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一、背景…………………………………………………………………... 1二、征集单位……………………………………………………………… 1三、项目概况……………………………………………………………… 3四、设计内容……………………………………………………………… 3五、设计要求……………………………………………………………… 4六、设计成果……………………………………………………………… 8七、成果提交……………………………………………………………… 10八、方案征集程序…………………………………………………………… 11九、答疑………………………………………………………………….. 11十、征集方式…………………………………………………………….. 114十一、责任 ……………………………………………………………… 13十二、经济条款……………………………………………………………… 13十三、时间安排……………………………………………………………… 13十四、其他 ……………………………………………………………… ….14十五、联系方式………………………………………………………….. 15重庆市高铁站场地区(菜园坝地区)概念性方案国际征集书 一、背景重庆市菜园坝地区位于渝中半岛腹地中央,为渝中区两江四岸滨江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渝中半岛最具景观和城市功能的重要区域。
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造成目前该地区与城市窗口展示地位相去甚远,交通现状存在较大问题,城市形象品质与功能定位也亟待提升随着菜园坝火车站的相关功能逐步转移,原来的普通客运站场及配套功能正逐步转变为城际铁路终端站场功能,菜园坝作为“成渝一小时生活圈” 终端节点成为可能、城市配套与站场接口同步实施使地区升级成为可能、整体更新使城市功能与土地价值提升成为可能近年来,包括重庆市渝中半岛城市设计、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重庆市主城区渝中区组团A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内的相关规划研究工作均针对菜园坝地区现状与发展更新提出了相关定位与控制性要素本次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的目的旨在基于菜园坝地区两江四岸重要滨江昭示地带、伴山平坝与共享亲水半岛之门的天然基础,依托成渝城际铁路终端站转型的契机,研究并提出菜园坝地区整合与发展的综合解决方案 二、征集单位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重庆市规划局 三、项目概况3.1 项目位置本次国际征集范围北至铁路坡,南临长江,东至珊瑚公园附近,西至龙家湾隧道,东西长约2100米,南北宽约680米,总用地面积约70公顷,整体地貌呈台地状跌落,最大高差接近90米范围内包括火车站场、交易市场、长途汽车站、建兴坡、铁路坡及外滩商场、珊瑚公园等几部分用地。
其中,珊瑚公园为城市开放公园、珊瑚坝为季节性淹没滩涂、王家坡为规划城市公共绿地,故需整体考虑风貌控制要求、概念设计与其衔接过渡关系3.2 用地规模总用地面积58.46公顷,其中火车站场内用地面积23.56公顷,其他城市功能用地面积34.9公顷3.3 项目定位确立重庆市高铁站场地区(菜园坝地区)为充分利用城市伴山、平坝、滨水的地域特征重塑渝中半岛最具山城活力与亲水魅力的综合门户,打造成渝城市生活圈终端亮点 3.4 项目功能及规模通过综合考虑拆建比、控规建设承载容量等经济、社会指标及形象风貌等要求,项目建设总规模约为:100-120万平方米 其中应包括以下功能设置:(1)城际高铁站场(2)便捷换乘设施(3)西部旅游集散中心(4)商务办公(5)展销式专业市场(6)滨江休闲 3.5 项目形态要求:(1)尊重自然与城市肌理,避免视线遮挡,尽可能保护自然背景与山脊轮廓线;(2)充分研究地形地貌与山地城市阶梯状层叠布局及构成形式,具备显著的标识性与地域性; (3)满足整体性原则,铭刻时代特征;(4)具备和谐的比例与尺度3.6 项目内容(1)以交通更新为支撑,建设西部高端品质商贸商务、休闲体验亮点,实现地区功能目标;(2)以土地整合为抓手,塑造渝中半岛最具亲水魅力与城市活力的综合门户,实现城市功能目标;(3)以地区资源为平台,打造“成渝城市生活圈”终端节点,实现区域功能目标。
四、设计内容4.1 本次方案国际征集涉及菜园坝地区五个方面设计内容:(1)城际高铁站场改造(2)站场上盖物业建设(3)地区交通更新(4)地区城市整体更新(5)周边环境整治协调衔接及地下空间的利用与挖掘(包括滨水地区的利用和景观协调) 4.2 上述设计内容按以下两个层面工作完成: (1)城市形象确定: 通过城市文化与社会生活、城市交通与产业系统、自然环境与公共空间、资源条件与地形地貌等社会、文化与生态要素的分析,提出菜园坝地区城市形象确定原则,包括确立菜园坝地区城市功能定位、城市文化定位与城市气质定位等内容 (2)地区总体形态确定: 基于相应分析及城市形象定位的基础上,制订菜园坝地区总体形态要素控制原则,包括菜园坝地区总体形态的高度与视线控制、建设量控制、建筑类型控制等内容,确立菜园坝地区空间肌理及三维形态4.3 设计深度:外围研究范围的设计深度应提出风貌控制要求,方案征集范围的设计深度应遵循《重庆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相关规定 五、设计要求及建议5.1 菜园坝地区外围市政交通组织要求:(1)近期考虑规划向阳隧道与龙家湾隧道间连接分流通道,直接将经向阳隧道至袁家岗、杨家坪方向车辆引出规划片区外;现状菜袁路主要为过境交通服务,使过境交通快速通过该区域。
