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首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灿烂的历史文明教案.docx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74KB
约32页
文档ID:50583111
首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灿烂的历史文明教案.docx_第1页
1/32

首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首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 元灿烂的历史文明教案元灿烂的历史文明教案北京市义务教育程改革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首师大版)主题一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教学目标:.知道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以及地理位置,知道文明的出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知道世界文明古国的文化特色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初步了解地球上的五带2.分析探究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研究历史文化遗产对历史的发展和今天社会的影响与作用3.感受世界古代文明的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体会人类文明与地理环境的亲密关系,初步树立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在图中的位置;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教学难点:.探究文明古国都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原因2.地球的五带时安排:2 时第一时板书设计:.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地球仪——地图——纬线、经线——地球上的五带七大洲——四大文明古国——亚洲、非洲四大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提问:如果问你,中国在哪儿?你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告诉我?预设:地球仪、地图 (板书:地球仪、地图)2.导入:今天,我们就借助地球仪和地图来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进而来了解世界灿烂的历史文明。

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第一部分:关于地球仪和地图.出示地球仪,学生观察,指名说发现 (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出颜色的变化)(地球仪上蓝色的部分是海洋,其他部分是陆地;海洋的面积远远高于陆地)教师讲解:我们生存的地球是一个不太规则的扁球体,为了方便人们观察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为我们出行、研究地理提供了方便出示一组数据:地球的表面积是 1000 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积36100 万平方千米,有 38 个中国这么大,占地球表面积的708%陆地的面积是 14900 万平方千米,只占地表总面积的 292%学生阅读2.教师依据地球仪讲解:为了方便研究和观察,科学家把地球仪上画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指示南北方向的是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的纬线 (演示)学生观察、比较,谈谈发现预设:所有的经线都是一样长度,从一点到另一点;所有的纬线长度不等,有长有短)教师讲解:所有的经线连接的是南极和北极,所以长度相等,并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相等其中,最长的一条纬线叫赤道长约 40,076 千米赤道以北叫北半球,赤道以南在南半球讲解地球仪上其它特殊的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3.出示两半球图:(地球仪携带起来不方便,所以人们出门时更愿意携带地图) 。

教师介绍:东经 160 度西经 20 度的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之所以这么划分是为了不让一个大陆或国家分到两个半球0 度 180 度经线圈表示新一天和旧一天的分界东经 160 度到西经 20 度,中跨 0 度经线的是东半球;西经20 度到东经 160 的是西半球4.学生观察两半球图中的七大洲和四大洋,说出名字和位置出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数据,学生观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简单讲授五带的知识6.上述知识的小结第二部分: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出示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示意图,学生观察,完成表格:四大文明古国位于大洲大河流域古代中国亚洲长江、黄河2.汇报交流四大文明古国位于大洲大河流域古代中国亚洲长江、黄河古代印度亚洲印度河古代巴比伦亚洲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代埃及非洲尼罗河观察表格,说一说你的发现?(预设: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亚洲和非洲,且都位于大河流域)教师强调:两河流域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代”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四大文明在地理温度带及其它方面的共同特征?(预设:位于北温带,濒临海洋)新标第一网四大文明古国位于大洲大河流域其它共同特征古代中国亚洲长江、黄河位于北温带,濒临海洋古代印度亚洲印度河古代巴比伦亚洲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代埃及非洲尼罗河3.学生观察上面的数据,提出自己的问题。

预设: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都起源于大河流域?)学生把这个问题写在表格的下面,后思考三、布置作业对照教材 P9 页的“世界海陆分布图”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写在空白处,并用没的颜色把图中的七大洲涂上颜色第二时板书设计:文明古国农业成就文字成就数学成就建筑成就历法成就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生回忆: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个四国家?它们分别位于哪个大洲?起源于哪些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国位于大洲大河流域回忆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特点 (位于北温带,濒临海洋,起源于大河流域)回忆上节提出的问题: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都起源于大河流域?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出示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表格,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文明古国农业手工业建筑文字历法古代中国教师小结:文明古国农业手工业建筑文字历法古代中国种植粟、水稻、小麦纺织、烧制陶器、青铜铸造长城甲骨文古四分历约 4000 年前约 300 年前约 2200 年前约 300 年前约 2400 年前2.学生自学教材 P60 至 62 页,按照教师出示的提示表格在书中进行批注文明古国农业成就文字成就数学成就建筑成就历法成就手工业成就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3.汇报交流。

