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学生课堂上提出的意想不到的问题每一位一线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尤其是在上公开课的时候,都会在课前设想课堂可能会发生的现象,作好应对的准备对老师来说,老师自身可能发生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精心准备解决掉:钻研教材,多角度解读文本,借鉴别人的经验相对而言,学生的因素则是难以控制的:他们的回答与问题没有关系,课堂上走神,没有很好进入学习状态等等,最让老师觉得棘手的应该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老师没有预设到的,是老师没有准备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含糊了事,希望学生不要在此处过于注意?乱了方寸,课堂不再进行?亦或是责怪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思路配合?我想这几种都不是好的办法因为不管是那种处理,都不能解开学生的疑惑课堂本来就应该是学生提问的地方,是学生带着疑问来,有产生新的疑问的地方如果课堂内学生只能按照老师设定的步骤前进,老师也只能按照自己的设想组织教学,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不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的成长都是没有多少帮助的那么在课堂上遇到这样的状况该怎么处理呢?著名特级教师、“情智”理论的倡导者孙双金老师在他的书中说道:“抛给学生”、“如果问题出乎教师的预料,可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让学生回答学生的提问。
这是他在教完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后反思得到的在那节公开课上,一个叫黄菲飞的女孩连续提出了三个问题,每一个都让听课的老师觉得惊讶,也让孙双金老师觉得意外但是特级老师毕竟不同凡响,他用自己高超的教育机智巧妙处理,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疑问,而且课堂也因此高潮迭起我们一起来看孙老师是如何处理的一个叫黄菲飞的女生站起来,不慌不忙地说:?我有三个问题不太清楚此时的孙老师是十分沉着的,他为有学生敢于提问而高兴于是他用鼓励的目光望着她说:“你说课文第二小节说‘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是蜷一下腿,口可能被敌人发觉'第五小节又说‘我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我的问题是:前面说必须纹丝不动,后来作者怎么扭头一看,这样做会不会被敌人发现呢??听到黄菲飞的提问,孙老师说自己“心里不禁一惊”,因为这个问题太厉害了老师没有在备课是根本就没有想到但是孙老师没有惊慌失措,他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会联系上下文提问题,号召大家向她学习,而后话锋一转,将问题抛给了学生:“谁能回答她的问题?”同学们各自阅读课文思考后说出自己的理解:“扭头一看,动作很小,敌人不会发现燃烧弹烧着了之后又烟雾,在烟雾的掩护下我扭转一下头,敌人是不会发现的。
黄菲飞终于对第二位同学的回答满意孙老师“暗自出了一口气,从心里感谢第二位男同学帮我解了围”接着黄菲飞又提出第二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一个人,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友呢??又是一个有深度的问题这个问题老师备课时发现了,他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是他在表扬学生“有水平”的基础上又将问题“踢”给了学生:“你们谁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与上次不同,因为自己了解,所以是气定神闲,从容的引导学生联系风向理解刚送了一口气,黄菲飞的第三个问题又出乎老师的意料:?我的第三个问题是:课文第九小节写‘黄昏时候,满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其他人是怎么知道邱少云被烧死的呢??下面听课的老师脸上都现出兴奋的神采,他们都想看看孙老师如何处理孙老师依然将问题抛给学生,并且用上了激将法:“同学们,你们谁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回答出来的同学就可以做黄菲飞同学的老师在老师的调动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议论纷纷而老师呢,站在讲台上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扫视大家,静静等待精彩的回答因为占有看到火在烧,直到邱少云牺牲了,所以都喊’为邱少云同志报仇’的口号”、“是我看到告诉战友们的可能是’我’先喊’为邱少云同志报仇’,大家听到了指导邱少云同志牺牲了,所以漫山遍野都响起了这口号声”。
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鼓了掌黄菲飞提的三个问题,每一个都是联系课文的,但是每一个又都是让人十分意外的这是一个很会看书的孩子,这也是一个又自己思想的孩子如果老师妄想蒙混过去,她即使是因为尊重老师没有当堂把不满表现出来,她的心中也会有存有对教师的不满,更甚者会把她积极学习、善于质疑的优良习惯抹杀掉了孙老师的处理让人不得不佩服没想到,没有关系,教室里还有那么对学生呢;不了解,没关系,教室里还有那么多孩子呢别小看了年幼的学生,他们并不是如老师所想的那么无知,那么缺乏思想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教室只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调动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他们能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甚至是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指的不仅仅是成人,也包括可爱的孩子们啊!是不是说课堂上只要是遇到疑难问题老师就把他们全部抛给学生,老师只要在一旁静候精彩答案的出现呢?结果一定是否定的学生的能力是确实存在的,但也不应该是无限扩大的遇到问题,老师要学会引导和指导,要能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以自己学识上的优势帮助学生如果有的问题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就没有办法解决,怎么办?大方明白地告诉学生:“你提得的问题老师现在也不是很明白,不能给你满意的答案。
课后我们一起查找资料,直到弄明白为止不用担心这样会让学生看轻你,学生会感谢你的诚实和热忱,会为自己的能提出老师也没有办法立刻回答的问题而高兴,会在课后努力查阅资料和老师交流有这么多的益处,老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