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3 页 作文语言优美的方法论 一、 巧妙运用修饰的语言,为作文增添色彩 书评家萧乾先生曾说:“文字是天然含蓄的东西 ”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构思,有的人写出来会让读者觉得苍白无力, 有的就会让人觉得韵味无穷 在写作中, 对所描写的事物增加恰如其分的修饰语言,使表达的内容更有立体感,如下列两个句子: ①月亮照在草原上 ②皎洁的月亮温柔地照在故乡辽阔的草原上 第①句就让人感觉很直白,第②句加上“ 皎洁的 ” 、 “ 温柔地” 、 “ 故乡辽阔的” 修饰了一下,就更形象了,整个句子就让人觉得充满了情味,意境也就出来了 一般来说,训练学生巧妙运用修饰的语言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各种描写和拟人化的语言来修饰表达的内容,这样使表达的效果更充满情味,也使文章精彩纷呈 ①我站在爷爷的灵柩前,泪水爬满了我的脸 ②我站在爷爷的灵柩前,泪水肆无.忌.惮..爬满了我的脸 第②句加上“肆无忌惮” ,充满了情味,写出悲伤的深度 2、在表达完具体的内容后,利用重复的手法,增加一些修饰性的语言,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①我喜欢听父亲的笛声 ②我喜欢听父亲的笛声,喜欢听父亲那载满了我童年乐趣的笛声。
重复一下,加上有具体内容的修饰语言, 韵味顿生又如: ①我呆呆地盯着窗外,只见长长的雨丝不断地飘落 ②我呆呆地盯着窗外,只见长长的雨丝不断地飘落,雨丝长愁丝更长加上一句,情景交融,语言表达的意境更深了 学生学会了巧妙运用修饰的语言,粗糙的语言就会变得柳暗花明,枯燥的语言就会变得光彩、鲜亮,文章就像溪水淙淙、滋润 二、 积累诗词名句,巧妙引用镶嵌,使作文文采飞扬 古今中外,诗歌名言佳句很多, 俗语、谚语、歌词更是层出不穷,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添文采,加深文章的意境 如:有一位同学在《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中写道: 不论是春风的和煦,夏日的狂热,还是秋风的萧索,冬风的肃杀,都能拨动那根心弦在风中, 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有着“北风卷地北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骤烈,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 我想作者通过引用,把“语文记载着邈远的历史,激荡着人们深邃的遐思”表达得既有历史的厚度, 又有文学的意境,巧妙引用,使文章文采飞扬又如: 想到这里,我又记起了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 “ 身边的书多着呢,只要发觉,肯定会学到很多 ”(选自陕西中考满分文《阅读身边的人》 ) 明日歌中说: “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 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 第 2 页 共 3 页 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选自四川内江中考满分文《创造美好的明天》 ) 引用佳句,用于文章的结尾,使文章多姿多彩,韵味深远,达到表达上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写作中,选用自己熟悉的,又能体现文章主题的歌词来充实文章的语言,也同样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好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中考满分作文《歌声与微笑》 ) 二、 多一点具体描写,少一点概括叙述,多角度进行刻画 具体描写是一种美,具体描写也是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细致的刻画,这样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更真实、更丰富例如写“静” : ②这里很静 “这里很静,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见” ③“四周是那么的宁静,你能听见一百米外松鼠在枯枝上跳来跳去,断枝掉下来,先微微地勾住另外的树枝,然后落到松软的草面上——永远地掉在那儿,静静地等着腐烂 ” 第①句语言就是笼统的、抽象的,第②句就具体一些了,给人的感觉不新鲜,第③句是俄国作家 屠格涅夫对“静”刻画,充分调动的周边的事物进行烘托,这样给读者充实、丰满的感觉 具体描写常常可以运用下列两种方法: 1、从多个角度围绕所描写的对象进行细致的刻画,把简单概括的叙述转化为各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使文章更具体,更丰满。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作者对“三拳”的刻画可谓是入目三分: 第一拳:“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酱油铺 ∶ 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第二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 ∶ 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第三拳:“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 ∶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也许一般的学生写作时仅用“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 ,而施耐庵却每写打一拳又对当时周边的情 况进行了描写,使文章内容显得更真实同时在描写“三拳”时还调动了味觉、声觉等各种感觉进行了刻画,把一个很平常的动作刻画得气势磅礴了 2、 细节出神韵,抓住细节描写,并对细节进行刻画,使文章内容充实,充满生命力:如下 面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两段话: 修改前: ①明天就要开学了,妈妈仔细地帮我打点行装她把我该带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又再三嘱咐我到学校后要听老师的话,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别舍不得花钱,还说,有空她会去看我 修改后: ②晚上,妈妈走进我的小屋,环顾四周,最后目光落到了书包和行李上她打开行李包,一一检 查,嘴里还念念有词道: “毛巾、牙刷 ,, ” 她满意地点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
