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心理学作业儿童愤怒情绪的原因及应对研究

w****i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7.24KB
约3页
文档ID:109238906
实验心理学作业儿童愤怒情绪的原因及应对研究_第1页
1/3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儿童愤怒情绪的原因及应对研究 仲稳山 【摘 要】 愤怒并非全无益处,它能帮助儿童塑造人格并激发创造性在儿童的成长阶段,父母如何分析与处理儿童的愤怒情 绪,将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 儿童 愤怒情绪 应对策略 面对儿童的愤怒情绪,许多父母难免产生相应的愤怒情 绪,从而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障碍,形成恶性情绪的交互感染 父母如何面对并处理儿童的愤怒情绪,将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 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 儿童愤怒的原因分析 正常成人的愤怒是一种内心不快的反应,常由感到不公的 情绪或无法接受的挫折所引起,是一种继发性的情绪表现,而 引起儿童愤怒的原因比成人更加复杂 1、 儿童受到威胁、 挫折、 或伤害后所产生的恐惧、 孤独和悲 伤,需要通过愤怒的方式进行宣泄 当儿童遭受挫折、 或感到威胁、 或经常无人做伴时,会出现 强烈的孤独感和恐惧感,认为没有人能理解他,没人愿意向他 伸出救援之手,所有的人都想伤害他,这种孤独、 恐惧的情形如 果持续较长的时间,必然引发悲伤。

因此,如果发现一个孩子 在狂暴地捶打他的亲人,可以推定他正处于极度的痛苦之中, 他要以这种方式吁请其他人注意到这样的事实:他受到了伤 害,他需要帮助 2、 儿童的愤怒情绪被某个可怕的、 被侵犯的但却潜隐的经 历所引发 儿童感到自己处境危险或见到别人受到伤害时,都会产生 强烈的恐惧面对危险,正常人的反应应该是全力抗争,然而 巨大的恐惧会导致儿童处于消极茫然状态这些骇人的时刻 会给儿童留下深深的印记,即使在脱离危险之后很久,他们仍 然会感到惧怕他们的惧怕既来自那件他们所遇到的可怕的 事物,也来自在那次遭遇中自己陷入完全被动的处境的体验 以往可怕的经历的各个细节会留在儿童的记忆中,就像扎在肉 中的刺一样,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思维和举止,但又不经常能被 儿童自己所意识到然而,很小的刺激就可能触发儿童很久以 前的经历所留下的恐怖感,尽管此刻他并没有面对真实的严重 威胁,却因感到孤独和惊恐而做出自卫的反应即产生愤怒的情 绪和行为,而此时处于愤怒状态的儿童无法说出恐惧的真正原 由 3、 儿童处于被误解、 被忽略、 不被需要情境下,采用愤怒的 方式来获取别人的注意 当儿童被人误解而又无法用恰当的言语方式进行争辩时, 经常采用肢体的紧张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单亲家庭或 重组家庭中的儿童,经常感觉到自己正在被父亲或母亲所忽略 或不被需要,在自我可怜的同时,内心会形成强烈的被遗弃感, 这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一般以沉默的形式逐渐积累其能量,一旦 爆发,破坏性极强而在过度保护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儿童以及 处于妒忌状态下的儿童,如果父母、 亲人不能立即满足他的要 求,也会采用愤怒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争取或维护自己 的权益,从而实现重新获得关注的愿望 4、 儿童满足需求的愿望受阻,采用愤怒进行抗争 儿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能及时获得满足,内心会产生更 强烈的追求动机,这种动机外化为行动时,就表现为排除阻力, 直指所需的物质和精神目标由于这种阻力常常是由父母等 成年人设置的,儿童在其言语无法表达其强烈的不满时,便采 用愤怒进行抗争,以期达到威慑成人,迫使成人退却并兑现的 结果 5、 儿童遭受羞辱或不公正对待时,运用愤怒维护自尊 儿童已经开始具有较强的自我概念,当遭受羞辱或不公正 对待时,自我意识系统中的自我评价功能被触发,为了维护自 尊,经常运用愤怒来回击他人对自己的不尊重 6、 儿童处于被过度关注时,采用愤怒来抵御过度关注下形 成的压力 被过度关注的儿童,经常要承受父母、 老师的高期望值形 成的压力以及与同伴比较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当这些压力的强 度达到儿童无法忍耐的临界值时,儿童便采用愤怒的形式来进 行抵御。

