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一易错题集锦答案1. 集合M={y|y=x2+1,x∈R},N={y|y=x+1,x∈R},那么M∩N=〔 〕解:M={y|y=x2+1,x∈R}={y|y≥1}, N={y|y=x+1,x∈R}={y|y∈R}.∴M∩N={y|y≥1}∩{y|(y∈R)}={y|y≥1},注: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认识集合要从认识元素开场,要注意区分{x|y=x2+1}、{y|y=x2+1,x∈R}、{(x,y)|y=x2+1,x∈R},这三个集合是不同的.2 .A={x|x2-3x+2=0},B={x|ax-2=0}且A∪B=A,数a组成的集合C.解:∵A∪B=A∴BA 又A={x|x2-3x+2=0}={1,2}∴B=或∴C={0,1,2} 3 mA,nB, 且集合A=,B=,又C=,那么有:m+n(填A,B,C中的一个)解:∵mA, ∴设m=2a1,a1Z,又∵n,∴n=2a2+1,a2 Z ,∴m+n=2(a1+a2)+1,而a1+a2 Z , ∴m+nB 4 集合A={x|x2-3x-10≤0},集合B={x|p+1≤x≤2p-1}.假设BA,数p的取值围.解:①当B≠时,即p+1≤2p-1p≥2.由BA得:-2≤p+1且2p-1≤5.由-3≤p≤3.∴ 2≤p≤3②当B=时,即p+1>2p-1p<2.由①、②得:p≤3.点评:从以上解容许看到:解决有关A∩B=、A∪B=,AB等集合问题易无视空集的情况而出现漏解,这需要在解题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审视问题.5 集合A={a,a+b,a+2b},B={a,ac,ac2}.假设A=B,求c的值.分析:要解决c的求值问题,关键是要有方程的数学思想,此题应根据相等的两个集合元素完全一样及集合中元素确实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建立关系式. 解:分两种情况进展讨论.〔1〕假设a+b=ac且a+2b=ac2,消去b得:a+ac2-2ac=0,a=0时,集合B中的三元素均为零,和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故a≠0.∴c2-2c+1=0,即c=1,但c=1时,B中的三元素又一样,此时无解.〔2〕假设a+b=ac2且a+2b=ac,消去b得:2ac2-ac-a=0,∵a≠0,∴2c2-c-1=0,即(c-1)(2c+1)=0,又c≠1,故c=-.点评:解决集合相等的问题易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进展检验.6 设A是实数集,满足假设a∈A,那么A,且1ÏA.⑴假设2∈A,那么A中至少还有几个元素.求出这几个元素⑵A能否为单元素集合.请说明理由.⑶假设a∈A,证明:1-∈A.⑷求证:集合A中至少含有三个不同的元素.解:⑴2∈A Þ -1∈A Þ∈A Þ 2∈A∴ A中至少还有两个元素:-1和⑵如果A为单元素集合,那么a=即=0该方程无实数解,故在实数围,A不可能是单元素集⑶a∈A Þ∈A Þ∈AÞA,即1-∈A⑷由⑶知a∈A时,∈A, 1-∈A .现在证明a,1-,三数互不相等.①假设a=,即a2-a+1=0 ,方程无解,∴a≠②假设a=1-,即a2-a+1=0,方程无解∴a≠1-③假设1-=,即a2-a+1=0,方程无解∴1-≠.综上所述,集合A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元素.点评:⑷的证明中要说明三个数互不相等,否那么证明欠严谨.7 设M={a,b,c},N={-2,0,2},求〔1〕从M到N的映射种数; 〔2〕从M到N的映射满足 (a)>(b)≥f(c),试确定这样的映射的种数.解:〔1〕由于M={a,b,c},N={-2,0,2},结合映射的概念,有一共有27个映射〔2〕符合条件的映射共有4个8.函数的定义域为[0,1],求函数的定义域解:由于函数的定义域为[0,1],即∴满足,∴的定义域是[-1,0] 9根据条件求以下各函数的解析式:〔1〕是二次函数,假设,求.〔2〕,求〔3〕假设满足求解:〔1〕此题知道函数的类型,可采用待定系数法求解设=由于得,又由,∴即 因此:=(2)此题属于复合函数解析式问题,可采用换元法求解设∴= 〔〕〔3〕由于为抽象函数,可以用消参法求解 用代可得:与 联列可消去得:=.点评:求函数解析式〔1〕假设函数的类型,常采用待定系数法;〔2〕假设表达式,常采用换元法或采用凑合法;〔3〕假设为抽象函数,常采用代换后消参法.10,试求的最大值.分析:要求的最大值,由条件很快将变为一元二次函数然后求极值点的值,联系到,这一条件,既快又准地求出最大值.解 由 得又当时,有最大值,最大值为点评:上述解法观察到了隐蔽条件,表达了思维的深刻性.大局部学生的作法如下:由 得 当时,取最大值,最大值为这种解法由于忽略了这一条件,致使计算结果出现错误.因此,要注意审题,不仅能从外表形式上发现特点,而且还能从条件中发现其隐蔽条件,既要注意主要的条件,又要注意次要条件,甚至有些问题的观察要从相应的图像着手,这样才能正确地解题..11设是R上的函数,且满足并且对任意的实数都有,求的表达式.解法一:由,设,得,所以=解法二:令,得即又将用代换到上式中得=点评:所给函数中含有两个变量时,可对这两个变量交替用特殊值代入,或使这两个变量相等代入,再用条件,可求出未知的函数.具体取什么特殊值,根据题目特征而定. 1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解:有意义时必须满足即函数的定义域是{|},由于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所以该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13判断的奇偶性.正解:方法一:∵===-∴是奇函数 方法二:∵=∴是奇函数14函数y=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_.解:y=的定义域是,又在区间上增函数,在区间是减函数,所以y=的增区间是15奇函数f(x)是定义在(-3,3)上的减函数,且满足不等式f(x-3)+f(x2-3)<0,求x的取值围.解:由,故03-x2,即x2+x-6>0,解得x>2或x<-3,综上得20,1-x1x2>0,∴>0,又(x2-x1)-(1-x2x1)=(x2-1)(x1+1)<0∴x2-x1<1-x2x1,∴0<<1,由题意知f()<0,即f(x2)0, 且a2-a+1=(a-)2+>0, ∴ 1+2x+4x·a>0, a>,当x∈(-∞, 1]时, y=与y=都是减函数,∴y=在(-∞, 1]上是增函数,max=-,∴a>-, 故a的取值围是(-, +∞).点评:开掘、提炼多变元问题中变元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反客为主,主客换位,创设新的函数,并利用新函数的性质创造性地使原问题获解,是解题人思维品质高的表现.此题主客换位后,利用新建函数y=的单调性转换为函数最值巧妙地求出了实数a的取值围.此法也叫主元法.23假设,试求的取值围.解:∵幂函数有两个单调区间,∴根据和的正、负情况,有以下关系 ①②③解三个不等式组:①得<<,②无解,③<-1∴的取值围是〔-∞,-1〕∪〔,〕点评:幂函数有两个单调区间,在此题中相当重要,不少学生可能在解题中误认为,从而导致解题错误.24 a>0 且a≠1 ,f (log a x ) = (x - ) (1)求f(x); (2)判断f(x)的奇偶性与单调性; (3)对于f(x) ,当x ∈(-1 , 1)时 , 有f( 1-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