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交通运输-城市高架桥跨线施工现浇支架施工技术unc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50KB
约3页
文档ID:40586783
交通运输-城市高架桥跨线施工现浇支架施工技术unc_第1页
1/3

by 小熊 摘 要:本文以南京纬九路三期跨线桥为例,进行了在保证城市地铁、城市主干道及铁路干 线安全运营的情况下进行现浇箱梁支架施工技术分析,并将所得经验加以总结,以供同行借 鉴 关键词:跨线桥;现浇支架;接触网 南京纬九路三期跨线桥总长 967.5m,共计六联 31 跨,第一联为 6×30m 六跨一联,第 二、五、六联为 5×30m 五跨一联,第三联为 5×28.5m 五跨一联,第四联为 30 3×45 30m 五跨一联,其中第四联为主桥桥面总宽 26m,双向六车道箱梁施工采取逐跨现浇的工艺 主桥上部结构形式采用单箱四室斜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主梁中跨梁高 2.47m,边跨 梁高按圆弧渐变过渡由 2.47m 变到 1.77m 南京纬九路三期跨线桥在 16#~20#墩范围内连续上跨秦淮河、凤台南路、宁芜铁路、 宁芜公路、地铁 1#线高架桥及通过小行车辆段高架桥、排洪干渠,每部分建筑物不但与本 桥交叉,而且各自互相立体及平面交叉,跨线现浇施工场地非常狭小,安全防护极为重要 其中地铁高压线离箱梁底标高约 1.9m 左右,紧邻宁芜铁路的 18#墩距离铁路的最近距离为 3.95m,18#~19#墩梁段下又重叠下穿城市地铁高架桥及宁芜铁路、小行公路,如何在保证 城市地铁、城市主干道及铁路干线安全运营的情况下进行现浇箱梁支架施工,同时本桥又基 本涵盖了跨线施工的各种类型,本文通过把在现场施工中所得经验加以总结,以供同行借鉴。

1、南京纬九路三期跨线桥交通组织根据交通组织原则确定本桥的交通组织方案如下:⑴跨凤台南路凤台南路为双向六车道,考虑门洞支墩所占位置,把双向六车道改为双 向四车道,即布置四个门洞,净高 5.5m,净宽布置原则为:1.5m 人洞 2×7.5m 单向双车道 1.5m 人洞⑵跨宁芜铁路根据铁路单线宽度≮4.88m 和净高≮6m 的桥梁限界要求,跨宁芜铁路门 洞采取 7m×6.5m 的形式施工前须提前向铁路主管部门申请“要点” ,并根据铁路安全行车 的要求加强线路防护,以确保宁芜铁路正常运营⑶跨地铁高架桥根据地铁限界要求,采用净宽×净高=6.5m×6.7m 的门洞形式由于 支架距离地铁高压线较近,因此支架搭设期间须提前联系地铁部门在夜间停电⑷跨小行路因 19#墩承台开挖及现浇支架施工均需要占用小行路一个车道,因此要对 小行路实行交通管制,即实行单行道,仅供驶进小行的车辆通行,现浇支架预留的门洞净宽 ×净高=4.5m×4.5m紧邻小行路和防洪渠的一条小路改道沿此路通行2、南京纬九路三期跨线桥跨铁路施工2.1 本桥跨宁芜铁路施工方案 2.1.1 工程情况本桥第四联的 18#墩位于宁芜铁路与凤台南路之间的旱沟内。

18#墩 相关设计参数如下:⑴桥墩基础为双排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 1.5m桩中心纵横间距分别为 4m、5.5m桩 长 50m⑵承台尺寸为 8×6.5×2.5m(长×宽×高) ,桩中心距承台边距离为 1.25m经现场实 测,18#墩承台边距铁轨最近距离为 3.95m⑶桥墩为 Y 型薄壁墩,墩柱尺寸为 2.5m×1.7m,中间薄壁为 1m,并设 0.2m 圆倒角桥 墩上方设有系梁,其断面尺寸为 1m×1.2m,系梁内配置预应力钢束墩高 19.752m⑷铁轨 顶面标高为 10.693m,路基坡脚地面标高为 7.69m,承台底面标高为 6.5m 2.1.2 线路加固下部基础施工中为确保铁路行车安全,线路采用架设 D 型便梁的加固 方案由于承台顺线路方向长 8m,考虑承台基坑开挖深度(4.2m)、坡度(1:1)及便梁支墩尺寸,选定 24m 长的 D 便梁便梁两端设置 C20 混凝土支墩,该支墩沿铁轨两侧布置,尺寸根 据火车荷载和地基承载力确定 2.1.3 路基加固由于承台底距轨顶高差为 4.2m,承台基坑开挖过程中有可能造成铁 路路基坍塌;同时现浇箱梁的支架布置在铁路路肩及其边坡上,要求路基边坡必须有良好的 稳定性。

