军,不久四倍于其的松平忠直军败走,接着被突破的部队越来越多,真田队直冲德川本阵而去,德川本阵开始混乱不久德川的本阵开始逃跑,家康弃旗而逃,保了一条老命这是德川家康的旗本自和武田信玄三方原之战以来吃的唯一一次败仗在这一次战斗中,德川军哪还有一点三方原的决死?哪还有一点长久手的机动?哪还有一点关原的坚强?哪还有一点三河武士玉碎的气概?再来举个外样大名的例子----伊达政宗在小松山之战中,伊达对真田,但伊达政宗引以为豪的骑马铁炮队很快被突破,真田队切入敌队,直冲敌本阵而去。

显然,在奥州称雄一时的“骑铁” ,完全不是训练有素的真田军的对手三、战法上看,我们看到了当时日本的两大猛将的对决,真田幸村和伊达政宗的直接对话这两个人也许是这场略显沉闷的战争中的两个亮点,真田幸村的赤备突击,影武者战法伊达政宗的奥州骑铁都让我们眼睛一亮但是华丽的战法并不能掩盖它们的缺点,首先谈谈伊达政宗的骑马铁炮队,简称骑铁,基本配置是战马+铁炮,再以身着软甲的轻骑兵驾驭,追求的是速度和火力,从表面上看的确让人感觉很威猛,但是从今人眼中来看,骑铁几乎是得不偿失的代表作,根据《日本古代武器事典》的介绍,所谓的骑铁使用的火器为马上铳,其为短铳的一种,长度约为四十到五十厘米,射程在 10 到 30 米左右,绝对杀伤距离在 5 米以内这就说明,如果要对敌方部队造成绝对杀伤力,那么伊达政宗的骑铁队必须冲到敌方部队身前 5 米开火才行,但是为什么伊达政宗的骑铁能使他横扫陆奥无敌手呢?其基本原因有两个,第一是这种奇特兵种是新生事物,骑兵加火枪的组合让人不寒而栗给人的心理恐惧远大于实际杀伤力,就象步枪刚开始登陆日本时所给人带来的震慑一样,当别人认清它时,它就不可怕了所以当金玉其外的“伊达铁骑”与训练有素的“真田赤备”碰上时,原形毕露就不奇怪了。

第二陆奥基本上没有什么强兵悍将可以成为伊达政宗的对手,造成了伊达政宗的一支独秀再回到这次大坂之战来说,伊达政宗的骑铁队遭到了一次真正的失败,那就是在小松山之战中,真田幸村利用骑铁队的弱点,指挥部队匍匐前进接近伊达政宗的部队进行近身搏杀,致使骑铁队既无法发挥骑兵冲锋的冲击力,又无法发挥火炮的威慑力,又无法摆脱步兵天然的近身战优势,输的一干二净看看织田的步兵火枪队,可以利用屏障,再加上三段打法,可以弥补火枪的命中不足的问题,伊达的骑铁就没有办法弥补了,而且为了追求速度,又是轻骑兵,冲击造成的伤害无法和重装骑兵相比重骑兵进行整齐的冲锋时,比起轻骑兵力量更集中,更容易控制,更能保持完整队型,士气更高昂,气势上更能震慑人心总的说来,骑铁是心理战的上品,实战的下品,两大优势兵种(骑兵+火枪)集于一身,但样样精通而又样样稀松如果它真的有效果,就不是只有伊达政宗一个人玩了,其他的强力大名都玩的起说起来,骑铁只是一个新事物,但它又是战术上的一种退步再来看看真田幸村的赤备突击和影武者战法,说起来赤备就是为了对敌人造成一种视觉上的伤害而产生的,而就此次大坂方面的局势,真田幸村已经明白最终的结果只有战死一途,于是将盔甲全部染成红色已表明自己的一种必死信心,也对敌人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而影武者战法,就是靠一个个的影武者向德川本阵不断的冲击,而让真正的真田幸村抓住机会冲入德川本阵完成对敌方主将的必杀,然而由于德川的不名誉的举动(把金扇马印给扔了,有如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弃袍)使真田幸村失去目标,最终力竭而死这种战法如果说成是一种战法,不如说成是一种变相的自杀攻击,妄图通过数量的冲击(多个真田幸村的冲击) ,让那很小很小的可能性(冲入德川家康本阵一击必杀主将)产生,说的难听一点就是投机的战法但是在必败的情况下,这种战法也是迫不得已的为此,真田幸村获得“日本第一强兵”的称号但是,从这场战争来看,真田幸村体现的是勇猛多过睿智过多的闪光点是出现在过人的胆色,强悍的战斗力,和拔瘁的指挥上,而谋略和政治上则体现的不多,对于主家的政治没有起到辅佐的用处他一生的辉煌尽在大坂保卫战,但这里也是他陨落的地方也许他只是一员文武皆能的良将而不是完美的统兵大将 尽管如此,能够打的如此精彩,幸村也不愧“真田日本第一兵”的称号最后总结一下,德川家康利用正确的战略和积极的战前准备,打了一场必胜但不好看的仗,而大坂的丰臣氏则更多的利用战术弥补战略上的缺陷,但是由于客观的和主观的缺陷导致了大坂方的失败,从而使德川家康建立长达二百多年的德传幕府,但得天下后仅一载就辞世西游,其继承者德川秀忠的才华又不尽人意,真是让人兴叹。

也许又是历史给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