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常用术语常规天气预报要素包括:天空状况、天气现象、降水量、降水等级、风向风速、气温等1、天气预报分类:预报时效是天气预报的有效期限在现代天气预报业务中,根据时效的长短分为以下四类:长期天气预报: 是指 10 天以上(月、季、年)的旱涝、冷暖、雨量等天气趋势的展望,一年以上的预报称超长期预报中期预报: 对未来 4~ 10 天内的逐日天气预报, 内容针对灾害性天气和转折性天气短期预报: 是指对未来 3 天的逐日天气预报,其内容是对常规气象要素的预报其中 0- 12 小时的预报称为超短期预报短时临近预报: 是指未来 0-6 小时的预报,其中 0-2 小时的预报称临近预报对短期预报进行补充和订正,一般是对暴雨、冰雹、雷雨大风等尺度较小的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2、天气预报常用时间用语气象部门以北京时 20 点为日界,天气预报中描述的白天和夜间与我们常规的认知是有区别的了解了天气预报中的时间划分, 就能够更好的使用它了 常用时间用语如下 : 白天: 08 时~ 20 时;夜间: 20 时~ 08 时;早晨: 04 时~ 08 时;上午: 08 时~ 11 时;中午: 11 时~ 13 时;午后: 12 时~ 14 时下午: 13 时~ 17 时;傍晚: 17 时~ 20 时;上半夜: 20 时~ 24 时;下半夜: 24 时~ 04 时;半夜: 22 时~ 02 时;凌晨: 02 时~ 04 时;3、天气预报常用范围用语个别地区:一般指预报服务范围内小于 5%的区域。
局部地区:一般指预报服务范围内小于 10%的区域部分地区:一般指预报服务范围内有 10%~ 30%的区域大部分地区:指预报服务范围内大于 50%的地方4、天气预报中天空状况是如何规定的?在气象上, 根据云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 分为低云 ( 2500 m以下)、中云( 2500~ 5000 m)和高云( 5000 m 以上)天空状况是指气象观测时天空云量的多少, 就是把整个天空划分成 10 等份,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根据云量的多少,把天空状况分为以下四种:晴天: ( 1) 天空无云; ( 2) 只有 2 成以下的中、 低云; ( 3)只有 4 成以下的高云少云:中、低云占 1~ 3 成,或高云占 4~ 5 成多云:中、低云占 4~ 7 成,或高云占 6~ 10 成阴天: 天空阴暗, 密布云层, 或天空虽有云隙透过少量阳光,但仍感到阴暗 ( 总云量 8 成以上 ) 随着天空中云量的变化,天气预报中也可使用“晴天间多云”、“多云转阴天”、“多云间阴天”等晴天 晴天间多云 多云 阴5、天气现象天气现象指在大气中、 地面上产生的降水、 水汽凝结物、 冻结物、干质悬浮物和光电现象,也包括一些风的特征。
1)降水现象:① 液态降水雨: 呈滴状的液态降水,下降时清楚可见,强度变化较缓,落在水面上有波纹和水花,落在干地上可流下湿斑阵雨: 开始和结束都比较突然、强度变化较大的液态降水,时伴有雷暴雷阵雨: 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性降水毛毛雨: 绸密、细小而十分均匀的液态降水②固态降水雪: 一种固态降水,大多是白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枝的星状、六角形片状结晶,强度变化较缓慢阵雪: 开始和结束都比较突然、强度变化较大的降雪雨夹雪 : 近地面气温略高于 0℃, 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冰雹: 坚硬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的固体降水,雹核一般不透明,外面包有透明冰层大小差异大,常伴有强雷暴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冰粒: 透明丸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质地较硬霰: 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小颗粒固态降水,直径约 2—5 毫米,下降时常成阵性,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 2)视程障碍现象:③雾霾雾: 悬浮在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 微小的水滴或冰晶, 水平能见度下降到 1 公里以内 雾和云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接触地面 根据水平能见度大小分“轻雾” (能见度 1.0 ~ 10.0km)、 “大雾”(能见度 0.2 ~ 1.0km)、“浓雾”( 50~ 200m)和“强浓雾”(能见度至不足 50m)。