因此为防止承台开挖过程中路基坍塌,路基边坡采取高压旋喷桩进行加固,同时插 入钢轨或槽钢 2.1.4 下部基础施工⑴桩基施工钻孔采用回旋钻,钻孔前,须备有足够数量的粘土或膨润土,清渣后应及 时补水对于泥浆稠度,按通过的土层情况来决定通过砂砾、砂、粉质粘土层时,并加大 泥浆稠度,使孔壁坚实,以防止坍孔⑵承台施工根据对 18#墩承台位置现场实测,承台边缘距铁路路基坡脚较近,其最近 距离为 3.95m铁轨顶面标高为 10.695m,承台底设计标高为 6.5 米,开挖后基底距轨顶达 4.2m基坑开挖后在承台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以防止水流入承台施工范围对基底清 平后铺筑混凝土垫层,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绑扎钢筋、立模、浇注混凝土为保证靠近铁 路侧填土密实,该侧面不立模,表面覆盖塑料布后即可灌注混凝土承台施工完毕经监理检 验合格后,基坑须及时进行回填基坑回填须确保承台周围回填土密实,回填时每 30cm 一 层,密实度要求达到 95%以上夯实机具采用小型电动振动夯 2.1.5 支架布置根据铁路限界要求,跨宁芜铁路现浇支架采用 7m×6.5m 的门洞形式 选取了两种门洞形式进行比选后,考虑到形式二支墩人工拼装较为容易,地基处理较简单, 承重梁滑移方便、安全,确定形式二[钢管(支墩) 工字钢(承重梁)]为跨宁芜铁路布置 形式。

支墩采取碗扣支架形式,沿铁路两侧进行布置,其宽度为 2.4m,纵×横×高 =60cm×30cm×60cm支墩顶部摆放横向分配梁,然后再摆放 I40a 工字钢纵梁最后工字钢 纵梁上再搭设碗扣支架路基边坡用混凝土做成阶梯状形式以利于搭设碗扣支架在跨宁芜铁路门洞顶 I40a 工钢正式吊装施工前,必须进行模拟吊装试验试验的目的 是实测吊装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模拟现场实际情况,特别是吊机的站位与支架高度要与实际 情况相符合试验时准确记录各种数据,以便于指导施工 3、跨地铁高架桥施工3.1 跨地铁高架桥的工程情况主桥第四联 18#~19#墩箱梁跨越地铁 1#线高架桥, 19#~20#墩箱梁跨越地铁联络线,其中第四联中线与地铁 1#线交叉交角为 46°由于地铁 接触网高压线电压为 1500V,所以近距离跨越接触网的安全防护尤为重要 3.2 施工方案根据地铁限界要求,现浇支架采用两个 6.5m×6.7m 的门洞形式,中间 支墩在地铁高架桥分支空档处布置 5m 宽的碗扣支墩,两侧布置 2.4m 宽的碗扣支墩,支墩顶 部摆放横向分配梁,然后再纵向摆放 I40b 工字钢纵梁对于地铁联络线,布置一个垂直净 宽为 6.5m 的门洞,两侧布置 2.4m 宽的碗扣支墩,支墩顶部摆放横向分配梁,然后再纵向摆 放 I40b 工字钢纵梁。