她将肩上即将滑落的外套又重新披好,抚摸着我的头 第 3 页 共 3 页 忽然间,她冲出屋去,数分钟后,只听里屋门 “嗵”的一声,接着是拖鞋与地面发出 “ 挲挲” 的声音,我屋的门又开了,她将什么东西装进了我的书包,装好后,她如释重负地笑了,接着走过来 对我说:“ 我给你带了点药, 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 别任性现在正在长身体, 多吃点, 别怕花钱想家了,打个,家里会有人的 ,, 她转过身去,一会儿,她又补充道: “我和你爸会去看你的,早点睡吧 ! ” 上面第②段是对第①段进行了修改,第②段把第①段中的“仔细” 、 “打点” 、 “嘱咐”这三个细节化概括叙述变为具体的描写,这样文章就变得富有情感,把母亲的关心与爱表达清清楚楚 具体,就是要将事物写得可闻可睹可摸可感, 而且要尽量给人以新的感觉, 语言的美感也就产生 了 四、 巧用修辞手法,用亮丽的语言抒发真情实感 在写作中,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若能熟练地扮靓语言, 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 盈盈月光,我掬一棒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暧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 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待人用善,待人和善。
(中考满分作文《待人和善》 ) 文章采用了排比、叠词的手法,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出文章的主题,语言清新亮丽,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 修辞手法不管用在文中什么地方,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如 1、在开篇中运用如当代作家叶文玲在她的文章《我的 “ 长生果 ” 》的开头写到: “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 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 文章运用 “ 对偶式比喻 ” 破题导入,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了作者 “ 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 ” 之中,并很好地提挈了全文 2、在正文中运用以《紫藤萝瀑布》为例,作者宗璞在正文的描绘中通用比喻: 像瀑布、像河流、像水花、像舱、像帆 这给人以明朗流畅、整齐划一的美感 又运用了拟人: “仿佛在流动,在欢笑 ”、“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彼此推着挤着 ”、“我, 在开花! ? 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 ? 它们嚷嚷 ” 以此突出花的情趣和盎然的生命力;另外还运用通感(如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 ”)和对比(过去紫藤萝花的衰颓零落和现在的花繁枝茂) ,为凸显主题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 4 页 共 3 页 因此,优美的文字就是通过众多修辞手法的恰切运用而巧妙地表达出来的, 巧妙而又贴切地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既有文采又有内涵,用亮丽的语言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 充分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文章内容,能达到情景合一的效果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烘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我的叔叔于勒》的两句环境描写: ① 我们上了轮船了,离开了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大理石桌面一样的海面上驶向远处 ②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第①句中是在文章的开头, 这时的菲力普一家认为于勒是一个有钱的人, 一定会为自己带来福音, 所以这段环境描写烘托了一家去哲尔赛岛高兴的心情; 而第②句是菲力普夫妇见到了穷困潦倒的的于 勒,所以这段环境描写烘托了菲力普夫妇的心情是悲愤的、 黑暗的这两句环境描写起到有力的点缀、暗示主题的作用烘托了人物的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又如: ①孤灯,淡茶 ②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 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 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雨后的那片残阳熔化了。
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 总之,在写作要对语言进行锤炼加工,使语言表达充满美感,做到既能真切地表情达意,又能情韵深厚、充满文采,达到“化平庸为神奇”的效果,这样的作文才会更充实、更丰满、更充满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