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沙湾公园设计说明1218资料 沙湾公园设计说明 一.工程背景 体育新城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东北部,现有跳水馆,网球馆等体育场馆及美林景园,丽景香山,绿城桂花城等高档住宅小区,人口多,逐步形成集体育,文化.,休闲,消遣,居住,经营商贸于一体的健康,环保,高档次的新区 二.工程现状解读 1.规划的范围: 工程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东北部的体育新城区域,整个区位是体育新城的核心区,东距京珠高速不到700米,距武广客运站2Km,南距圭塘风光带2.5Km,距离湖南省植物园7公里,总用地面积293393.13㎡,净用地面积281425.97㎡,四周均为地产开发工程,其中北跨长沙市妇幼儿童活动中心及京武公司房地产工程用地,临城市主干道劳动东路( 绿线宽90米,红线宽60米);东临城市支路星城路(待建);南跨国中新城地产工程用地,临城市次干道曲塘路,局部地段与道路直接相接;西跨京武公司房产工程用地,临城市次干道高岭路 2. 场地概貌: 工程基地呈狭长形东西向分布的山体,东西向的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100m-300m不等。
场地周边已经开发各种地产,所以原有山体与周边的开发形成了各种高差地势,其中场地最高处标高为89.7m,位于公园中部;最低标高为40.2m位于公园北角,基地内高程在60m以上的面积有234306.9㎡,占规划净用地面积的78.92%8度以下的缓坡地带较少,坡度最大值是76.8,在公园中部的南侧其中坡度在8度以下的占地面积为64324.97㎡,占规划净用地面积22.86%;坡度在8-14度的占地面积102940.1㎡,占规划净用地面积36.58%;坡度在14度以上的占地面积114160.9㎡,占规划净用地面积40.56%. 三.规划依据 1、《城市绿化条例》 2、《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22-2022) 3、《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2-2022) 4、《公园设计模范(CJJ-48-92)》 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模范GB 50318-2000》 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模范GB 50282—98》 7、《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模范CJJ 83-99》 8、《湖南省实施手段》 9、《长沙市城市总图规划2022-2022》 10、《劳动东路两厢操纵性细致规划》 11、《沙湾公园总体规划》 12、《沙湾公园修建性细致规划及总体设计方案设计任务书》 四.目标与设计原那么 1.设计目标: 通过对该工程场地的养护与场地破坏严重区域的修复,打造一个以人为本以及把生态,运动,消遣和防灾避险功能等融为一体,引导市民健康喜悦生活的体育公园。
2.设计的原那么: 1) 生态性原那么 崇敬场地,因地制宜, 2)适用性原那么 经济适用,设施齐全 3)主题性原那么 主题突出 特点鲜明 4)经济性原那么 节能环保 符合’两型社会”要求 5)趣味性原那么 趣味十足 天性突出 五.总体的设计与构思 整体性构思: 沙湾公园整体定位为开放性的体育公园,是整个体育新城片区的“绿肺”,规划设计不仅着眼于本身的性质和功能,而且更理应考虑与整个城市大景观效果的融合,与周边环境统一,以运动为主旨,打造一个山地市民休闲公园 1.主题构思: 沙湾公园的设计以“呼吸沙湾,运动沙湾”为主题,打造一个以生态为依托,具备时尚休闲的体育公园 2.生态特点构思: 通过对场地的调查研究,基地内山丘起伏,片面生态条件好,植被成林,设计中规划养护好原有地形山貌和植被,对被破坏的山体举行修复,使得整个公园的整体性和生态完备的结合,另外对公园雨水收集,形成完整的收集系统,创办节水型城市公园3.以人为本的构思: 整个公园的是设计在功能是为市民供给一个自然的健身氧吧,同时还兼有防灾避险的功能,着力打造能得志市民健身消遣,安好避险的公园,同时在公共设施方面,公厕,小卖 健身等设施的综合考虑,充分表达崇敬人以及相关的行为,活动的准那么,六.总体布局与细致设计 1.规划布局 将整个沙湾公园分为“一带四区多点”。
一带:一条贯穿整个公园的游览路线 四区:入口区,运动区,生态区,观光休闲区 多点:多处得志市民活动的节点活动区 一带:公园的主游路贯穿于整个沙湾公园,同时在主游路两边设计多出景观节点,形成步移景异,趣味生动的完整的游览带 入口区:整个公园主要是东北广场,西南入口广场和东面入口广场 运动区:规划布置的体育运动工程有:童趣坡,七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 观光休闲区:位于公园中心地带,设置一个茶楼和观景湖面,供给休憩场所 生态区:规划的景点有:桃花坡,梨花坡,溜达道,登山道等 1) 北广场 北广场与星城路口相接,是个全开放性的入口,广场铺装形式把田径跑道的元素融入其中,表达其主题性,广场内设计有水景观,特色浮雕墙等,服务房的设计融管理,小卖,监控管理房等功能与一体 2)儿嬉园 儿嬉园的设计依据大的地形变化,采用弯曲的道路和地形结合,形成趣味性的草坡,整个形式上的设计具有天性特点,游乐设施摆放其中,设计有儿童沙池,滑草区,缓坡攀岩,浅水戏水区和儿童活动器械区等。
