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小毛驴简谱9篇 小毛驴简谱9篇 小毛驴简谱(1) 小毛驴和我:来源:《文学少年(小学版)》2022年第11期 主持人:木果果 我知道我有“驴脾气”,说话有时还“驴唇不对马嘴”,常把别人的好心当做“驴肝肺”但我还是热爱当“驴友”哎呀不是四处走的那个“驴友”是驴的好挚友 所以,今天的作文主题就是小毛驴 儿歌 我有一只小毛驴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 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我有一双小皮鞭,我从来也不洗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拿它去河边洗 我手里拿着大刷子,我用力用力洗 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跳出了一堆鱼 驴的正解 《现代汉语词典》:“驴,哺乳动物,比马小,耳朵大,胸部稍窄,毛多为灰褐色,尾端有毛,多作为力畜。
《新华字典》:“驴,哺乳动物,家驴耐粗饲,善驮载,我国有关中驴、泌阳驴、渤海驴等出名品种我国野驴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是国家养护的贵重动物,严禁猎捕 小资料 最心爱的小银 大量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 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奇怪而又淘气它热爱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 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快乐、颓唐或者消沉 有一天,它静静咽了气世界上此后缺少了它的声音,犹如它从来就没有出世过一样 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哀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而我却听见了一个沉重的悲歌,引起了深思 小毛驴简谱(2) 我有一头小毛驴 我从来也不 骑 1 1 1 3 5 5 5 5 6 6 6 dou 5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 骑着他去赶集 4 4 4 6 3 3 3 5 2 2 2 2 2 5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 我心里正得意 搜1 1 1 3 5 5 5 5 6 6 6 dou5 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啦 摔了我一身泥 4 4 4 6 3 3 3 3 3 5 2 2 2 2 3 1 小毛驴简谱(3) 儿歌——小毛驴 小毛驴简谱(4) 小毛驴过河教案 【篇一:四年级科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概念: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开出来 过程与方法: 1、查看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使用过滤装置分开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严格按模范利用溶解装置举行测验 教学重点:查看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处境 教学难点: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法把沙和面粉从水中分开出来 教学打定: 分组材料:8个烧杯、盛有水的水槽、食盐20克、面粉20克、沙30克,玻璃棒1根,3张滤纸,过滤装置 教具打定:过滤装置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从前,有一头小毛驴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盐吞噬了,等它过了河后,觉得身上轻了大量,回头一看背上只剩下口袋了,盐到哪里去了呢?估计学生随口会说出(化了),顺势引出“溶解”一词,那么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溶解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这一环节我以故事入手,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引发学生的奇怪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四处有科学。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1)、出示食盐和沙,学生查看,说一说食盐和沙子的特征,并记录 测验(出示测验要求):取一匙食盐和一匙沙(已备好),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烧杯中,不搅拌悄悄查看,对比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记录)过一会儿再轻轻搅拌,查看对比它们的变化(记录) 提示:用玻璃棒搅拌时用力不要过大,不要碰撞烧杯内壁和底部,提防玻璃易碎 (2)、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沙子在水里呢? (3)、组织议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溶解了”?哪些现象能使我们知道,“沙在水里没有溶解”? 2、面粉的探究 (1)、教师讲解:通过方才的查看和对比,我们察觉食盐在水里很轻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没有被溶解,我们把它叫做和水的混和物老师这里还有一样东西——面粉,它能不能溶解在水里呢?你们猜一猜? (2)、引导学生斟酌,表达自己的想法 (3)、师:怎样证明你们的揣摩是否正确呢?(做测验) (4)、学生小组合作测验,出示测验要求:取一小匙面粉(已备好),参与一个盛水的烧杯中,悄悄地查看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查看面粉在水中的变化(记录)。
提示:要轻轻搅拌,提防玻璃仪器易碎 (5)、学生汇报交流:面粉在水里是怎样变化? (6)、计论: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它在水中的变化毕竟更接近于沙子还是食盐呢? (有的学生会说面粉溶解了,由于水变白了;有的学生说面粉没有溶解,由于里面还有面粉颗粒) (7)、师:看来同学们的观点不统一,我们把这三杯混合物静置一会儿再查看为了作进一步的查看,我们再来做个过滤的测验老师这里有一张纸,叫做滤纸我们将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们从中分开出来以面粉和水的混合物为例,教师演示折纸和过滤测验的模范操作,并强调留神事项: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结果:滤纸上留下了面粉颗粒,水到了烧杯里,面粉从水里分开出来了 (8)、演示测验:过滤食盐溶解与沙和水的混合物,查看滤纸,汇报查看结果 (9)、重新查看静置的三杯混合物,你察觉了什么? 三、归纳整理,总结提高 1、师生共同整理解获得的信息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你能说说溶解是怎么一回事吗? 四、只拓展,课外延迟 请你回家泡一杯奶粉或调一杯糖水留心查看奶粉和糖在水中溶解了吗? (设计意图:生活四处皆学问,生活四处皆课堂,课后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中四处有科学。
板书: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食盐 看不见 平匀分散 溶解了 不能分开 沙 看得见 沉在底 没溶解 能分开 面粉 看得见 沉在底 没溶解 能分开 【篇二: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课堂实录】 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开出来 过程与方法 1、查看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使用过滤装置分开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严格按模范利用过滤装置举行测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对比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一致和不同 【教学打定】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4、玻棒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明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新知: 师:在上课之前,咱们先来讲个《小毛驴过河》的故事好不好? 有一只勤劳能干的小毛驴,更加热爱给他的仆人干活。
有一天,他驮着一袋盐过河,一不提防脚下滑了一下,盐浸了水后变的轻松了大量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理由吗? 生:盐被水化了 生:盐进了水里面了 ?? 师:那么在咱科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什么呢? 生(齐):溶解 师:同学们真棒!既然谈到溶解,那你们觉得什么是溶解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 哪些溶解现象呢? 生:一种物质混在另外一种物质中 生:?? 师:这些同学说的都很好,但是科学定义的溶解是这样的,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用咱自己的话说就是两种或者两者以上的物质混合的过程那么在日常生活还有哪些呢? 生:白糖水 生:汽水 生:??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全面,那么本节课我们就单独拿水这种物质来讲,看看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教师板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设计意图:这个片面的目的就是用小故事导入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故事中总结科学道理再由故事延迟到科学学识上,让学生简朴领略的理解学识要点 二、科学探究一: 1、师:水是最常见的一种物质,也是我们做测验时用的最多的一种原料,现在我们就来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小测验,我们先来看测验要求。
测验器材: 烧杯、小勺、玻璃棒、食盐、水 测验步骤: ? 取一小匙食盐,查看这时候的食盐是什么样的? ? 取一平匙盐,放在烧杯的水中,不搅拌,查看食盐在水中的状态 ? 轻轻地搅拌几下,查看食盐在水中的状态 ? 再搅拌一会儿,静置,查看 学生边做测验,边完成测验表格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直观上先熟悉食盐,食盐和水是我们平日必不成少的食物,我们拿着这些物质做测验,磨练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才能,同时也巩固了学生的团队的精神意识,唾手记录数据,并作对比) 2.师:现在咱们都做完、测验,哪个小组容许到台前来表示自己的查看结果? 生:我们的测验结果是食盐不搅拌的时候逐渐的少了,但是搅拌了之后就会急速地溶解了,放置了一段时间后变成澄清的我的体会是食盐能够在水中溶解 (设计意图:小组长表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