雾霾: 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致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km④沙尘暴按照新的国家标准 《沙尘暴天气等级》 , 沙尘天气共分 5 级,1 级是浮尘, 2 级是扬沙, 3 级是沙尘暴, 4 级是强沙尘暴, 5 级是特强沙尘暴浮尘:指当天气条件为无风或平均风速≤ 3.0 米 / 秒时,尘沙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千米的天气现象扬沙:指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 1 千米至 10 千米以内的天气现象沙尘暴: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 千米的天气现象强沙尘暴:指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500 米的天气现象,俗称“黑风”特强沙尘暴:指狂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50 米的天气现象沙尘暴 浮尘 扬沙 强沙尘暴( 3)地面凝结现象露: 水汽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霜: 水汽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霜冻: 温度低于 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 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霜冻(4) 雷电现象雷暴: 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
闪电: 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放电时伴随的电光但不闻雷声 5)大风现象大风: 瞬间风速达或超过 17 米 / 秒的风飑: 突发的持续时间短促的强风 出现时, 风速突增, 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也有剧烈变化,常伴有雷暴出现6、 降水量等级划分:降水量是指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积聚的深度,以毫米( mm)为计量单位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体降水 气象上使用降水等级来描述降水强度,对应关系如下表:降水量(降雨、降雪)等级表(单位: mm)雨量等级 12 小时 24 小时 雪量等级 12 小时 24 小时小雨 0.1 ~ 4.9 0.1 ~ 9.9 小雪 0.1 ~ 0.9 0.1 ~ 2.4小到中雨 3.0 ~ 9.9 5.0 ~ 16.9 小到中雪 0.5 ~ 1.9 1.3 ~ 3.7中雨 5.0 ~ 14.9 10.0 ~ 24.9 中雪 1.0 ~ 2.9 2.5 ~ 4.9中到大雨 10.0 ~ 22.9 17.0 ~ 37.9 中到大雪 2.0 ~ 4.4 3.8 ~ 7.4大雨 15.0 ~ 29.9 25.0 ~ 49.9 大雪 3.0 ~ 5.9 5.0 ~ 9.9大到暴雨 23.0 ~ 49.9 38.0 ~ 74.9 大到暴雪 4.5 ~ 7.5 7.5 ~ 15.0暴雨 30.0 ~ 69.9 50.0 ~ 99.9 暴雪 ≥ 6.0 ≥ 10.0暴雨到大暴雨 50.0 ~ 104.9 75.0 ~ 174.9注: 雪量等级中相应量值为雪融化为水后的量值大暴雨 70.0 ~ 139.9 100.0 ~ 249.9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105.0 ~ 169.9 175.0 ~ 299.9特大暴雨 ≥ 140.0 ≥ 250.0降水天气现象符号小雨 中雨 小雨 - 中雨 中雨 - 大雨大雨 大雨 -暴雨 暴雨 暴雨 - 大暴雨大暴雨大暴雨 - 特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 小雪 -中雪 中雪 中雪 - 大雪大雪 大雪 -暴雪 暴雪7、风( 1) 天气预报中所指的风是标准观测场内风塔上离地 10 米高处所测得的。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风从北方来称北风,气象上用 16 个方向表示,也有用度数表示,见下表:( 2)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流动的距离 ,常用的单位为米 / 秒;风力等级采用蒲福风力等级,目前一般按风力大小划分为十三个等级,由风对地面物体的影响程度而确定风力等级标准(蒲福风级表)风力等级 名称 陆地物象 相当风速(米 / 秒)0 无风 静,烟直上 0.0-0.21 软风 烟示风向 0.3-1.52 轻风 感觉有风 1.6-3.33 微风 旌旗展开 3.4-5.44 和风 吹起尘土 5.5-7.95 轻劲风 小树摇摆 8.0-10.76 强风 举伞困难 10.8-13.87 疾风 步行困难 13.9-17.18 大风 折毁树枝大 17.2-20.79 烈风 小损房屋 20.8-24.410 狂风 拔起树木 24.5-28.411 暴风 损毁普遍 28.5-32.612 飓风损毁极大 >32.6在天气预报中,常听到如“阵风 7 级”之类的用语,是指瞬间风速忽大忽小, 有时还伴有风向的改变, 持续时间十分短促的现象, 突发性和破坏性强8、气温气温是表征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气象学中的气温是指标准观测场内百叶箱中距地面 1.5 m高处所测得的大气温度, 它与露天或室内测得的温度是完全不同的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14-15 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 5-6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