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日韩进出口商品结构之比较研究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5MB
约14页
文档ID:537071329
中日韩进出口商品结构之比较研究_第1页
1/14

RR/03/13CFEF 研 究 报 告中日韩进出口商品结构之比较研究陈振锋 吴莹 史德信 徐山鹰 汪寿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RR/03/13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2003年11月 中日韩进出口商品结构之比较研究* 本项研究得到商务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陈振锋1 吴 莹1 史德信2 徐山鹰1 汪寿阳1 (1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02 商务部规划财务司、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 北京 100039) 摘要:本文研究中日韩三国近20年来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利用生命周期模型从商品结构变化的角度考察了中日韩的经济周期,并创新地引入HH指数作为衡量商品集中度的指标,对中日韩三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HH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就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商品结构 生命周期 HH指数 商品集中度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变化,并结合日本、韩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所谓进出口商品结构,就是在进出口贸易中,各类或各种产品的进出口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根据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一国的出口将偏重于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对该产品的出口将拉动国内的生产,形成规模经济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依赖于该国的资源禀赋,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国家里,只能依靠对初级产品的出口来推动生产的发展,因此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表征着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程惠芳(1990)的研究表明:结构型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有很密切的关系,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不同国家根据经济发达的程度不同,会分别选择资源出口增长、结构型出口增长和外延型出口增长而一国的进口将偏重于本国比较稀缺的资源,进口产品结构的变化表征着该国各种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增长幅度2 中日韩进出口商品结构概况2.1 日本进出口商品结构自80年代起,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由于地域小,资源贫乏,因此经济贸易定位为“出口替代”,其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如表1所示:表1:日本出口结构变化(%)食品纺织品化工产品钢铁制品机械设备非钢矿产品其他19606.630.24.213.825.33.616.419703.512.56.419.746.31.99.819801.24.85.216.462.81.48.119990.51.97.45.773.41.11020000.41.87.45.574.31.29.520010.71.97.65.972.61.210.1资料来源:Japan Almanac 2003, The Asahi Shimbun Company日本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其经济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由于深受战争创伤,再加上其自身的资源约束,所以其出口以纺织品等劳动密集且资源消耗较小的产品为主,到1960年,纺织品出口占到总出口30.2%的比重,而其中机械设备占25.3%;第二阶段,20世纪60-80年代,机械制品的出口迅猛增长,到1970年达到46.3%,1980年达到62.8%;第三阶段,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工业化转变基本完成,各项产品出口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机械设备的出口在1999-2001年基本保持在74%左右的份额。

