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电视台现场撤换主持人暴露管理问题2月8日晚8时许,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垄上行》栏目在直播《贫困县里的办公楼》节目时,因主持人言辞不够客观甚至过于不冷静,在节目还在直播的情况下,临时撤换主持人,引起观众关注和网民的广泛议论纵观这期节目的主题内容、采编方式、频道和栏目定位等环节,暴露出目前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电视舆论监督节目不适合直播现场直播最大程度地克 服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而实现实时播出现场情景,这是电 视传播的一大优势然而,不是所有电视节目都适用现场直 播,舆论监督节目就是其中之一从湖北广电《垄上行》这 期节目的播出效果来看,之所以采取临时撤换主持人补救节 目失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主持人评论言语严重失当当 时的情形是,节目在展示湖北省国家级贫困县房县超标准盖 起了办公楼之后,在评述这一事件时主持人越说越激动:“这样的领导,这样的干部,不腐败可能吗? !这样的领导, 这样的干部,不腐败你信不信? ! ”“他们的思想奢靡腐化, 真想对他们说思想有多远就滚多远吧!”电视舆论监督节目慎用“非正常拍摄”目前,我们国 家对“非正常拍摄”这种采访手段虽然没有禁止性规定,但 相关部门多次重申,使用需慎之又慎。
《垄上行》栏目这期 《贫困县里的办公楼》节目,除了展示街景的几个空镜头之 外,无论对居民、农民工、司机、县有关部门领导等的采访 一律使用“非正常拍摄”于是,节目中出现了大量诸如 “花了4个亿啊”,“房县现在整个都是这样搞的”,“光 后面七棵树就几百万”等内容采编人员不加核实地将这些 内容用在节目当中,一个客观效果是“此类事实存在”,反 而显得内容不客观,使得传播效果过于主观电视频道、栏目定位须强化管理公开资料显示,湖北 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的定位是“立足湖北,始终追求贴近农 村、贴近农业、贴近农民,确保服务三农的针对性、实 用性”《垄上行》栏目则定位于‘深度服务农民,以三 农为关注重点,内容包括涉农新闻、维权服务、情感关怀、 生产指导、实用信息、深度分析等为主的对农综合电视栏 目” o纵观这样的频道和栏目定位,我们很难看出像《贫困 县里的办公楼》这样的节目符合其中的哪一条,怎样体现了 对“三农”的服务点评:通过《垄上行》栏目“现场撤换主持人”事件,我们可 以好好反观广电的管理问题第一,如此带有主观色彩并且 十分不理智的言论之所以得以传播,除了主持人个人素质之 外(据称该主持人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错误),一个重要 原因是将当下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政府建设豪华楼堂馆 所”这一敏感话题进行电视直播,使得节目内容走向随时陷 于失控的风险之中,加大了播出效果的不确定因素,稍有不 慎就会造成负面影响,这期《垄上行》节目就是一个活生生 的教训。
因此,电视舆论监督节目不是在极其必要的情况下, 建议不使用直播方式;第二,“非正常拍摄”的滥用有多方 面因素,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种采访和拍摄方式比较“省 事省力”,比较容易捕获"出彩的语言”但殊不知,这样 未加核实的“省事”和不够客观的“出彩”,往往蕴涵着失 去媒体公信力的巨大风险;第三,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媒 体无论自身定位如何,一味热衷于所谓的“舆论监督”,其 出发点和动力无外乎提高收视率和关注度,借以扩大自身所 谓‘影响力”,实现其社会和市场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湖 北广电垄上频道采取的是制播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由湖 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的此类事件的出现, 对类似“市场化运作模式”下的舆论监督节目的管理,也提 出了新课题湖北广电《垄上行》栏目此次"现场撤换主持人”事件, 暴露了节目定位、内容把控、主持人管理、制播分离的舆论 监督节目管理等诸多问题,值得该台认真总结,确保不留管 理死角,保持媒体应有的公信力关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