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第四单元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20KB
约7页
文档ID:35754071
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第四单元_第1页
1/7

古荡一小劳动与技术单元备课稿古荡一小劳动与技术单元备课稿班级:班级: 五年级五年级 备课人:备课人: 娄洁洁娄洁洁单单 元元主题四 桥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课时数课时数 3 课时教教材材分分析析本主题设计了“桥梁结构的认识与简单设计” “桥梁模型的制作” “桥梁模型的测试与优化”三个活动 、活动一的目的是使学生能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二通过制作模型,提高技术运用能力;活动三通过技术试验,使学生发现问题并对作品进行优化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 感受桥梁的历史,了解现代桥梁的结构和种类2、 能识别简单的图纸,知道设计思想的表达方法3、 掌握小木料的剪、切、锯、拼、胶、磨等基本技法4、 探究结构与承重的关系,体会设计的重要性教教学学重重难难点点重点:掌握木料的拼接和胶合技法难点:掌握木料的胶合技法教教学学准准备备材料:一次性筷子 10 双、棉线、大头针、502 胶水等工具:剪刀、尖嘴钳、支持、铅笔、砂纸等古荡一小学劳动与技术备课稿古荡一小学劳动与技术备课稿课题课题桥梁结构的认识与简单设计课型课型3 课时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 通过对不同构造的桥梁进行探究,了解不同类型桥梁的结构特 点。

2、 完成斜拉桥模型的设计构思教学重教学重难点难点重点:了解斜拉桥的结构和设计方法难点:绘制设计草图教学核教学核心问题心问题斜拉桥的构型是什么?各构件之间如何连接?教教学学一、谈话,引出课题1998 年温州大桥建成通车,状元到永嘉乌牛车程由原本的两 个半小时缩短为 20 分钟同学们,一座大桥可以给生活带来许多过过程程方便,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桥梁结构的认识与简单的设计二、出示各种桥梁结构图桥梁是家长水上或空中以便同行的建筑物,由桥身、桥墩和 桥台组成根据桥身结构,可以把桥梁分为梁式桥、拱桥、钢架 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等看结构图,说说桥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三、明确设计要求,小组合作绘制设计草图1、 温州大桥通行量较大,需要较大的跨度,所以最适合的是斜拉 桥,材料选择一次性筷子2、 引导学生思考:斜拉桥的构型是什么?各构件之间如何连接? 要提高大桥的承重力与牢固程度,可从哪方面着手?3、 全班交流4、 小组合作设计桥梁构图,并画出设计草图四、展示交流你们组设计了什么桥梁模型?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你准备怎样制 作的?五、课堂总结板板书书设设计计古荡一小学劳动与技术备课稿古荡一小学劳动与技术备课稿课题课题桥梁模型的制作教学教学目标目标通过制作斜拉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重教学重难点难点重点:拼接、胶接等技术的综合运用难点:胶接和拉索钉的制作教学核教学核心问题心问题1、 桥面为什么采用长短交叉组合的方式来拼接?2、 安装拉索的定位钉是个难点,你是怎样克服的?教教学学过过程程一、谈话引入我们已经设计了斜拉桥的设计草图,今天这节课就要来制作斜拉 桥模型二、制作的具体操作步骤小明根据他设计的方案进行制作,我们来看看小明的操作步骤:A、取料:桥面:取 14 根木筷,剪去尖端部分以便于胶合,再讲期中的 3 根从中间剪断分成 6 根桥立柱:取 4 根一次性筷子,尖端不处理桥面下横条:带前面胶接后根据实际情况取料B、修整:用剪刀和砂纸修整断面,保证结合面平整C、拼接桥面:将 11 根长料与 6 根短料按书本 P37 图所示排列, 用胶水胶接D、砂磨修整、美化:待胶水固化后,用剪刀或小手锯处理断面使 其平整,并用砂纸砂磨桥面与两端E、划线:按设计要求进行F、钉拉索定位钉:用尖嘴钳将大头针的钉帽一段剪成 3~5 毫米长, 根据设计的拉索数量级位置,将剪短后的大头针钉在桥面与立柱两侧G、胶结立柱和桥面下横条:将桥面与 4 跟立柱胶接,量取长度后 麻将桥面下横条胶接于立柱与桥面下。

H、装拉索:将棉线作为拉索,在相应位置的大头针上拉近系住, 注意每一根要同样松紧,用胶水固定I、美化修整:减去多余的棉线,有必要可上色三、出示 8 个桥梁模型说说他们的设计方案适合于什么样的场合?分析他们的制作过程四、小组合作,制作桥梁模型五、全班展示交流3、 桥面为什么采用长短交叉组合的方式来拼接?4、 安装拉索的定位钉是个难点,你是怎样克服的?六、课堂总结古荡古荡一小学劳动与技术备课稿一小学劳动与技术备课稿课题课题桥梁模型的测试与优化课型课型教教学学目目标标引导学生学会对技术产品进行技术实验,通过测试发现存在 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尝试用技术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 法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教学重教学重难点难点重点:如何设计技术试验难点:形成具体的优化设计方案教学核教学核心问题心问题如何改进优化设计方案?教教学学过过程程一、谈话上节课我们制作完成了桥梁模型,在模型制作完成后,一般 需要对其进行测试,测试的目的是检验模型在操作、使用过程中, 在结构和技术性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实际要求,以优化方案、 完善模型二、探究桥梁模型的承重力1、 师介绍试验方法:将桥梁模型搁置在平整的桌面上,在桥梁的 中部逐渐悬挂砝码,直到桥梁模型发生变形、断裂,桥梁模型 的承重力为去掉最后一个砝码后剩余砝码的重量之和。

2、 生小组合作,进行承重力测试3、 组内对设计方案和模型进行评估,并完成下面表格评估指标方案结构造型牢固程度材料选择模型 1模型 2模型 3模型 4三、优化设计方案1、 从刚才的评估情况可以看出,桥的承重能力和物体几何形状的 变化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怎样改变,如何优化设计方案,可以 使桥的承重力更大呢?2、 学生讨论后交流:如通过加粗桥的立柱、采用两根筷子胶合成一根来增加结构强 度增加桥面下的支撑条等措施来增加桥的结构强度通过装上栏杆、饰物、涂色等来美化外观等四、全班展示交流:1、 桥面的胶合有哪些技术要求?怎样胶合得平整有牢固?2、 对照设计方案,你制作的桥梁模型符合设计要求吗?哪些需要 改进的?3、 通过桥梁模型的设计和制作,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地方可 以做的更好?五、课堂总结板板书书设设计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