从进口来看(如表2所示),日本商品构成与出口商品构成形成了很好的对应关系进口对出口起着一定的基础作用,从整个发展过程看是与日本的总体经济发展相一致的与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相似,对进口结构的变化我们也可以分以下三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上世纪70年代之前,此间日本的进口主要集中于原材料,1960年,进口原材料占49.1%,接近进口总额的一半,是日本在二战以后寻求增长的积累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70-90年代,这段时期日本的进口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改原材料进口的主体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对矿物燃料的进口,在1980年达到49.8%,其中对原油的进口达到37.5%,而此时的原材料进口只占16.9%,这种转变同出口在这一时期以机械设备为主是分不开的;第三阶段,90年代以后,近几年进口各产品的比重保持稳定,说明此时的产品结构基本达到一种平衡表2:日本进口结构变化(%) 食品原材料矿物燃料机械设备等产成品196012.249.116.521.9197013.635.420.729.8198010.416.949.821.8199914.27.216.162.4200012.16.420.361.1200112.46.120.161.5 资料来源:Japan Almanac 2003, The Asahi Shimbun Company2.2 韩国进出口商品结构韩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日本有着相似之处,从出口来看,初级产品的出口连年下降,从1980年的11.8%降至2001年的2.7%,重工业产品迅速增长,从1980年的41.4%上升到2001年的80.8%,轻工业产品所占比例连年下滑,由1980年的46.8%降到2001年的16.4%,尤其是纺织品比例的下降幅度更大,从1980年的29.0%降至2001年的10.6%,这说明了韩国向工业化国家的过渡过程,即从初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从进口来看,资本品的进口连年上升,消费品的进口保持稳定,总体上略有浮动,而对原材料的进口有所下降,从1980年的65.0%下降到2001年的52.3%具体变化如表3所示:表3:韩国进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状况(%)年份出口进口初级产品重工业产品轻工业产品原材料资本品消费品198011.841.446.865.023.012.119905.156.438.553.936.59.620012.780.816.452.336.510.9 资料来源:Korea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2.3 中国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近20年,我国贸易商品结构有了很大改善总体上来看,从1980年进出口总额的381.36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5228.04亿美元,在20多年间增长12倍多,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3.05%按照增长率的不同,这20年可以分如下几个阶段:1981到1990年,这十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率平均达到12.19%;1991到2000年,平均年增长率在15.52%左右;2001年以后,增长率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在总量增长的同时,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如图1-6所示。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呈现如下几个特点:1)从商品总分类来看(分初级产品和工业产品两类,如图1-4所示),我国出口在1980到1985年间,初级产品和工业产品所占的比重大致相当,各占50%左右,85年之后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开始下降,工业产品比重上升,1990年到2000年,工业产品的出口所占比重在70%以上,可见工业产品的出口支撑了出口的高速增长从总量上来看,对初级产品的出口在近20年间基本保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而工业产品的出口保持接近线性增长的趋势;对进口而言,工业制品的进口一直处于主要地位,从相对比例来看1983年是一个转折期,1980年到1983年间,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有所上扬,工业制品的进口逐渐下降,1983到1985年,工业制品的进口迅猛增长,1985年之后对初级产品和工业产品的进口保持比较稳定的比例可以看出,1985年之前是调整期,这和出口商品的变化情况有些相似,说明对原材料等的积聚以及一些机器设备的进口为我国各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后对工业产品的出口提供了保证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22)从SITC分类的1级分类的变化看(如图5、图6所示),1985年依然是一个分界线,在此之前各商品比重的变化波动性比较大。

先看出口,在1985年之前,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只占一个很小的份额,大概在6%之下,而食品及活动物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出口占很大份额,总比例大概在35%以上1985年之后,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大幅增长,由1985年的2.82%上升到了2002年的41.51%,而食品及活动物以及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出口却下降到了6.64%;再来看进口,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和出口有一定的相似性,1985年之前是调整期,1982年是在1985年之前的调整期的一个转折点,1982年之前,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比例有所下降,而1982年之后到1985年呈现出直线式的增长,1985年之后呈平稳波动状态,但总体是增长的,1982年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比重为16.61%,1985年为38.43%,2002年为46.12%对食品及活动物的进口,1982年之前有所增长,由1980年占14.62%增长到1982年的21.78%,1985年又降到了3.68%,之后保持一个比较低的比例,2002年时为1.48%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23 中日韩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比较中日韩三国地处东亚,且都是从二战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国家,其中日本在短短的三四十年就发展为世界的经济强国,韩国也成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

他们的发展经历反映了国家产业发展的过程,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迁可以看出这一过程中经济的变化与增长3.1. 商品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从上述对中日韩三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迁的介绍可以看出,商品结构的变迁反映出经济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理论是研究某一产业或产品由形成到成熟的过程,在此我们将它运用于进出口的商品结构变迁和进出口的增长上对于一个生命周期,一般分四个阶段,初期或潜伏期,高速发展期或爆发期,高峰期,衰退期或成熟期对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不能直接表征其周期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关键产品或产业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间接得到先来看看日本的进口结构由于日本资源贫乏,因此对于矿物燃料、能源等的进口表征了其机械电子产业的发展,而一国的机械电子产业的发展又标志着该国工业化的程度日本对矿物燃料、原油的进口呈倒U形,如图7所示:资料来源:Japan Almanac 2003, The Asahi Shimbun Company可以看出,60年代之前,是日本进出口发展的潜伏期,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图7并未显示,1960年,对原材料的进口比重为49.1%,显示在图7的是对矿物燃料的进口比重比较小),此段出口占比重最大的是纺织品;进入70年代是其迅速增长期,对矿物燃料原油等的需求剧增,表明其经济处于腾飞阶段,此段机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