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社区规划说明、规划项目概况腾冲县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南部,高黎贡山西麓,是著名的侨乡和历史文化名城西部与缅 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东经985度〜东经25.03度之间全县面积 5845平方千米,国境线长148.075公里;辖18个乡镇腾冲县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 温14.9U极端最高气温30.5U极端最低气温-4.2°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适于旅游 观光腾冲森林密布,到处青山绿水,景色秀丽迷人二、 设计依据本项目主要有一下书籍做参考文献,结合腾冲县腾越镇内的基本情况和基础资料以及相关 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强制性条文为设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 《住宅设计规范》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 《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三、 工程概况翡翠社区项目规划区位于腾冲县城中心区,小区总建筑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毗邻腾冲 官房大酒店,与腾冲三桥文化广场隔街相望,北至火山地质公园,南接热海温泉,西连和顺 侨乡,东邻北海湿地,坐享浩瀚的人文景观,营造理想的人本主义居住氛围,再现名居风范。
小区传承“翡翠居”的坡地生态美,在天然的缓坡上顺势种植名贵大树及多种景观植物,以近 30万平方米的绿化景观,打造层次丰富的立体生态公园小区典雅极致的水榭景观与四季 含翠的常绿树木相互点缀,为漫步在社区的每个人呈现随处可见的灵动景观,拂面的自然风 带着湿润的水分子,为社区除去尘埃,打上清澈、纯净、健康的生态底色翡翠小区”以设 计合理、实用的小户型、独占的区位及瑰丽的翡翠景观,彰显居住、投资价值用地西接腾越路延长线,北接北二环延长线,东接腾越河,南接城区用地为水稻田和 菜地,建设用地位于城市中心区附近,无天然植被,位于城市干道旁,场地平整,排水条件 好,区域场地标高地狱城市道路经过简单回填可达到施工建设要求,随着项目区的建设, 将是周边土地价值得到进一步升值,随着城市旅游商业区的转移将使周边生活设施配套得到 极大改善三、项目设计理念以创造现代、文明、自然的生活方式为出发点,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别具特色的单 体设计全面提升生活层次,目的是创造出新颖、健康的建筑内外环境考虑当地实际的消费 模式及习惯,结合我们对住宅建筑发展潮流、趋势的研究与判断,总结确立了以下几条设计 原则:1、 遵循“生长的城市空间”的理念,使规划区成为城市空间结构和肌理的延续;2、 将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纯朴,亲水,亲近自然植根与规划设计中,使规划区成为仿江南南 水乡风貌古镇的一个缩影;3、 根据腾冲民居和江南水乡民居的特点并相结合,结合布置规划形态和基地特征进行建筑 群体规划;4、 满足建设单位项目要求和功能设定,充分考虑使用人的需求;5、 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6、 合理整合规划区的交通空间、绿地空间和疏散空间,满足人们活动,疏散和防震减灾的 技术要求下,保证区域内建筑空间和外部环境的亲切感;7、 对区域内的居住空间进行统筹安排,从而协调发展。
1、五、规划设计1、 规划指导思想本项目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地块场地特征与地方文脉的独特品质使社区环境和房型能在 较长时期保持实用性,最大限度满足社区业主日益增加的对居住品质提高的要求,倡导健康 品位的生活方式,社区遍布室内外健身设施、儿童游戏设置休闲观赏性设施,更有毛石景 坛、拼花铺底等点缀社区文化景观2、 空间布局空间:内虚外实,内阴外阳入口空间的层次和序列,引导序列和高潮增加进深感,有精致的社区又有扩大的开放空 间整体空间是以社区集中绿化形成的大空间逐渐渗透到庭院空间的绿化体系中,形成一个主次 分明的空间体系3、 活动空间(1) 社区内部的活动空间主要有三大类:公共活动空间、儿童活动场及健身活动场2 )公共活动空间分为三个层次:一为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二为组团式隔离带绿地活动区, 三为宅间活动区三者形成连贯的体系,满足不同的活动需要3)儿童及健身活动场地根据各自特点,分开布置,满足每个组团的服务要求,内部布置 活动器械和场地4、 道路交通系统设计;(1) 居住区建成后要具备良好的外部交通条件居住区道路在保证内外交通联系便利、畅 顺的前提下,创造适度的人车分流交通系统同时又将道路设计与住区城市设计相结合,强 调对景与转换,以形成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
2) 社区交通系统内环行的车行道路,使景观道路承受较小的交通压力,更趋向于景观作 用同时次要道路又形成一个组团的联系,入户车行道路呈枝形放射到达每家每户人行系 统与休闲步适、中央绿地、组团绿地室外广场相结合3 )社区机动车停放采用室内停车位及地面停车两种形式5、 绿化景观系统设计:城市的高度聚集造成了拥挤和喧闹的现代“城市病态”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人们的生活蜕变 为家与公司两点一线奔波营造出一个“都市绿洲”这种生态文化型的理想生活居住空间; 中央绿地设置景观节点,靠近城市道路时布局考虑要求,错落有致,形成了一个有序空间 各具有特色的四季乔木、灌木、鲜花草坪,质感强烈的压模仿石小径、古树草亭、木制曲廊、 特色宅前花园围墙、林荫道、休闲座椅等构成了一副动人的美景而地面铺砌动与静、平与 湿、光滑与粗糙,规则与不规则形成的场所感以上手法的运用使整个小区环境设计在讲述 均好性的基础上体现个性在整体统一的基础上体现典雅趣味通过一系列的素雅、柔顺, 富有活力的流动空间及一系列的丰富典雅的艺术符号来营造一种各顺其势、互为因借、松紧 从心、宽窄随意、因形成是、因势造型、顺风导势,引人入胜的怡人境界以人为本”的 设计理念流露出来。