7、 儿童模仿成人及影视作品中的愤怒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 暴力行为往往都可以来自于对 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的观察中所产生的共鸣而引起如果儿 童总是看到大人以大声粗俗的言语、 甚至以肢体暴力暂时 “解 决” 问题,他们就很难接受以更复杂却更文明的方式去解决冲 突 8、 儿童的品行障碍以愤怒的形式做载体 由于儿童的人格处于逐渐的形成状态,品行障碍中的反社 会性人格倾向和冲动或攻击性人格倾向常以易激惹、 易暴怒的 形式表现出来 二、 儿童愤怒的指向性分析 1、 愤怒的内向性 当愤怒指向儿童自己时,最常见表达方式有两种,一是暴 怒发作,出现哭闹、 尖叫、 在地上打滚、 用头撞墙、 撕扯自己的头 发或衣服,以及其他发泄不愉快情绪的过火行为 [1]二是愤懑 型压抑,将愤怒的情绪压抑到内心深处,这种对强烈情绪的压 抑常以躯体化的疾病形式在儿童身上表现出来,如各类头痛、 腹痛、 腹泻、 呕吐等 2、 愤怒的外向性 当儿童的愤怒指向外部时,最常见表达方式三种,一是直 接指向他们最亲近的人,如父母、 亲人等,其表现形式有直接诉 诸言语或进行肢体攻击,如憎恶、 敌视、 痛恨、 狂怒、 报复甚至暴 力相向。

二是直接指向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如老师、 伙伴等 但这种指向性除了形成暴力犯罪外,其强度一般小于指向父母 教 育 研 究 66 各界· 科技与教育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等亲人的强度,原因可能是父母亲人能够给予儿童的包容和忍 耐限度远远高于其他人,而其他人回击儿童的方法与强度则高 于儿童的亲人,儿童趋利避害的动机使其更愿意选择攻击自己 的父母亲人三是直接指向相关或无关的物品,通过对物品的 毁损,达到宣泄恶劣情绪的目的 三、 应对儿童愤怒的策略 儿童的愤怒虽然是恼人的,但大多数情况却是正常的情绪 表现面对愤怒的孩子,父母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让他安静 下来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擅长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压制和引 诱,然而却治标不治本,过多使用还会出现许多副作用运用 科学的方法,促使儿童用积极的方法控制和引导自己的不良情 绪,可以培养儿童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健全自己的人格 1、 克制说教、 斥责或批评儿童的欲望 对处于愤怒状态中的儿童是无法讲道理的。

口头命令对 于情绪冲动的孩子一般不但不会奏效,反而会火上浇油试图 表明父母是 “对” 的,儿童是 “错” 的,只能使孩子认为没有谁真 正在意他如果父母的合理要求引起儿童的愤怒,此时的父母 就不要再对儿童长篇大论地讲理由,只需继续坚持要求,爱抚 他,关注他,留在他身边,并允许他大发雷霆一旦儿童能与父 母沟通,他的判断力就会得到恢复,也就可以理智地与父母讨 论问题了 2、 争取穿越儿童的怒气 不要勉强孩子接受,但要不断给愤怒中的孩子表明他不会 失去父母的关怀父母要冒着孩子对自己攻击的危险而努力 靠近他,向他表明:我要和你在一起,你对我很重要当儿童意 识到不论他如何对父母以恶语拳脚相加,都不会失去父母的关 心和爱护,治愈悲伤和恐惧的过程就会开始此时,父母应该 全神贯注地听孩子宣泄,不要因为他的情绪使自己感到难堪而 退缩当孩子还不想向父母显露愤怒掩盖下的创伤时,父母会 听到这类恶言恶语:“我恨你!” 、“你在这儿让我更生气,快走 开!” 等等 尽管儿童对父母发怒,坚决要父母走开,父母也要慈爱地 留在孩子身旁经过尖叫、 发抖、 冒汗和大哭这些能释放出隐 藏在深处的伤痛的过程,儿童会惊喜地发现,在他一直对父母 发火的时候,父母始终在他身边。

