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错误类型举例(1)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命题角度举例判断正误 注意事项① 1 L mol • L-1 K2CQ溶液中含有 K数目为② 1 L mol • L-1 H2O2溶液中含有0原子数为要注意溶质中和溶剂中都含有的微粒; 要注意是离子还是官能团③ 1 mol Na 2Q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 2Naa. 求粒子数④ 1 mol —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⑤ 1 mol OH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⑥ 1 mol熔融的KHSO中含有2NA个阳离子④1 mol白磷中含有的P— P 键的数目为4NAb. 求化学键数目⑤1 mol甲烷中含有的C— H 键的数目为4NA⑥1 mol 金刚石中含有的碳碳单键数为 4NA① mol CaC 2中含碳碳三键数为② 1 mol 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 3NA③ mol CCl 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 mol Na 2O2、CaG中含、分别是1mol; 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 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 不含有碳碳双键;1 mol白磷(P4)含6 molP— P 键;1 mol S8含 8 mol S— S 键;1 mol 金刚石 ( 硅 ) 含 2 molC—C(Si — Si) 键;1 mol SiO 2含 4⑦氢原子数为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 <7键数为mol Si — 0 键判断正误 注意事项①单一纯净物直接计算②因同位素而造成的摩尔质量不同⑧1 mol二氧化硅中含有的 Si — O键为2NA(2) 已知物质的质量 ( 或物质的量 ) 求微粒个数命题角度 举例① 18 g H 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Aa. 纯净物② 2 g H 2含有的原子数为 2Nb.混合物③18 g H 2O D2O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10NA① 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② 常温常压下,92 g NO 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A③ 16 g O2和0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 0原子数为NA④ 1 mol Na 2Q和NsbS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 3NA⑤ 1 mol CO 2和SQ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别计算① 对实验式相同的混合物 ,按最简 式来计算(如乙烯和丙烯、乙烯和环 丁烷,它们的最简式都是 CH)② 实验式不同的物质要分别计算③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3)电子转移数的计算举例①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② 铁与硫的反应中,1 mol铁失去的电子数为 3NA③ 1 mol氯气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Na④ 标准状况下,LNO 2溶于足量的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⑤ 3 mol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电子数为9NA⑥ 1 mol铁在1 mol氯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⑦ KIO3+6HI——KI+3H2O+3I2中,生成1 mol I 2转移电子的总数为 2NA判断正误注意事项要注意特殊物质,如由过氧化钠、过氧化 氢制取1 mol氧气转移2 mol电子;铁与 硫、碘、非氧化性酸反应,1 mol铁转移2 mol电子;1 mol铁与足量的氯气、稀硝酸反应,转移3 mol电子命题角度(4)常考陷阱举例判断正误注意事项a.溶液体积未知 ①在pH=13的NaOH溶液中0H的数目为xx 1023溶液的体积未知,溶质的物质的量b. 标准状况下与非标准状况下的陷阱c. 不能完全反应的陷阱d. 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气体若在非标准状况下 , 气体摩尔 体积不能用L • mol-1计算;标准状 况下为非气体的物质 : 水、乙醇、硫 酸、三氧化硫、四氯化碳、苯、甲 醇、氟化氢等可逆反应进行不到底 ; 一定量的浓 盐酸 ( 浓硫酸 )与足量的二氧化锰 ( 金属铜 ) 不能反应完全弱电解质仅部分电离 ; 注意盐类水解进行不彻底③ mol • L-1CH3COO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④ mol • L-1 FeCla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① 常温常压下 , L 氯气与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 , 转移的电子 数为 2NA② 标准状况下,L乙醇含有C—H键数目为③ 标准状况下 , L SO 3中含有个氧原子④ 标准状况下,L CCl 4中含有NA个分子① 2 mol NO 2置于密闭容器中,最终生成的N2O4分子数为Na② 密闭容器中 1 mol N 2与3 mol H 2充分反应,生成2 mol NHa③ 50 mL 12 mol • L-1盐酸与足量 MnO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④ 含 2 mol 硫酸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共热 , 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⑤ 密闭容器中 2 mol NO 与 1 mol O 2充分反应 , 产物的分子数为 2NA① 1 L mol • L-1 CH3COOH溶液中所含 才的数目为② 1 L mol • L-1 NH3 • HO溶液中所含 OH的数目为-1 3+③ 2 L 1 mol • L FeCl 3溶液中所含Fe的数目为2Na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基础梳理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2.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请用反应类型的编号填空反应反应类型2H2+O2 ! 2H2。