6、 配套设计本工程配套设计包括给排水规划设计(其中排水设计为雨污分流式),电力、电讯规划 设计,灯具工程设计,监控设计等六、建筑设计:(一) 住宅单体建筑设计:1、总体原则:基于对本地块形状况、景观条件、社会需求等方面的研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设 计,从功能平面到造型风格进行深入探究,丰富内涵的同时注重其外延,追求其文化附加值, 力求创造一个格调高尚、户型多样、成熟、切和实际的高品位、高质量的生活空间2、内部造型做出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形式,从地域与地段、历史与文化,传统与当地关系等角度考虑,都 必须对社区的开发做出一个合理的设计本方案以创新为目标力求在尊重自然也考虑地方文 化特色的前提下,充分体现现代气息、稳重端庄、含蓄大方的住宅群体形象在造型上对大 众欢迎的建筑形象加已抽象提炼与概括,巧妙运用建筑符号如凸窗等,通过材质的场面、色 彩、肌理的表现、结合现代建筑对比例、尺度的理解和把握,使建筑造型整体简洁大方,达 至简练成熟的视觉效果,并充分体现住宅作为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所包容的生活情趣建筑 设计注重参与性及周围住宅的和谐对话,既在体量、形式、色彩上成为独特亮点又与环境融 为一体。
整体造型上体现简洁、明了的风格夹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设计二) 公共建筑设计1、 总体原则: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要求,该社区按照组团的要求设置公共设施2、 物管用房:社区物管用房集中设置,具体位置在中心景观位置,结合景观设置3、 垃圾收集:在每栋住宅单元入口处均放一个垃圾箱,由物业公司按时收集垃圾,送到社 区内设置的垃圾房,再由专人送至城市垃圾处理站社区内垃圾房放置沿东侧道路,方便垃 圾的外运,具体位置详总平面图4、 配电房:社区内在隐蔽位置设置了配电房,满足社区住户的用电需要具体位置详总平 面图5、 机动车停车场地:社区内机动车停放采用内外兼顾的方式,该社区设置室内停车场地217 个;室外停车以绿地停车和路边停车为主,其中绿地停车与树阵式绿地相结合,可提供停车 位40辆6、 自行车停放:社区内每栋住宅楼底层均设计了2.50m高的储藏室兼自行车库,储藏室面积 满足规划要求(1.5辆/户)社区物业要求每户自行车必须停入储藏室内,提升社区档次同 时也(三) 消防设计社区主要道路与城市道路紧密相连,社区内道路循环连通,道路宽为4 — 7m .满足消防要求七、结构设计说明(一)计依据:1、各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19-87);《砌体设计规范》(GBJ3-8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BJ94-94 );《多孔砖KPI型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JGJ68-90 );《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79-9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2、抗震设计要求:本工程所在地区地震设防基本烈度为7度。
设计荷载(标准值):(1)活荷载:主要活荷载如下 住宅卧室、起居室 住宅厨房、卫生间 会所(2 )基本风压(3)基本雪压3、结构重要性及安全等级:2.0千牛/平方米2.0千牛/平方米1.5千牛/平方米0.4千牛/平方米0.4千牛/平方米本工程类别为甲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框架抗震等级级二)结构选型与计算方案:本工程多层住宅,拟采用砖混结构;对空间有一定要求的会所拟采用框架结构本工程结构计算采用计算辅助设计完成,所有构件尺寸选定及配筋计算均由程序进行,并加 以人工干预计算机所使用程序将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结构计 算系列软件包三)地基基础: 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出后,根据工程地质具体情况,通过较多方案比较,采用经济合理和 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初步考虑五〜六层住宅采用天然地基(或人工换土)浅基八、给排水设计说明(一) 设计依据:1、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2、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3-86)3、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87 ) ( 1997年版)5、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二) 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排水系统和消防给排水系统)、生活污废水处理系统、雨水排 水系统。
1、给水体统:给水系统采用室外生活给水系统与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合用,由城市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由市 政提供两路给水引入管,引入管管径为150DN,管网最低水压为P=0.2Mpa,室外给水管道采用 给水铸铁管,环状供水,沿管道敷设,给水管径为150N,埋深不小于0.7M,此管网供给各小 于12米的单体建筑(此类建筑不设消防给水)的生活给水系统、超过12米建筑的底下四层的 生活给水及绿化用水同时,室外消防设置2个消防栓,室外消防水量为120/s,消防栓保护间距为120米,沿道路设 置超过12米的建筑的生活给水底下四层由室外生活与消防合用系统直接给水,四层以上由变频 水泵供应水泵引入水管为DN150,出水管为DN100消防泵房设在地下室,消防水源利用水 景水流生活水泵房和消防水泵房合用2、 生活污、废水及处理系统;本工程严格执行雨,污水分流的排放体制污水排水量按生活水的90%计算,最高日生活排 水量100M2/日室内生活污、废分流,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派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管网采用UPVC排水管3、 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取两年,基地汇水面积为5平方米,地面积水时间为t=10分钟,管 中充水延缓系数为2。
屋面,道路及场地都为组织排放,排水总管径为C500,最终排入市政 雨水系统九、电气设计说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