有时候,儿童可能试图避开父母,要独自呆着他会对父 母说他需要这样,父母跟着他只会增强他的愤怒这时,父母 要坚持接近他,使他能感受到父母想帮助他的意愿,并且确实 在考虑他的话也就是说,如果父母被命令 “走开”,父母可以 说:“好吧,我就后退几步,可我真想过去挨着你在床边坐下 来 ” 等话语同时,父母还要言简意赅地对孩子解释自己为什 么要留在他的身边要想办法让儿童意识到,以前父母曾按他 的要求走开过,却并没能够使他平静下来,所以这一次父母决 定不再走开,特别是当他的情绪这么糟糕时,更不应该无人陪 伴父母不离开他,是因为父母正在竭力要好好地爱他,要和 他在一起度过他最困难的时刻如果父母不离开,儿童最多感 到父母很讨厌,但如果父母真的走开了,他会觉得父母并不是 真正的关心他 3、 分析儿童产生愤怒的原因,尊重并满足儿童的合理要求 当父母试图帮助处于愤怒情绪中的儿童时,首先要走近孩 子,问明原因,如果孩子表达不清,父母可提示他回想生气的理 由,鼓励他说下去,如:“你是不是不舒服?” 、“是不是和小朋友 吵架了?” 、“还有什么?” 、“你想要什么东西?”,问明情况后,父 母对儿童给出的合理理由应表示理解和尊重,对合理的要求应 尽可能给予满足。

如:“我知道你受到了伤害,我们一起来想办 法解决”,并且,在采取约束性措施之前,先让儿童离开令他生 气的环境,并与其进行平和冷静的交谈,这样,不但可以防止他 的愤怒情绪继续累积和扩散,而且能帮助儿童保全面子 4、 不当儿童矛盾的法官,不做评委 父母尝试着不要卷入孩子们的争吵之中,不要问 “事情是 谁先引起来的?”,防止儿童因倾诉 “冤情” 进而产生要去 “报仇” 的冲动父母只要真实地回应儿童的内心情绪,就可以避免使 自己成为孩子们活动冲突中的 “裁判” 和 “法官”,同时,父母做 出的具有接纳、 认同作用并能够直接反映儿童情绪的温和回 应,对改变儿童的愤怒情绪和心态是非常有效的 5、 阻止儿童的毁坏行为 儿童可以进行适当的发泄 [2]如果发泄的对象无关紧要 , 不会招致不良的后果,发泄往往也是有效的,如可以让儿童在 发泄治疗室内或在家里摔打一些无用的布娃娃等允许儿童 表现自己的情绪,用力挣扎,但要及时阻止他的毁坏行为,不要 让孩子在愤怒中打坏有价值的物品或伤害别人,因为孩子在事 后会感到内疚已有的研究表明,发泄是平息怒气最差劲的方 法,其收效甚微,因为当一个人对假想惹自己生气的人或事发 泄时,本身就延续了不愉快的心情。

6、 将争执中的儿童带离现场并进行讨论 当同伴之间发生冲突时,父母可以先把 “受害者” 抱在怀 里,但是不要太久,也不要显示过多的同情,否则小的孩子每次 一跟哥哥姐姐起冲突就会刻意哭闹以寻求爸妈的支持 对 “受 害者” 表示同情的同时,要清楚地指示 “凶手” 离开现场,如果 “凶手” 不走,那就带 “受害者” 离开如果冲突的状况不清不 楚,不知道是谁先起的头,不知道谁输谁赢,恰当的做法就是把 两个孩子分开,送到不同的房间里待着,等他们冷静下来后,再 跟他们谈心,当然不是追究他们是谁先起的头,而是教导他们 如何以不伤害对方,用彼此尊重的方式进行争执辩论,或者单 独与年龄较大的儿童,讨论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如何以非 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7、 露出笑脸,拥抱愤怒中的儿童 有时,父母只需要向儿童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就足以令孩 子转怒为喜走近正在生气的孩子,给他一个亲吻或拥抱,都 可以起到镇静的作用父母必须清楚,当孩子生气、 发脾气时, 讲任何道理都是没有用处的,父母自己也往往会由于孩子的 “执迷不悟” 而感到沮丧,此时的父母,只有在情感上给儿童以 安慰,他才能听得进去父母对他所讲的那些话 8、 合理表达,树立儿童的榜样 不管儿童的愤怒存在多少合理的原因,父母也应建议他用 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愤怒时允许他用语言大声讲出来, 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但不能用动作来发泄,绝对禁止 打人或摔东西儿童自己要学会自己解决冲突,并意识到冲突 的解决无关胜利或失败,也没有赢家和输家 父母应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从自己的身上学会如何恰 当表达自己的愤怒一些父母认为他们自己从未感到愤怒过 或是从未表达出来过,这是由于他们很惧怕愤怒的情绪,认为 这种情绪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