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研究戏曲中的戏台文化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7.29KB
约5页
文档ID:183469878
研究戏曲中的戏台文化_第1页
1/5

研究戏曲中的戏台文化   摘要:古戏台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重要的直接的物质文化遗产, 它是灵动的、有生命力的, 它见证了各个朝代的起起落落, 历经世事变迁的沧桑了解不同的古戏台类型, 将其归纳整理, 总结出古戏台中建筑的特色, 可以从中看出古戏台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古戏台能够直接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的传统风俗和审美习惯  关键词:古戏台; 建筑文化; 社会文化; 传承;  如今的古戏台已没有了戏曲繁华时期的风光与灿烂, 但是它见证了戏曲的发展, 承载着人们生活娱乐的记忆, 承载着以前人们的审美特征和社会文化从古戏台中建筑的特色, 可以从中看出古戏台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古戏台能够直接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的传统风俗和审美习惯, 古代戏曲起源于传统的宗教祭祀活动, 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友好方式, 用来娱乐交往的文化方式, 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普通大众理解忠孝仁义礼智信, 移风易俗, 古戏台是这种文化活动重要的记载方式  一、戏台的建筑文化  我国古代戏台建筑非常华丽精美, 古戏台建筑与戏曲演出发展之间有密切关系很多因素都对戏台建筑具有巨大影响:戏曲表演形式所需、观众观看规模大小、中国传统建筑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古戏台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 以及地方建筑风格。

现存的古戏台, 是当时社会文化思想潮流的反映, 对戏曲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经过各类前辈的田野调查, 研究整理, 归纳总结发现我国保存完整的古戏台建筑有1万多座这些古戏台建筑分布非常广, 建筑工艺非常精美, 有的戏台依附于宗教建筑, 有的戏台则是装饰简单的建筑, 不管规模大小, 戏台的风格多样, 形象百变, 装饰都很精美, 在世界戏剧艺术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这些古老建筑, 我们能了解到各个朝代与地区当时的乡规民约、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以及民间信仰和审美观念  我国各地的古戏台建筑, 大概可分为三个类型:广场型、厅堂型、剧场型戏台的雏形就是宋代经济发展时, 民间艺人和说书人所使用的瓦舍勾栏广场型的古戏台里包含了露台和庙台, 厅堂型的古戏台里包含了堂会、宴戏, 剧场型的古戏台里包含了勾栏、乐棚、祠堂、会馆、戏园, 这是根据我国古戏台历史演变的实际情况详细进行分类  在古戏台的各种雕刻构件中, 龙的造型都是最多, 形态各异, 千奇百怪, 栩栩如生, 整体形象非常突出在中国古代, 龙的造型是象征着最高的权力, 通常是各个朝代皇家的标志性代表其中雕刻龙的形象最为精致的戏台, 正面雕刻“双龙戏珠”浮雕, 仔细看龙的形象, 你可以看到龙在云中穿梭, 呼之欲出, 透露着一股严肃而神秘的感觉。

戏台建筑雕刻中, 不仅有龙的形象, 还有麒麟、凤凰等众多霸气的造型, 戏台之所以特别喜欢雕刻这些装饰物, 因为这些形象在人们心中代表着高贵和权利, 它们大多出现在戏台屋脊雕刻装饰中麒麟是吉祥神兽, 象征着天下太平、百姓长寿安康这些具有美好寓意的奇珍野兽作为戏台装饰, 可以辟邪驱魔, 祈求天下太平, 国泰民安, 百姓安居乐业, 人们幸福安康, 人民希望年年有个好收成而且这些奇珍异兽具有奇异力量, 给戏台增加了威严的气势除了许多奇珍异兽, 戏台建筑中还有很多神仙形象, 许多戏台的台柱或者台基正面都会有八仙图或者“福禄寿”三仙, 这些神仙画像都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二、戏台与社会文化  古戏台和社会文化之间有着关系, 古戏台能够直接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的传统风俗和审美习惯中国自古以来就以血缘关系聚族而居, 宗法制的形成加固了中国人的宗族观念, 宗族是人们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组织在封建传统的社会里, 人们以血缘为纽带, 建立了小的共同体通常聚集住在一起的人们都有共同的祖先, 所以村落中通常会建有祠堂祠堂是一个宗族祭祀祖先的神圣标志性的建筑, 这里是人们共同祭祀的地方, 是所有人所共有的很多情况下, 古戏台会建在宗祠周围。