支墩碗扣钢管步距纵×横×高=60cm×30cm×60cm地铁高架桥跨小行 公路门洞按单车道布置,布置形式为净宽×净高=4.5m×4.5m两侧支墩采取碗扣支架形式, 其宽度为 1.2m,纵×横×高=60cm×30cm×60cm支墩顶部摆放横向分配梁,然后再摆放 140b 工字钢纵梁最后工字钢纵梁上再搭设碗扣支架同时跨越地铁高架桥和宁芜铁路或 小行公路区域采取双层门洞形式,第一层门洞为跨铁路或小行公路门洞,门洞顶部纵向摆放 工字钢,然后在工字钢上再搭设碗扣支墩,钢管步距纵×横×高=60cm×30cm×60cm,其上 再沿桥纵向摆放 I40b 工字钢纵梁,从而完成第二个门洞的搭设 3.3 安全防护设计现浇施工支架的纵梁建筑高度不能大于 1.2m,只能选用工字钢, 经计算选用 I40b 工字钢作为纵梁⑴搭设跨越地铁支架前,应事先与地铁管理部门协调,申请在夜间停止地铁电网的供电⑵对地铁接触网支柱设施采用油毛毡进行包裹防护⑶工字钢纵梁在高压线处底部挂设环氧树脂高压绝缘板,厚 2~3mm,每 mm 防电击穿能 力达 1.64 万伏 ⑷在碗扣支墩每侧埋二根接地线,接地线用 φ12 圆钢,接地极用角钢或扁铁,打入原 地面以下 3m。

并在地面下 50cm 采用角钢连接所有接地极,以连成整体导电体,确保接地电 阻小于 10Ω(安好后要进行电阻测试) ,以消除接触网对支架的感应电⑸当搭设至地铁接触网高压线(额定电压 1500V)高度以下 2m 时,及时在靠近高压电 网一侧用绝缘板封闭隔离,并保证支架的任何部位与接触网带电体距离大于 1m距离高压 线 2m 以外部分用竹胶板进行封闭隔离 ⑹工字钢就位后于其顶部满铺两层塑料布,防止施工用水流到高压线上⑺跨地铁联络线支架搭设时因其上无高压电网,不必采取绝缘防护,但同样要用竹胶板、 安全网等封闭防护⑻在门洞上方及两侧用安全网进行封闭,以防坠物及材料侵入车辆限界⑼在桥梁施工期间,要每半个月一次,利用停电时间对门架绝缘防护进行安全检查,发 现问题及时修补,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⑽接触网、地铁轨道等设施如发现有污染将由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清除⑾支架搭设、拆除、混凝土浇注时,安排专人进行安全防护,同时监控支架的变形情况4、跨河施工4.1 跨河施工常见施工方案跨河现浇支架通常采用钢管桩或钻孔灌注桩作为基础,钢 管桩可回收,钻孔桩一次性投入,成本较大在选择时须根据河流深浅、地质情况、施工难 易程度、成本情况综合考虑。

上部承重梁采用工字钢、贝雷梁、军用梁等既有制式器材,考 虑到梁段成型后,承重梁拆除便利,承重梁一般采取下承式,在其上搭设钢管支架,除非满 足河道通航要求为减少水上基础的工程量,承重梁的跨度尽量发挥其承载力4.2 跨南河工程情况及施工方案16#、17#墩分别位于秦淮河两侧的河堤护坡上,西边 岸堤上为一简易公路,东边岸堤紧邻凤台南路经现场实测,河道上口宽度为 40m,施工时 水位为 7.597m16#、17#墩墩高分别为 19.998 和 20.587m经河床覆盖物勘探,河堤坡角 为片石混凝土基础,河心处回填物为片石,钢管桩基础难以实施,选用钻孔桩基矗对于承重 梁,考虑到墩高在 20m 左右,结合河道宽度、吊车起重能力、拆除的便利性,所以梁部现浇 支架采取下承式纵梁方案一跨跨越下承纵梁采用贝雷梁,贝雷梁两端的基础采用 φ1.0m 的钻孔灌注桩,承台两侧分别布 置 2 根,和承台一起作为贝雷梁的基矗因承台设计标高较低,在承台上浇筑 C25 混凝土支墩, 以保证施工期间跨河支架在河水面以上以及保证支架两端水平钻孔桩纵向跨度为 22.5m 在钻孔桩和承台支墩顶部铺设 5 根 I56a 工字钢,作为贝雷梁支点的横向分配梁,然后贝雷 梁按两片一组用 30T 吊车进行吊装,共计 33 排双层贝雷梁。

每组吊装到位后贝雷梁之间及 时用自制的联结架联结贝雷梁顶面横向铺设方木,最后在其上搭设碗扣支架by 小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