文明古国农业成就文字成就数学成就建筑成就历法成就手工业成就古代埃及时间种植大麦、小麦、亚麻象形文字金字塔太阳历古代印度时间种植棉花0-9 十个数字古代巴比伦时间修堤筑坝,引渠灌溉,发展农业楔形文字空中花园太阴历教师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运用适当补充一些文字、图片4.讨论: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都起源于大河流域?.师生小结三、下作业下查阅资料,完成表格当中的空白内容,并进行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北京市义务教育程改革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首师大版)主题二世界奇迹探秘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古代建筑的特点,了解它们的故事,感受世界古代建筑的艺术魅力,初步体会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分享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2.技能:培养学生自己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呈现信息、阐述信息的能力(学生自己搜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运用自己的方式和同学交流) 3.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知道埃及金字塔、秦兵马俑的特点及历史地位简单了解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古代建筑“空中花园” 、古罗马斗兽场等教学重点:认识埃及金字塔、秦兵马俑的特点及历史地位教学难点:呈现信息的方式指导教学准备:师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学时数:2 时板书设计:第一时2 世界奇迹探秘金字塔——震惊世界的奇迹(空中花园、古罗马斗兽场……)第二时2 世界奇迹探秘秦陵兵马俑——气势磅礴(长城、故宫……)第一时一、导入(分).出示图片:世界奇迹图片(两组,一组为自然奇迹,另一组为建筑奇迹)教师谈话:自然奇迹,展示出了自然的魅力、自然的力量和自然的伟大。

人工的建筑奇迹呢?建筑奇迹向我们展示的是什么呢?2.揭示题板书:2 世界奇迹探秘)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3 分).出示金字塔照片,教师介绍:金字塔一般指的是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其他著名的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埃及的金字塔板书:金字塔——震惊世界的奇迹学生提问:关于金字塔你想了解什么?教师整理学生的提问,帮助学生分析:哪些问题是通过查阅现有资料能够解决的问题?哪些问题是需要经过思考、分析、讨论才能解决的问题?预设:金字塔的位置金字塔的数量金字塔的用途金字塔名称的由来金字塔的建筑特点金字塔的故事为什么说金字塔是震惊世界的建筑奇迹?……教师帮助学生给上述问题分类:关于金字塔的位置、数量、用途、名称由来、建筑特点、故事等是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一下子就能了解知道的,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称它为“基本问题” 而“为什么说金字塔是震惊世界的建筑奇迹”这样的问题却不是我们只通过查阅资料就能一下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思考、讨论、分析,最后才能得到结论,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称它为“思考问题” 基本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思考问题”的解决,是思考问题解决的基础。

2.学生自学教材 63 页至 64 页的内容,尝试解决上面提出的基本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中批注的方法例: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距今大约有 000 年的历史建筑时间3.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补充用途与名称由来:金字塔(Praids)一种类型的建筑物,一般用作陵墓或者祭祀之用因为它的外形像中国的汉字“金” ,所以就叫它金字塔其实与“金”并没有关系数量:古埃及到底建了多少座金字塔说法各异,有的说有 70 多座,有的说有 80 多座埃及考古文物局局长 1993 年 1 月 3 日宣布, “在吉萨地区又发现一座金字塔这是世界上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使金字塔总数增至 96 个建筑特点:埃及共发现金字塔 96 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 2690 年左右原高 146 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 10 米,现高 136 米;底座每边长230 多米,三角面斜度 2 度,塔底面积 29 万平方米;塔身由 230 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 2 吨据说,10 万人用了 30 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 260年,比前者低 3 米,现高为 133 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 22 米,长 7 米,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 2 米高整个雕象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 4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象风化严重另外面部严重破损,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18 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第三座金字塔属胡夫的孙子门卡乌拉国王,建于公元前 2600 年左右当时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时期,金字塔的建筑也开始被腐蚀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 66 米,内部结构倒塌三座金字塔石块,可在法国国境四周建造一道高三公尺,厚三十公分围墙金字塔的斜度都是五十二度,每一石块密密相连,休想找到缝隙,连刀尖也都插不进,不得不佩服古埃及的度量及工程等一些技术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 2670 年) ,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即着手为自己修筑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大金字塔的 4 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误差不超过圆弧的 3 分,底边原长 230米,由于塔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减短为 227 米,倾角为 1 度 2 分。

塔原高 146.9 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米,相当于一座 40 层摩天大楼,塔底面呈正方形整个金字塔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 2900 平方米,体积约 260 万立方米它的四边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英国《伦敦观察家报》有一位编辑名叫约翰泰勒,是天文学和数学的业余爱好者他曾根据文献资料中提供的数据对大金字塔进行了研究经过计算,他发现胡夫大金字塔令人难以置地包含着许多数学上的原理他首先注意到胡夫大金字塔底角不是 601',从而发现每壁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其高度的平方另外,塔高与塔基周长的比就是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因而,用塔高来除底边的 2 倍,即可求得圆周率泰勒认为这个比例绝不是偶然的,它证明了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地球是圆形的,还知道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建筑方式猜想:猜测一:器械搬运说早在公元前 40 年,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已亲自前往埃及,研究金字塔的建筑方法希罗多德认为,法老王出动数以万计的奴隶,运用一系列器械将巨石由低至高一块一块砌上去不过,现代的机械工程学专家认为,以当时有限的技术,这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塔顶的巨石重达 60 吨猜测二:斜坡搬运说首先在金字塔外面兴建一座大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