因为戏曲歌舞在祭祀活动中占有重大的作用, 戏曲表演活动刚开始具有娱神的作用, 被认为是普通民众与神圣祖先之间重要的联系方式在祠庙祭祀的活动中, 戏曲表演有宣扬其宗教信仰的目的  之所以修建戏台, 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相关联的戏台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敬神娱神, 向大自然和神灵表达自己的崇拜, 让神灵和祖先娱乐开心, 来祈求美好的心愿, 获得神灵的保护, 祈求的内容涉及各方面, 大到国家太平昌盛, 小到个人生老病死古戏台中体现了很多文化意义, 宗教信仰的传播也需要戏曲戏台来实现戏台上演出的戏剧曲目, 都以忠孝礼义仁信内容为主, 是统治者利用戏曲的文化传播来教化群众的思想, 得以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戏台上的许多装饰用品, 也作为社会教化的工具这些戏台上的文化题材, 目的就是教化人们注重伦理道德, 发扬戏台的文化传播功能, 具有浓厚的封建伦理思想  戏台的背后蕴含着许多文化, 它见证着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戏曲在当时对人们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 而戏台恰恰是这种作用的一个载体在过去那样的封建礼教约束着人们思想的社会, 只有做官的人家和有钱人家才能去接受教育, 普通百姓几乎不能获得教育而搭戏台看戏, 人们就从戏曲里获得关于仁义礼智信的知识。

中国古代戏曲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它所传达的给人们的信息是让人向善的, 让人们做事更符合道德戏台发挥了教育民众的作用, 使民众更为直观地理解道理和规矩, 并且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 强烈冲突的矛盾中, 人们更乐意去接受这些规矩的伦理知识, 所以戏台散落在乡村部落的各个地方无论是城市乡村, 在当时娱乐活动匮乏的年代, 戏台都扮演着公共场所的角色, 每一次戏曲演出人们都奔走相告, 人们都聚集在此, 进行交流和交往人们平时忙于生活, 看戏时都会进行文化生活交流, 亲戚朋友, 老朋友新朋友, 在戏曲表演这样热闹活动的时候, 都非常的高兴由于戏台的背后和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 人们逐渐把戏台当成集聚的中心就算不演戏的时候, 人们也可以聚集在戏台, 戏台成为了人们共同活动的场所, 成为人们交往的一个平台在戏场, 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交易、表演活动, 可以听到各种奇闻异事……  三、戏台文化的保护  古戏台历经很多年, 见证各朝各代的历史变迁, 还在社会中存在, 它是一种戏曲文化的载体, 是社会文化传承的方式古戏台建筑属于戏曲文物, 和其他文物一样, 都是需要保护和维修的。

一旦遭到破坏, 它的价值就无法挽回古戏台是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 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建筑水平和技巧风格, 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戏台的建设也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 反映了古代人们独具特色的思维习惯,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随着经济基础不停地发展, 稳固, 人们对文化的要求增高, 特别是传统的民俗文化因此, 对古戏台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要让古戏台得到更好地保护, 首先古戏台做为戏曲的载体要回归因此, 恢复古戏台做为演出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旦有演出人们就会聚集在一起, 这样就可以发挥古戏台的聚会功能从中央到地方, 从城市到农村, 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文物的修复与保护地方政府应该向中央申请文物保护, 获得经费直接投用到戏台保护当中, 明确保护对象, 设立保护小组政府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 可以在人员聚集的地方对戏台图片进行展览, 系统地向人们介绍当地戏台的具体情况, 和现阶段的保护状况各地的电视台、报刊也可以为此活动做些专访, 民间举行戏台摄影展览活动政府还可以散发宣传手册, 动员全民进行戏台保护活动  很多地方的村民都在计划修缮古戏台, 政府应该大力支持村民们对古戏台的情感是保护古戏台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传承好历史文化, 保护并利用这些古戏台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古戏台年代久远、饱经沧桑, 不仅包含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 也可以反映中国建筑、思想文化, 我们应该保护好古戏台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车文明.中国古戏台遗存现状[J].中国文化遗产, 2013 (05) :30-35.  [2]曹思玮.四川古戏台保存与川剧文化传承[A].  [3]肖爱民.临川古戏台研究[D].2006.  [4]彭家威.神圣与世俗的空间:广西贺州古戏台考察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 2011.  [5]薛林平.中国传统戏台中的藻井装饰艺术[J].装饰, 2008 (11) .  [6]高琦华.祭祀乐舞与神庙戏台[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 2009 (3) .  [7]巩天峰.神性和俗性的融合——神庙戏台建筑装饰文化特性解读[J].美术观察, 2008 (4) .  [8]余继平.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戏楼艺术研究[J].装饰, 2009 (10)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