2)远期考虑实施区域西侧规划隧道及两端立交,为区域分流交通;将向阳隧道改为单向通行,在南区路与上清寺立交间规划一隧道作为渝中区往江北区、南岸区与江北区间的分流通道3)综合考虑外围功能区域(与轨道换乘站的联系是重点)与用地范围的人行交通衔接5.2 站场内交通组织及功能调整要求:1、车站客运量预测重庆站为规划建设的成渝客运专线的终点站,为重庆市和重庆枢纽主要客运站之一本次客运量预测根据成渝客运专线客运量预测,分析重庆市经济与运量现状、规划及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一号线、三号线,以及城市道路等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后将产生较大转移、诱增客运量,结合本站改造方案,采用乘车率、类比、相关分析、专家预测等多种方法预测本站客运量结合重庆枢纽客运站分工,预测重庆站2020年、2030年旅客发送量分别为2720万人次、3590万人次重庆站客运量预测表年度2007年2020年2030年旅客发送量(万人次/年)66727203590日均客运量(人次/日)182747452098360高峰小时客运量(人次/小时)1851755099702、旅客列车对数预测重庆站近期(2020年)旅客列车139对/日;远期(2030年)旅客列车187对/日。
3、站场方案根据目前成渝客专设计情况,重庆站目前有2个改建方案,应征单位应综合考虑确定:(1)重庆站原址改建方案(2)重庆站东移90m改建方案重庆站设计规模为:重庆站既有为尽头式车站,成渝线、梨菜线方向各1条正线,到发线6条,机走线2条,客车整备线12条,存车线6条,其他站线12条;站台3座改建方案:维持重庆站为尽头式车站,设到发线8条(含正线),岛式站台4座,共8个站台面到发线与站台均采用尽端式二台夹二线布置,站台宽度采用11m,长度按500m南侧预留增设1条到发线及侧式站台条件即,成渝客专铁路站台规模为4站台,市郊车1站台既有客车技术整备所的整备线改为动车组存车线 4、公共交通(1)城市道路交通与铁路路衔接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公交车、长途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附近有在建的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三号线一号线在广场东面经过,三号线沿长江路在车站北面经过两线的轻轨车站设置于两路口请应征人根据车站方案,确定轨道交通一号线、三号线与铁路车站间的换乘方式,以实现轨道交通与火车站之间的“便捷换乘”5、场地竖向条件重庆站既有站房段轨顶高程为194.26m,既有广场高程195.4~197.0m,均为黄海高程系统。
6、设计内容(1)车站建筑a.站房;b.站台雨棚及站场跨线设施;c.与城市各种交通换乘设施和联系通道等;d.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出租、社会车辆等站场设施2)站区规划根据车站建筑设计方案的需要及“征集书”中给出的规划条件,对站区相关部分及站前广场进行合理规划设计,科学规划布置城市轨道交通站、汽车客运站、城市公共交通站、出租及社会车辆站、场以及各种交通设施的联系通道,使各种交通流线能够有机衔接7、总体设计要求站房应结合车站自然地理环境,综合考虑车站的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及“四节一保”的具体应用,设计出与城市特色和站区规划相适应,能满足铁路和城市未来较长时间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5.3 综合考虑成库后主城长江菜园坝地区水位对于滨江亲水处理的影响成库后主城长江菜园坝地区水位:100年一遇洪水位:193.3米,50年一遇洪水位:191.7米,20年一遇洪水位:189.4米,10年一遇洪水位:187.6米,5年一遇洪水位:185.1米5.4 在确保城市景观形象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现有质量较好的建筑5.5 方案应结合渝中半岛城市设计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控制条件5.5.1重庆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对该用地相关控制要求:(1)菜园坝大桥北桥半岛之门:强调城市入口的可识别性;长江一路城市阳台、建兴坡城市阳台:满足城市阳台观赏景致的要求。
(2)休闲水岸:提供观江亲水的要求 (3)城市文脉:尊重城市人文内涵,保护城市历史遗存 (4)山城步道:纵横南北,串联最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 (5)轨道节点:两路口轨道节点,提供高效服务的发展基点 5.5.2 两江四岸滨江地带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对该用地相关控制要求: 渝中核心区的重要地段,打造菜园坝火车站再生创新广场5.6 整体考虑与两路口交通换乘枢纽、王家坡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及珊瑚公园等周边背景的协调与衔接 六、设计成果6.1 成果内容6.1.1方案文本:A3图幅(1)方案说明(2)主要图纸缩图6.1.2 主要图纸:A1图幅(1)综合现状分析图(2)定位与策划分析图(3)方案总平面图(4)总体鸟瞰图(5)局部透视图(6)典型空间与重要节点设计图(7)功能布局分析图(8)交通组织分析图(9)环境景观分析图6.1.3 实体模型:比例1:5006.1.4 多媒体演示文件(时间不超过15分钟)6.2 成果深度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符合本征集书相关要求6.3 成果要求6.3.1 成果标准(1)设计成果必须符合本方案征集书的有关规定,充分表达设计的构思、内容和深度。
2)所有设计成果的计量单位均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长度单位:平面图标注尺寸以米(m)为单位,面积标注:均以平方米(m²)或公顷(ha)为单位3)所有设计成果的文字说明和文字标注均须采用中文版本4)文件包括方案说明书和图纸说明书应完整、系统、有条理,充分反映设计内容图纸和文本文件必须做到清晰、完整,尺寸齐全、准确,同类图纸规格应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