2NaHCNsbCO+HLO+COT△CuO+CO Cu+COZn+HSQ——ZnSQ+H4H2SQ+2NaOH NstSQ+ZfOCaO+CO CaCQ2KMnQ K2MnQ+MnQ+Q t四种基本反应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反应一定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反应部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反应、 反应举题说法例题1用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的字母填空1) 既属于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2) 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3) 既属于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4) 属于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5) 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是A.NaCOHQ+CQfB. 2Na+Cl2NaClC. Zn+CuSQ ZnSQ+CuD. 2KMnQKMnQ+MnQ+Q tE. CaQ+CQ CaCQF. 4FeS 2+11Q 2Fe2Q+8SQG. Fe 2Q+3C 2Fe+3CQ变式1 (2016 •上海高考)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 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 D.海水提溴 1核心突破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误区反例H2Q+SQ——HkSQ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 NO+N2+HzO 2HNQ反应以上两个反应虽无单质参与,但都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无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NHNQ NbOt +2H2Q4N&SQ—— NaS+3Na?SQ以上两个反应不常见,但是它们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石墨)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Qj以上两个反应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虽涉及单质,但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基础梳理1.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电子+化含价曙低、被还原 电子.化音价升髙.HMft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 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还原制*氧化削弑化产物-述原严砌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 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 ,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r i 嵐化捌——辄化产鞫亠还掠产物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物质类型举例对应还原产物活泼的非X2(卤素)金属单质Q氧化物 MnQ元素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化合含氧酸浓硫酸过氧化物物质类型活泼的金属单质KMnO盐Fe2(SQ) 3NatQ、HCb⑵常见还原剂举例M(金属):K、Na Mg Al 等对应氧化产物M+(续表)H2非金属单质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化合物CO氧化物SQH2S酸HINaSO盐FeSQ(3) 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2+、S、SQ主要表现 ,H2Q主要表现 举题说法I 1例题2 (2015 •四川高考)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 )A. 明矶作净水剂B. 甘油作护肤保湿剂C. 漂粉精作消毒剂D.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变式2 (2016 •上海高考)2尸2可以发生反应:H2S+4QF2 SF6+2HF+4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是氧化产物B. Q 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若生成L HF, _则转移mol电子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4 1核心突破 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比较(1)根据反应原理判断对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有如下对应关系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根据“表”判断① 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苹僅丽rw側粧化性逐渐用愛 n 对应阴离子的还愿忡匡浙桃弱佥誘如质的还叩性让清増嵋一 ! 讣应即离『他领化件僅潸晴關② 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n Mg M 7n Fc Sn Ph (H) Cu llg Ag Pt Au 望斶述匣性谨斷减喏 "IT 『* Ml A] Zn办叱"Fb" ill) 0*"|1呂"層 性谨渐増强注意是 Fe2+、Sn2+、Pb2+,不是 Fe3+、Sn4+、Pb4+③ 依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F2 Cl, 6 [応(F「) I, S P犁电f偿力谁渐咸剧.戦化性邊渐理筋 “F] C1] 时[闇』) 「 A] F .先电 傩卅逐那眉強「还原性理渐增強 *(3)根据与同一物质反应的情况(反应条件、剧烈程度等)判断反应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是否加热、反应温度咼低、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