2)桃源里(桃花坡) 该区域所处的地形现状以毛草居多,乔木稀少,桃花坡可依据地形,采用台阶退级处理的方式,观光构架依地形穿梭在林间保证整个景观的完整性和参观性,供游人休憩和游览赏识 4) 山林馆(茶楼观景区) 该区域主要是供给市民休息,交流的场地,利用原有的自然形成的水塘,在幽静的山林中形成一个自然驳岸的湖面,与茶楼,香花田形成山林中独特的美景曲尽通幽的林间小道穿梭其中,形成整个环湖道,使得整个市民除了可以在茶楼赏识风景外,还可以参与到美观的风景中 5) 运动场地区 运动场区域位于茶楼观景区西侧,该区域地势平坦,共设计有4个足球场和5个篮球场,增加整个体育公园的室外活动空间, 同时增加公园的活力,倡导市民健康生活 6) 极限运动 极限运动区主要是为年轻的市民供给一个极限运动和时尚运动的空间,可以在场地内组织滑板,涂鸦,自行车等年轻人爱好的活动 7) 攀岩崖: 在达人坡的西边设计有高矮不一的攀岩墙,为攀岩爱好者供给一个活动的场所 8):登山道: 位于公园西南入口的连接处,台阶的设计上设计有2种不同形式的登山道,市民可以自行选择难易程度来健身,顶端设计一个以树根为元素的的雕塑,形成整个登山的道的一个端头景观。
9):东面广场 东广场是个次入口广场,主要的功能是游人出入,设计有1组体育运动符号的雕塑表达公园的性质 10):西南广场 南广场位于公园的西南角,设计中依据地形分为两个界面,主要起到一个集散作用和广场活动等,绿化种植池和铺状的设计上,我们都是采用线形感很强的流线型设计,打破原有场地的僵硬的感觉,使得整个场地的设计形成一个动感的感觉从平面到立面上的转换,设计是考虑用一种人运动的各个阶段的容貌,做成雕塑的形式,一向延迟到中心主广场的位置在体育精神上得到一个很好的表达广场下设计一个地下停车库约4168.56平方米 2.防灾避险的设计: 沙湾公园的设计,同时还兼备防灾避险的的功能,结合活动场地的设计,整个公园的设计共设计有指挥中心,应急棚宿区,储蓄区和停机坪等主要的游览路线作为应急消防通道, 设计5个应急入口,便当市民快速通行 指挥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平日为服务点,应急时做指挥中心和医疗室用 停机坪:设置在极限运动区,该区域是供给给年轻人开展涂鸦,滑板运动等的一个区域,应急时做为停机坪用 应急储蓄室:设置在茶楼观景区,应急时有足够的面积可以供给物质储蓄。
应急棚舍区:共设计3处,运用场地的大草坪和空旷的位置, 规划的面积约莫约为21000平米,按3*4米的帐篷大小计算,共可以搭建1200多顶预计可以供给3600人的流量 七.交通设计: 公园的的入口共设有4次,其中主入口的分别为东北入口和西南入口,与城市的主要干道相连接,是人流的集中地区,两个次入口分别为东南入口和西北入口 停车场设计受地形的影响,数量不多,在西南入口和入口设计有停车位共计230个(含地下地上) 公园内部道路系统,一条贯穿于整个公园的主游路,设计为6米,连接于整个公园的各个景点,并且设计有自行车道其余的小园路穿插于概括的景点,形成“一带,多环”的格局 八.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上,保持原有的地形,依山造势,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的高差变化来规划设计公园布局,场地最高的标高位于观景平台的位置,其标高为89.0M,最低的位置位于两个主入口,其标高为45.0M 公园的主园路,纵坡小区12%,超过12%的作防滑处理次游路和小路,纵向坡小于18%,纵坡超过15%的路段,路面做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的,设台阶 九.植物设计 1、植物设计理念 为彰显体育公园的景观设计风格,植物配置设计的目标是打造一处生态,运动,消遣和防灾避险功能等融为一体,让市民健康喜悦生活的景观空间。
设计充分考虑工程的功能性,生态养护,运动休闲,消遣聚会及防灾避险为主要功能配置的乔木选择湖南本地适合的树种,常绿与落叶搭配,考虑四季变化;植物层次根据场所特征和 需求,或疏朗开敞,或绿荫如盖,或群植密林,或花草如茵多样而统一的植物景观打造具有时代和区域特色的山地市民休闲公园 2、植物设计原那么 (1)生态性原那么:从生态角度考虑植物种类及配置,实现植物品种丰富多样性植物种类多项选择用乡土树种,适地适树,前期低本金和后期低维护,有效俭约能源的前提下并未损失环境品质 (2)文化性原那么:运用植物的文化属性,呈现沙湾公园的体育精神,倡导健康同自然结合的理念,丰富景观的内涵特征 (3)以人为本的原那么:强调“以人为本”,提防植物景观的参观性和服务功能性,提防人的感受,植物空间类型和尺度同景观环境需求相结合 (4)景观多样性原那么:植物空间生态自然,美好舒适,塑造多样化的天性与趣味兼备的景观空间 3、植物现状概况 沙湾公园场地内现状植被资源分布不均自然条件下的边坡地带植被生长良好,主要分布在用地边缘的山坡、山脚地带(土壤条件较好);土方开挖处土壤贫瘠,植物生长不良;中部山顶平地处和公园东北部(区域土壤条件极差)多为以杂草为主的荒地;北部、两部、两南部植被较多;南部、东部、东北部植被较少。
4、种植条件分析 (1)植被留存区,现有植被完好且人行为干扰较少的区域,留存现状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